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的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质量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质量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生命线,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后评估,可以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创新审计管理方式,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从而推动审计部门业务管理水平。本文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等文件,探索如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工作。
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的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是对已经完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作用和影响等所进行的系统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依法实施的审计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审计结果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及效应。通过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审计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1.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要以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目标的程度为衡量标准,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履行职责的规范化水平,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化管理。
(1)有利于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发现审计程序、审计质量、审计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而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有利于完善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好坏,作为直接管理的人员自己无法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因此,必须依靠第三方进行客观的评判,才能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3)有利于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再监督。审计项目质量日常活动一般通过复核等形式进行控制,但复核难以发现审计项目质量总体上存在的问题。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是事后的质量控制活动,是对审计质量的再监督。
(4)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只有合格、胜任的内部审计人员采用合理、适用的程序和方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确保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通过评估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遵循有关规定的程度,找出差距,寻求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内部审计的职业化水平。
2.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人员对被评估审计项目的评估资料及相关情况等要进行分析,掌握可靠和充足的审计项目信息,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遵循科学的评估程序,保障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科学性。
(2)公正性原则。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要求评估者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受干扰。首先,必须做到独立性,从评估人员组成、履行职责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评估人员的精神独立和形式独立,为后评估的公正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做到公开透明,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标准、过程及结果要透明。
(3)全面性原则。在审计项目后评估中,要对审计项目的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从审计立项(涉及人事部门书面委托、书面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审前调查、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等)、审计实施(涉及成立审计组或聘请事务所、制订或审核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领导干部提交书面述职报告、联合召开进点会、听取审计情况专题汇报、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联合召开审计沟通会等)一直到审计结果运用(涉及撰写审计结果报告、下发审计整改通知书、审核审计整改工作方案与整改结果等),以便最终给出该审计项目的整体性评价。
(4)实用性原则。审计项目后评估应少摆“花架子”,要切实、更好地发挥审计项目后评估的作用。项目后评估指标的设计、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评估程序的优化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上尽量采用成熟做法。后评估揭示的问题应针对性强,措施可操作性强。
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的初探
1.采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结合的方式。根据《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质量评估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形式。外部评估又可分为“内部评估基础上的完全外部评估”和“对内部评估的独立审定”两种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可以采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结合的方式。内部评估由各单位内部有关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可以由内部审计、组织人事、资产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中了解和熟悉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参与。由于评估人员来自组织内部,对单位文化及各项具体业务活动的了解较为深入。一般的方式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或反馈;由未参与审计项目的其他内部审计人员有选择地进行审计工作底稿互查;对审计建议采纳情况等审计绩效衡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等。
外部评估先由各单位内审人员组成一个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评估小组,包括评估组组长和其他组员。评估组组长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要考虑其业务胜任能力和经验,在项目组织方面的整体掌控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评估组成员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审计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从事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工作6年以上。评估组在对每个单位进行评估时,需要遵循回避制度。评估组人员可以在进驻不同单位时,根据需要进行一定调整。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情况较好的单位,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如果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较为合理,规章制度较完善,人员素质较高,审计质量控制较为完备,或单位近期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过考核与评价,则外部评估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外部评估需要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领导下、由胜任的评估人员组成团队独立负责实施。
2.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后评估流程。经济责任审计后评估流程分为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出具报告三个阶段。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评估流程会进行修正。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含组建评估组、编制评估方案两个步骤。其中,编制评估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评估目的、接受评估单位的基本状况、评估依据、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范围及方法、评估组成员构成及分工、评估时间安排以及评估重点等。一般情况下,评估方案可以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评估方案完成后,要按照评估方案的进度要求和任务分工,明确评估组成员的职责。
