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求学术期刊全面市场化的质疑——以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学术期刊论文,人文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4)03-0118-07 2012年7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个文件通知《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称“实施办法”),要求“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1]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都是采用编辑部的运行模式,“实施办法”一旦推行,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必须进行改制、合并或者直接销号停办。 要“转企”、“企业化”,其实质也就是要市场化,要求所有期刊(包括学术期刊)到市场中去求生存和发展。这对学术期刊界甚至学术界是福是祸?虽然“实施办法”已经说明是为了“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1]但是,根据笔者的调研,目前学术期刊届从业者多数对此改革的前景却普通不看好。这当中有编辑人员对自身出路的担忧,也有对学术期刊以及中国学术研究前景的担忧,这种状态与之前公开发表一面倒支持市场化的倾向截然相反。 为什么要期刊市场化、企业化呢?这里面有我国整体经济市场化的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即明确提出要在经济领域推行“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本主要存在于工、商、农、服务等行业,随着近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推行到包括期刊出版在内文化业。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也提到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期刊发展被学界要求市场化(以及产业化、企业化)、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实施办法”即在此背景下发生。 因为“实施办法”并没有给出必须完成的截止时间,公示之后一些学者、期刊从业者包括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一些官员都通过会议谈话、公开发表论文等形式,提出了他们对“实施办法”的不同意见。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就指出“文化事业单位和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体制管理的要求不同。有人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简单理解为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强调的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要两手抓、两加强。即使发展文化产业,也要坚持内容为王,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注意承担社会责任,要坚守道德底线,要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并说明“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3]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第七次委员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需要强调的是,在探索期刊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时应确保工作不断、人心不散、秩序不乱,使期刊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4]编辑人夏文(笔名)和陈颖也对“实施办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提出许多理性质疑。[5,6] 今年以来,有关管理部门已经不再强调要实施该文件,据说是是传达了暂停实施该文件的精神(也有传言还可能重新启动学术期刊“市场化”进程)。下一步具体如何改制,还是悬在办刊人心上的一个疑问。针对该文件的“市场化”主题,笔者不揣浅陋,也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前期的研究综述 遍查10多年来的文献和相关人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期刊界的协会会长等“意见领袖”)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一般都称应当“四化”(市场化、国际化、集约化、数字化)。本文主要讨论市场化问题。 主要材料和观点当向美国、欧洲等文化发达国家地区学习,要“市场化、国际化、集约化、数字化”等。[7] 1.对美国期刊市场的分析与探讨。大部分探讨期刊市场化(及产业化)的论文都以美国期刊业的发展经验和现状为蓝本,部分论文还提出“对我国期刊业的启示”。如曹丽华[8]、丁竞男[9]、陈凤兰[10]、王健[11]、王积龙[12]的论述,这些文章谈论是整个美国期刊业,大数会引用一些成功的美国期刊或出版集团为例来说明。而一些文章如刘培一[13]、李鹏[14]、杨雷[15]的论述,则把讨论范围限定在美国科技期刊,一般引证一些著名期刊如《科学》(Sience)或期刊出版集团如“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作用成功经验。笔者没有搜索到以人文社科类期刊为成功案例的文章。 这一些文章有些是作者亲自到过美国进行调研的,有些依据的是一些英文材料(笔者限于自身条件只能依据这此论文进行“二手”分析)。