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同伴效应:基于发育成熟度的自然实验
杜育红,郭艳斌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 要: 同伴是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国内已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但在解决内生性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利用同一班级相邻两年的初中生发育成熟度的自然变化这一随机效应来识别由于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变化带来的同伴效应,采用一阶差分和分位数回归的策略,解决了一般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女生发育成熟度与学生成绩为显著的负向关联,男生发育成熟度与学生成绩为显著的正向关联,这说明男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此外,同伴效应还具有异质性,总体来看,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越低,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本研究的发现对于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的调整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同伴效应;自然实验;发育成熟度;异质性
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特征以及同伴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十年间,学者们对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并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出各个因素的作用大小,但是,关于同伴的作用,学界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尤其是国内关于有效测量同伴效应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专门针对初中生同伴效应的分析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尝试对初中生的同伴效应进行分析。
一、文献回顾
同伴效应(Peer effect)也叫同群效应。教育领域关于同伴作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科尔曼报告(1966)[1],该研究发现同伴与家庭、教师、学校等因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早期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同伴和学业成绩相关关系[2][3]的探讨,并没有克服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2000年,Hoxby(2000b)[4]首次利用人口出生的随机因素分析了学校内的同伴效应,较为准确地估计了教育中的同伴效应。Hoxby利用自然实验克服内生性来估计同伴效应的思路在后续相关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
以细胞周期为例,除了人教版教材没有提及外,其他国内教材版本均提到了G1期与G2期,教师可补充讲解。同样的,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内含子、外显子问题;光合作用中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二氧化碳饱和点、二氧化碳补偿点的问题等,这些是高中生物与大学知识相衔接的核心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补充。
(一)概念界定、作用途径和异质性
同伴的界定是研究同伴效应的首要环节,也是研究同伴效应面临的一大挑战。早期研究往往选择宿舍层面[5][6]、班级层面[7]、年级层面[8][9]的同学作为学生个体的同伴。近年来,以学生自我报告的好友[10][11]作为同伴进行分析的研究逐步增多,这种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同伴效应显然更真实,但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一般不易实现。
根据“五水共治”要求,统一制作《永康市流域治水作战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图》等“六图一表”。全市成立了9个项目工作组,将具体任务按目标进度要求下达到各镇(街、区)、各部门。同时,按照《关于全面建立“河段长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长共551名,实现全市河道全覆盖。2014年,实施“河长督办单”制度,进一步把督办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已发出督办单33份,全部按时整改到位。
除了界定同伴,明确同伴效应的概念也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关于同伴效应的概念,学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当前,学界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Sacerdote(2011)[12]认为同伴效应几乎包含所有由同伴的背景、当前行为或教育获得等非市场或价格主导的外部因素对个体成绩所产生的影响。陆铭&张爽(2007)[13]认为同伴效应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为人的表现。杜育红&袁玉芝(2016)[14]将教育中的同伴效应定义为宿舍、班级、年级或学校内同伴的背景、行为及成绩对学生成绩或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学校内部同伴的自然特征、背景、行为、成绩和非认知特征对学生成绩、行为和非认知技能的影响都视作同伴效应。
同伴效应发挥作用的途径有很多种,同伴成绩并不是产生同伴效应的唯一途径[15]。Hoxby(2000b)[16]认为同伴效应的途径包括: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生固有的能力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和影响班级定位来影响同伴;受环境影响的行为也会影响同伴,同伴效应还会通过残疾、种族、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发挥作用;同伴效应还可以通过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态度来发挥作用。
早期对同伴效应的研究多局限于相关关系的描述,采用的往往是普通最小二乘法等策略,但是这些方法并未能很好地解决内生性的问题。而估计同伴效应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内生性。按照Manski(1993)[17]、Manski(1995)[18]和Moffitt(2000)[19]的理论,同伴效应估计的内生性主要来自选择性偏误(Selection Bias)和联立性偏误(Reflection Problem)。父母往往会基于自身的家庭经济社会背景为孩子选择学校、班级甚至老师,使得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很难简单归因于同伴,此为自选择偏误;学生个体和同伴身处同样的环境,接受同样的教育,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相互影响,即学生不仅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而且学生自身也会影响同伴,而且这两种作用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往往很难剥离开来,这就造成了同伴效应估计中的联立性偏误问题。
