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不平衡差异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子论文,中国论文,及非论文,竞争力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79(2003)03-0113-17

一、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是其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的反映。许多学者都对我国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1][2](pp.1-35)[3]但其中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估研究。

(一)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

本文构建了由3个层次构成的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工业竞争力总目标层、目标层和指标层。总目标层G是单一目标层;目标层N有10个方面,从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反映工业竞争力的大小;指标层I总共包括25项具体指标,全面反映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子。

1.总目标层G: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全面分析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并综合评估工业竞争力的大小,为我国各个省级区域提高工业竞争力、发展工业经济及实现工业化提供综合决策依据。

2.目标层N:目标层是将影响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最终目标的工业经济实力、经济绩效、政府竞争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资源组织供给能力、产品竞争力、管理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诸方面作为目标层的分析平台,分析这10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及综合耦合而成的工业竞争力状况。

3.指标层I:在10个目标层下面有25项具体指标,用以详细衡量10个目标层工业竞争力的大小和强弱,它们是目标层具体目标的承载和体现。

(二)区域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依据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直观性等原则,本研究选取了以下评估工业竞争力必须具备的可观测因子变量指标体系,作为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支撑指标基础。

1.工业经济实力: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参与竞争的综合经济实力。我们选取工业总产值Y[,1]、人均工业总产值Y[,2]、固定资产总额Y[,3]、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Y[,4]等4项指标。其中,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工业总产值是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实力通常采用的指标;固定资产总额从经济规模方面反映了地区工业经济实力大小,以及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产业结构中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

2.经济绩效:经济绩效好坏及获利能力大小是衡量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这里我们选择了工业增加值率Y[,5]、总资产贡献率Y[,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Y[,7]、资产负债率Y[,8]等4项指标。前两项指标主要反映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及经济效益,后两项指标则主要衡量企业的资信状况及对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这4项指标能从多个方面反映和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绩效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

3.政府竞争力:反映地方政府对工业竞争的作用及政府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以及地方政府对工业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地方政府政策创新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力的大小。我们选择工业(包括交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Y[,9]来反映地方政府组织工业资源及配置生产要素,以增强其所辖区域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能力。

4.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工业企业的基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现代工业企业的动力、灵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选择科技经费支出总额Y[,10]、专利批准量占申请量比重Y[,11]等两项指标,用来反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及贡献大小。

5.人力资源:反映一个地区可供使用人力资本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这里选用研究开发、情报文献人员占总人口比重Y[,12]、工程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Y[,13]等两项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

6.产品竞争力: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的竞争力是现代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产业竞争力最终要通过产品的竞争力来衡量和检验。我们选择万人汽车生产量Y[,14]、新产品产值率Y[,15]、一级品率Y[,16]、优等品率Y[,17]、产销率Y[,18]等5项指标,用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制造业的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及品牌竞争能力的大小。

7.市场化程度:反映市场活跃程度,以及市场机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初始条件。我们选择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Y[,19]这项指标,一方面反映该区域工业市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市场机制的成熟与规范程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8.资源组织供给能力:工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源供给的强力支持。这里选择人均产煤Y[,20]、人均发电Y[,21]、人均产钢Y[,22]等3项指标,用来反映一个区域对工业资源的组织供给能力及潜在发展能力。

9.管理能力:衡量一个区域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高低至关重要。这里选用全员劳动生产率Y[,23]、成本费用利润率Y[,24]等两项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能力的强弱。

10.环境状况: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并制约工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子之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业经济发展在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严格。我们选取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Y[,25]来反映工业生产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1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我们获得了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矩阵(略),并对其进行三年算术平均,以消除个别年份偶然因素的影响。该指标体系是一个31×25矩阵,其中,行31——代表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列25——代表影响工业竞争力的25项因子变量指标。

二、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与实证评估

以上选取的由31个省级区域、25项指标构成的区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矩阵Y[,31×25]由于变量指标多、数据量大,而且变量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来进行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简化为一个可以评估工业竞争力的综合变量,本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工业竞争力的25个影响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估与集团分类。[4][5]

(一)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载荷矩阵和旋转矩阵

由于工业竞争力可观测因子变量的计量单位不同,需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并求出其相关系数矩阵(略);对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其特征值、贡献比例值和累计贡献比例值。由特征值、累计贡献值(表1)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6大特征值分别为7.249、3.912、3.347、1.935、1.674、1.417,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78.13%,即其累计贡献率已达78.13%,也就是说,只要选择前6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准则,由于第7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主成分方差(communalities)在0.800—0.939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6个主因子解释,所以,选择6个主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个样本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表1 区域工业竞争力因子特征值、贡献比例值及累计贡献比例值