主要经验和观点有:(1)成功的美国期刊业市场化程度高,许多期刊或期刊出版集团经济效益好,大规模集约化经营占主导地位;(2)多元化经营模式突出,期刊跨行业、跨国(地区)、跨媒介特征明显;(3)注重创造品牌;(4)重视质量、编辑人才队伍和读者;(5)广告收入多,占期刊收入一半或更多;(6)许多科技期刊通过售卖电子版,还收取“版面费”增加收入。 2.对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期刊市场的分析与探讨。曹菁[16]、杨新民[17]、王仁羽[18]、徐春莲[19]、王积龙[20]、王玲[21]、林申请[22]、刘远颖[23]等人的考察和分析总结。主要观点有:(1)市场化程度高、出版集团化明显,重视国际营销;(2)注重流程管理;(3)编辑工作认真、对读者负责、重作者队伍建设;(4)注重数据库建设与管理;(5)注重资源整合,品牌延伸;(6)管理科学,员工持股过半;(7)休闲娱乐类的大众期刊(非学术期刊)占主要市场,以女性期刊、男性期刊、时尚、电脑、汽车、旅游、电视指南等居多;(8)在欧洲,学术、教育和文艺类期刊享受政府补贴较多,或是为了保护文化发展,对学术期刊有减税措施,以保持文化竞争力为目的保护一些小刊的生存。 3.对我国期刊市场化模式和途径的探讨。上述对美国和欧洲等期刊产业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进行介绍后,一些文章同时提出了其对我国期刊业的“启示”,[8,9,10,11,15,16,23]主要意见有: (1)市场化是中国期刊的必然道路;(2)规模化、集团化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3)市场化的同时要参与国际化竞争;(4)要重视广告。在讨论范围方面,一些文章针对整个期刊业,一些则只针对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但没有只针对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意见都是以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为主要论点。 还有一些论文直接讨论我国期刊未来走向(市场化或产业化),主要观点和建议有:(1)期刊(或学术期刊、科技期刊)市场化是大势所趋;(2)要进行体制改革,转变办刊模式,创办期刊集团、规模化经营;(3)谋求国际化发展;(4)树立品牌、扩大发行;(5)扩大经费来源特别是广告收入,同时谋求各种社会资金支持;(6)细分市场为主,兼顾大众市场;(7)与世界著名出版公司合作,开拓海外出版、发行、销售和版权贸易市场。[24-29] 二、与学术期刊市场化有关联的几个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国内外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下得较多,大致是利用有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产品,将之提供给市场,取得经济资金效益的一系列活动,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文化事业是我国特有的术语,笔者没有找到官方的定义,综合各种文献,大致就是指一些需要政府或公益组织支持的文化生产活动,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但是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或科研需要的活动。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就是把一些从事文化事业的单位改制为文化企业。 发展学术期刊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本文认为,首先应把它当作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文化产业以社会效益、文化积累、知识生产和创新为首要目标。正如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所表述的,期刊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根据学术期刊性质与功能,办学术期刊主要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众所周知,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可以是经济的动力和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文化事物都可以成为经济行为本身或经济目的。虽然近年以来“文化产业”的提法和研究非常热烈,但从没有人敢说要把一切文化的东西都产业化或者说凡是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文化就是无价值的。许多文化事物更多是载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精神追求、科研创新、文化凝结等功能,并不以经济(金钱)为其存在和发展的为主要目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科期刊正是这样一种不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事物。 (二)期刊与学术期刊之辨别 许多分析期刊市场化的文章或发言,大多数针对期刊整体发言。既然讲市场化,就应当以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问题。我们知道,营销领域讲究“专业化细分”而这些给期刊发展下了必须“市场化”论断的文章,首先即犯了没对有产品(即各类期刊)和消费者(读者)进行细化的错误。其结论也就自然不能使人信服。 就期刊而言,我国期刊近万种,其中大众类期刊近4000种,学术期刊约6500种,学术期刊当中自然科学类41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近2300种左右。①新闻、时尚、休闲、生活指南、科普、少儿读物等几类期刊(统称“大众期刊”),规模和效益比起期刊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类的期刊的集约化和市场化是其方向,对这一点笔者无异议。然而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期刊,就算是与美国、欧洲相比有差距,能不能也全面市场化,则值得我们怀疑和探讨。 