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论文_李雪峰

李雪峰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影像科 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摘 要】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扫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疾病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乳腺病变47个病灶的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因子b=1000s/mm2,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恶性病灶形态学上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缘不规则及毛刺,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规则及边缘光滑,两者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27个中19个呈III型曲线,7个呈II型曲线,1个呈I型曲线;20个良性病灶中,14个呈I型曲线,4个呈II型曲线,2个呈I型曲线。以I型曲线为良性病变,II、III型曲线为乳腺癌评价乳腺病变性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194x10-3mm/s作为界值,27个恶性病灶中,ADC值< 1.194x10-3mm/s的占84.0%。20个良性病灶中ADC>1.194x10-3mm/s的占72.7%。良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并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时间-信号曲线

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升高,尽管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是目前最简单常规的方法,但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仍较困难。近年来,随着MRI扩散加权(DWI)等功能成像序列新技术开发,乳腺影像学诊断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本研究通过MRI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TIC)及DWI的结合对乳腺病变的性质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本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40例;共计47个病灶。女性39例,男性1例,年龄25-70岁,平均50岁。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乳腺MRI平扫、DWI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恶性病变24例(27个病灶),浸润性导管癌18例(21病灶),小叶浸润性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髓样癌1例,混合型癌1例,其中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良性病变16例(20个病灶,双侧乳腺多发良性肿瘤2例),包括乳腺纤维腺瘤8例(12),乳腺囊肿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硬化性腺病1例,炎性肿块2例,增生伴导管扩张1例,男性乳腺增生1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乳腺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进行双乳横轴位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TR/TE 5400ms/70.5ms,层厚5mm,间距1mm;DWI序列扫描;b值取1000s/mm2:TR/TE 900ms/75ms,层厚5mm间距1mm,均加脂肪抑制;然后行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以2ml/s的速率注入GD-DTPA(钆喷酸葡胺),用量0.2mmol/kg,继而以同样流速快速推注20ml生理盐水,注药后10s开始,单期扫描时间为78s,包括蒙片在内共扫描9个时相。

1.3 图像分析

1.3.1 乳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动态增强早期观察乳腺病灶形态及边缘强化特征。

1.3.2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选择感兴趣区绘制相应的TIC曲线,参照Kuhl[1]分型分为3型:I型单向型,强化值持续增加;II型平台型,到达强化峰值后强化维持在一定水平;III型流出型,短时间内到达强化峰值之后增强值开始下降。

1.3.3 ADC值得获取 分别将采集的图像传送到工作站,选择感兴趣区(ROI)面积,依据病灶的大小不同取大于30mm2,同时避免取到正常乳腺、病变坏死区及囊变区、钙化及血管。使用软件对b=1000s/mm2时的ROI区的ADC进行3次测量,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该病灶的ADC值。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形态特征与病变性质的关系 27个恶性病变中有分叶改变18个占67.4%,不规则8个占29.2%,类圆形3个占10.1%,光滑1个占3.8%,毛刺16个占60.2%,16个病灶边缘强化。20个良性病灶中15个呈类圆形占75%,边缘光滑14占70%,不规则3个占15%,毛刺及分叶各1个,各占5%。以形态学特征评价乳腺病灶性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形态及分布 见表1。

表1 TIC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病灶中的分布

在b=1000x10-3mm/s条件下,DWI图中乳腺恶性病灶的信号明显高于正常腺体,良性病变信号强度则较正常腺体略高,取ADC值1.194x10-3mm/s作为评价乳腺病变性质的界面[2],恶性病灶ADC值<1.194x10-3mm/s,良性病灶ADC值>1.194x10-3mm/s。良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81.2%,特异性82.0%,准确性80.6%。

3 讨论

3.1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成像是病变血液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的成像方法。增强对比剂GD-DTPA对乳腺肿瘤本身并无生物特异性,病变出现强化主要依靠病变组织内血管密度和对比剂进入组织细胞间隙的多少。研究显示病变的强化程度及强化快慢与肿瘤的微血管有关性[3]。增强扫描后形态学的分析也是良恶性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快且多为浸润性生长,不断破坏周边正常组织,边界往往不清楚、多毛刺、分叶。恶性肿瘤由于血供丰富生长一定程度时,或由于供养供血不足,肿瘤内部可出现液化、坏死、钙化,因此病灶多呈不均匀强化。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无浸润,仅表现有推压、移位的征像,边缘光滑、清晰,强化较均匀。但单以形态作为判断病变性质的标准,容易造成误诊。

