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壤污染防治是我国环保工作近阶段的重点,而重金属污染更是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半乳糖醛酸(GAM)+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溶液作为纳米零价铁(nZVI)的复合强化稳定剂,对稳定化nZVI 还原固定土壤中Cr(VI)的效果、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稳定剂投加浓度、初始pH值、有机质含量等影响因素对土壤静态Cr(VI)去除试验的影响。为以后大规模应用稳定化nZVI除Cr(VI)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六价铬;GAM;GMC
0.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1, 2],其中重金属铬(Cr)污染尤为严重[3]。纳米零价铁(nZVI)原位还原修复技术属于原位化学还原法的范畴,具有设备简单、实施成本低、适用的污染物范围广、修复速度快、效率高、适用深度大等优点。近年来,虽然对纳米零价铁修复Cr(VI)的研究较多[4, 5],但大都局限于以Fe0还原水中的Cr(VI),或者是在砂质土进行试验研究。而本文用“半乳糖醛酸(GAM)+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复合溶液作为nZVI的复合强化稳定剂,主要考察的是稳定化nZVI对于土壤中Cr(VI)的去除效果及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
1.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离心管(15mL)中进行。每一批单项试验采用15个离心管。土样取自太原市汾河冲击河谷,不含Cr,在进行每项试验前,先向土样中人工加载Cr(VI),采用Na2CrO4·4H2O溶液实现Cr(VI)的添加。稳定化nZVI的初始注入浓度(预装nZVI悬浮液为0.08g/L。预装静态试验土样含0.1g/kg的Cr(VI),T=25℃。分别在6,12,18,24,30,36h时刻检测滤出的Cr(VI)浓度。考察不同稳定剂投加浓度、初始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于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
2.结果与讨论
2.1 稳定剂投加浓度对土静态试验的影响
试验对比研究了土壤静态试验中,GAM+CMC作为nZVI的稳定剂在不同投加浓度时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见图2.1。
由图2.1可知,反应至 6h 时,GAM+CMC 稳定剂投加量为 2.0 g/L 的反应体系滤出液中 Cr(VI)浓度为1.05mg/L,明显高于其他反应体系;反应至24h时,各种 GAM+CMC 稳定剂投加量反应体系的滤出液 Cr(VI)浓度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分析不同的稳定剂投加浓度条件下,1n([C]0/[C])与t的关系如图 2.2所示
由图可知,稳定剂(GAM+CMC)的投加浓度为1.0g/L时,kobs值为0.0164min-1相对较大。总体而言,稳定剂投加浓度的提高,有利于维持注入过程中的分散度。稳定剂添加量在不适宜范围内增大时,反而会降低Cr(VI)的去除率。
2.2.稳定剂投加浓度对土壤静态试验的影响
本节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的初始 pH 值情况下,Cr(VI)的转化固定率。此处所述的Cr(VI)的转化固定率,同Cr(VI)的去除率。试验结果如图2.3所示。
Cr(VI)的转化固定率=(Cr(VI)0−Cr(VI)e)/Cr(VI)0
由图2.3可知,反应至5min时,初始pH 值分别为4.0、6.0的反应体系Cr(VI)的转化固定率分别为86.5%、84.6%,明显高于其他反应体系;初始 pH值分别为8.0、10.0的反应体系 Cr(VI)的转化固定率比较接近,分别为 44.8%、39.9%。
初始pH值为3.5的反应体系Cr(VI)的转化固定率较低,仅为28.2%。在5min~20min时间内,初始pH值分别为3.5、4.0、6.0、8.0反应体系的Cr(VI)的转化固定率增速变缓;初始 pH 值为 3.5 的反应体系 Cr(VI)的转化固定率出现下降现象,20min时降至 22.7%。在 30min~60min 的时间区间内,各种初始pH值的反应体系均保持稳定,其中初始pH 值分别为4.0、6.0的反应体系Cr(VI)的转化固定率略有波动,其最高Cr(VI)的转化固定率分别为93.2%、92.5%。不同的初始 pH 值条件下,1n([C]0/[C])与t的关系如图2.4所示。