对提取的6个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略),同时,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出合理解释,需要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噪声的干扰作用。因子旋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假设各因子之间不相关),另一种是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假设各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由于工业竞争力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有些很大(最大达0.912),即有些因子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现象,因此,本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方法析取主因子时,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Pro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从而使其结构简单化,最后得到了斜交因子图形(装载)矩阵及斜交因子结构矩阵(略),进而计算得到了由原始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构成的新的综合变量。

(二)计算主因子得分值

虽然因子载荷矩阵对工业竞争力的解释还不够明显,但是经过旋转以后得到的斜交因子图形矩阵以及斜交因子结构矩阵,则清晰地将指标值按斜交旋转因子矩阵中的高载荷分成6类。计算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分别在6个主因子上的单项因子分数见表2。

表2 区域工业竞争力主因素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1998—2000年平均值)

(三)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斜交因子图形(装载)矩阵、结构矩阵及表2给出的6类高载荷上的得分值,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论:

第一主因子在工业总产值(Y[,1])、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Y[,18]、优等品率Y[,21]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分别为0.898、0.901、0.8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885、0.759),在固定资产总额Y[,3]上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力(装载量为0.756,相关系数为0.846)。这些因子与反映各个区域的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化程度的变量相关性很高,因此,可以认为主因子一与代表区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及市场化程度的变量高度正相关,足以代表区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及市场化程度。一般而言,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越强、市场化程度越高,工业竞争能力就越强。表2所列的区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很强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区域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得分依次为2.267、1.678、1.641、1.495、1.047;较强和较高的有河北、辽宁、河南、福建、湖北,得分依次为0.887、0.727、0.713、0.664、0.601。另外,固定资产与工业竞争力的相关系数也较大,说明在工业综合经济实力中,企业经济规模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各区域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子之一。

第二主因子在人均发电(Y[,15])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为0.976、相关系数为0.847)。主因子二与变量资源组织供给能力相关度很高,因此,可将主因子二视为资源组织供给能力。资源组织供给能力是现代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它反映了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尤其是区域组织供给资源的能力对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在31个区域中资源组织供给能力很强的有上海(注:上海虽然自然资源赋存状况差,尤其是矿产丰裕度在全国31个区域中位居最后列(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但是基本要素资源并没有影响上海工业发展在资源组织供给能力上的竞争力,相反,它通过贸易从国内外获得了工业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资源,因而在因子分子评估中其在资源组织供给能力上的竞争力最强。)、天津、山西,得分依次为3.550、1.747、1.056;较强的有辽宁、浙江、江苏、北京、广东,分数依次为0.797、0.756、0.709、0.551、0.527。

第三主因子在总资产贡献率(Y[,6])上具有极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为1.000,相关系数为0.900),在全员劳动生产率Y[,23]、成本费用利润率Y[,24]上有很大或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分别为0.794、0.878,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927)。主因子三与经济绩效和管理能力相关的变量有很大的正相关度,反映了工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好坏以及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此,可视主因子三为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表2所列区域的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极强的有云南、上海,得分分别为3.586、1.432;较强的有黑龙江、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河北,分数分别为0.948、0.831、0.809、0.775、0.663、0.570。

第四主因子在科技经费支出总额Y[,10]、研究开发、情报文献人员占总人口比重Y[,12]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分别为0.953、0.923,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948)。主因子四与变量科研开发能力及人力资源素质有很大的正相关度,反映了工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能力及科技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业经济的核心作用,因此,可视主因子四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表2所列的区域工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能力很强的区域有北京、上海,得分分别为4.731、1.569;较强的是天津,分数为0.459。

第五主因子在资产负债率(Y[,8])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解释能力和较大正相关度(装载量为0.733,相关系数为0.807),反映了经营风险抵抗能力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区域工业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的关键阶段,资产负债状况对工业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将主因子五视为特殊因子,主要反映工业企业资信能力及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表2显示:新疆、湖南、重庆、山西、吉林、广西、海南、黑龙江等区域在特殊因子上的得分较高,分别为1.295、1.169、1.023、0.940、0.770、0.720、0.709、0.548;而西藏(注:西藏在特殊因子——资产负债率上的得分最低,属于特殊情况,原因主要是其工业极其落后,工业企业较少,故资产负债率很低。因此,这一指标当然也反映不出该地区企业的资信能力高低及抗风险能力大小。)此项得分最低,为-4.148,其他较低的区域还有浙江、陕西、福建、广东、云南、江苏、上海,得分依次为-1.262、-0.815、-0.806、-0.799、-0.794、-0.442、-0.406。可以看出,得分较高、资信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区域多数是中西部区域(老工业基地居多),极少数是东南沿海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广西、海南),反映出在资信状况、抗风险能力方面东南沿海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普遍高的状况,这是我国工业竞争力研究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之一。

