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超细无机粉体材料的发展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马鸿文,杨静,苏双青,刘梅堂,郑红,王英滨,戚洪彬,张盼[1](2014)在《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雪硅钙石、水羟方钠石、六方钾霞石三种物相,适合作为矿物基硝酸钾载体、提取氧化铝及同时回收苛性碱,以及采用酸浸法制备农用硫酸钾、硝酸钾产品。相应地,液相产物分别为KOH溶液、硅酸钠钾和硅酸钾碱液,适合于加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等多种钾盐产品。在系统流程中,NaOH、KOH可实现循环利用,故水热碱法技术具有一次性资源、能源消耗量少、钾矿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等优势。基于上述成果,已系统建立了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水热碱法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将有助于显着减少钾盐(肥)的进口依存度,改善其消费结构,提高钾资源的保证程度。
山相朋[2](2014)在《煤矸石性质分析及用作橡胶补强填充剂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煤矸石作原料,通过将煤矸石分选、破碎、超细粉碎、表面改性等辅助手段,介绍了一种制备煤矸石粉橡胶补强填充剂的方法。通过煤矸石粉的物化性质表征及对制备的橡胶填充剂的性能研究,表明这种填充剂能够广泛用于各种天然橡胶,可以基本取代半补强炭黑,部分取代高耐磨炭黑或其他炭黑补强填充剂。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煤矸石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基础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矸石挥发分为15.49%,固定炭含量为30.12%,煤矸石无机物质成分主要是SiO2和Al203;通过对煤矸石的岩相组成、X射线衍射及差热曲线分析,发现所分析样品煤矸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还有部分有机凝胶化物资。并且发现,高岭石微晶是独立存在的,d值主要分布在1-2μm,有机质炭以类石墨结构存在。另外通过对煤矸石样品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值测定发现,吸油值为0.45-0.50ml/g,表明该样品是一种中等结构填料。(2)将煤矸石破碎和超细粉碎后,对粉碎过程中煤矸石颗粒的力化学变化和粒度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为破碎和超细粉碎的设备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经超细粉碎处理后的煤矸石粉,在极性溶剂中的接触角值升高,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接触角值降低。表面改性剂能够降低煤矸石粉表面能,使其疏水性增强,吸附性降低。另外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发现煤矸石表面有-OH、CH2=CH2等官能团,并且发现超细粉碎处理后,有机官能团的活性增强。(3)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钛酸酯偶联剂NDZ130对煤矸石粉进行了改性处理。改性后的煤矸石粉分散性大幅度提高,能够被橡胶良好浸润,这是由于煤矸石粉中所含的有机物质起到软化剂的作用,使煤矸石粉能够更好的被橡胶浸润。(4)依据SEM数据,对煤矸石粉填充硫化胶的分散性、力学性能、撕裂磨耗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起到补强作用的是煤矸石粉中所含的陶土类无机物质,陶土类无机物质的硅氧羟基官能团能够结合橡胶大分子链。在橡胶母体中具有填充和分散作用的是煤矸石粉中所含的类炭黑凝胶物质。如果煤矸石粉粒子足够细,在力化学作用下形成的表面缺陷足够多,就能够表现出类似于炭黑的补强作用。但是在一般橡胶中(如NR橡胶,丁苯胶),由于煤矸石粉粒子基本上没有炭黑的那种二次结构,加上平均粒度也比炭黑粒子大,导致煤矸石粉粒子和橡胶大分子链的结合强度不及炭黑补强剂。可是煤矸石粉中所含的一小部分有机挥发分,可以作为橡胶制品的软化剂从而改善胶料性质。煤矸石粉用作硫化胶的填充剂时呈现出很好的补强作用,另外经煤矸石粉填充的硫化胶,其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都能达到质量要求。
龙胜[3](2014)在《氧化物及金属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差等缺点,本文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镁基超细粉,再结合原位钝化或化学镀法,获得了氧化物包覆的Mg-Y2O3、Mg-Y、Mg-Ceoxide、Mg-Ce超细粉和金属包覆的Mg@Ni,Mg@Fe,Mg@Ti超细粉,并采用ICP、XRD、TEM、PCT、TG-DSC/DTA等分析手段对粉体的成分、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吸放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对氧化物包覆镁基超细粉的研究显示,阳极材料形态对电弧蒸发粉体的储氢性能有重要影响:i)直接蒸发镁与金属氧化物混合粉体比蒸发镁和金属混合粉再将其氧化的效果更好;ii)采用镁粉和金属粉混合压块再蒸发比蒸发镁合金效果更好。前者能降低氧含量,提高吸氢容量,比如氧含量方面Mg-Y2O3粉体(0.73wt%)低于Mg-Y粉体(1.30wt%),吸氢量方面Mg-Ceoxide粉体(673K,6.97wt%)高于Mg-Ce粉体(673K,6.54wt%);后者能增加电弧蒸发中催化剂元素的逸出量,比如合金蒸发的Mg-Y粉体Y元素从25wt%降至0.58wt%,而混合粉体蒸发Mg-Ce粉体Ce元素仅从5wt%降到2.92wt%。对比Mg-Ceoxide与Mg-Y2O3粉体吸放氢性能,两者吸氢激活能分别为47.75和79.9kJ/molH2,DTA曲线初始放氢温度分别为658K和676K,表明Ce2O3对镁吸放氢性能的催化比Y2O3的效果更优。对金属包覆纯镁超细粉的研究显示,化学镀出的金属包覆在镁超细粉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其中,Mg@Ni粉体拥有优良的放氢动力学性能,DSC曲线显示其氢化物初始放氢温度为616K,548K下就能完成PCT吸放氢循环,而在吸放氢过程中生成的Mg2Ni起到了催化作用;Mg@Fe粉体的吸氢激活能为54.39kJ/molH2,氢化粉体的DSC曲线显示初始放氢温度为623K,由于氢化后的Mg@Fe粉体中无MgFe2H6相生成,因此Mg@Fe粉体储氢性能主要依赖于Fe壳的催化效果;Mg@Ti粉体的吸放氢性能与Mg@Ni粉体相似,其氢化物的DSC曲线显示初始放氢温度为620K,548K下也能完成PCT循环,化学镀制备Mg@Ti粉体时,Mg颗粒表面同时沉积了Ti及TiO2,对MgH2具有较好的催化放氢性能。
