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隧道富水进洞滑塌分析与处理技术论文_杨新涛

湿陷性黄土隧道富水进洞滑塌分析与处理技术论文_杨新涛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工程属于基础性设施建设的重点。而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拓展使得隧道工程逐渐遍及全国各地,并且隧道工程的建设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例如,地形、地质、气候以及周边环境,有些隧道在建设的过程中受黄土的影响比较严重,由于黄土的水敏性以及结构性比较强,便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黄土的特性导致其自身容易发生变形,同时,隧道在进洞段的围岩不够稳固,且埋深也比较浅,若受水影响,则将会使其形成湿陷性,从而导致边仰坡会出现滑动现象,进而导致滑塌事故。由于当前我国在此类隧道的施工经验尚浅,因此,采取何种措施和技术手段对滑塌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理是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1 隧道进洞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方法

1.1 隧道进洞过程中出现的滑塌事故

在对隧道进洞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地点周围的地形、地质、植被等方面进行勘察,并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设计,包括隧道走向、仰坡坡率等。当土体的表层出现湿陷性黄土时,并且其周围存在出水点,此时,应将坡率的比例设定为1:1,在施工时,应该现将截水沟做出,并对沉降的观测点进行设置,从而边开挖边观测,在对仰坡进行开挖,由于此地区存在出水点,若工程的洞顶出现明显渗水现象,则工程便有可能出现滑塌,同时,当开挖的过程中,若出现降雨天气也会导致滑塌事故的出现。因此,对滑塌事故应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1.2 隧道富水进洞坍塌处理分析

当隧道进洞的过程中,若所处区域为富水区的情况下,并且土质主要为黄土时,非常容易出现滑塌,当出现滑塌时,首先应该对坍塌体进行清除,并将明洞进行适当延长,并且暗洞的洞口加强段在长度方面保持不变,缩减V级围岩加强段;同时,调整仰坡坡比,若正常坡比设定为1:1,则应该将其进行放缓,可设定为1:1.25,从而使坡体趋于稳定,从而提升坡体的安全性;坡面的加强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使用钢管对其进行加强,从而使仰坡趋于稳定状态。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变形测量和监控工作,并对洞口地表出现的沉降状态加以观测,若开挖的过程中,开挖的边界部位以及平台均出现细小裂缝的情况下,并伴随出现渗水现象,施工方则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可使用水泥浆对其进行灌注,并使用砂浆对其裂缝表面进行封堵,从而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当开挖过程中遇到大量降雨时,也容易导致滑塌事故出现,为了预防这种结果,应该对坍塌体以及坍塌断面进行全面的覆盖,在对钢筋网以及锚杆等完成清除工作后,还应该结合水泥土对滑塌体采取分层碾压处理,使其厚度保持在30cm之内,同时,还可以使用台阶法对开挖结合以及回填土部位进行处理,使其达至设计高度,同时,还应该对滑塌体的陡坎部位进行处理,并将坡比放缓至1:2,通过网喷的方式做好坡面的防护。还应该对滑塌体地表采取注浆处理,并于施工之前将沉降观测点布置于洞顶平台之上,以便于沉降观测,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导向墙进行处理,可使其小里程倾斜,倾斜的坡度可设置为1:0.1,厚度可设置为1m,施工时采用C30型混凝土进行,对导向墙的内部加强可以加设4榀型钢,然后通过单侧壁导坑法完成其余施工。

2 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支护措施

2.1 安装钢架

为了使钢架支护的强度得到提升,可对I18型钢的钢架进行调整,可通过I20型钢安装钢架,并将钢架的间距进行缩短,从0.8m/榀向0.5m/榀调整,同时,将锁脚钻设数量增加,并对钢架与锚管间的焊接质量进行保证,从而使钢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为了使钢架下沉现象得以避免,钢架底部基础的稳定性必须得到保证,其基础余下的50cm深度应该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并做规格为30cm*30cm*5cm的混凝土预制块,然后将钢架置于预制块之上,为了使基础承载力得到提升,可对拱脚基础进行扩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注浆加固及超前支护

由于黄土土体比较松软,自稳性相对较差,并且地下水发生的渗漏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保证土体坍塌事故得以避免,应该在原来设计前提条件下,通过小导管进行注浆加固,环向间距也应该适当调整,从而形成止水带,并发挥止水的效果,使隧道土体的结构得到改良,并保证土体的稳定性,通过超前支护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3 湿陷性黄土隧道滑塌事故处理技术分析

虽然湿陷性黄土隧道在进行进洞施工的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超前支护方面的措施,但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富水层或是出现大量降水,从而导致支护发生沉降导致变形,并极有可能出现滑塌事故,因此为了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应该通过以下7点处理技术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的施工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具体处理技术如下:

(1)在前期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中,虽然显示隧道之内有较少的涌水量,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这一方面进行重视,应该对滑塌体出现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主要通过注浆封堵技术进行处理,并将排水系统进行完善,以防止突然出现大量降雨而导致洞室之内出现涌水。

(2)由于黄土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边坡稳定性较差,在对隧道洞口进行施工时,会出现斜披面,这是无法得以避免的,从而导致自然坡角被破坏,滑移面得以形成,从而容易出现滑塌,通过网喷对高边坡进行加固处理,能够使高边坡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够保持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可以针对洞口段设置抗滑桩使其加固。

(3)在黄土隧道进洞时,应该坚持“进洞早、出洞晚”这一原则,当然此原则需要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场地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可以对明洞进行适当延长,从而使洞口更加趋于稳定,从而使进洞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减小。

(4)在黄土隧道进行进口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超前急性管棚注浆支护,并且在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关注天气,避开雨天,以使土体与管棚之间形成的空洞得以有效预防,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5)应该对测量及监控工作进行高度重视,提前选择合适的位置对监测点进行布置,若在监测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分析原因,从而有效防止事故出现。

(6)在黄土隧道施工时,应该根据监测得到的相关数据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保持设计的动态化,从而险情的扩大化得到遏制。

(7)当滑塌事故出现后,应该采取回填改良技术,对土体进行改良和夯实,并对未出现滑塌事故的土体进行削坡,同时通过网喷的方式对其进行防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湿陷性黄土隧道在进洞的过程中,若遇富水层或者是受降雨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滑塌事故,因此,在对于此类事故进行有效避免的过程中,应坚持提前预防、及时处理的施工原则,从而有效防止滑塌事故的出现,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兵.无振动挤密地基处理技术在湿陷性黄土隧道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7(3):70-72.

[2]郑海乐.浅埋小净距湿陷性黄土隧道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0):61-63.

[3]李洪江.湿陷性黄土隧道富水进洞滑塌分析与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7(9):37-38.

论文作者:杨新涛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湿陷性黄土隧道富水进洞滑塌分析与处理技术论文_杨新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