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资论文,因素论文,收入论文,农民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09年2月1日,中央连续下发了第六个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重点突出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目前在我国农民纯收入中,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854元人民币,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的38.9%,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因此,研究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围绕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看,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规范分析为主,从现有统计数据出发,归纳总结出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特征以及因素。例如,陈培礼(2002)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若干因素,得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乡镇企业、狠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实质性税费改革及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朱京燕、王绍飞(2002)等认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来源非农化、增收因素多元化、收入形式货币化的新特点,立足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特色经济和非农产业,从农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采取措施,开辟增收途径十分必要。林毅夫(2002)认为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重要的是有赖于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调整。邓宗兵(2003)等从制度因素方面探讨了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稳定粮食保护价制度、调整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农业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迎接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等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二类以实证分析为主,在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内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找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测算其影响程度。蔡昉(2002)总结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和外部条件有: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贸易条件、城乡收入分配、农业政策、农业投资、农业开放、经济增长和农业税收等。并利用1978-2000年分省数据直接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出口占GDP比重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抑制了农民增收。李靖、焦树林(2003)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农民人均收入存在着密切关系。白菊红、袁飞(2003)通过微观调查资料研究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指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均收入及其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都越强,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同家庭劳动收入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王德文、蔡昉(2003)认为农村工业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非农就业的机会、增加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城市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比例与扩大农产品需求;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状况和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变化;农业政策的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影响到农业和非农业产业发展,从而决定农民增收的快慢。杜玉红、黄小舟(2006)分析了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认为农村财政资金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可靠保障,农村财政资金的数量与结构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其中规范性分析过多侧重于增长机制的阐述和政策建议的提出,而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和动因并无过多分析;而实证分析多采用分别建立多个一元回归方程,讨论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方式,没有把所有的因素放在同一环境下进行比较分析,而且很少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之间孰轻孰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农民纯收入为分析对象,少有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独立研究。
因此,本文以农民工资性收入为研究对象,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择了与工资性收入变动联系较为密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城镇化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及政府财政支农、金融服务水平等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把诸多影响因素放在同一环境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计量检验,验证这些因素对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如何,并提出增加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三、模型的建立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1.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元):指全国农民本年从非企业组织劳动得到的收入、本地企业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4个方面所得到收入总和的均值。
2.农村劳动力素质:本文主要指劳动力文化素质,用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指全国当年农村人口中,接受中等及其以上程度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3.城镇化水平:用城镇化率表示,城镇化率(%)=年末城镇人口/年末总人口。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乡村劳动力。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量=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城镇就业人数-城镇职工人数)+(乡镇企业就业人员数+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个体就业人数)。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来表示。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难以量化,我们假定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主要包括道路和通讯设施建设两方面,而这两方面的建设水平又同消费水平正相关,即建设水平越高,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也越高。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用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元)表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年末乡村人口数。
7.政府财政支农水平:用农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元)表示,年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年财政支农支出/年末乡村人口数。
8.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用农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元)表示,农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年末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年末乡镇企业就业人数。
本文利用1990-2007年18年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项货币指标均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水平表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农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农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资料来源于第二次农业普查公告、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及中国发展门户网,并通过计算将各种价格指数转换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
(二)模型建立
我们首先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从相关图、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各影响因素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模型的具体形式如(1)式所示:
(三)模型求解
1.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对各解释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农村人均工资性收入各影响因素间的两两相关程度较高,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不能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对各解释变量KMO值为0.855和巴特利特球检验的sig值为0,显示数据可提取主成分进行回归估计。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由公因子方差表可知,选择2个主成分即可解释所有变量93.5%以上的信息,主成分的提取效果非常理想。
由总方差分解表可知,这2个主成分能解释7个变量总方差的96.384%,原变量信息丢失较少,主成分分析效果较好。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得主成分得分方程(2)、(3):
利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对两个主成分得分做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主成分的回归方程:
(四)模型分析
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除农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外,其他原始变量的增加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农民的文化程度的提高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有重要影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每增加1%,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平均增加1.09元。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同,其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倾向亦不同,其就业的产业亦不同。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过一定专业技能训练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市场上更快和更好地找到工作,取得更高的工资。
2.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十分明显。城镇化率每提高1%,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平均增加2.85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每提高1%,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平均增加1元。实践证明,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这部分第二、三产业及其吸纳的劳动力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行业的发展,给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持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3.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重的变化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最大,其数值每增加1%,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平均增加8.54元。已有研究指出,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物资和信息交流比较充分的地区,农民市场化、商品化的意识比较高,外出务工、自办企业的积极性也比较大。从短期来讲,农村水、电、路等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长期来看,以交通、通信、能源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人和物、商品和信息的流转传播,对于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城镇化、建立统一农村市场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农民的收入提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4.在反映政府的农村、农业政策方面的三个影响因素中,农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稍大些,其数值每增加1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0.24元,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微弱,其影响系数仅为0.08。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央的财政支农政策启动较晚,自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政策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二是支农资金总量少,对农村财政支出的政策导向不明显,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三是财政支农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部分体现在农村城镇化率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教育程度提高所带来的增长上。农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的影响系数为-0.019,农村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反而引起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减少。这可能与国家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乡镇企业贷款不足、贷款资金使用效果差、发展不景气有关。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农民能否从事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活动直接影响工资性收入的高低,而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状况取决于其文化程度的高低。(2)农村城镇化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提高其工资性收入。(3)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商贸服务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4)政府对农村的财政、金融政策对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影响不明显。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认为为了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各级政府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意识,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资性收入是主要通过从事非农产业活动实现的,而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率取决于其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的高低。因此,政府在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农民自身也要注重技术学习和能力提升,通过建立全民职业技能终身培训体系,提高农民重视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2)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不仅能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未来的小城镇将主要是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基地,特别将成为各种中介组织、金融组织以及营销组织的天地,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发展都应是我国城镇化的关键,要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把分散的农民集聚在小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平台,让广大农民在小城镇就业。(3)改革农村的管理制度,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集体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增收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国家应继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利用股份合作制、“公司+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等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事更多非农产业活动,使集体经济再次焕发活力,使更多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在集体企业中实现就业。(4)抓好农民就业效应大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战略。农村商贸服务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关系很大,是容纳就业人数最大的产业。所以,各级政府要认真制订农村服务业发展规划,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金融业,大力发展消费服务的新形态,构建农民生活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卫生资源供给,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工业园区配套服务体系等县域发展支撑体系。当务之急,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的深度开发,积极开展深加工、深营销,形成农业生产为基础,农产品交易为补偿,农业商贸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标签:农民论文; 工资性收入论文; 转移性收入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