清初传记散文中遗民形象书写的道德范式—以清初遗民徐枋传记为例……………………………………杨旭辉(158)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监管机制。2014年7月,该校后勤集团在运行机制和体制上作出了重大调整,设立4个办公室、7个实体中心,实行小机关大实体运行模式。为了强化部门负责人、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该校成立了食品药品工作站,并于2014年11月正式挂牌。“工作站由校办牵头,挂靠后勤保障部,同时配套专职监督员1人、信息报送点20多个,形成信息报送网格化,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建设。”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同伴效应还具有异质性,即不同类型或不同能力的学生受到同伴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可能有所差异。Hoxby(2000b)[20]发现同伴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后来的研究逐步验证了这一结论,但是,关于异质性的方向,已有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结论主要包括学生能力或类型差异越小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21][22]和学生能力或类型差异越大有利于学生发展[23][24]两大类。此外,识别异质性往往采用交互项[25]或分位数回归[26][27]这两种策略。
(二)识别策略
1.自然实验
干部网络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以及按照标准开展本地本行业的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研发、学习管理以及资源建设,将是未来的重要工作。
自然实验区别于传统的观察性研究。因为前者可以在满足随机实验第一个条件即“比较”的前提下,至少还可以保证样本随机(Random)或近似随机(As Random),这也是自然实验比传统的观察性研究更接近随机实验的原因所在,应当说,随机性是自然实验的关键所在(Dunning,2012)[31]。因此,找到足够外生、不受人为控制的因素是进行自然实验的前提。自然实验中的“自然”往往来源于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例如:(1)外生冲击:灾害、气候、经济波动;(2)个体的生物因素: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3)地理位置:地形、边界;(4)人为制造的纯随机事件:抽签、考分、政府政策等。另外,自然实验也属于观察性研究,因为自然实验同样不能满足随机实验中“控制”这一条件,实验过程并不能在研究者的操控之下。自然实验作为最接近随机实验的一种因果推断策略,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识别策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观察性研究的弊端,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它往往很难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件我们想要评估的事情提供因果分析的条件,基于自然实验针对特定群体的分析往往只能看作一种局部平均处理效应(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LATE)。[32]
评价自然实验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合理性(Plausibility)、可信性(Credibility)、相关性(Relevance)(Dunning,2012)[33]。合理性指运用量化和质化的手段论证自然实验的分配过程是随机的;可信性强调模型的因果联系有说服力,即处置变量是独立于其它影响结果变量的因素;相关性指要研究的问题和干预是否实质相关,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等问题。
自然实验在解决内生性方面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识别同伴效应的重要选择。Hoxby(2000b)利用人口出生变动的随机因素来识别性别和种族带来的同伴效应,这一研究的关键就在于巧妙地找到了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相邻两年内学生性别的自然变化和种族的自然变化所带来的学生成绩的变化,即克服了相应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开创了用自然实验的方法识别同伴效应的先例。
(三)有效的自然因素
高矿化度矿井水外排入榆林市矿区第四系潜水中由于水岩的混合作用、溶滤作用、离子交换作用以及蒸发浓缩等作用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会产生第四系潜水矿化度升高和硫酸盐浓度升高等现象,使其水质变差。而本次水样中的SO2-4和矿化度受影响相对均较小,主要是高矿化度和高硫酸盐的矿井水排入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中发生稀释作用,加之榆林市矿区潜水水动力条件较好,更替循环较快,导致潜水含水层本身的各项离子增加值不明显,因此可认为矿井水外排对榆林市矿区潜水含水层影响较小。
青春期发育成熟的早晚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常生理现象。青春期(Puberty)指的是人们最初能够生育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36]。生理学研究往往通过青春期状况(Pubertal Status)和青春期早晚(Pubertal Timing)这两个指标来刻画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变化。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身体发生变化,包括第二性征等,后者指的是这些变化与同龄人相比出现的早晚。为刻画不同个体青春期发育程度的差异,学者们引入“青春期发育成熟度”(Pubertal mature Pubertal development)一词,并且往往以进入青春期的早晚来衡量。
2.控制了父母受教育年限、班级内独生子女比重、高社经地位学生比重,同时固定学校效应。
综上,青春期发育成熟度是一种对学生学业成绩、父母期望等都有直接影响的自然因素,而且大多数研究支持男生发育成熟早、女生发育成熟晚对学生发展更有利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伴发育成熟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以视为一种同伴效应。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和发展:第一,方法上,本文克服了同伴效应估计中普遍面临的自选择偏误、联立性偏误问题。本研究利用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变化的自然实验,较为准确地估计了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带来的同伴效应。第二,丰富了同伴效应的相关理论。本研究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聚焦于同伴的生理特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同伴效应的研究内容,当然,发育成熟度只是同伴效应的一种类型,关于同伴效应所有类型的整体分析还有待挖掘。第三,研究的外部效度更高。以往关于同伴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学校、某一地区、某一项目,全国层面的同伴效应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研究利用大陆初中生的追踪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论的适用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突飞猛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是我国从一个农业占主导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吗,为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工业生产力需求,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是我国的工业反正仍然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关问题的存在仍会阻碍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加快相关问题的解决成为了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向高水平的工业制造前进,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与领导力。