郭皓[4](2013)在《核壳结构镁基复合储氢超细粉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镁基储氢材料因其高理论储氢容量(MgH2为7.6wt%)、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而备受瞩目。然而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放氢温度高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实用进程。本文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结合原位钝化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镁基复合超细粉体,主要有Mg-Nb二元体系,Mg-Nb2O5,以及Mg-TM-La(TM=Ti,Fe,Ni)三元体系,所得粉体可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保存。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试粉体的成分,X射线衍射(XRD)分析粉体吸放氢前后的相组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粉体吸放氢前后的微观结构及粒度分布,综合P-C-T曲线和热重法(TG)/差热分析法(DTA)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吸放氢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对比Mg-Nb和Mg-Nb2O5表征结果:ICP发现相比于初始含量两种粉体的Nb含量降低。XRD和TEM皆在Mg-Nb粉中发现MgNb2O3.67相,Mg-Nb2O5粉中则有NbO2.46新相生成。特别是TEM观察显示相比于NbO2.46尺寸更小的MgNb2O3.67更均匀地分布在Mg-Nb粉颗粒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Mg-Nb粉的P-C-T曲线吸放氢平台更平坦,滞后更小;计算出Mg-Nb粉的氢化反应焓变为-73.33kJ/mol H2,低于Mg-Nb2O5粉的-82.45kJ/mol H2。氢化后粉体的TG/DTA分析,Mg-Nb-H粉的放氢峰更尖锐,放氢速率更快。Mg-Nb粉体更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证明钝化引入的氧化物MgNb2O3.67起到了催化作用,而Mg-Nb2O5中的NbO2.46由于含量少、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催化效果差。以上结果证明经过钝化获得氧化物的催化效果好于直接电弧蒸发。而对比三元复合粉体Mg-TM-La(TM=Ti,Fe,Ni)的表征结果,ICP同样发现过渡金属(Ti、Ni、Fe)和La含量相对于配料时的初始含量有所降低。XRD证明经钝化La氧化成La2O3;氢化后的Mg-Ni-La-H粉体中生成了Mg2NiH4。TEM照片显示MgO和La2O3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Mg超细颗粒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P-C-T储氢性能测试证明3d过渡金属Ti,Ni和Fe的添加可以改变MgH2的生成焓并降低氢化反应的活化能。TG/DTA(DSC)热分析可知3d过渡金属和La(La2O3)的加入降低了复合粉体中MgH2的放氢温度:Mg-TM-La(TM=Ti,Fe,Ni)依次为653K,623K和633K。相比于纯Mg,Mg-TM-La的动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其中Ni对Mg动力学有最好的催化效果:Mg-Ni-La粉体在室温(303K)下3.5h内即可吸氢1.47wt%。证明附着在Mg颗粒表面的纳米氧化物颗粒特别是La2O3可以作为氢吸附的通道,这种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和Mg2NiH4同时对氢的吸附/解离起催化作用。以上结果证明3d过渡金属(Ti,Fe,Ni)和4f稀土金属La的同时加入可以催化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是改善Mg储氢性能的有效途径。
程丽丽[5](2012)在《无定形SiO2以及SiO2/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文中提出无定形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材料,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热阻及电阻等方面具有特异的性能,使其具有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在众多学科和领域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最重要的精细无机化工产品之一。二氧化钛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无毒的特性,较高的催化效率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备受青睐,为了解决其颗粒易团聚,分散性差,后期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以便使其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利用简易研磨法制备了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的复合物。硅酸钠和硫酸都是常见、易得、廉价的化学原料,硫酸氧钛是工业生产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其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用它们来制备二氧化硅以及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的复合物,不仅成本低,工艺简单,而且只要严格地控制工艺条件,就可以制得粒径小、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光催化性能高的产品。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二氧化硅的主要应用研究方向,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分类、性质以及在制备方法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探讨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以可溶性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与经典加料方式不同,采用将碱性物质滴入酸中的方式,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了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比较大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初步探讨了投料方式、制备过程中酸碱度、初产品的干燥方式对产品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并通过EDX、XRD、N2吸脱附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第三章,以硫酸氧钛为钛源,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简易研磨法制备了比纯TiO2光催化剂表面活性强,光催化性能高的SiO2/TiO2复合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TG-DTA)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该复合物进行表征,以活性大红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对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廉价的原料,简易的制备方法,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第四章,总结了所做工作,指出了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刘守信[6](2008)在《从铝灰中回收铝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解生产铝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铝灰、铝渣。