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日本之行的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克林顿论文,日本论文,之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克林顿终于结束了本应在5个月前进行的日本之行。 尽管这次访问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克林顿也只与桥本龙太郎举行了一次会谈,但对众多望眼欲穿的日本人(美国公众甚至传媒对这次访问并不那么重视)来说,这已足够了,双方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宣言,已使日本人服下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不必再对东亚地区可能会出现的“不测事态”感到惴惴不安了。同样,通过这一纸文件,从去年9 月发生强暴女孩事件以来一直面临日本人民反基地、反驻军要求的五角大楼,似乎也已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得以继续通过在日本的基地实施其亚太战略。总之,与以往那种剑拔弩张甚至不欢而散的首脑会谈相比,这次会谈的气氛要“净化得多”,会谈的“诚意”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会谈的成功也是很自然的。
联合宣言的“点晴”之处
在日本看来,这次两国首脑会谈的意义超过了15年前里根总统和铃木善幸首相的那次会谈。在那次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日本和美国首次写进了“同盟”这个字眼。当时由于苏军入侵阿富汗而使冷战达到了顶点。那次会谈使以往由“保卫日本”为核心的日本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转化成将日本作为美国对苏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此后日本便开始增拨防卫开支,增加驻日美军的费用,并着手加强对其海上运输线的保护。
而在这次日美首脑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关键内容无非是以下3点:
1、冷战后的亚太地区仍然存在诸如朝鲜半岛、 拥有核力量的大国和领土纠纷等不稳定的因素;
2、日美安全合作不仅有利于日本和远东地区的安全, 而且有助于地区的稳定,为此美国保持在该地区的10万驻军;
3、日本和美国就冷战以后的防卫合作问题进行探讨。
其实这些精神早就体现在克林顿政府的东亚战略中。白宫的思路非常明确:通过抑制冲突来显示美国的力量,以此来维护其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
从地理位置乃至经济和技术角度来看,美国和日本的合作是其亚太战略得以推行的根本前提。为了维持在东亚地区的驻军,必须使日本继续向美国提供基地,这就是这次得以“重新定义”的日美安全合作体制的真谛。
在这次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对原来的“日美安全条约”有两处重要的修改。其一便是作为安全合作对象的地理范围的扩大。在1960年签署的上述条约中,只写有“为有利于远东的和平与安全,日本向美军提供基地。”而且按照日本政府的一贯见解,驻日美军可从日本出击的“远东”的范围,是指菲律宾以北、包括韩国和台湾在内的日本周边地区。但是在这次联合声明中,并未说明这个“亚太地区”的范围。在去年2月发表的“东亚战略报告”中,便提到美军的部署直至印度洋,包括对前往波斯湾的海上运输线的保护。在海湾战争中,驻冲绳的海军陆战队和以横须贺为基地的航空母舰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首脑会谈中对美军将继续驻扎与冷战时期同等规模的机动作战力量的确认,只不过是对已成既成事实的美军大范围活动的正式认可而已。唯恐人们对此过于敏感,日本外务省对此有一个说明:条约的对象是远东地区,但日美安全合作体制所具有的威慑作用将遍及亚太地区。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重要修改之二便是对新的日美防卫合作的探讨。这次日美首脑会谈之前,双方还签署了互供物资和劳务协议,此外还修改了1978年制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将着手探讨一个新的指导方针,以便能适应朝鲜半岛乃至台湾海峡等远东地区出现的“不测事态”。
