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货币可兑换改革为货币政策减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货币论文,可兑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中国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改革,包括稳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不过,想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局面不是一日就可达成。为了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推进货币可兑换改革和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就是必然的选择。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取消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境内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相对于此前境内机构只可在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80%与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的50%之和的限额内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而言,它不仅会增强境内机构持有和使用外汇的自主性和便利性,而且意味着中国真正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性。
随着经常账户改革的深入,资本账户的改革也会很快得到深化。中国允许境内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举措,可以促进规模更大的资本流动。
我国实际上还将个人资本账户开放当作了资本账户开放的突破口和试验田。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政策效果显著,今年2月到6月,个人购汇金额同比增长了259.42%,个人结汇金额同比增长31.52%。为了鼓励居民持有更多的外汇资产,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拓展国内居民的自有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除了投资于B股外,还可以投资于商业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各类QDII产品,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基金公司境外证券投资的QDII产品、证券公司境外证券投资的集合理财计划等等。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曾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放松个人在资本项下的外汇管理。
从长远来看,积极推进货币可兑换改革,有利于提升本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从短期来看,货币可兑换的改革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根本举措。当然,随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汇率机制的更加灵活化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较自由的货币可兑换与相对固定的汇率机制是不相容的。而且,为了使人们更愿意持有外汇资产,进一步建立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市场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持有外汇资产的流动性较低会打击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热情。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不仅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地参与外汇市场交易,而且个人和企业也可以自由地参与外汇市场交易,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外汇市场基本上由央行买方垄断的格局。此外,要为个人和企业持有外汇资产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易机制,否则,人们在资产选择中仍然会表现出强烈的人民币偏好特征。
标签:外汇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外汇交易论文; 货币论文; 外汇市场论文; 银行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常项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