3.2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

TIC曲线反映病灶的血液灌注和廓清情况。目前对TIC曲线分型已无争议,良恶性病灶在II型曲线重叠明显[4]。本组研究中6个恶性病灶在II型曲线,占25.9%,良性病灶中有4个病灶为II型曲线,占20%,两者相互重叠。乳腺病灶表现为II型曲线时应密切结合病灶形态学特点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由于恶性肿瘤供血丰富,对比剂流入较快,TIC曲线表现快速上升,强化后即可表现为快速廓清,因此TIC曲线多表现为III型。而良性病变血管生成相对较少,经静脉流出的对比剂量少,局部信号强度可持续上升,TIC曲线多表现为I型。

3.3 DWI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

DWI能够检测活体组织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密度、细胞外间隙大小、大分子蛋白含量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DWI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已表明具有检查时间短、无需对比剂且有较高敏感性的特点[5]。恶性肿瘤因为细胞间隙的减少和组织间液压力的升高,导致ADC值得下降,也就是说恶性肿瘤会由于细胞外液的压力大,细胞间隙较小,导致水分子活动不自由,造成DWI信号增加,ADC值下降。乳腺良性病变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较恶性的高,故良型病变的ADC值较高,以此来鉴别良、恶性肿瘤。DWI扫描b值得选取中,b值越大,所测得ADC值受血流灌注影响越小,能更好地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路红等[6]的研究显示,应用高b值(b=1000s/mm2)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低b值DWI。本组研究采用b=1000s/mm2,以ADC值1.194 x10-3mm/s作为界值,评价乳腺病变性质取得了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3.4 综合评价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尽管分别以三种指标评价乳腺病变性质取得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实际工作中对病变性质作出评价往往出现矛盾。本组病例中有1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边缘模糊、毛糙,TIC曲线呈III型曲线,但ADC值为1.482 x10-3mm/s,术后病理证实为硬化性腺病伴大汗腺样化生,究其原因可能硬化性腺病属腺病终末期,也称纤维化期,导管、腺泡及周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致使部分腺泡萎缩甚至消失、导管上皮细胞组织缩小、细胞核深染,但尚未出现细胞异变性[7]。由于血管增多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非恶性肿瘤独有的特性。许多良性肿瘤及良性非肿瘤型病变由于组织成分的复杂性,强化程度变异较大,而此种病变存在促结缔组织反应、病变组织复杂,假浸润性成分非常类似恶性病变,因此容易误诊为乳腺癌。

由此可见,DWI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与乳腺动态增强扫描高敏感性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充分参考信息,为乳腺病变的病理学分析提供依据,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Kuhl C K,Mielcarek P,klaschik S,et al.Dynamic breast MR imaging:are signal intensity time course data use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nhancing lesions,[J].1999,211(1):101-110.

[2]张培平,邱维加,戴文海,等.MRI动态增强曲线结合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9):957-960.

[3]Stompea PC,Winston JS.Herman S,et al.Angiogenesis and dynamic MR imaging gadolinium enhancement of malignant and benign breast lesions.Breast Cancer Res Treat,1997,45:39

[4]Stack JP,Redmond OM,Codd MB,et al.Breast disease:tissue characterization with GD-DTPA enhancement profiles[J].Rediology,1990,174(2):491-494.

[5]Sinha S,Lucas-Quesada FA,Sinha U,et al.In vivo diffusion-Weiifhted MRI of the breast:potential for lesion characteriztion.[J].Magn Reson Imaging,2002,15:693.

[6]路红,刘佩芳,叶兆祥,等.扩散加权成像中不同扩散敏感系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7):241-243.

[7]李俊,赵卫,等.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2)1940-1944.

作者简介:

李雪峰(196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影像学诊断工作。

论文作者:李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论文_李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