问题在于: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在出现不测事态时日本向美军提供基地和后勤支援可做到哪一步?如果要提供机场和港口,那又应如何从立法入手?这些问题一直是日本政府慎而又慎的问题,因此对防卫合作的探讨显然不能百无禁忌,什么都去探讨一番。最后仍将根据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由日本人民来做出判断。目前日本政界和经济界都有人要求修改政府对宪法的诠释,以便在出现不测事态时允许自卫队随同美军展开军事行动。但是“专守防卫政策”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之一,把这点也丢掉,那无疑将引起周边国家的敏感,导致紧张局势,这对日本的国家利益并非有利。
不再争论 做了再说
以近年来的朝鲜半岛和今年的台湾海峡紧张局势为由,日本国内目前有一股很大的力量,要求在法律上开绿灯,以便在一旦出现不测事态时日本可随同美军展开军事行动。在克林顿抵达日本前夕日美两国签署的“互供物资和劳务协议”,便是类似的努力之一。
所谓“互供物资和劳务”也就是互相提供后勤支援。早在1980年美国就和北约各盟国之间签署了这一协议。到1987年该协议修改后,美国将并非北约成员的日本也做为其对象。此外美国还先后同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8国签订了这一协议, 几乎所有的双边协议均适用于和平时期及出现不测事态时期。
日本和美国这次签署的协议,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双方的共同训练和联合国的维和活动等和平时期,提供项目也不包括弹药。日本自民党和防卫厅中的一些人,极力主张该协议应适用于出现不测事态时。但由于涉及到“集体自卫权”这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次首脑会谈之前来不及形成共识,所以先只能走到这一步。
实际上日本自卫队早就开始向美军提供燃料和运输服务。据防卫厅透露,在1988年以及1994年的共同训练中,日本方面已向美军提供了飞机和舰艇加油服务。从1991年以来,随着美军飞机的夜间起降训练转到硫黄岛,日本方面还直接协助运送美军士兵和物资。这些活动均作为自卫队法中的“例外”规定,由所负责的事务次官(副部长)下达通知付诸实施。这次签署的协议,只不过是一种事后追认,补行法律手续而已。
当然,目前的这一步还未必能理解为日本可与美军一起展开某些联合的作战活动。但是有了这么一个框架以后,今后倘若出现不测事态,日本就有可能逐步走到这一步。而且在维和活动的合作上,双方的合作范围绝不仅限于“远东”地区,很可能扩展到全世界。
在日美安全条约中,对出现不测事态时双方如何采取共同的对策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于是到了1978年便制订了一个指导方针以作补充。此后日本就开始着手研究一旦日本受到武装进攻,如何与美军协同作战的问题。因为按照“日美安全条约”第5条规定:在日本政府管辖范围内,日美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武装进攻,双方均有义务反击。
但是倘若是日本周边地区出现不测事态,“指导方针”只是规定“事先进行探讨”,但这一探讨并没有获得进展。因此一旦日本周边地区出现风吹草动,美国就要敲敲日本的“木鱼”:你能做些什么?
这次首脑会谈重新确认了“日美安全条约”的意义,双方又签署了“互供物资和劳务协议”,这样原先的“指导方针”今后也将会有所修改。自民党的“安全保障调查会”已“先行一步”,着手研究在出现不测事态时向美军提供民用机场和港口设施问题的可能性,以作为向美军提供合作的具体方式。
此后日本估计还会有一系列后续动作,包括向国会提出修改自卫队法,制订联合作战计划、通过应付不测事态法规等等,日本国内为此事大开绿灯的空气越来越浓。
从去年出现冲绳风波以来,日本的安全体制出现了大幅度的动摇。如何才能真正确保日本的安全?对这个根本问题许多人根本无心“恋战”,无意就此事展开深入的讨论。而与此同时却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日美两国的防卫合作,这就难免要架空“武器出口三原则”,并对“集体自卫权”做出任意解释,今后无疑将会产生许多问题。
冲绳——难消除的阴影
为了使这次克林顿访日取得双方足以自慰的成果,双方的事务级官员几个月来一直在紧张地忙碌着。因为去年9月3名美国大兵闯下的祸,使华盛顿和东京至今仍强烈地感受到由此而引起的冲击波的“烈度”之大。几个月来,双方以几乎是以如履薄冰般的态度,来对待这一说是突发实则蓄之已久的事件。因为日本国民尤其是冲绳人民深受美军基地和作奸犯科的美军士兵之苦,真可说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冲绳的面积只占日本的0.6%,但却集中了驻日美军基地的75%,冲绳最好的20 %的土地,都围了上铁丝网成了美军的基地。以至冲绳都没有什么象样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任何一个地方。冲绳人民为此申诉了几十年,但却从未得到美日两国政府的足够理解和重视。蓄之愈久,其发愈烈,冲绳人民这次动真格的了,他们提出了要求美军基地分三阶段归还的计划,县知事大田昌秀坚决顶住任何压力,拒不签署征用土地协议。