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三部分对模型、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四部分给出了描述性统计结果、计量分析结果以及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给出了研究启示和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设计
(一)实证策略
近年来,随着因果推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同伴效应的识别策略愈发精准,自然实验[28][29]、准实验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自然实验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合适的随机因素。自Hoxby(2000b)以来,自然实验的研究备受社会科学青睐。谈到自然实验,首先需要厘清随机实验(Random Control Experiment)、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和传统的观察性研究(Conven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ies)三者之间的关系。标准的随机实验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Freedman et al,2007)[30]。第一,比较(Compare)。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后的差别;第二,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控制组和实验组;第三,人为干预/控制(Manipulation or Intervention by Researcher)。研究者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给予不同的实验处理。理想的随机实验需要完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传统的观察性研究往往只能满足第一个条件,即“比较”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而“随机分配”和“人为干预/控制”的条件往往很难满足。而自然实验是介于随机实验和传统的观察性研究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法。
其中不可观测的因素ε cig 是随机的,那么式(3)中ΔA cig 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
作为一个多学科的问题,同伴效应的研究在经济学、心理学[34]和社会学[35]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近年来,受多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趋势的影响,不同学科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互相借鉴。受心理学、社会学的影响,学界对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2)
A cjg 表示j 学校g 年级c 班的认知能力测试平均分,表示班级学生发育成熟度,对应的系数α 1即本文所关注的同伴效应的大小;S cig 表示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所共享的学校特征;I cjg 表示同一班级内学生平均的真实能力;ε cig 为不可观测的误差项。
通过差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3)
同伴效应的识别离不开因果推断技术的巧妙应用。因此,寻找到合适的随机因素对于整个模型的构建就显得很重要。这一因素既要对同伴的学习成绩有影响,还要保证其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初中生的发育成熟度作为识别同伴效应的随机因素。父母在选择学校、选择班级的过程中,一般很少会考虑班级同学的发育成熟度,而发育成熟度对学生学业成绩往往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此外,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角度来看,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因素包括家庭特征、学校特征、个人特征等因素,但是短期内很多因素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例如:班级学生整体的能力、班级学生整体的家庭经济背景、学校环境、教师特征等,而其它不可观测的因素在短期内的变化是随机的,因此,本文分别以同一班级内进入青春期(即出现首次遗精或初潮)的学生数作为学生发育成熟度的代理变量,然后通过一阶差分消去其它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因素,剩下的两年内初中生发育成熟度的变化对班级平均成绩变化的影响即可视为同伴效应,这一识别同伴效应的设计可看作一项自然实验。本文建立的基本模型如下:
式(3)给出了班级学生发育成熟度和班级内所有学生平均成绩的关系模型,A cig 中包含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成绩,因此,为了进一步克服可能存在的联立性偏误的问题,我们将式(1)、式(2)中的学生成绩ΔA cig 替换为同一班级内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即表示j 学校g 年级c 班的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平均分,因此,通过差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类似式(3)的模型:
(4)
2.异质性模型
2.稳健性检验
(5)
表示在给定解释变量的情况下,ΔΑ ′cig 在第θ 个分位数的值。分位数回归可以选择任意点的分位数进行估计,并通过最小化函数MSE 得到相应估计值。即通过式(6)得到。
(6)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以下简称CEPS)的微观数据。CEPS采用PPS抽样,分四阶段依据“六普”来设计抽样框,涵盖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人口比例为分层变量所随机抽取的全国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样本能够很好地代表中国大陆情况。抽样过程中,每个学校的每个年级有1-2个班级入样,被抽中的班级的学生全部入样。该调查以2013-2014学年为基线,调查了10279名初中七年级学生,在2014-2015学年的追踪调查中,成功追访到9449名七年级学生,追访率91.9%,对全国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调查还对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校领导的背景进行了调查,相关数据能够很好地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