作废渣弃去,既污染环境又造成铝资源浪费。开发研究从工业铝灰中回收铝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既降低环境污染、回收有效资源,又能低成本地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一条回收铝灰中的铝制备氧化铝粉体的新工艺。用硫酸浸取铝灰,使之转化为硫酸铝溶液。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等对浸取反应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铝浸出率达95%以上。采用亚铁氰化钾沉淀法去除硫酸铝溶液中的铁离子,该方法去除铁离子能力极高,可将溶液中的铁含量降至几个ppm,研究了配料比对除铁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除铁操作条件,除铁率达97.39%。用硫酸铝-碳酸氢铵反应体系通过沉淀法生成前驱体碳酸铝铵沉淀和硫酸铵溶液,过滤、洗涤、煅烧碳酸铝铵得粒径小于100nm氧化铝粉体,蒸发浓缩硫酸铵溶液得到硫酸铵晶体。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铝盐浓度、反应溶液的pH值、分散剂类型、分散剂用量对氧化铝粒径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所得产品经过XRD和SEM等方法检测为60nm粒径的α-Al2O3。沉淀反应得到的滤液经蒸发浓缩、干燥得副产物硫酸铵,含N18.2%。以铝灰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是回收利用铝灰的一种新方法,原料便宜,工艺简单,产品价值高,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无废气、污水、新的废渣排放。
李秀娟[7](2008)在《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目的是进行与无机发光材料颗粒形貌控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试图通过对材料的晶粒生长机理的深入研究,来理解微观结构的调控对材料颗粒形貌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3Al5O12(YAG):Tb3+和Y2SiO5(YSO):Ce3+荧光粉,样品具有良好的形貌和发光性能。Y3Al5O12:Tb3+荧光粉的低压阴极射线发光亮度能达到商品化绿色荧光粉的140%。2.研究了Y3Al5O12:Tb3+和Y2SiO5:Ce3+荧光粉的颗粒生长过程,并揭示了荧光粉从“软化学”方法制得的纳米级晶粒开始,控制其生长成为微米级颗粒的机理:在颗粒生长的过程中,随着焙烧温度不断升高,大颗粒不断断裂为小颗粒,同时晶粒持续长大。最后的产品颗粒为由几个大约几百纳米的晶粒组成的团聚体,颗粒粒径约为1-2微米。3.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无定形Y3Al5O12:Tb3+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经600℃焙烧的1.4Y2O3·(2.5+x)Al2O3·0.1Tb2O3的无定形体系光致发光亮度能够达到结晶Y3Al5O12:Tb3+样品的70%。4.Y3Al5O12:Tb3+是一种典型的绿色荧光粉,但是在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无定形样品中,有明显的蓝色发光。我们仔细研究了此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种现象可能是与无定形粉末颗粒表面的悬键、不饱和键有关的能级或者是与C有关的缺陷造成的。5.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包覆方法,可以用于提高Y3Al5O12:Tb3+荧光粉的颗粒分散性,同时改善荧光粉的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性能。还提出了其减小颗粒粒径的机理:当包覆层沉淀到晶粒表面后,会有一些物质填充在晶粒间接触的“颈项”部位。当样品被焙烧时,在这“颈项”部位附近的包覆层就会由于收缩造成内部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不平衡,并且大于晶粒间的接触键强度,那么键就会断裂,使大颗粒变小。
张辉闪,陈玉坤,贾德民,陈克复[8](2007)在《煤炭资源类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高硫煤、煤矸石、粉煤灰和石煤渣等煤炭资源类填充剂经粉碎、表面改性后在橡胶中的应用,以及制备炭黑、白炭黑后应用于橡胶中的进展。煤炭资源的废弃物多为无机材料,对其表面改性以增强其与橡胶的相容性就显得极其重要。煤炭资源类填充剂的利用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位一体的效益。
戴亚堂[9](2006)在《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超细时(﹤0.1μm ),材料的性质有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特性,预示着新的应用前景。自从1992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研制出MCM-41介孔分子筛以来,有序介孔材料便因其优异的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热情。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因其在光催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而备受关注,已成为材料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于该材料的合成研究当然是重中之重。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了几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结构、很窄的孔径分布,并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孔径的调节,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使用高成本的溶胶-凝胶法,即由钛的有机醇盐(如:钛酸丁酯)为原料,在模板剂的作用下采用无机酸为水解催化剂,有机溶剂为介质(如:无水乙醇等)先得到溶胶再转化为凝胶体,经干燥,焙烧制得。由于该方法生成本高(原料均为有机物),制备周期长(原料有机醇盐制备较复杂,同时必须有形成溶胶—凝胶过程),难以实现工业化扩大生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研究现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改进原有的沉淀法,通过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改善反应的微环境,控制颗粒的产生、生长、聚集、煅烧等各个步骤,来得到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正交试验来得到小试阶段的最佳工艺参数。除了少量的有机模板剂,整个反应以水为反应介质,无机物为原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简化工艺,为后续的产业化目标打下基础。
