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爱红

78例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爱红

甘肃省文县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室 746400

【摘要】目的:探究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纳优质护理。比较术后情况、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较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护理效果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在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该病的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的迹象,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一系列优点,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围术期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影响重大[1]。本文笔者为了辩论优质护理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后应用效果,特收集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女性16例,男性23例,年龄区间是23-58岁,平均年龄为(40.52±16.28)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2例,年龄区间是25-57岁,平均年龄为(41.05±15.04)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突出,P>0.05,可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病情,饮食清淡。

1.2.2 研究组:(1)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患者入院当天要加强对其病情评估,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患者病情控制至平稳状态。②心理护理:护士要热情、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了解其心理情绪变化,综合其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予以针对性的疏导,排除其负性情绪,沟通期间要将往常成功治疗的案例贯穿其中,增强其治疗的积极性和信心[2]。③健康教育:护士主动告知患者胆结石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2)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导致窒息,待其血压稳定之后,体位变换为半卧位。次日可指导患者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避免肠梗阻。②病情观察:加强对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妥善固定引流管,详细观察切口是否存在渗血、渗液等症状,如有要及时进行处理[3]。③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但食物中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要丰富,满足机体恢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禁食辛辣刺激,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促进肠蠕动[4]。

1.3 评价指标

1.3.1 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

1.3.2 并发症(胆瘘、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行t检验,计量资料(术后情况),用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手术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01.06±28.17)min、放置引流管时间为(3.96±0.39)d、住院时间为(6.08±0.96)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79.62±43.28)min、放置引流管时间为(5.29±0.45)d、住院时间为(18.06±2.28)d,研究组的均比对照组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t分别是9.5004、13.4780、30.2422 P均小于0.01。

2.2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中1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9);对照组中2例出现胆瘘、2例出现出血、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为17.9%(7/39),研究组的显著比对照组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5.0143 P=0.0251。

3.讨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胃肠道的损伤较小,术后胃肠功能可及早的恢复,患者承受的疼痛较传统手术的轻,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以及手术方法的了解,围术期极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治疗的依从性、配合度明显降低,且术后恢复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不当则会增加患者病房中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优质护理是顺应当前医疗模式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护理模式,予以患者连续性的、全面的护理模式,综合患者的多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调整其心理情绪,术后加强对切口、引流管等多方面的干预,提高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及早的采取有效的预见性处理措施[5]。本文研究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远比对照组的短,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证实了优质护理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在临床中的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中采纳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效果确切,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敏. 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1):54-55.

[2]黄洪军, 江勇, 孙冬林,等. 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290例报告[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5):413-415.

[3]吴燕.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围术期护理探究[J]. 医药前沿, 2015, 5(12):232-233.

[4]张芸.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5(9):198-199.

[5]陈亚曼, 曾丽端.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5):71-72.

论文作者:赵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78例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赵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