此事构成了冲绳和东京及华盛顿的三角矛盾。在冲绳看来,美军基地对它是有害无益,它当然要求早日归还。对美国来说,一旦撤出冲绳而日本政府又不能在其他地方提供相应的基地的话,它的亚太战略就要落空,它当然希望维持原状,但这已是不可能了。而对东京来说,倘不能在这一问题上规劝、说服冲绳,使美国得到安抚的话,美军一气之下开拔走人,日本的安全又会成为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变得无依无靠了。但从冲绳这次的架势来看,远非是能够简单劝说一番便可息事宁人的。于是它要小心翼翼地在冲绳和华盛顿之间保持平衡,既不得罪华盛顿,也不能惹怒冲绳。
为了解决冲绳的基地问题,日美两国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委员会”,就如何逐步减少或缩并冲绳的基地开展具体的操作。在这个工作小组之上,还由两国的外交和国防官员组成一个“安全磋商委员会”,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解决冲绳问题的途径。
前不久,美军冲绳基地中的楚边通信站因借用土地到期,土地所有人欲进入这块土地,竟遭到1500名防暴警察的阻拦。在这一问题上,日本政府是处于“非法”地位的,为防止事态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当地警方以如临大敌的姿态实行戒备。但此事也使东京和华盛顿看到了问题的紧迫性,如不再推动看得见的进展,克林顿的日本之行恐怕会遇到意料不到的麻烦。因为就在4月10日上午,远离冲绳2000 公里的美军横田基地周围的居民,竟集体状告美国政府,以美军飞机夜间飞行噪音影响健康为由,3138名受害者联名向东京的一个地方法院提出起诉。这还是美国政府首次成为被告,而原告人数如此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其诉讼总标的高达33亿日元。在这种情况下,美方原来只同意在今年11月继续磋商的有关归还普天间基地的问题,终于在克林顿抵日4 天前做出了松动,同意在5~7年内归还给冲绳。
普天间基地位于冲绳岛南部,是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基地,这也是美国在国外驻军中唯一的海军航空兵基地。冲绳方面首先要求归还的就是这个基地。而驻日美军担心该基地的归还会导致原驻该基地的海军航空兵被迫撤回国内,因此一直对这一要求不予明确答复。但是为了确保克林顿的访日成功,为了炫耀过去3 年中克林顿政府“亚洲外交”的成就,白宫终于做出了“丢卒保车”的决断。因为倘若不利用这次克林顿访日的机会趁热打铁,今后五角大楼又会和白宫在这个问题上难以协调意见,那时再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难度更大了。而且美方在这个问题上松动一下,可大大减轻冲绳对东京的压力,从而使双方的安全合作体制装上“减震仪”。与此同时美方还可以要求日本今后在诸如朝鲜半岛问题上更好地与美国协调,并在这次首脑会谈中迫使日本在保险等3 个经济问题上让步。对大选在即的克林顿来说,在经济问题上得分是至为关键的。尽管与这次会谈中的安全问题相比,经济问题几乎算不上什么。因为在目前的这种气氛下,在经济问题上与美国斤斤计较将意味着什么,东京是非常清楚的。
今后随着普天间基地归还冲绳, 原以那里为基地的美军全部12 架KC130空中加油飞机将转防山口县的岩国美军机场。 而为了给这些加油机腾出停机坪,目前在岩国机场的20架鹞式战斗机中的14架将撤回美国本土。
在这次日美首脑会谈中,双方还同意成立一个日美防卫合作小组委员会。如快的话,该委员会在今年5月就将启动, 着手研究包括自卫队和美军联合作战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对策。
与此同时,为扫清日本国内的法律障碍,日本将召开“安全保障会议”(以桥本首相为主席),以便在今后需要时能与美军并肩作战。现今日本有些人已对有关的宪法解释之争毫无兴趣,斥其为“神学之争”,认为这种争论毫无意义,徒费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讨论些具体的问题,诸如美军使用日本的民间机场需提前几天申请?有关手续应如何履行?其间民用飞机又应如何改变路线?总之他们要求讨论越具体越好,这样才能得到美方的理解。但这种“强行闯关”能否如愿,似乎并不乐观。因为克林顿一次匆匆的日本之行,并不能改变大多数日本公众对日美安全条约的否定态度,冲绳的问题还后遗症多多,自民党要将任何敏感的问题列入国会议事日程,都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和麻烦,这并不会因为两国领导人重新确认了安全合作关系的意义就变得一马平川,诸事顺遂,今后在这个问题上的麻烦还多着呢。
标签:美军论文;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论文; 美国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