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路在何方论文_郁胜柏

有效阅读路在何方论文_郁胜柏

郁胜柏 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这个命题日益渐渐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想实现有效乃至高效应该如何做呢?有效阅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面对有效阅读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本文从乡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主体的回归、解放阅读及阅读方法的把握上实现有效阅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阅读;主体回归;解放阅读;授之以渔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384-02

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活力,使之发生了质的改变,遗憾的是长期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种现象在乡村小学中尤甚。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什么?语文课堂的根本又在哪里呢?在我们魂牵梦绕的课堂中,闪过探索者困惑的眼神,闪过追梦者孜孜以求的身影,在千万次的叩问中,“有效教学”这个命题日益渐渐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想实现有效乃至高效应该如何做呢?一些有识之士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支撑与根本。张若田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主要途径。”这更加巩固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那么只要读就能实现有效教学吗?是否所有的阅读形式都值得提倡呢?由于笔者多年在乡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些有关阅读的现象让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现象一:老师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室里书声琅琅,读完后,师提问:大家觉得李大钊先生是个什么像的人?生回答是个爱国的人。师接着问:李大钊先生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无言以对。除了爱国李大钊先生还是爱家庭、关心同事、对工作负责人的人,本单元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生只能用爱国这类叫笼统的话来回答,缺少有个性的针对性的见解。

现象二:老师叫学生读,学生也读了,在提问时会出现三种情况:哑口无言、照本宣科、盲人摸象,在学生眼中文字只是枯燥的符号,课堂的读只为读而读,学生只能回答一些直白的、肤浅的东西,无法用自已语言进行概括、提炼作系统的回答,也无法发现文字中隐藏的信息。

这样的阅读会有效吗?这样的课堂有效吗?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

【思考】

笔者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舍本逐末——阅读被忽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长期的语文教学,阅读被忽视的现象是存在的,虽然课改实施好几年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抵消了课改的方向,再加上教学的功利主义,是阅读沦为“鸡勒”,重复、单调、机械的训练成了课堂的主旋律,人文课堂变成了工业社会标准的生产线,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确实,考试成了家长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但那一张试卷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吗?现在的考试从形式、内容上来开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知识的重现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学生不得不做那些无聊机械的重复,这种用应试课堂的考核方法去衡量人文课堂的现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对此,除了考核的方法由单一变多元,由纯知识的考核变三维目标考核之外,教师也要抛弃一些功利色彩,重视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不能做不道德课堂中不道德的教师。

二、盲人摸象——阅读被片面理解

许多课堂热热闹闹,“读”得到落实,但是读的形式单一,读的方式选择不当,学生读书可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阅读也是低效的。这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片面狭义的理解了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将阅读定义为“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这对许多老师来说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以有的老师将阅读等同于朗读,这就导致没有目标的读,阅读要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阅读的方式包括朗读、诵读、默读等,不同的阅读目的可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阅读的宗旨。曲解了阅读概念,阅读效果就可想而之了。

那么有效阅读之路又在何方呢?

【问题对策】

一、诸神让道,主体归位

学生阅读主体的回归,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实现学生主体真正的回归。

1.课堂无错,百家争鸣

心里学家马斯洛将安全的需要视作基本的需要,在教学中安全的心里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情感的碰撞,智慧的生成,课堂才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所以课堂必须坚持学生无错原则,“无错”并非不分青红皂白的肯定,而是老师在做好价值观引领的前提下,肯定学生为寻求真、善、美而付出的主观的努力。

2.时间充足,自由对话

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才有可能与文本展开自由深层次的对话,才有可能发现文字中隐藏的信息,才会有自已的感受体验,而有的教师课前预设性太强,以自我为中心,忙于完成自已的教学进度,给学生留下的阅读时间太少,阅读还没真正展开,时间已结束,老师开始肢解课文了,读书成了一个形式的环节。这些都是“师本”的体现。这样的阅读会有效吗?须知任何一门知识都不可能没有主观的参与而凭老师的讲解就会被学生掌握。

3.法无定法,答不求一

“条条大道通罗马”,任何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法则,就像成佛之道也分“顿悟”与“渐悟”。语文是门人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么严谨,在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水平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解读文本时多元的反应是正常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已的见解,不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独特的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可是我们一些教师却乐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依据教学参考来解读作品,然后再想学生灌输,以为这种权威的解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阅读教学培养出大话、空话的学生就不足为怪了。

