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海外短期研修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初探
——以“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为例
周毅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
摘 要: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参与海外研修,本文以“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为例,对本科生参加海外研修回国后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做一个初步探索,希望能为今后高校在制订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时候以及推广新的短期海外交流项目提供些许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 海外研修;学分转换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参与海外研修,根据学生参加的海外研修项目时间长度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长期交流项目(一般为三个月以上)和短期交流项目(一般为三个月以内,主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其中短期项目由于费用低、时间短、易参与的优点,尤其受到高校本科生及家长群体的欢迎。本文以“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为例,对本科生参加海外研修回国后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做一个初步探索,希望能为今后高校在制订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时候以及推广新的短期海外交流项目提供些许建议与参考。
我的文学作品中不乏苦难,因为这些东西在我的记忆里太深刻了,我不可能忘掉,它们就是我的生活,甚至是我的生活的全部。但是,在给孩子看的作品里面,我始终要给他们亮光,而不是让他们看到一望无际的黑暗。即使写黑暗,我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亮光,而且还要让他们预感到前面还有更大的亮光。我写苦难没让一个孩子悲观失望、心灰意冷,他们只会在感动中变得昂扬,从今天来看,我的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一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有关精神,江苏省教育厅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扩大在校大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的规模,提高我省在读大学生中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推动江苏省本科院校与国外大学间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江苏高等教育在优势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学生赴海外短期研修为切入口,逐步建立由一批世界百强大学与我省高校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校群合作平台。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苏教国际)承办。该项目面向江苏省内高校在读本科生。学生将在暑期以团组形式前往国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的专业课程学习,并在学习期间参观游览前往国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省内高校将根据学生在外所学课程,转认国内大学学分。该项目每年选派一批本科在校生于暑期以团组形式赴世界名校开展为期4-5周的课程学习,学生学习期满后将获得国外合作大学提供的课程结业证书及成绩单,省内高校根据学生境外学习成绩对其所修读课程进行学分认定并记入学生成绩系统。项目学生的选拔按照“学生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推荐、省教育厅确认公布”的原则,由各校根据省教育厅确定的申报名额选拔上报。
二 项目海外研修的组织形式
该项目自2012年实行以来,已有超过五千本科生参加本项目,参加该项目的本科生在暑期以团组形式赴世界名校开展为期4-5周的课程学习,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访当地著名大学、企业以及文化景点,让学生在境外完成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领略异域文化风情、了解当地人文风俗,为有计划今后在海外进行学业深造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为有益的“试水”平台。
以2019年该项目为例,项目涉及北美、欧洲、澳洲、亚洲四大洲7个国家和地区共21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知名大学39门课程。课程也涉及到文、理、商、医、工等多个学科,由于课程内容及性质的差异,该项目众多课程在境外进行研修时采用的授课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部分项目以课堂授课为主、部分项目则以动手实验(社会调研)为主、课堂授课为辅。
产层配方:基浆+2%细雷特超强堵漏剂+2%雷特随钻堵漏剂+2%中酸溶性桥塞堵漏剂(SQD-98)+2%细酸溶性桥塞堵漏剂(SQD-98)+果壳类材料,总浓度14%。
三 项目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
2.可以进行限制性学分认定。以江苏省内B高校为例,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回国后,无须提供成绩单与结业证明,B校教务处直接给参加项目的学生认定一门2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成绩为A。
3.可以进行无限制性的学分认定。以江苏省内C高校为例,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回国后,提供境外高校出具的成绩单与结业证明,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研修课程的学时以及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可自行选择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经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院审核,教务管理部门复核便可以完成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具体认定的学分数及课程成绩则按照该校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图1
参加项目之后是否能进行国内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也成为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是否报名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项目在省内不同高校的受欢迎程度。
1.不可以进行学分认定。以江苏省内A高校为例,该项目的校内组织方尽管是由该校教务处,但是对于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他们并不允许学生回国后进行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
学生完成学习期满后将获得国外合作大学提供的课程结业证书及成绩单,省内高校则根据学生境外学习成绩对其所修读课程进行学分认定并记入学生成绩系统。由于该项目的境外高校出具给参加该项目学生的课程结业证书及成绩单并不一致,给出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为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做好回国以后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工作也成为了参加这个项目各高校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项目承办方苏教国际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每年都会出函给参加这个项目的各高校,对于相关课程的成绩认定给予相应的建议。
笔者曾作为201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领队老师带领32位同学(共来自省内19所本科院校)前往美国进行课程研修,在全程参与这个项目的同时,向30位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学就回国以后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46.67%学生表示清楚知道参加这个项目回国后可以进行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13.33%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学校不支持通过参加这个项目进行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其余学生表示不清楚,见图1。
根据深入调查,笔者发现,参加这个项目的高校对于学生回国后是否可以进行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主要可以分为下面三大类。
再多说一句,扩大内需重任当前,作为服务业,还需少些“傲娇”,多些实诚,尽快清理和消除那些霸王条款、歧视性规定甚至行业潜规则,以更大的诚意、更好的表现,打消人们的顾虑,让消费潜力更充分地释放。
四 相关建议与思考
作为江苏省内组织最为成功、项目受欢迎程度最高的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如果可以在每年项目启动报名推介的时候,就项目课程学习的内容做专门的推介、邀请高层次的海外学者、教授为学生进行授课、提前引导有报名意愿的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参加这个项目学生的体验度,这也有利于本项目今后更好地开展。
另外,由于目前针对本科生赴海外研修回国后进行的课程认定与学分转换工作,各高校政策不一致,部分高校偏严(不予转换任何国内课程及学分),部分高校则偏松(可以转换的课程及学分较为宽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个项目在江苏省内各高校受欢迎程度的差别。当然,这个问题可能不仅限于江苏省,相信在别的省份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对于海外研修回国课程认定与学分转换工作是“松”还是“严”,各校各有各的管理规定,我们无从断言到底是“松”好还是“严”好,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自信度。
“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的开展既推动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推进了省内高校与海外知名大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以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随着项目持续的开展,我们相信“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将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继续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式中:λ1为下阈值,λ2为上阈值,并且有λ1=kλ2,0
本文引用格式: 周毅.本科生海外短期研修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初探——以“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8):116-11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8.049
基金项目: 苏州大学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国内外跨校学分互认机制和管理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周毅,男,江苏苏州人,历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苏州大学教务部,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