王坤杰[10](2005)在《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材料开发与应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史上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就是以当时所用材料来划分的。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ichard P. Feynman在美国物理年会上作了极有预见性的报告:“若从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控制物质,将会出现新的作用力和效应”。此后,日本率先开展了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的研究。Kimoto利用TEM观察材料的结晶行为,从而提出了“超微粒子结构”的新概念,即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结构,具有尺寸小,表面与界面和量子尺寸三大效应。零维称纳米粉体,二维称纳米线,三维称纳米晶。 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制备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纳米材料尺度极小,使之表面原子数、表面能急剧增加,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新的性能。从而使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一些如电、磁、光及力学等方面的新异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为使这种新型材料既有利于理论研究,又能在实际中拓宽其应用范围,开发高质量、低能耗、操作设备简单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关键之一。 本工作以稀土Eu为体系,应用溶胶-凝胶法、硬脂酸溶胶法、原位聚合法、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插层法等方法合成稀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于X粉末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部分产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分析。本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纳米材料和技术是纳米科技领域最具活力、研究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分支,是21世纪科技战略的至高点。本章主要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提出、分类、性能与特点、制备方法、应用及设计原理,并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目的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正交法选择纳米晶的制备条件以及纳米晶的催化性能研究 本章主要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与金属的复合纳米材料,应用正交法对制备产品的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并应用X粉末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对部分产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分析,说明了在微波辐射下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颗粒的大小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催化剂对反应起作用的条件。
二、我国超细无机粉体材料的发展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超细无机粉体材料的发展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纯碱烧结法:副产13X分子筛(1993—2001) |
1.1原料烧结反应 |
1.2合成13X分子筛 |
1.2.1晶化反应 |
1.2.2物相分析 |
1.2.3主要性能 |
1.3制取碳酸钾实验 |
1.3.1母液碳分反应 |
1.3.2碳酸钾性能 |
1.4实验结果讨论 |
2纯碱烧结法:副产矿物聚合材料(2001—2003) |
2.1原料烧结反应 |
2.2钾浸取及碳分反应 |
2.3制取碳酸钾实验 |
2.3.1分离碳酸钠 |
2.3.2滤液纯化 |
2.3.3制备碳酸钾 |
2.4制备矿物聚合材料 |
2.5实验结果讨论 |
3水热碱法(Ca(OH)2):副产雪硅钙石粉体(2003—2010) |
3.1实验原理与流程 |
3.2水热分解-晶化反应 |
3.3制取碳酸钾实验 |
3.4制备矿物基硝酸钾 |
3.5实验结果讨论 |
4水热碱法(NaOH):副产冶金级氧化铝(2008—2012) |
4.1实验原理与流程 |
4.2碱液溶钾反应 |
4.3制备碳酸钾实验 |
4.4制备氧化铝实验 |
4.4.1原料烧结 |
4.4.2熟料溶出 |
4.4.3液碱回收 |
4.5实验结果讨论 |
5水热碱法(KOH):副产煅烧高岭土(2009—2013) |
5.1实验原理与流程 |
5.2碱溶脱硅反应 |
5.3酸浸溶钾反应 |
5.4铝硅滤饼加工 |
5.5实验结果讨论 |
6工程化实施前景展望 |
7结论 |
(2)煤矸石性质分析及用作橡胶补强填充剂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补强填充剂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
1.2.2 煤矸石粉用作聚合物填料的研究现状 |
1.3 无机矿粉材料 |
1.3.1 超细粉碎、分级和设备简介 |
1.3.2 超细粉碎过程的力化学作用 |
1.4 矿物颗粒的表面改性 |
1.5 橡胶生产工艺简介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煤矸石物化性质测试表征 |
2.1 煤矸石概述 |
2.1.1 煤矸石的成因 |
2.1.2 煤矸石的分类 |
2.1.3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
2.1.4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
2.2 煤矸石的性质分析 |
2.2.1 活性分析 |
2.2.2 可塑性分析 |
2.3 洗选煤矸石性质表征 |
2.3.1 煤矸石表面官能团分析 |
2.3.2 差热分析 |
2.3.3 岩相分析 |
2.3.4 X射线的衍射分析 |
2.3.5 煤矸石DBP吸油值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煤矸石粉表面性质研究 |
3.1 表面性质概述 |
3.1.1 比表面积 |
3.1.2 表面能 |
3.1.3 表面电性 |
3.1.4 表面润湿性和接触角 |
3.2 接触角测定原理 |
3.3 表面张力 |
3.3.1 表面张力测定原理 |
3.3.2 表面张力测定试验 |
3.3.3 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粉体颗粒粒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
3.4.2 接触角的变化 |
3.4.3 煤矸石粉对水的接触角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煤矸石粉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及补强机理 |
4.1 煤矸石粉的超细粉碎 |
4.2 粒度分析 |
4.2.1 粒度分析实验 |
4.2.2 实验结果 |
4.3 煤矸石粉的表面改性 |
4.3.1 硅烷偶联剂改性 |
4.3.2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 |
4.4 实验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煤矸石粉填充硫化胶性能分析 |
5.1 煤矸石粉的分散性 |
5.2 拉伸强度分析 |
5.3 抗撕裂性能分析 |
5.4 耐磨性分析 |
