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澍“瓦山”为例
董华琳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省 475000
摘要:为探索竹材在室内家具中的设计应用,文中主要从竹材的属性、结构、形态、工艺四个层次分析了竹材特性,采用实例调研法,剖析了王澍瓦山中竹材构建的创作形式。研究表明现代竹构建设计源自于功能、结构、工艺、文化的可持续性创新。设计师应在充分考虑竹材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表达出其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
关键词:竹材;竹构建;王澍瓦山
1竹材概述
1.1竹材的属性
竹材的属性可以分为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自然属性:竹具有生长快、繁殖快的生物特性,只要一次种植竹林,稍加维护管理,便可年年发笋成竹,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性资源。另一方面其本身还是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易发生虫蛀、霉变以及地域性等客观存在问题。文化属性:竹在中华大地上是较为普遍可见的植物,不管在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领域里中国文化都浸透了竹材的印迹,且历史源远流长。竹材在人的衣、食、住、行都有被运用,在文化上竹材反映着崇竹尚节气的思想观念。竹材,以其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性诠释了中国民族与地域文化。中国传统竹构建也别具一格,传达者中国的文明,讲述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1]。
1.2竹材的种类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种类最多。世界竹类约100余属1000多种。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类约三十七属五百余种,自然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1.3竹材的发展
竹子自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其生长初期时的笋可被食,其枝竿可用于制作饰物、器具、乐器及其制作房屋等。在东汉蔡伦发明纸前,竹片被用于记载文字,简称竹简,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的竹简一直是我们了解研究历史的最好工具。纸发明以后,竹子又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可以说,竹在中国人生活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中国人也是最善于知竹、懂竹、爱竹、用竹的民族。我国古代称“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为竹。汉字“竹”字,象形,来源于竹叶的排列形状。按《说文解字》;竹,冬生草也,象形,下垂者答著也。”箁箬就是竹叶。枝稍叶片下垂,形成若干个“个”字。《释名》(东汉刘照著)也称“竹曰个”。
2竹材的艺术特性
2.1竹材结构
竹子主要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竹子的地上部分是杆莲,主要用来制作竹家具。通过对竹子的结构剖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竹材料的特性,发挥竹材的自身价值。设计者可以依据柱子结构特性,将其设计为具有一些容纳功能的器具,或根据其纵向切后的结构特征设计出一些通透的器物,如屏风;再或直接利用没有切分的整个竹莲干的结构特征设计出一些器物,如衣帽架。竹子的地下部分中的竹根则可作为雕刻的基材。经过以上对竹子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竹子在横剖、纵剖和整体结构上都独具特色,利用这些特征从而创作出很多竹产品,但在目前在我国的竹家具设计中对竹子内部结构特点的发掘还有待更多尝试和实践。
2.2竹材形态
竹的外形集秀、美、雅、逸于一体,竹杆挺拔俊秀,直入云霄。竹材给人印象自然、亲切、温馨的感觉。正是这种自然质感美,设计师充分发挥竹材的刚性、韧性,竹筒中空的特性,将其刮蔑编织或将圆竹管排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竹子的产品分类较广,且色彩种类较为复杂,产品依据需要对原竹保青利用或进行涂饰。在视觉上竹材还具有细腻的纹理特征,竹产品通过不同的锯切方向所得到的的纹理方向也各具特色,其中色彩是对竹材较为重要的印象,通过对竹子进行不同处理方式展现竹材的色彩丰富多彩。为更好的体现竹材天然形材质,竹产品在设计时对竹材表面不加以涂饰追求自然美的表现,强调对材质真实性的原则。
3 竹材设计与实例应用
3.1“瓦山”竹材构建形式多样化
“瓦山”中大量使用竹编技艺,对传统村落中的竹作进行现代版的改进。在瓦山的家具以及墙体设计中,也采用了许多细节上的构建选择性的运用。例如:用竹片制作的室内灯、门、屋顶栈道等,用竹编织的栏杆、竹帘等都是运用了民间传统的竹编技艺[2]。王澍在瓦山设计中巧妙利用竹材的结构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竹构建,并在传统的竹编工艺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与尝试,满足当下现代人的生活的需求。
3.2“瓦山”竹材工艺技术创新
“瓦山”包含着丰富的差异性,“瓦山”中出现了瓦爿墙、夯土墙、清水混凝土、毛竹编混凝土多种形式的墙,不同形式的墙体并置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师王樹在关注传统施工技艺的同时也注重对现代施工技术的改进,其中“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就是其重要创新。混凝土是现代建筑重要的建筑材料,而清水混凝土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王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利用毛竹模板对其进行在加工,使其更加具有表现力。
3.3“瓦山”竹材文化可持续性
瓦山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竹材所制作的家具、门、装饰墙体等各种竹构建。竹子是中国南方境内最为常见的植物资源,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华竹文明。竹材,以其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全释出了其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中国传统竹建构以其特有的设计语言,传达着中国的文明,讲述着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文化[3]。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栋建筑就像一叶竹编的扁舟停靠与水畔隐藏于树林之中。王澍设计的瓦山中合理对竹材进行改造,不但可以使传统建筑的文化脉络得到延续发展,同时可以使之更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寿命得以延续,不会被时代的日益发展而遗落。
4 总结
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全面考虑竹材各方面的特性,将其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王澍瓦山的竹作品中,可以看到竹作品在设计时结合手工艺、机械化,巧妙利用竹材质轻、高强度的物理力学特征,中空、挺拔的形态审美特征以及易降解、可再生的生态特征,进行二次创新,既顺应当下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面对当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今后设计的重点将是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降低消耗、满足人类生活需求,提高人类精神生活质量。竹材作为建筑、装饰、家具、家居通用的生态材料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宏奎《家具文化与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第 86-87页.
[2] 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2014,01:42-47.
[3] 李赐生.竹文化 竹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7):54-55.
作者简介
董华琳(1991.12—),女,汉族,籍贯: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建筑与城市设计
论文作者:董华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竹材论文; 竹子论文; 文化论文; 结构论文; 特征论文; 家具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