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范式的转变下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张海朦(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 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系统的新范式,广受产业界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组成要素等进行阐述,介绍了创新范式转变并剖析其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实现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一、引言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想实现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以及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培育和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创新范式亦不断发生变革,学术界对于创新范式的界定不尽相同。有学者将创新范式的变革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自主选择型、技术选择型、产业选择型及社会选择型;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将创新范式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本文借鉴了李万等(2014)的研究结果,即创新范式经历了创新范式1.0(线性范式)、创新范式2.0(创新体系),创新范式3.0(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拉式创新背景下,在人人参与的创新范式4.0时代,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状态。
二、创新生态系统简介
(一)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Nelson和Winter(1982)最早将生物进化理论与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创新进化理论;1993年,Moore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将其定义为“由相互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基金会支持的经济共同体”,其中成员包括供应商、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是创新主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形成竞合共生的全新创新体系。
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学者们普遍认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参与者,是一种联合价值创造系统。
(二)创新生态系统要素
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和创新系统内涵,将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分为创新群落、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
2.1 文献检索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相关文献193篇,通过对文题、摘要进行阅读,排除重复文献和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等明显不符的文献,初步筛选出可纳入文献20篇。阅读全文后,排除研究方法描述不清文献4篇,在剩余16篇中剔除结局指标数据不符合要求文献9篇。最终将剩余且符合条件7篇文献纳入分析[6-12]。
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15项RCT[9-20]均详细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盲法的实施,方法均正确。7 项 RCT[9,11,17,18,20]对具体的随机分组实施了分配隐藏;各项研究数据结果和试验预期一致;选择性发表偏倚风险均较低;均对退出失访的患者进行了ITT分析;纳入研究其他偏倚情况均不清楚。根据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质量评价均为 “B”。见图2。
标准的一阶逻辑可以通过三种模式来定义真值:语言、可及关系和算子组成的D结构,以及从语言到结构的映射所导出的语义值(即赋值)。特别地,“解释函数”I将谓词字母映射到实谓词,而变元指派s将个体变元映射到个体的函数。逻辑学家经常将D和I共同融合到“模型”M上,然后对公式进行解释:
过去,技术创新过程往往被看作是封闭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资源大多局限于组织内部,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化都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发生。1990年以来,开放式创新逐渐取代封闭式创新,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2003年,Chesbrough率先提出开放式创新的观点,在开放的创新环境中,技术创新被看作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开放式创新过程是知识、技术、传播、生产、需求等各要素之间紧密互动的过程。
2.创新环境
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环境包括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要素:内部环境主要由创新主体内部的制度、文化、教育和管理水平等微观因素组成;外部环境则由区域内政治、经济、产业等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等宏观因素组成。伴随着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创新文化氛围为主的软环境将成为创新群落间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CNAS于2017年底和2018年初分别发布了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和CNAS-TRL-006∶2018《轻纺实验室测量设备的计量溯源或核查工作指南》。这2份文件可以给实验室测量设备计量溯源性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另外,计量标准化部门应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发布和实施更多纺织测量设备的校准规范/规程并与测试标准相适应,满足实验室合格评定和测试的要求。
2.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
创新资源包括知识、技术、资金、人力、基础设施等资源。其中,知识和技术资源是实现创新的基本要素;资金资源包括各参与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中所支出的货币、实物、债权等;人力资源由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企业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等组成,他们负责落实创新活动,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基础设施资源则是为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的设备、仪器和场地等。
三、创新范式的转变及其影响
(一)创新范式的转变方式
1.从线性创新到网络创新。
1934年,线性创新率先由熊彼特提出,线性创新理论中,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是一个完备的创新路径,且各环节之间是直线关系;1979年,莫里厄和罗森伯格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有效配合,是决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1996年,Koput和 Smith Doerr提出:在技术快速替代、知识来源广泛的领域中,创新网络成为各主体互通资源、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
3.创新资源
根据功能差异,创新群落可划分为研究群落、发展群落、应用群落和服务群落。研究界负责知识技术的深入探索和挖掘,开发界负责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应用界负责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应用和推广。服务群落为整个群落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它们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3.拉式创新背景下的人人创新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担负着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充分发挥民主职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通过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等,从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满足人民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担负的主要任务不同,国家职能也应不断调整。江泽民在正确把握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完善、发展了国家职能理论,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起到了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软件技术的发展,创新不再局限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的专业人员,在拉式创新的大环境下,以终端用户为主导的创新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用户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定制化产品,通过企业官网或者其他网络平台,向企业传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1.创新群落
(二)创新范式变革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
2.注重辅助创新群体的作用
新的创新范式明确指出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及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促进这些创新种群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聚集形成一个具有创新驱动力的群落,从而实现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种群,促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种群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机融合,协同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1.明确系统的生态驱动力
新的大环境下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产学研三者协同作用,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力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这些主体为创新驱动主体提供物质、人才、资金及信息等,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作用尤为突出,此类创新种群为创新活动提供关键辅助力。
3.促生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政策变革
水稻移栽之后,要重点做好大田稻瘟病、白叶枯病的防治工作。水稻稻瘟病,在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生,其中水稻分蘖期到拔节期、孕穗期到始穗期是该种疾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使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 g,或40%的遛环唑悬浮剂250 mL兑水60 kg,田间喷雾。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选择使用70%的叶枯唑悬浮剂150 g或25%的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 g或50%的氯溴异氢尿酸水溶性粉剂30 g,兑水60 kg,田间喷雾。
创新发展变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创新发展战略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要想实现创新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撑是关键,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政策实施会更加注重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将创新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更加多元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创新保驾护航。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Approaches of “Growing-up Adul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 Case Study of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U Zhanming,XU Xinguo et al 89
四、完善我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议
为更好的发挥创新生态系统作用,结合新的创新范式提出以下建议。
(一)搭建知识共享平台
知识共享平台一般由行业协会牵头、各创新参与者共同参与搭建,通过开展咨询服务、技术培训、文化展览等活动,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除了负责基础知识的开发之外,还要加大创新所需的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资源,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司其职,在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下,实现创新生态系统内各创新主体的协同演进,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人创新的大趋势下,建立企业与用户间畅通的传导机制、灵敏的反应机制,构建针对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将是生态系统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
(二)完善生态环境体系
第一,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首先,政府要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战略,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可忽视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必须保证不同层面上政策的连贯性和匹配度。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方式,推进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第二,健全的创新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对创新的催化作用,大力将社会资本引向初创型、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扶持其快速成长;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开发多种融资模式,减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风险。最后,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一方面,创办高效互联的新型孵化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中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为广大终端用户提供技术、信息、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各创新主体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满意度。
(三)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创新文化即有利于培育创新的文化,所有的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它的支持和驱动。创新文化作为某一特定群体共同的形态,对其成员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有极大的影响,在创新变革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培育促进创新资源共享的创新环境,将不断加速产业内的创新发展。同时,加强文化培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创新文化对意识及行为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我国的创新新态势。
参考文献
[1]Moore J F.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 (3) :75-86.
[2]李万,常静,王敏杰,朱学彦,金爱民.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61-1770.
[3]李辉.“工业4.0”:新制造业生态系统[J].社会观察,2015(05):16-18.
[4]何向武,周文泳,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科技与经济,2015,28(04):31-35.
[5]陆燕春,赵红,吴晨曦.创新范式变革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16(03):168-173.
[6]孙源.共生视角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1):127-134.
标签:创新范式论文; 创新生态系统论文; 发展研究论文;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