三、人文社科类期刊全面市场化的不可行性分析 (一)欧美国等期刊业发达国家的做法也不是全部市场化 首先,期刊应当全面市场化的观点忽视了学术期刊的特殊性。一些文章在举例分析欧美国家的期刊市场化时,所考察的对象仅是大众期刊,如《财富》《读者文摘》《男人帮》等,根本未涉及学术期刊。这些论述,自然不能成为学术期刊也要相应市场化的依据。[8,9,10,11,12,17,18,19,20]其次,论及学术期刊市场化的论文,也基本上是以科技期刊为例,[13,14,22]同样也不能作为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可以模仿的依据。 此外,持学术期刊应当全面市场化的观点,多以美国的《时代》(Time)《科学》(Sience)等名刊为例,介绍他们市场化的成功经验。然而,没有人收集并分析在美国1.7万种左右的期刊当中,学术期刊的种类有多少种,这一大批的学术期刊靠市场发行和广告收入养活刊物的有几家?据调查,事实上许多学术期刊的经费来源是由依托的出版社所提供,或是期刊发展基金提供。甚至不少自然科学的期刊,也有和我国多数学术期刊一样,存在向作者收取“出版赞助费”(即俗称的“版面费”)的情况,用以补充办刊经费的不足[14,16,20],笔者还向本校有在美国自然科学类发表论文的10多名教师作了调查,亦可佐证此事实。 可见,美国的学术期刊并非全然能通过发行、广告等市场行为来养活并发展。同样,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一些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术期刊,国家都有专门基金给予资助,以保证它们能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学术创新做贡献。学术、教育和文艺类期刊享受政府补贴较多,或是为了保护自身文化特点和少数民族文化或地区传统文化,特别给予一些小刊的运营经费。还有一些期刊也收取较高的“版面费”,这绝不是全面“市场化”应有的现象。[16,20] (二)从价值追求角度看,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不能市场化、企业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除了讲到要发展文化产业,也还指出我们要“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由此可见,中央也认为市场化、追求经济效益绝不是文化活动的唯一目的。 前文已经阐述,学术期刊承担的社会责任首要不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即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整理、传承、创新和社会管理经验的总结探讨等,涉及多个学科。 传闻某名校某名教授曾说,“90%的中国学术期刊的论文都是垃圾”,即便真的如此,仍不能否认2000多种人文社科期刊当中仍有部分好期刊、好文章在为我国的学术发展、社会发展提出一些真知灼见,或是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市场化的结果是能“优胜劣汰”,但是所谓的“优”不一定是内容质量上的“优”,而主要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的是经营效果,是赚钱能力。谁能保证好的学问就一定能卖得好的价钱?这不只是营销的问题,包括受众范围的问题。学术研究的研究对象天然就注定了它的读者范围不会太大,基础研究尤其如此。就拿应用性很强的法学来讲,其读者也就限制在研究同行、研究生、从事相关工作的立法和司法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般社会大众,谁会去对一篇“物权的登记生效制度研究”这样的文章感兴趣?虽然这种研究如果被立法部门注意并吸收到立法当中,但大众关注的只会是新法规对自己生活的现实影响而不是制定这一法规的理论起源。但我们不能说这些法学上的讨论和争论在法规出台前后就没有现实意义。同样的,在哲学、经济学等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还有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地方小刊”把区域性的、民族性的文化研究专题作为文化使命和重点栏目。教育部自2004年发起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影响很好,就是有意给一些有志于发展区域和民族特色、凝集优秀专题学术成果的人文社科学报以发展良机。目前已经公布两批“名栏”,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的“人类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齐鲁学刊》的“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等等。特别是第二批名栏,大多是国内的“小学报”办的栏目入选。他们多年坚持特色,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些栏目建设都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文化创新力和影响力。 再以广西为例,一些没有进入名栏的期刊栏目,也办得很有特色和价值。比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做的地方民族文化专题“花山研究”、《河池学报学报》做的“刘三姐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的“壮学研究”…… 这些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无疑是构成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读者注定是不会太多的。如果让这些“小期刊”到市场上竞争,不许主办单位拔款办刊,那么无疑是死路一条,相关文化研究成果也无从发表。 “喜闻乐见”的刊物和文章才有读者,才可能有最大的市场。不用去说带有色情暴力内容刊物有吸引力(但是要严格控制,不能太过以至违法),人文社科类的学术期刊其特点在于要求“创新”,创新就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表面地迎合大众。必须以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的欣赏和缔造、国家发展的最佳办法的追寻作为目标。