5.5 抗疲劳破坏性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氧化物及金属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能源开发的意义及前景 |
1.1.1 化石能源现状 |
1.1.2 氢经济及其面临的问题 |
1.2 储氢合金材料 |
1.2.1 储氢材料的种类 |
1.2.2 储氢合金材料现状 |
1.3 储氢合金吸氢机理 |
1.3.1 储氢合金的热力学原理 |
1.3.2 储氢合金的动力学原理 |
1.3.3 储氢合金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 |
1.4 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
1.4.1 纳米化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
1.4.2 添加催化剂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
1.5 超细粉体 |
1.5.1 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
1.5.2 核壳结构金属超细粉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设备 |
2.1 镁基超细粉体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
2.1.1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
2.1.2 原位化学镀法 |
2.2 仪器和原料试剂 |
2.3 镁基超细粉体的制备 |
2.3.1 氧化物和金属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思路 |
2.3.2 实验设备 |
2.3.3 制备流程 |
2.4 成分分析与结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4.3 热分析(TG-DSC/DTA) |
2.5 储氢性能测试 |
2.5.1 PCT测试仪工作原理 |
2.5.2 测试系统组成 |
2.5.3 自动PCT曲线测试 |
2.5.4 吸氢记录曲线测试 |
第三章 氧化物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 Mg-Y2O3/Y超细粉储氢性能研究 |
3.3.1 物相成分分析 |
3.3.2 微结构分析 |
3.3.3 吸放氢性能 |
3.3.4 讨论分析 |
3.4 Mg-Ceoxide/Ce超细粉储氢性能研究 |
3.4.1 物相成分分析 |
3.4.2 Mg-Ceoxide微结构分析 |
3.4.3 吸放氢性能 |
3.4.4 讨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3 Mg@Ni超细粉储氢性能研究 |
4.3.1 物相成分分析 |
4.3.2 微结构分析 |
4.3.3 吸放氢性能 |
4.3.4 讨论分析 |
4.4 Mg@Fe超细粉储氢性能研究 |
4.4.1 物相成分分析 |
4.4.2 微结构分析 |
4.4.3 吸放氢性能 |
4.4.4 讨论分析 |
4.5 Mg@Ti超细粉储氢性能研究 |
4.5.1 物相成分分析 |
4.5.2 微结构分析 |
4.5.3 吸放氢性能 |
4.5.4 讨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4)核壳结构镁基复合储氢超细粉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能源的开发意义及应用前景 |
1.1.1 氢能源开发的必要性 |
1.1.2 氢能源的优势 |
1.1.3 储氢技术及其面临的问题 |
1.2 储氢材料 |
1.2.1 储氢材料的研发现状 |
1.2.2 储氢合金的储氢机理 |
1.2.3 储氢合金的热力学原理 |
1.2.4 储氢合金的吸氢动力学 |
1.2.5 储氢合金吸放氢的主要衡量指标 |
1.3 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晶化对储氢材料的意义 |
1.3.2 纳米结构对热力学性能影响 |
1.3.3 纳米结构对动力学性能影响 |
1.4 添加催化剂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
1.4.1 过渡金属 |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氧化物 |
1.5 超细粉体制备 |
1.5.1 超细粉体定义 |
1.5.2 超细粉体制备方法 |
1.5.3 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复合粉体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设备 |
2.1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 |
2.1.1 等离子体气体的产生 |
2.1.2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的机理 |
2.1.3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 |
2.2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实验设备及制备过程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制备工艺 |
2.2.3 制备流程 |
2.3 成分分析与结构表征 |
2.3.1 X 射线衍射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热分析 |
2.4 储氢性能测试 |
2.4.1 测试系统原理 |
2.4.2 测试系统组成 |
2.4.3 自动 P-C-T 吸放氢曲线的测试 |
第三章 Mg-Nb 及 Mg-Nb2O5复合储氢材料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 物相成分分析 |
3.4 微结构分析 |
3.5 吸放氢性能 |
3.6 结论 |
第四章 Mg-Ti-La 及 Mg-Ni-La 复合储氢超细粉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3 物相成分分析 |
4.4 微观结构分析 |
4.5 吸放氢性能 |
4.6 结论 |
第五章 Mg-Fe 和 Mg-Fe-La 超细复合材料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成分与物相分析 |
5.4 超细复合材料吸放氢性能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所申请的专利 |
(5)无定形SiO2以及SiO2/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二氧化硅的应用 |
1.2 无定形二氧化硅概述 |
1.3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制备 |
1.4.2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1.5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定形二氧化硅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制备 |
2.2 产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粒度分布 |
2.3.2 XRD 分析 |
2.3.3 N2吸脱附等温线分析 |
2.3.4 制备条件对孔容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O2/TiO2复合粉体的简易研磨法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SiO2/TiO2复合物的制备 |
3.1.3 SiO2/TiO2复合物的光催化实验 |
3.2 产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DX 分析 |