CEPS每轮调查都会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该测试题的内容不涉及学校课程所教授的具体识记性知识,而是测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利用三参数的项目反映理论(IRT)转化为标准分,具有国际可比性、全国标准化的特点。
本文关注学校内班级层面的同伴效应,要求同伴构成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本文只保留了两次调查期间没有发生重新分班或班级合并的96所学校的184个班的7826名学生的数据,同时删除不符合研究设计[注] 指填写了初潮年龄的男生和填写了首次遗精年龄的女生、未作答首次遗精年龄的男生和未作答初潮年龄的女生样本以及初潮时间、首次遗精时间早于9岁的样本。 的213名学生,剩余有效样本为96所学校184个班的7613名[注] 只考虑进入青春期学生的成绩时(如:表4第3、4列),有效样本为30所学校的56个班的2589名学生。 学生。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统计结果
结合文献综述,本文总结了可能影响班级平均成绩的主要因素,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从核心变量来看,八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测试得分相较于七年级时有所下降;同一班级内,学生发育成熟度、女生发育成熟度以及男生发育成熟度两年间大约分别增长了50.12%、39.69%以及75.54%[注] 女:(18.288-13.092)/13.092=0.3969;男:(7.903-4.502)/4.502=0.7554;所有学生:(26.191-17.447)/17.447=0.5012 ,可见两年内有更高比例的男生进入了青春期。
从家庭特征来看,与七年级时相比,父母平均最高受教育年限以及独生子女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下降0.3年和1%。父母受教育年限的下降可能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即第一轮调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由孩子回答的,第二轮调查中则是由父母自己或者孩子的监护人回答的。独生子女比重下降可能与2013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有关,可视为随机变化。
如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倡导低碳生活》等,都可以开展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比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班级内拥有较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比重上升1.5%,这与本研究以居住的社区类型来识别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学生居住社区在两年内发生一定变动是有可能的但这种变化是随机的,而且短期内对学生发育成熟度也很难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从学校特征来看,两年内学校性质没有改变;学校排名略有下降。受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以上变化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描述性统计结果总体支持本文假设。
表 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每个样本都进行了加权,上表呈现的为加权后的结果。
(二)计量分析结果
1.青春期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自然实验
教学大纲是实现课程人才培养的主体,关系到培养的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它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从表2我们不难发现,在控制了家庭特征并采用固定学校效应的方法,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发育成熟度和学习成绩是相关的,即表2的估计结果,但是,这一结果无疑是有内生性的。
表 2 青春期发育成熟度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
注:1.括号中为聚类稳健标准误,聚类在班级层面,*p<0.1,**p<0.05,***p<0.01;样本数为学生数。
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对个体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发育成熟度往往取决于进入青春期的早晚。Beltz和Berenbaum (2013)[37]的研究发现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早晚对其认知发展、脑发育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他们分别以男性首次遗精年龄、女性初潮年龄等特征作为个体进入青春期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与进入青春期较晚的男生相比,进入青春期较早的男生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好;对于女性而言,这种影响则不显著。Cavanagh和Riegle-Crumb(2007)[38]同样以女生自我报告的初潮年龄作为进入青春期早晚的代理变量,发现发育成熟较早的女孩高中GPA更低、更有可能在高中的课程学习中遭遇失败、高中毕业的可能性更低。Daniel等(1982)[39]的研究发现,青春期发育成熟早晚对学生认知和非认知成绩都有影响。与发育成熟正常的男生相比,发育成熟较晚(第二性征发育程度得分低于80%的被试)的男生在认知得分上表现较差,父母的期望更低;发育成熟较早的男生在认知得分上比发育成熟适中和较晚的男生表现要好。Kristian和Tuomas(2017)以青少年第二性征的发育程度作为其进入青春期早晚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发育成熟较晚的学生(包括男女生)认知能力得分更低、学习成绩更差以及未来收入更低,这一研究认为男、女生进入青春期有早晚的差异,但这不是造成男、女生在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40]。
表 3 青春期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
注:括号中为稳健标准误,*p<0.1,**p<0.05,***p<0.01;样本数为班级数。