二、解放阅读,轻装上路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是自由者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而现在的自主阅读已经如“阿喀琉斯之踵”不堪重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布置了以下的阅读任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加上序号并试着给课文分段。

3.课文中主要交代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5.你认为李大钊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给学生布置了这么多阅读任务,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惧于老师的威严,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结果是连基本的正确、流利读课文这一要求都达不到。

课外阅读也存在负担过重的情况。比如:现在的教学要激发学生读完整一本书的愿望,老师请同学利用双休日回家读《鲁滨孙漂流记》,本来这是件很好的事,但老师要学生写三千字的读书笔记,小学生是很难完成这一要求的,但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好拼命的抄作品充数,没有兴趣和时间读书了。

孙双金老师曾说:“教师要做学生和文本的知音。”但是上述的做法是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制造障碍,疏远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阅读之路荆棘密布,让学生知难而退。

阅读可以有适当的阅读任务,可以是一点基本的要求,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可以是一些帮助学生理清头绪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所以在阅读中教师要减轻学生阅读的负担,让学生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创造,让他们在对文本的深切理解中产生新感悟,或认同、或质疑、或浸入、或反思……

三、授之以渔、事半功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些阅读方法的恰当使用,对阅读质量的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入情入境,深切体验

阅读情感的把握是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的实质让学生站在课文中人物的角度,替他们说话,老师要明白情境对于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触摸文中人物的内心,从而真正的和文本对起话来。

如教学《望月》第二自然段,先创设“做轮渡”的情景——把学生带入黑夜无星的甲板上,我深情的描述:“同学们,我们现在乘坐的是‘梦幻号’客轮,现在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请同许们仔细看江面上有什么?”“一片黑暗,”有的同学回答。学生已初步进入了情景。“看,月亮出来了!”电脑动画“月亮慢慢地升起……”[语音: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学生入情地欣赏着,欣喜地听着,充分享受月光所赋予的美感,沉醉在月光下的大自然的美景中。“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多么幽美的画面,你听……”[录音机播放“哗啦啦”的流水声]为了让学生感受江景的朦胧美、动态美、色彩美,我把情境延伸下去:“……流动的江水中,有千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学生已完全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中。

2.自主阅读,多方对话

教学中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在时间内收效最大,语文课堂要做好疏与密的结合,轻与重的结合,要发挥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风格,精心提取教学内容,分清重点与非重点,而重点的段落无疑是教学的首选。对于重点的段落要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自选方式与学生对话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对话。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教师作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自主阅读,与作者对话

①读文中写周总理的句子,知道总理是如何工作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用自已喜欢的方式与作者对话———写批注、感情朗读、创意复述,与作者一起诉怀念、崇敬之情,发出对人民好总理的赞叹。

(2)全班交流,多向互动

①指名回答: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感情朗读展示。朗读,谈体会,评议相结合,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 是多么辛苦,多么简朴!”(齐读这句话)教师参与引读、评议、释疑,把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那么这节课的老师通过实现多方对话的方式,融师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于一体,“人民好总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油然而生。

3.读写结合,深化体验

朱作江教授说过:“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规律。”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可见老师上课时除做好阅读外,还须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写中内化、提升。

如《穷人》一文结尾仓促,给读者巨大的想想空间,老师让学生展开续写。有学生写到:收养了西蒙的孩子之后,桑娜一家的生活更艰难了,为了能让西门的孩子能有读书的机会,桑娜的孩子都没有上学。两个孩子成才后,桑娜告诉了他们真实的身世,他们泪流满面的说:“你们永远是我伟大的父母,虽然生活很贫苦,但是你们却有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再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学生》时,老师叫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老师在讲解时把“饱经风霜”这个词漏了,听课的老师们、同学们都觉得很奇怪,老师说:“刚才我们把课文读熟了,对这个冒严寒、顶酷暑的马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请同学展开想像,把他刻画出来。”一个学生写到: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他脸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的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加上他用情的朗读,在场的老师也为之动容。通过读写结合,学生既锻炼了写作,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与体现。

我相信只要老师能落实好有效阅读,一定可以促进有效教学的回归!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薄俊生《阅读的对比》、《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版第15页.

[2]陆志平、李亮《中年级阅读教学》、《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版第117页.

[3]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5版第5页.

[4]《本色语文与有效教学》《江苏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讲义》2009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第28页.

论文作者:郁胜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有效阅读路在何方论文_郁胜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