可见,初始pH值为4.0、6.0时,kobs值相对较大。土壤对Cr(VI)、Cr(III)存在较强的吸附能力,利于 Cr(VI)的固定化,并且这种吸附过程与土壤溶液体系的pH值密切相关。当pH=2.0~6.5时,随着pH值的增大土壤对Cr(VI)的吸附量增加;pH>6.5时,吸附量下降较快;pH>8时基本不吸附 Cr(VI)。Cr(Ⅲ)的吸附和沉淀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4.0时,Cr(Ⅲ)不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土壤对 Cr(Ⅲ)主要是吸附作用。当 pH<5.0时,随着 pH 升高,土壤对Cr(Ⅲ)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小。当pH>5.0时,土壤对Cr(Ⅲ)的吸附很少,主要是形成了Cr(OH)3沉淀。当 pH>10时,Cr(Ⅲ)发生水解生成Cr(OH)4-,已沉淀的Cr(Ⅲ)部分迁移至溶液,Cr(OH)4-难以被土壤吸附。
2.3. 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静态Cr(VI)去除试验的影响
本节试验对比研究了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样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Cr(VI)的去除效果。试验共进行60min。试验所用的半砂壤土、黄土、壤土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9g/kg、9.2g/kg、27.2g/kg。经过对离心滤出液的Cr(VI)浓度进行检测统计,计算出相应的1n([C]0/[C])值,得到1n([C]0/[C])与t的关系如图2.5所示。
由图可见,有机质的含量越高,kobs值越低,反应体系对 Cr(VI)的去除率越低。当有机质含量为4.9g/kg时,其kobs值为0.0105min-1。当有机质含量为27.2g/kg时,其kobs值仅有0.0029min-1。有机质含量9.2g/kg与27.2g/kg时的去除效果均比有机质含量为4.9g/kg的土样显著下降。
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造成一定的粘滞性,可能减缓溶质的迁移,也可以形成局部优势流而导致溶质的异常穿透,引起 Cr(VI)去除过程的波动。当土壤中存在腐殖酸时,会对nZVI还原Cr(VI)的结果产生一定的抑制;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大,其集聚于nZVI表面的机会增多,争夺了nZVI表面的活性反应点位,使得抑制效应增强。有机物也会影响Cr的存在形态,对其去除造成干扰。
3.总结
本试验采用静态批处理试验的方法,对nZVI 去除土壤中Cr(VI)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稳定剂投加浓度、初始pH值、有机质浓度对土静态Cr(VI)去除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土的静态批处理试验中,GAM对CMC的复合促进稳定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建议采用的GAM+CMC稳定剂的投加量为1.0g/L,即复合强化稳定剂与nZVI的比例为10:1。Cr(VI)的转化固定率随着初始 pH 值的升高而降低,但土样的批试验结果比水中试验更加趋于稳定;当 pH值过低时(小于3.5)时,Cr(VI)的还原效率略有下降;土样的批试验结果比水中试验耐受的初始pH值碱性范围更宽。土壤中有机质越高,对Cr(VI)的去除效果越差,有机物也会影响Cr的存在形态,对其去除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廖晓勇,崇忠义,阎秀兰,等.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新课题[J].环境科学.2011(03):784-794.
[2]郑喜珅,鲁安怀,高翔,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01):79-84.
[3]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1995(01):79-84.
[4]苏锦,陈祖亮.纳米铁技术在环境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能源与环境.2014(01):17-19.
[5]黄园英,王倩,刘斯文,等.纳米铁快速去除地下水中多种重金属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4(05):847-852.
论文作者:郝路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土壤论文; 稳定剂论文; 有机质论文; 浓度论文; 体系论文; 静态论文; 分别为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