为了进一步探索学生发育成熟度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给出了式(3)、式(4)的估计结果即表3第1列、第2列。我们可以发现,班级学生发育成熟度与学生成绩为正向关联但两个模型中的R2都较小。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在表3第1列和第2列所使用的样本中,男生人数分别占到了51.65%、83.35%,男生人数都占有一定优势。此外,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两年内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比例增加了39.69%,男生进入青春期的比例增加了75.54%,后者增加幅度远大于前者。综上,我们认为表3给出的结果更多反映的是男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并没有完整地刻画出全部学生尤其是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已有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对男、女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即男生发育成熟早、女生发育成熟晚对个体发展更有利。所以,本文将式(1)中的分别替换为女生发育成熟度和男生发育成熟度式(2)、式(4)作同样的处理,从而得到新的式(3)和式(4)。估计结果见表4。当我们考虑学生发育成熟度的性别差异后,我们发现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变得稳健而且对应的R2也变得相对合理。从表4第1列来看,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与班级平均成绩为负相关且非常显著。当我们将同伴效应聚焦到班级内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时,即表4第3列所示,学生受到来自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的影响依然为负且非常显著,这与Dubas et al(1991) [44]研究结论基本一致,Dubas et al(1991)研究发现女生成熟得越晚,学习成绩排名越靠前。从表4第2列来看,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与班级平均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联。当我们只关注男生发育成熟度对班级内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影响时,结论依然成立,如表4第4列所示,即男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这与Dubas et al(1991)和Daniel et al(1982) [45]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两项研究都表明,男生成熟得越早,学习成绩越靠前。以上结果也印证了表3的结果,即表3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男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表 4 青春期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考虑性别差异)
注:1.括号中为稳健标准误,*p<0.1,**p<0.05,***p<0.01。2.样本数均为班级数。
有研究[41][42]表明同伴效应具有异质性,即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受同伴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可能是不同的。我们采用Koenker和Bassett提出的条件分位数回归[43]的策略来识别同伴效应的异质性。结合本文研究对象,我们将分位数回归模型设置如下:
除此之外,在残雪的小说中,人物之间对话的荒诞或许是最令我们摸不着头脑的。从小说中大量的对话里,我们读到的唯一主旨似乎就是语言的苍白与意义的缺失,这愈发感觉到一种让人窒息的荒诞。在几乎每个文本中,人与他人或者说他者之间出现大量的近乎自言自语或胡言乱语的无效沟通。在本文第三节中已经以《公牛》为例简单提及了这种失效的对话,这里再另举几例。如在《雾》中“我”与母亲的对话:
青春期发育成熟的早晚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但是,如果存在既与青春期发育成熟度[注] 有研究表明,女生初潮早晚、男生首次遗精早晚受到遗传、营养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男、女生发育成熟早晚的影响大都可归结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所导致的营养差异。 有关,又与学习成绩有关的因素,例如: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学习压力,那么式(3)、式(4)的估计结果就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本文分样本对上述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我们将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三门主科的学习压力按中位数分别分为高、低两类,基于式(4)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5和表6。
从表5第2行来看,学生成绩受到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的负面影响在高社经地位、低社经地位、数学压力大、数学压力小的分组中都依然成立,这与表4第1、3列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结论比较稳健;从表5第4行来看,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与学习成绩在不同分组中总体上呈正相关,这与表4第2、4列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数学压力对青春期发育成熟度的影响并不严重,基本可以保证青春期发育成熟度作为外生因素而独立存在。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这是它的主要职责也是任务。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可靠性通常包含有所用元器件参数的可靠性和保护装置电路结构性能的可靠性。由于继电保护电路整体设计复杂,且电路中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在电路中大多都包含有防干扰,防过压,自动决策,监视和测试以及原件的故障自锁等功能,因而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稳定,元器件参数的可靠性也显得非常重要。
表 5 班级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稳健性检验
注:1.括号中为稳健标准误,*p<0.1,**p<0.05,***p<0.01。
2.表5中所有模型均以式(4)来估计,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回归结果。
从表6第2行我们不难发现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始终为负,这与表4第1、3列的结论是一致的,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从表6第4行来看,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为正,说明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受语文、英语的学习压力的影响并不严重,而且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表4第2、4列所示)较为接近,可见本文的基本结论比较稳健,即学习压力并未明显影响青春期发育成熟度,所以,后者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因素而存在。
表 6 班级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稳健性检验
注:1.括号中为稳健标准误,*p<0.1,**p<0.05,***p<0.01。
①在语文压力大的分组中,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不显著,这可能与其人数较少有关。
2.表6中所有模型均以式(4)来估计,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回归结果。
(三)不同条件分位下的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异质性模型
