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黄金华

四川省甘孜州藏医院 四川省甘孜自治州 626000

【摘要】目的 针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胃粘膜活检检测,并通过对患者粪便、唾液等多方面的联合测定。结合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的结果为主要标准,由此判定微生物检验当中患者唾液及粪便抗原检测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等,结果 经检测,唾液和粪便2种微生物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保持在90%以上,而在特异性方面,患者粪便HP抗原检测数值则明显优于唾液HpIgG测定的结果。而针对两项实施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则更是高达99.49%的范围,但是所测定的特异性数值则远远不如其单项检测数值高。结论 在临床医学当中,微生物检验技术本身具备非侵入性的特点,其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且所需检测的标本也容易获取,本身具备诊断准确、对人体无害的特点,直接成为当下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的主要诊断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技术;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当中的常见疾病,其在多种胃病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十二指肠液反流、患者本身免疫因素、食物或药物刺激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等,这些都很容易引发患者胃粘膜产生多种慢性炎性病变[1]。一般慢性胃炎患者普遍都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所致,但是在早期的治疗当中,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和认知表现得明显不足,因此直接导致其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严重偏低,甚至将由此引发相应的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多种并发症状产生。文章针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进行探究,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48例,患者年龄在7-7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4.3±5.2)岁。

1.2方法

要求每一位入选患者都应当接受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并同时进行粪便HP抗原检测和唾液抗HPIgG测定,同时实施粪便HP抗原联合唾液HPIgG同步测定的形式。其中患者胃粘膜胃镜活检标本检测就主要包含了相应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常规病理检查以及组织学切片HP等方式[2]。在检测工作中,粪便HP抗原检测主要需要截取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当日的新鲜粪便;而唾液抗HPIgG测定则要求其必须采用非刺激的有效方式来收集2-3mL的唾液实施有效的检测工作。

1.3判定标准

具体以患者快速尿素酶试验联合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找HP试验的方式进行检测,并由此将其检测结果作为主要判定标准,当其中两项检测结果一致时(比如两项检测均表现为阳性可定义为HP阳性,如果均为阴性,则可定义为HP阴性),由此来判断微生物检验试验的具体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等。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者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2,标准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测,唾液和粪便2种微生物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保持在90%以上,而在特异性方面,患者粪便HP抗原检测数值则明显优于唾液HpIgG测定的结果。而针对两项实施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则更是高达99.49%的范围,但是所测定的特异性数值则远远不如其单项检测数值高。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微生物检测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分析

3.讨论

通常慢性胃炎症状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而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就直接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发的胃炎疾病在认知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胃壁都是处于一种完善的、系统自我保护的状态,然而其中胃壁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而言并没有什么效果,其难以有效的抵挡对胃上皮细胞所造成的破坏效果,因此其导致慢性胃炎发病感染的概率显著偏高。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方法及途径也非常广泛,一般通过亲密接触、接吻、粪口及动物源性等途径均可实现传播[3]。患者受感染后具有显著的家族性特点,并且人体一旦被感染,则幽门螺旋杆菌将直接在患者胃当中进行长期的潜伏,直至其毒素扩大导致患者胃粘膜损伤症状发生。因此传统的侵入式检测,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出潜伏状态的幽门螺旋杆菌,由此也就无法做好对慢性胃炎症状的有效防护。而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则可以直接通过对人的粪便、唾液等进行检验,由此找出潜在幽门螺旋杆菌,并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

本组研究抽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胃粘膜活检检测,并通过对患者粪便、唾液等多方面的联合测定。结果表明:(1)唾液和粪便2种微生物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保持在90%以上,而在特异性方面,患者粪便HP抗原检测数值则明显优于唾液HpIgG测定的结果。(2)针对两项实施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则更是高达99.49%的范围,但是所测定的特异性数值则远远不如其单项检测数值高。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当中,微生物检验技术本身具备非侵入性的特点,其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且所需检测的标本也容易获取,本身具备诊断准确、对人体无害的特点,直接成为当下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的主要诊断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明珠. 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探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05:59-60.

[2]李东旭. 慢性胃炎45例临床治疗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28-1729.

[3]孔岩君,李勇,李文林,刘皓,魏睦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0:1982-1986.

论文作者:黄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黄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