它注定很多文章是“阳春白雪”和“曲高和寡”的,不可能立即有大众追捧和取得诸多卖点的。 所以说,学术期刊要办的是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市场化和赚钱不应是它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目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如果让这一些承载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学术期刊停办,无疑是减弱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总体研究能力,削减了我国文化总实力,危及文化安全。 (三)从办刊经费保障上看,人文社科期刊市场化后生存将十分艰难 1.能靠广告收入吗?许多研究提到可以增加广告收入来达到市场化运作的依托。然而,即便在欧美国家,期刊广告收入在与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媒体等竞争中处于下风,并有逐年减少的迹象。[20]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知道,有广告收入的基本是一些发行量较大的,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么大部分中小层的学术期刊从哪里找来广告?以我国目前学术期刊的发行和影响力来看,能有一点广告收入就不错,一个期刊想要每年数十万或数百万的广告收入,无异于痴人说梦。 2.能靠发行收入吗?目前来看,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发行收入是很少的。每期印数从几百本到几千本不等。且为扩大影响一般定价也不高,基本都是印刷费加邮寄费就是定价了。以国内有影响力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为例,每期发行7000本,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也远不足支付其制作成本。有些人提出还有数字出版的收入。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基本上由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几家数据平台提供商所控制,以中国知网为例,最近几年其公布的营业收入在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之间,扣除其运作成本,能分给各期刊社(包括作者)的“稿费”大约只有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②。这一部分收入,通常由期刊社笑纳了,如果作者较真,那么还要和作者签定协议,约定这笔收入的归属,依著作权法规定如无约定,这种发行收入,应归作者所有而不是期刊编辑部(社)所有。同样的,纸质期刊的发行收入也并不当然全归期刊社。纵使这一部分收入都归了期刊社,其数额仍是十分有限的。 3.能靠社会基金赞助吗?在当前情况下,除了主办单位(一般是高校、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的拔款之外,从企业或科研基金得到办刊经费,可能性极小。目前,中国尚没有几个企业愿意发展科研和文化投入资金去支持一家没有广告价值的人文社科期刊。而非营利性质的财团基金,更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如何叫期刊去寻找他们的支持?目前扶持期刊发展的基金,来源是教育部、科技部等,源头依然是政府,而且支持的是一些“名刊”“名栏”,只有少部分期刊才享有。自2012年开始,国家社科基金每期都支持100种社科期刊,资助期刊数量有限,并非市场化的做法(但笔者很支持)。 “实施办法”还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报刊编辑部转制或合并建立报刊出版企业中,不得有非公有资本进入。”[1]笔者理解,是要求转制过程不能进入,但如果转制完成后非公有资本能否进入呢?依此条精神,似乎也不能进入。那么从社会、企业寻求资助的途径是否堵死了?这种禁止大约是为意识形态掌控着想,但却绝不是“市场化”的做法。如果只可以赞助但不能拥有转制后的期刊企业的股份,那么寻求这类赞助企业只怕也不易。 4.能靠收取版面费吗?有人提出,既然欧美一些国家对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收取作者“版面费”是允许的,那么我国的学术期刊能否把收取版面作为重要收入来源?首先,收取版面费的合法性、对学术发展的负责作用等就存在很大争议。就算可以收取,一般期刊也不能收入很多。现实中,一些核心期刊每个版面可能收取300~500元,一些特别权威的期刊可能收取每篇上万元。而一般期刊,如果还想办好刊物的话,每个版面也就收取100~200元。只有少数不顾质量的期刊,做成半月刊或旬刊,每期发文200~300页,每页收取400~500元,通常用小五号或六号字印刷。这类期刊,每年版面费收入大约有24(期)×250(页)×400(元)=240万元,扣除各种成本,大约还有三分之二“利润”。然而,这种期刊的文章正是构成所谓90%的“垃圾文章”的主要部分。有关部门应当不是想要这种“市场化”的结果,因为对我国整体文化事业有害无益。据笔者了解,最近几年一些公认办得不错的人文社科期刊(包括“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等),是不收取作者任何“版面费”的。这些期刊基于出版学术精品的理念,依靠主办单位的主持,“亏本办刊”,但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声誉。如果一定要市场化,强行要求期刊主办方“断粮”,那么会把这些办得不错的期刊推向何处呢?广西某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的高校学报(哲社版)社长曾在2012年8月区新闻出版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公开表示,该刊也不可能靠收取版面费来生存,一定要“市场化”,可能是一场学术灾难。如果本意是为了“做强做大”,结果去“做死”了,无疑是与改革初衷相违背了。 5.一家普通人文社科期刊当前的收支预算。笔者调查了一家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以它为例,我们计算一下它的收支情况。