3.3.2 XRD 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4 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1 硅酸钠与硫酸氧钛质量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2 研磨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3 煅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从铝灰中回收铝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灰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
1.2.1 回收铝 |
1.2.2 利用废铝渣生产硫酸铝 |
1.2.3 路用材料 |
1.2.4 生产水泥 |
1.2.5 合成油墨用氧化铝 |
1.2.6 生产棕刚玉 |
1.2.7 合成聚合氯化铝 |
1.2.8 生产吸附剂 |
1.2.9 生产烧结材料 |
1.2.10 制取多种人造沸石及其深加工产品 |
1.2.11 生产多品种氧化铝 |
1.3 氧化铝的分类和用途 |
1.3.1 α-型氧化铝 |
1.3.2 β-型氧化铝 |
1.3.3 高纯氧化铝 |
1.3.4 活性氧化铝(γ或ρ-型氧化铝) |
1.3.5 氧化铝纤维 |
1.3.6 氧化铝膜 |
1.4 多品种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1 固相法 |
1.4.2 气相法 |
1.4.3 液相法 |
1.4.4 几种主要制备方法比较 |
1.5 纳米氧化铝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实验总流程 |
2.1 实验总工艺流程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实验主要仪器和原料 |
2.3.1 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
2.3.2 实验所用主要原料和药品 |
2.4 产品表征及分析检测 |
2.4.1 硫酸铝滤液中铝含量的检测 |
2.4.2 溶液中铁含量的检测 |
2.4.3 氧化铝粉体晶型的表征 |
2.4.4 氧化铝粉体粒径和形貌的表征 |
第3章 铝灰中提取硫酸铝试验 |
3.1 铝灰成分和粒度分布 |
3.1.1 铁含量测定 |
3.1.2 铝含量测定 |
3.1.3 铝灰的粒度分布 |
3.2 浸取过程原理和工艺流程 |
3.2.1 过程原理 |
3.2.2 浸取工艺流程 |
3.2.3 实验方法 |
3.3 浸取过程条件实验 |
3.3.1 硫酸浓度的影响 |
3.3.2 浸取温度的影响 |
3.3.3 配料摩尔比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
3.3.4 浸取时间的影响 |
3.3.5 铝灰粒度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硫酸铝溶液的除铁研究 |
4.1 除铁必要性和去除方法 |
4.1.1 除铁的意义 |
4.1.2 除铁方法 |
4.2 亚铁氰化钾除铁原理 |
4.2.1 除铁原理 |
4.2.2 除铁实验效果的测定 |
4.3 亚铁氰化钾在水溶液中的状态研究 |
4.4 铝灰除铁实验 |
4.5 亚铁氰化钾用量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硫酸铝与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铝 |
5.1 实验 |
5.1.1 制备原理 |
5.1.2 反应流程图 |
5.1.3 实验步骤 |
5.2 制备超细Al_2O_3粉体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 |
5.2.1 纳米粒子成核的热力学分析 |
5.2.2 纳米粒子成核的动力学分析 |
5.2.3 纳米徽粒的团聚与分散控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铝盐浓度对纳米氧化铝颗粒大小的影响 |
5.3.2 反应溶液pH值对氧化铝颗粒粒径的影响 |
5.3.3 不同分散剂对氧化铝粉体粒径的影响 |
5.3.4 PEG2000用量对纳米氧化铝颗粒粒径的影响 |
5.3.5 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晶型分析 |
5.4 蒸发滤液制备硫酸按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固体材料的使用形态 |
1.2 无机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
1.2.1 各类无机粉体材料对颗粒形貌的一般要求 |
1.2.2 无机粉体材料的制备及粉体形貌控制 |
1.2.3 粉体材料的后处理 |
1.3 荧光材料粉体形貌的控制 |
1.3.1 实际应用对荧光材料粉体形貌的要求 |
1.3.2 荧光材料粉体形貌控制的一些研究结果 |
1.4 纳米颗粒荧光材料的制备 |
1.5 我们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1 我们的一些 |
1.5.2 本文中我们所作的一些工作 |
第二章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纯度及其规格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高温固相法 |
2.2.2 Y_3A_(15)O_(12):Tb~(3+)荧光粉的Sol-gel制备 |
2.2.3 Y_2SiO_5:Ce~(3+)荧光粉的Sol-gel制备 |
2.2.4 无定形Y_3Al_5O_(12):RE粉体的Sol-gel制备 |
2.2.5 Y_3Al_5O_(12):Tb~(3+)荧光粉的包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粒度分布 |
2.3.3 荧光光谱 |
2.3.4 阴极射线光谱 |
2.3.5 红外光谱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元素分析 |
2.3.7 透射电镜及元素分析 |
2.3.8 BET的测量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Y_3Al_5O_(12):Tb~(3+)荧光粉颗粒生长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荧光粉颗粒的生长过程 |
3.2.1 物相分析 |
3.2.2 电子显微镜(SEM和TEM)下观察的Y_3Al_5O_(12):Tb~(3+)颗粒生长的过程 |
3.2.3 粒度的测量 |
3.2.4 BET比表面积的测量 |
3.2.5 荧光性能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定形荧光粉1.4Y_2O_3·2.5Al_2O_3·0.1Tb_2O_3体系荧光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定形荧光粉的性质表征 |
4.2.1 分析1.4Y_2O_3·2.5Al_2O_3·0.1Tb_2O_3的物相变化 |
4.2.2 发射光谱的分析 |
4.2.3 激发光谱的分析 |
4.2.4 焙烧温度对光致发光(PL)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_3Al_5O_(12):Tb~(3+)颗粒氧化物的包覆 |
5.1 引言 |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分析物相变化 |
5.2.2 分析包覆条件对荧光粉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 |
5.2.3 包覆样品的SEM和TEM的电镜观察 |
5.2.4 包覆荧光粉样品的发光性能 |
5.2.5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Y_2SiO_5:Ce~(3+)荧光粉颗粒生长过程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荧光粉颗粒的生长过程 |