图1所示为不同条件分位下的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对未进入青春期学生成绩的影响。横轴表示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的条件分位点,纵轴表示不同条件分位下的女生发育成熟度对成绩的影响。总体来看,女生发育成熟度所带来的同伴效应具有异质性。学生成绩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而下降,且在绝大部分分位点上一直表现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在第70分位点以前,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大小与OLS的回归结果较为接近;第70分位点以后,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学生成绩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而快速提高,且明显大于OLS的回归结果,第90分位时影响达到最大值。
图 1不同条件分位下的同伴效应(女生)
图 2不同条件分位下的同伴效应(男生)
图2所示为不同条件分位下的男生发育成熟度对未进入青春期学生的平均成绩的影响。横轴表示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的条件分位点,纵轴表示不同条件分位下的男生发育成熟度对成绩的影响。总体来看,男生发育成熟度所带来的同伴效应具有异质性。学生成绩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而提高,而且几乎在所有分位点上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第10至30分位点,学生成绩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而下降,第30分位点至80分位点,学生成绩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而上升。第80分位点以后,学生成绩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再度下降,第90分位时影响达到最大值。
五、结论与讨论
同伴效应作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对于学校编班、学校招生以及家长择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关于同伴效应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特别是有效解决了内生性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CEPS的全国调查数据,采用初中生发育成熟度的变化来设计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我国初中生的同伴效应,是国内较早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分析初中生同伴效应的研究之一。本研究发现,同伴发育成熟度对初中生学业成绩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发育成熟度与班级平均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联,而女生发育成熟度与班级平均成绩为非常显著的负向关联。
本研究对于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的调整有一定的政策含义。本研究发现初中生发育成熟度的同伴效应具有性别差异,这一结论印证和扩展了男生心智成熟晚于女生的常识。因此,从青少年发育成熟的角度来看,男、女生入学年龄应有所区别,男生入学年龄应略滞后于同龄女生,以充分发挥男生发育成熟度高、女生发育成熟度低所带给班级同学的积极影响。
(3)路径规划系统:在定位与算法的结合下,自动驾驶采用了与普通车辆不同的路径规划技术,它选择综合层面最优的路径,这就需要高精度的地图,而且需要时时提供最新的路况信息,它就像是人的大脑能根据相关信息做整体路线的调整,弥补了雷达、摄像头小范围的感应的局限。当前要实现汽车完全自动驾驶,其地图的精度要达到10-20CM,实时路况的更新速度要实现秒级才能和人类接近,与之相应配套的数据传输技术都会提出更高要求。
本文基本解决了同伴效应估计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对丰富相关研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本文从青春期发育成熟的角度分析了初中生的同伴效应,但这只是同伴效应的一种类型,尚未实现对同伴效应所有类型的整体分析。同伴效应具有类型多样、内生性强等特征,完整地测量所有种类的同伴效应非常困难,因此,为了精准测量同伴效应,现有研究往往只能识别出同伴效应的部分类型,当然这些研究对于后续关于同伴效应所有类型的整体分析无疑是有帮助的,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第二,从理论上来说,最理想的同伴效应应该是基于好友的分析,例如:基于社交网络的分析,但这类研究往往需要更高质量的数据,数据获取难度相对较大,而且每个人的好朋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说,这种类型的同伴效应是非常有效的,但也是不易实现的,这无疑是未来研究的可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Coleman, J.S. , Campbell, E.Q. 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Z].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1966.
[2]Link, C. R., & Mulligan, J. G. Classmates’ effects on black student achievement in public school classroom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91,10(4): 297-310.
[3]Caldas, S. J., & Bankston, C. Effect of school populat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individual academic achievement[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7,90(5): 269-277.
[4][8][15][16][20][28]Hoxby, C. Peer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from gender and race vari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0b,No:w7867.
[5]Sacerdote, B. Peer effects with random assignment: Results for Dartmouth roommate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116(2): 681-704.
[6]Zimmerman, D. J. 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s: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3,85(1): 9-23.
[7][22][26][42]Ding, W & Lehrer, S.F.Do peers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in China’s secondary school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89(2): 300-312.
[9][27]Hanushek, E. A., Kain, J. F., Markman, J. M., & Rivkin, S. G. Does peer ability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3,18(5):527-544.