该刊非“核心期刊”,但也不是刊期密集,发文量巨大的以收版面为主要目的期刊,属于质量中上、有学术价值追求的一类普通期刊。该刊每年发文大约160篇,印六期,每期130~150页。收入:(1)主办单位每年拔款为15万元;(2)版面费收入大约为6万元/年(为提高质量,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不收费的);(3)发行收入(包括网络),每年约1万元;广告收入:0元。共计22万元。支出:包括印刷费、审稿费、文章稿费,每期成本约2万元每年即为12万;办公和发行费用每年4万元;人员工资30万元/年;参加会议、培训3万元/年。开支共计49万元。支出亏空为27万元,所以员工工资必须全由主办单位承担。如果要强行让这一家期刊“市场化”,一定要走向市场自负盈亏,首先办刊人员想到的出路就是降低质量要求,增加发文量,多收取“版面费”,这无疑不利于科研文化事业发展。 (四)强行推进市场化,会造成编辑队伍人才流失 因为看到“市场化”后生存的艰难,当2012年7月的“实施办法”一经公布,学术期刊界一片哗然。与之前发表文章纷纷推崇市场化不同,这一次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从业人员稍加分析,立即得出市场化难以生存的结论,于是纷纷为前景担心。许多在高校学报工作的同行,则大多打算转到学院去担任专职教师,以保饭碗。这些编辑人员一旦集体流失(预计是大部分),数千种学术期刊从何找来熟练工作人员呢?恐怕没有一段时间过渡是不可能的。而提高编辑待遇、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也是欧美国家期刊市场化成功的经验之一。[8,11,17] (五)高校或科研机构等学术期刊自主补贴办刊的正当性分析 现在的学术期刊都是按《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办刊的,经过严格的申报、批准。如无违背相关规定的行为,在没有修改相关行政法规的情况下,相关主管部门一纸政令,就要求所有学术期刊要“市场化”,达不到要求就要停刊,有违背行政法律之嫌。 根据2011年3月修订、国务院第594号令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章“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第十六条规定“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视为出版单位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其主办单位承担”显然,现行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设置和存在,是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并具有法规依据的。在作为行政法规的《出版管理条例》没有修改前,用一个文件(《实施办法》)就要求“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并将一些编辑部取谛,是于法无据的,也违背了“法无授权则不为”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原则。 如果学术期刊市场化、规模化要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笔者认可以通过引导、扶持一些有雏形、有愿望的期刊社(或几个期刊社)开展运作,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强迫这些期刊社,要么找其他期刊合并、要么被停刊。如果说每一种期刊或每一家期刊社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那么主办单位出于种种目的愿意出钱办刊,那也是主办单位的意愿。民法精神要尊重民事主体的私法自治原则,不应当强行要求“你要赚钱,不然就别办了”。相当于有很多小公司不赚钱,但业主愿意负债经营,政府部门也不宜干涉。十七大六中全会的决定也指出“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2],所以,如果办刊单位自筹经费办学术期刊,可以认为是兴办一种公益性文化事业,我们政府为什么要阻止呢? 有人甚至怀疑,一些地方期刊管理领导在推行学术期刊集约化、规模化时可能是带有私心的。目前在国内,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许多小规模的学术期刊社(只有一至两种期刊),那么,谁最有能力把这些期刊凑到一起搞“集约化”、“规模化”呢?毫无疑问,只能是当地省级期刊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可以很方便地组建一个期刊出版集团,把这些根据新政策无法坚持办刊的零散期刊集中到一起,自己委任负责人。这个期刊出版集团就变成了貌似市场化,而实际为管理部门官办的“伪民营企业”。这种可能由官方完全主导、控制、运作的市场化,带有太多官办印迹,市场竞争能力如何值得怀疑,更多的是造成学术资源进一步垄断在极少数人手中(比如发表论文的决定权),对学术发展很可能是有害的。 结语:我们希望,不管未来的期刊改制如何发展,相关部门宜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期刊类型进行改革,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区别对待。从繁荣国家文化角度考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找出学术期刊发展的最佳路途。 收稿日期:2014-04-28 注释: ①参见邱均平,燕今伟,刘霞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P17。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②根据中国知网发给我刊的数据,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知网2010年发行收入为2.03亿元,能分给期刊社(包括作者)的稿酬只有2128万元。标签:版面费论文; 文化事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学术期刊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出版管理条例论文; 人文社科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