第六主因子在新产品产值率(Y[,19])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装载量为0.788,相关系数为0.724)。主因子六与变量产品竞争力有较大的正相关度,反映了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及产品竞争力的高低对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创新对工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因此,可视主因子六为产品竞争力。表2所列的产品竞争力很高的区域有上海、广西、吉林、广东、天津,得分分别为2.210、1.566、1.288、1.166、1.063;较强的是江苏、海南、福建、北京,分数分别为0.888、0.810、0.730、0.660。

(四)计算综合评估得分值、排序及分类

由于以上6个主因子对工业竞争力所能解释的变异能力(即对工业竞争力的贡献率)不同,因此,本文以各主因子的贡献率(详见表1)为权数,来确定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式为∑F=0.289 97F[,1]+0.156 46F[,2]+0.133 87F[,3]+0.077 4F[,4]+0.066 95F[,5]+0.056 68F[,6],以获得各个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综合分数,计算结果及排序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综合得分及排序,我们将综合评估得分大于0.5的区域归为工业竞争力的领先型集团,将得分在0—0.5之间的区域归为挑战型集团,将得分在-0.5—0之间的区域归为追赶型集团,得分小于-0.5的区域归为后进型集团,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区域工业竞争力集团分类

表3显示,1998—2000年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综合得分大于0)的区域有15个,而另外的16个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小于0);竞争力最强的上海(综合得分为0.996)和竞争力最弱的西藏(综合得分为-1.160)的差距非常大。而且,31个区域的工业竞争力明显地分成4个集团:综合因子得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域有6个,它们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综合因子得分都在0.5以上,属于工业竞争力的领先型集团;综合因子得分在0—0.5之间的区域有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河南、湖南、云南、黑龙江等9个区域,属于挑战型集团;综合得分位于全国平均竞争力水平之下、在-0.5—0之间的区域有安徽、广西、四川、山西、内蒙古、吉林、重庆、新疆、海南、甘肃、江西、陕西等12个区域,属于追赶型集团,工业竞争力较弱;综合因子得分最低、在-0.5—-1.2之间的区域有贵州、宁夏、青海、西藏等4个区域,属于后进型集团,工业竞争力最弱,有的还没有形成竞争力。

三、结论及建议

在影响我国31个区域工业竞争力的10个方面的因子中,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与市场化程度、资源组织供给能力、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特殊因子——资信与抗风险能力、产品竞争力等6个方面的因子是主要影响因子,它们也是导致我国各个区域工业竞争力出现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以及4个集团区域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

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沿海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最为强,是我国工业竞争力最强的核心区域集团,对全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领先型集团内部各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差距在缩小,处于第一位的上海(综合得分0.996)与第二位的广东(综合得分0.848)的差距很小,上海受到了以广东为首的包括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在内的沿海工业发达区域集团的挑战。

在挑战型集团中,东中部地区并存为主(只有云南在西部地区),沿海区域与老工业基地并重,东部的福建和西部的云南后来居上。政府需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支持、资助,分期、分批地综合改造这些地区的传统产业,同时开发一批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空间布局,积极发挥各老城市基础设施雄厚的优势,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升工业竞争力。

追赶型集团的各区域大多在中西部,而且大多是资源密集型区域。伴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应鼓励它们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实行合理的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组合开发策略,制定长远性规则和综合开发战略,创新观念和体制、机制,实行多元化投融资战略;积极鼓励各投资主体参与区域的综合开发,大力培育该集团的工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促进该集团中心城市的发展并提高其竞争力,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其抵御各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金融风险)的能力。

后进型集团的4个区域工业经济规模小,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其中西藏工业极不发达),在全国各个区域中的综合经济实力最弱,工业竞争力最差。该类型区域均属于内陆高原省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必须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采取适宜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符合区情的优势工业及特色经济,以便在全国工业竞争力格局中承担其应有的劳动地域分工地位。

上述分析表明,领先型集团与追赶型集团尤其与后进型集团的竞争差距在拉大,从而使三大地带、四个集团及其内部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凸现出来。因此,各区域必须立足区情,以更大的发展谋求缩小工业竞争形成的这种既成差距。目前,国家积极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一个良好契机,在此过程中,我国必须继续实施增长极理论与点轴开发为主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逐渐向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模式过渡,积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至最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  ;  

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不平衡差异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