[10]Lavy, V., & Sand, E.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students’ academic and non-Cognitive behavioural outcomes:evidence from conditional random assignment of friends in school[J].The Economic Journal.2018,128(1):1-42.
[11][34]Ilmarinen, V. J., Vainikainen, M. P., Verkasalo, M. J., & Lönnqvist, J. E. Homophilous friendship assortment based 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gnitive abi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er network size[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7,31(3):208-219.
[12]Sacerdote, B. Peer effects in education: How might they work, how big are they and how much do we know thus far?. [Z] In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lsevier. 2011,3: 249-277.
[13]陆铭,张爽.“人以群分”:非市场互动和群分效应的文献评论[J].经济学(季刊), 2007(3):991-1020.
[14]杜育红,袁玉芝.教育中的同伴效应研究述评:概念、模型与方法[J].教育经济评论,2016(3):34-67.
[17]Manski, C. F. 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 The reflection proble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 1993:60(3), 531-542.
[18]Manski, C.F.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in the Social Science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9]Moffitt, R.Policy Interventions,Low-level Equilibria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Blume, Durlauf(Eds.),Social Dynamics[M].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2001:45-82.
[21][25][41]Hoxby, C. M., & Weingarth, G. Taking race out of the equation: School reassig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peer effects (No. 7867). Working paper. 2005.
[23]Vigdor, J., & Nechyba, T. Peer effects in North Carolina public schools. In Schools and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problem[C], ed. Ludger Woessmann and Paul, 2006.
[24]Carman, K. G., & Zhang, L. Classroom peer effect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middle school[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 23(2):223-237.
[29]Angrist, J. D., & Lang, K. Does school integration generate peer effects? Evidence from Boston’s Metco Program[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5):1613-1634.
[30]Freedman,D., Robert, P., and Roger, P. 2007. Statistics[M]. 4th ed. New York:Norton, Inc. 2007.
[31][32][33] Dunning T. Natural experime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design-based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5]程诚.同伴社会资本与学业成就——基于随机分配自然实验的案例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17,32(6):141-164.
[36] McKechnie, J. L.Websters new universal unabridged dictionary. Simon and Schuster.1979
[37] Beltz A M, Berenbaum S A. Cognitive effects of variations in pubertal timing: is puberty a period of brain organization for human sex-typed cognition?[J]. Hormones and behavior, 2013, 63(5): 823-828.
[38] Cavanagh S E, Riegle-Crumb C, Crosnoe R. Puberty and the education of girls[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7, 70(2): 186-198.
[39] Daniel W A, Duke P M, Carlsmith J M, et al. Educational correlates of early and late sexual mat in adolescence[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82, 100(4): 633-637.
[40] Koerselman K, Pekkarinen T. The timing of pubert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R]. IZA Discussion Papers, No.10889.2017.
[43]Koenker,R.& G.Bassett, Regression quantiles[J],Econometrica.1978,46(1):33-50.
[44]Dubas, J. S., Graber, J. A., & Petersen, A. C. The effects of pubertal developmenton achievement during adolesce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1,99(4): 444-460.
[45]Daniel, W. A., Duke, P. M., Carlsmith, J. M., Jennings, D., Martin, J. A., Dornbusch, S. M., & Siegel-Gorelick, B.Educational correlates of early and late sexual mat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82,100(4):633-637.
Peer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Puberty Maturity
Yuhong Du,Yanbin Guo
(Faculty of Education /Capital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0875 )
Abstract :Pe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Domestic research has discussed this issu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eliminating endogeneity. This paper uses the changes of the puberty matur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ame class for two years to identify peer effect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puberty matur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irst difference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strategies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peer eff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solving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of general OL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i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ys’ puberty maturity and the students’ average scores, and there is a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irls’ puberty maturity and the students’ average scores. This shows that peers’ puberty maturity has a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impa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Moreover, peer effect is heterogeneous. The smaller in the puberty maturity of the girls in the class, and the better the class average grade. The greater in the puberty maturity of the boys in the class, and the better the class average grade.
Key words :peer effect; natural experiment; puberty maturity; heterogeneity
收稿日期: 2018-11-08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及贡献研究”(项目编号:15JZD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杜育红,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郭艳斌,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8; G40-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870( 2019) 03-0040-09
责任编辑 叶庆娜
标签:同伴效应论文; 自然实验论文; 发育成熟度论文; 异质性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 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