6.2.1 物相分析 |
6.2.2 颗粒的元素分布 |
6.2.3 Y_2SiO_5:Ce~(3+)的颗粒生长过程 |
6.2.4 Y_2SiO_5:Ce~(3+)颗粒粒径及分布的测量 |
6.2.5 Y_2SiO_5:Ce~(3+)样品发光性质的测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利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图表索引 |
致谢 |
(9)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 论 |
1.1研究背景 |
1.2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制备及发展评述 |
1.2.1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 |
1.2.2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研究现状评述 |
1.2.2.1 表面活性剂模板 Sol-Gel 法制备介孔 Ti02 |
1.2.2.2 非表面活性剂模板Sol-Gel法合成介孔 |
1.2.2.3 非模板法合成介孔 Ti02 |
1.2.2.4 改进的 Sol-Gel 法 |
1.3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沉淀法制备及发展状况 |
1.3.1 纳米粒子及其特性 |
1.3.2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化学沉淀法合成 |
1.3.2.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2 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3 胶体化学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4共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1.8 主要技术路线设计 |
第二章.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理论 |
2.1 沉淀法纳米微粉制备理论 |
2.1.1 液相中生成固相颗粒的机理研究 |
2.1.1.1 成核过程 |
2.1.1.2 颗粒的同步生长 |
2.1.1.3 微粒的聚结 |
2.1.1.3.1 微粒的聚结的基本过程 |
2.1.1.3.2 微粒的聚结的模型 |
2.1.1.4 微粒的团聚 |
2.1.1.4.1 团聚的基本过程 |
2.1.1.4.1.1 液相中的团聚 |
2.1.1.4.1.2 干燥阶段的团聚 |
2.1.1.4.2 团聚模型 |
2.1.1.4.3 湿凝胶的处理和固—液分离过程中的团聚 |
2.1.1.4.4 粉料煅烧时的团聚 |
2.1.2 分散机制 |
2.1.3 沉淀 TiO_2·nH2O 的形成条件和 TiO_2晶形的改变 |
2.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2.2.1 介孔材料合成机理 |
2.2.1.1 液晶模板机理 |
2.2.1.2 棒状自组装模型 |
2.2.1.3 电荷匹配机理 |
2.2.1.4 静电作用模型 |
2.2.1.5 层状折皱模型 |
2.2.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2.2.3 介孔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
2.3.小 结 |
第三章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过程 |
3.1.1.1 原料与设备 |
3.1.1.2 制备 |
3.1.1.3 样品分析表征 |
3.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3.2.1 介孔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正交实验 |
3.2.2 极差的计算和最优方案的选择 |
3.2.3 模板剂的选择和加入量的确定 |
3.2.4 煅烧强度的影响 |
3.2.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3 产品性能表征 |
3.3.1 比表面积孔性能测试 |
3.3.2 XRD 分析 |
3.3.3 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催化活性 |
3.5 介孔形成机理分析 |
3.5.1 液相中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 |
3.5.2 固相反应机理分析 |
3.5.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6 结论 |
第四章.锐钛型纳米 TiO_2粉体的分散性研究 |
4.1、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样品制备 |
4.1.3 ζ电位及粒度的测试 |
4.2 实验结果讨论 |
4.2.1 不作预处理样品的粒度分布图和ζ电位 |
4.2.2 超声波法对纳米 TiO_2分散性和电位的影响 |
4.2.3 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纳米 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3.1 水体系中分散剂用量对纳米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3.2 非水体系中分散剂用量对纳米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4 pH 对纳米 TiO_2分散体系ζ电位的影响 |
4.2.5 纳米TiO_2的TEM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中试研究 |
5.1. 主要试验原材料选择 |
5.2 小试阶段最佳工艺参数 |
5.3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制备中试工艺流程设计 |
5.3.1 小试阶段制备流程 |
5.3.2 中试工艺流程[ |
5.4. 百公斤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中试放大试验 |
5.4.1 预期产品质量指标 |
5.4.2 原料准备 |
5.4.3 扩试工厂操作规程 |
5.4.4 扩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
5.5 产品性能测试 |
5.5.1 测试仪器 |
5.5.2 材料分析测试 |
5.5.2.1 XRD 分析 |
5.5.2.2 粉体微观结构分析 |
5.5.2.3 孔结构测试 |
5.6 结果分析 |
5.6.1 扩试与小试产品性能比较及工程因素分析 |
5.6.2 经济技术分析 |
5.7 三废的处理 |
5.8 结 论 |
第六章 结 论 |
6.1 本文的有益探索 |
6.2 本研究取得的成绩 |
6.3 今后本课题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性质和应用 |
1.1 纳米复合材料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1.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 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
1.4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6 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
第二章 正交法选择纳米晶的制备条件以及纳米晶的催化性能研究 |
2.1 RE_2NiO_4(RE=Eu,Nd,La,Ce)纳米晶的制备条件的选择及表征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试剂 |
