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明 黄斌 崇左市人民医院 532200
[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LVEDD、LVEF、CRP、BN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CRP、BNP、LVEDD和LVEF有较明显的改善,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hs-CRP和NT-proBNP水平调节的效果明显,且对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具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冠心病性;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1]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冠心病患者会表现出胸部压榨性疼痛、气促、出汗、恶心及昏厥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冠心病患者常会伴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心力衰竭较为严重,通常,当冠心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有较大的几率发生心力衰竭,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死率可达到45~50%。我院就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开展了这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为41~65岁,病程均在2~3年。70例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被确诊为冠心病,且均有心力衰竭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并不是由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引起。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一般治疗,给观察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1 ),1天1次,1次1粒,服用70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LVEDD、LVEF、CRP和BNP的测量。
1.3 疗效评价指标
⑴显效[3]:患者心功能达到3级以上(含3级),并且病征与体征消失或有较明显的改良;⑵有效:患者心功能达到1级或2级,病征与体征几乎消失;⑶无效:患者心功能无变化或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分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数值更趋于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效果的分析:研究组35例患者中,总有效数为32例,总有效率达到91.4%;对照组35例患者中,总有效数为24例,总有效率为68.6%;两组比较,心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冠心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冠心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有较大的几率发生心力衰竭,致死率达到45~50%。通常,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会表现出以下体征[4]:运动能力下降、动脉硬化、心功能下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间质和心肌细胞的重构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而心肌细胞的病变会导致心室功能的退化。有研究表明:心肌细胞的凋亡是由于炎症细胞因子作用而造成的,从而导致心室功能的退化。
CRP是一种炎性反应的参与物,能够加强炎性反应特性,改变机体的抗炎性能,从而造成动脉功能障碍;BNP的浓度能够反映出左心室功能状况和心力衰竭的病情程度[5]。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能够抑制炎症因子、抑制心肌重构、抗氧化、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等的药品,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一定益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6],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CRP降低了35%,而辛伐他汀仅仅降低了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后,CRP、BNP和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CRP为(5.48±1.01)mg/L明显低于常规药物治疗后CRP的值(9.83±1.24)mg/L。此外,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的疗效与使用剂量有关,使用量为20mg/天时,疗效最为明显。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有较大影响,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廖旺,王瑜等.卡维地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58例[J].医药导报,2014,33(3):344-347.
[2] 金萍,宋玲.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13):1554-1556.
[3] 王大强,王革新.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NT-proBNP、hs-CRP和左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59-62.
[4] 吴炎,蒲红.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2,35(3):228-230.
[5] 陈简庆,张民乐,吴伟军等.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9-240
[6] Qu Y, Wei L, Zhang H.Inhibition of inflammation mediat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reloa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noncardiac emergency surgery.Coron Artery Dis[J] 2014,25(8):678-84.
论文作者:陶志明 黄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浆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