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梁鑫

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梁鑫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梁鑫

摘要:初中生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教师可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寓教于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看法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二、树立主体意识,把教师摆在裁判的位置上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中,我首先为学生创立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本节课的主体、主人,让学生自学找到本节的掌握目标是地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提问中,发现问题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评定是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要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特别是刚刚步入初中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的兴趣都是那么的高,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好,基础扎实了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借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不惜花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数学从七年级开始,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而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等。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总结在教学活动的得、失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到了八、九年级,就要培养他们实际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重要,让他们知道数学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设计精心的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 ,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五、让学生参与,增加学生兴趣

我们要改掉过去的“我讲你听”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模式易让学生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讲学生听”。在做一些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仍有学生弄不明白,可请一些已经弄明白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这在学生心理觉得:自己讲给自己听,要特别认真讲,也要特别认真听。这跟老师讲的意义不一样,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

总之,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问题,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图多解、一图多题等探究活动,结合实际生活探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仅能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人人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韩琴.《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课外阅读》,2011年10期

【2】凌玲.《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观察》,2012年9期

论文作者:梁鑫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梁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