2.1.1.2 仪器 |
2.1.1.3 RE_2NiO_4纳米晶的制备 |
2.1.1.4 条件的选择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1.2.2 透射电镜分析 |
2.1.2.3 扫描电镜分析 |
2.1.2.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1.3 结论 |
2.2 具有催化活性的EuTiNiO_4Cl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制备条件的正交选择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及仪器 |
2.2.1.2 条件的选择 |
2.2.1.3 EuTiNiO_4Cl纳米晶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2 透射电镜分析 |
2.2.2.3 扫描电镜分析 |
2.2.2.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2.2.5 催化性能研究 |
2.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硬脂酸法制备稀土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 稀土掺杂Cu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及仪器 |
3.1.1.2 稀土掺杂Cu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X-射线分析 |
3.1.2.2 TEM分析 |
3.1.2.3 SEM分析 |
3.1.3.4 AFM分析 |
3.1.3.5 红外光谱分析 |
3.1.2.6 TG-DTA分析 |
3.1.2.7 催化性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3.2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合成以及其催化活性实验 |
3.2.2.2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表征 |
3.2.3.结果与讨论 |
3.2.3.1 XRD分析 |
3.2.3.2 TEM分析 |
3.2.3.3 SEM分析 |
3.2.3.4 AFM分析 |
3.2.3.5 IR分析 |
3.2.3.6 TG-DTA分析 |
3.2.3.7 催化性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稀土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原位聚合法制备层状多孔PMA/Eu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
4.1.1.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试剂 |
4.1.2.2 聚丙烯酸甲酯/Eu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1.2.3 表征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分析 |
4.1.3.2 XRD分析 |
4.1.3.3 SEM分析 |
4.1.3.4 TEM分析 |
4.1.3.5 IR分析 |
4.1.3.6 TG-DTA分析 |
4.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4.2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u_2O_3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 |
4.2.1.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H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1.3 表征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XRD分析 |
4.2.2.2 TEM分析 |
4.2.2.3 SEM分析 |
4.2.2.4 AFM分析 |
4.2.2.5 IR分析 |
4.2.2.6 TG-DTA分析 |
4.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稀土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 |
5.2.2 仪器 |
5.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4 掺杂碳的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5 加NaBH_4的掺杂碳了的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6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分析 |
5.3.2 TEM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比较研究 |
6.1 前言 |
6.2 稀土元素复合其他材料的能力研究 |
6.2.1 稀土复合物稳定性的一般规律 |
6.2.2 稀土配合物与d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比较 |
6.3 稀土无机的复合材料研究 |
6.3.1 稀土与无机配体生成的配合物 |
6.3.2 稀土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研究 |
6.4 稀土有机复合材料研究 |
6.4.1 稀土有机配合物 |
6.4.2 稀土有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研究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我国超细无机粉体材料的发展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 马鸿文,杨静,苏双青,刘梅堂,郑红,王英滨,戚洪彬,张盼. 地学前缘, 2014(05)
- [2]煤矸石性质分析及用作橡胶补强填充剂的可行性研究[D]. 山相朋.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3]氧化物及金属包覆镁基超细粉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D]. 龙胜.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4]核壳结构镁基复合储氢超细粉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郭皓.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5]无定形SiO2以及SiO2/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D]. 程丽丽. 河北大学, 2012(08)
- [6]从铝灰中回收铝制备超细氧化铝粉体的过程研究[D]. 刘守信. 南昌大学, 2008(04)
- [7]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D]. 李秀娟. 兰州大学, 2008(12)
- [8]煤炭资源类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J]. 张辉闪,陈玉坤,贾德民,陈克复. 弹性体, 2007(02)
- [9]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D]. 戴亚堂. 四川大学, 2006(03)
- [10]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王坤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