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试论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它的提出和普及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今天,当国际社会从不同的视野与领域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应如何更好地研究与实施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呢?
我们认为,有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即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是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直接地阐释过可持续发展理论,但如把他对改革意义、科技与教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论述贯穿为一体来理解与认识,可以发现邓小平早就在关心与思考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了。总结邓小平在这方面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不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本文试就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些探索。
一、改革: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模式,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邓小平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改革的意义, 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2〕这里, 邓小平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主要目标是发展,只有发展才有中国的强盛、繁荣;另一方面,明确指出了改革对“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意义:“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如果放弃改革,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
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提出:(1 )要“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3〕(2)着眼于当时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邓小平预见:“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4 〕“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5〕。(3)综合性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改革必须有序分层次地进行。“有序分层次”的系统改革,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协调各种关系,促使中国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独具匠心的战略构思与策划。
改革促使中国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证明了邓小平的伟大构想与实践。按照邓小平系统有序的战略步署, 这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于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伴随着改革的发展进程,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从“计划经济”发展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又发展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此,我国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促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邓小平还明确指出了改革要闯难关。当时,有两大难关:一是“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6〕回顾这些年来我国成功地闯过物价改革难关的实践, 更使我们感觉到邓小平的伟大。没有物价的改革,“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就不可能面向世界市场。二是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7〕。 他还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8〕
显然,邓小平把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难关能否闯过,看作是能否保证生产力持续发展,进而是能否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近2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有不少问题。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政府机构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换。它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下去,政府职能相互重叠,分工不明,间接管理的职能和手段远远不完善,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另一个是反腐倡廉。除了思想教育和加强党的纪律之外,重要的是完善监督制度,完善立法、司法制度,使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只有推进并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才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科技和教育: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标示着社会进步的态势,而且意味着社会进步的“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的获得,不仅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且要有科技与教育的支撑。所以,邓小平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在进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时,他就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9 〕“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10〕“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1〕
科技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它以“第一生产力”的形式与功能,成为一种强化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的论断,并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又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2〕1989年,邓小平又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13〕。
从邓小平关于科技思想的诸多论述中,我们可归纳出以下一些基本观点来阐明它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意义:(1 )科学技术通过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渗透,有利于经济活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发挥,将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科学的养料,提供文明的手段、工具。(2)科学技术通过改造、更新旧产业,孕育开拓新产业, 创建知识密集型的高产业,迎来新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五次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的持续推动,正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3 )科学技术又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作为各种社会流(物流、人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通道和载体的状况,构成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善,并为其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4)按照现代科学关于自组织系统进化的理论, 人类社会是从无序走向有序和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不断提高”、“不断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的。
教育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它主要是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邓小平多次强调过,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邓小平在1985年5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搞起来》的重要讲话。他说:“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他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4〕邓小平这里讲的是人才资源,人才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它的巨大优势,不仅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而且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一个国家要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富强起来,靠什么? 邓小平认为靠的就是教育。日本是靠教育迅速富强起来的国家,“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15〕,终于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逐步实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教育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邓小平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具有培育人、开发人智力和提高人素质的功能,而智力开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教育不仅要为当今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的手段与方法, 还要考虑到将来中国的发展。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闭幕不久,邓小平在会见朝鲜贵宾时说:“现在要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技。要从现在的娃娃抓起,因为将来管事的是他们。”〔16〕1989年3月, 他在会见乌干达总统时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科学技术,否则已耽误了20年,还要耽误20年,后果不堪设想。”〔17〕显然,邓小平说的“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不仅揭示了教育与科技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意义,而且阐明了教育与科技着眼于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
(4)邓小平认为,教育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 不仅要着眼于未来,而且还要考虑到现实,考虑到国民经济的现实需求。1987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 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8〕这样既立足于现实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又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的教育目标与模式,才能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
三、两个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
中国社会一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后,又如何使它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良性运行呢?我们认为,邓小平的伟大在于:立足于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中国现代化总体布局,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时并举,促进社会整体文明发展,为实现中国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石。一方面,邓小平以无畏的胆略和求实的精神,果断打破“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通过市场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邓小平又以敏锐的时代感和深邃的洞察力,高屋建瓴地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两个文明”同时并举。不过我们要注意把握邓小平在“两个文明”问题上的三个重要思想:(1)根据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的思想,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进一步表述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两种文明的建设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原因在于两个文明之间有社会制度这个中间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通过这个中间环节来表现。如果忽视这个中间环节,就会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3)认清两个文明的关系,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两手抓”的科学性就在于: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特点,防止单打一,防止发展中的片面性;体现了邓小平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路:经济增长、物质文明并不等同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做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为中国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与思想基础。
邓小平还有一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这也是一种协调发展,是一种致力于促进、规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协调发展”。关于从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邓小平强调:(1)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把帮助人们在变化中树立起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观念作为自己的重任。(2 )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开放、搞活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的思想,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最初来自于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创造。1981年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和群众的实践,在《关于加强部队青年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讲军容、讲礼貌、讲纪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根据群众的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1982年7月,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这样,邓小平就把培养“四有”新人看作一个战略问题,把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提到中国社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了。
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的论述有这样三个特点:(1 )把理想和纪律作为“四有”的重点相提并论。他指出:“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19〕(2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新人时,不是空泛地谈理想、道德、情操,而是处处和中国的前途、中国的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的。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社会主义新人当然要努力去实现人民的利益,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而英勇献身。”〔20 〕(3)对社会主义新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和文化素质,邓小平注重从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的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邓小平认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要力行社会主义道德;对共产党员来说,要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突出重点,通贯全局,深刻体现了他对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真谛的深入揭示和谙熟把握,对于进一步拓展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注释:
〔1〕〔2〕〔3〕〔4〕〔5〕〔6〕〔7〕〔8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4、131、312、265、268、131、176、213页。
〔9〕〔10〕〔11〕〔1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8、41、48、 40页。
〔12〕〔17〕〔18〕《邓小平同志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174、105页。
〔13〕转引江泽民:《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
〔1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18~719页。
〔16〕《邓小平会见朝鲜总理李根模的谈话》(1987年11月11日)转引自《邓小平思想宝库》,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8页。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0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6页。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