现场实施阶段:主要包含现场评估和汇总评估结果。现场评估阶段通常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审计业务工作档案等资料,检查程序执行是否到位、归档是否完整等。具体包括编制评估工作底稿、调阅资料等环节。编制评估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形成评估结论。至少选取一个较近期的审计项目档案进行分析与测试,对已开展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单位,可参考已有的评估结果。评估组调阅资料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接受评估单位,通常不需复印所调阅的资料。汇总评估结果阶段是评估组对现场评估阶段的情况逐一进行分析、确认评估意见和建议是否准确、所打分值是否合理,同时汇总出评估结论。汇总时应注意做到“三个”确认:一是确认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的恰当性。重点是核实是否按照规定的评估程序和步骤实施评估。二是确认评估证据的准确性。重点是核实支持评估意见和建议的评估工作底稿、相关资料以及被评估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是否真实、充分、可靠。三是确认评估发现的问题与评估目标的相关性。重点是核对评估目标、评估设定的时间和业务范围,确认评估问题是否符合评估目标并具有相关性。
编制规范的评估工作底稿是这个环节重要的步骤,评估工作底稿,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差距加以记录,同时还要反映出有关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性的意见或建议。评估工作底稿有4栏,第一栏是“评估要点”栏。第二栏是“评估记录”栏,主要记录被评估单位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领域有差距,不要求详细记录每项已符合评估标准的事项;第三栏是“评估意见和建议”栏,主要记录对各评估发现做出的专业判断,形成评估意见、提出改进建议等;第四栏是“得分”栏,主要对每一评估要点进行量化打分;此外,还要将其他内容如被评估单位名称、评估时间范围、评估人员姓名及评估日期、复核人员姓名及复核日期等填列完整(见表一)。
出具项目质量评估报告阶段:该阶段是评估组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被评估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发表评估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项目质量评估报告草稿通常应在现场实施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给被评估单位征求意见,待其书面反馈后的10个工作日内出具正式报告。质量评估报告应采用规范的报告格式,通常包括八个部分:一是标题,明确所采用的评估形式;二是目录,对报告正文的索引提示;三是评估概要段,介绍委托方、评估时间和评估目的等;四是评估依据及范围,介绍评估依据、评估覆盖的期间和业务类型等;五是评估方法,介绍评估程序和使用的评估工具等;六是评估结论,应高度总结和概括,语言简练、规范,首先表明评估结论,然后列示各评估要点的评估结果。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上被评估单位较为突出的做法或经验。七是需关注事项及改进建议,反映被评估单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反馈意见也应包括在内。最后是评估组组长签字、评估报告日期。
3.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评估标准体系。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政策性很强,对于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的单位,可以先尝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工作程序规范性和档案管理完整性的检查。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常见的不规范问题有:内审机构审前调查不充分,审前调查表缺失,仅有事务所的工作底稿;缺少审计工作方案,用审计实施方案代替审计工作方案,或未出审计实施方案;委托书和征询意见单不规范,缺少签章手续;文书送达签收记录不全,有的仅对审计报告有签收记录,有的仅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整改通知书签收;领导干部书面述职报告为打印件,最后落款处无本人亲笔签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复核,没有体现部门领导审核记录;提交审计整改工作计划和审计整改结果报告的时间节点明显滞后,有的超过规定时间10天。
针对存在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可以将评估内容分为审计程序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整改与成果运用三大类别,分别细化成18个评估要素,41个评估要点。评估标准体系总分为100分,其中审计程序执行20分,审计质量控制70分,审计成果运用10分。每个评估组成员按照分工对评估要点逐项打分,然后汇总出总分,再根据总分所处区间得出相应的评估结论。如果某项评估要点存在不适用的情况,则该项按不得分处理,汇总评估结论的过程中可根据总体情况予以考虑。原则上在不影响评估结论的情况下,可以不对该项要点的分值做重新分配。如果影响评估结论,可考虑对该项要点的分值做重新分配,但这一调整事项要在评估工作底稿中专项说明。
总分在80-100分的属于“总体遵循”,总分在61-79分的属于“部分遵循”,总分低于60分属于“未遵循”。其中“总体遵循”表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总体遵循相关准则和制度要求,实现了审计目标,无明显瑕疵,但仍有优化和改进空间。“部分遵循”表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部分遵循相关准则和制度要求,但存在明显瑕疵,不能完全满足审计目标需要,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未遵循”表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明显缺陷,严重妨碍审计目标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评估标准体系见下表,该体系评估角度主要以内审自办项目为主,如果是委托中介机构审计,须对有关事项进行修正(见上页表二)。
(1)审计委托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委托审计的领导干部(人员)姓名、任职单位、所任职务以及任职时间等。
(2)审计通知书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依据,审计方式(委托中介机构或内审自办),审计实施开始时间,审计对象,审计范围,需要配合的事项等。
(3)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组织与分工、工作要求等内容。
(4)审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编制依据,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重点、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预定审计工作起讫日期,重要性水平及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组长(主审)及参审人员,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编制单位、日期等。
(5)审前调查主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架构,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和分管工作,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的内容、程序和效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和会计核算特点,高风险业务内部控制的制定情况和执行效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风险点等事项。
(6)审计报告复核意见书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客观反映;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准确;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评价、定性、处理意见是否适当;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是否适当;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建议是否采纳,如未采纳,理由是否充分,以及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7)审计报告内容包括单位事业或经营发展状况、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规定、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重大经济或经营决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及资产管理情况、内部管理状况、被审计领导干部遵守有关廉政规定的情况等六个方面。
(8)审计整改通知书要明确对提交审计整改工作计划和结果报告的时间节点,责任部门,责任人等格式要求。
(9)整改工作计划要包括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整改事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节点等要素。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审计质量。该评估体系重点查验审计证据收集完整性、程序执行规范性和是否有该披露而未披露事项。对存在缺陷的内审自办项目,可以进行事后提醒谈话,存在严重缺陷的可以出具审计风险提示函。委托中介机构审计项目除了一般缺陷进行提醒谈话外,对于有重大缺陷,可以将其列入审计人员名单数据库,不纳入今后的委托范围。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经济论文; 内部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项目评估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整改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