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牙照样活,有牙却恐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恐怖论文,有牙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假牙组:幻影随形——鸟类的“假牙”
提一个被普通人忽略的问题——鸟有牙吗?有人宣称,自己曾亲眼看到过鸟类的牙齿。不过,阅遍当下的“鸟”海,我们最终确认——绝对无牙。
“鸟”海无牙
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灰雁,你会发现,它们上下喙的外部边缘是锯齿状的,这样的构造能让灰雁轻松地咬断嫩枝和青草。不过,这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齿,科学家们称之为齿状喙,很多鸟类装备有“齿状喙”构造,例如秋沙鸭借助它可以紧紧咬住滑溜的鱼。而游隼的上喙有狼牙般的锋利凸起,用以咬杀猎物,同样也只是喙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鸟类口中都有或大或小、高低不平的刺,这些倒刺向后伸出,貌似牙齿,可以确保吃下去的东西不会吐出来。当然,这也不能算是牙齿。
除了几维鸟,所有鸟类都在颅部前端有一个很小很尖的凸起,叫做卵齿,是用来划破蛋壳求得新生的。当幼鸟破壳之后,卵齿很快会脱落或者被吸收掉。尽管被称为卵“齿”,但这个构造其实只能算是角或者骨刺。
为什么没牙
科学家对鸟的祖先始祖鸟的化石进行研究发现,始祖鸟长着牙齿。然而奇怪的是,今天的鸟为什么没有牙齿了呢?原来,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地上移到天空中活动,每天忙碌地飞翔和捕食,使它们的消化器官发生了变化。它们的食道中有一部分膨胀变大,形成嗉囊,食物可以暂时积存在这里;它的胃也变化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叫前胃,后半部分叫沙囊,里面有很多小沙粒;食物从嗉囊先进入沙囊,由沙子把它磨碎,再返回前胃消化。沙囊里的沙子就代替了牙齿的作用而且它磨碎食物的效率要比牙齿咀嚼高很多,牙齿也就用不上了。
步步惊心——恐怖的牙齿
亚马逊食人鱼——与人类牙齿相似
在亚马逊的原始丛林中生活着一种食人鱼。它们长有特殊的牙齿,主要食物是植物种子和坚果。食人鱼发现食物后,前赴后继,迅速咬住食物,一般几分钟就可以把目标撕咬得只剩下一副“尸骨”了。
雪茄达摩鲨——与锯齿相似
雪茄达摩鲨食乌贼、鲔鱼,是一种相当凶暴的寄生型鲨鱼,它会借用腹部的发光器引诱猎物,待对方上钩后会先用下颚那如锯齿般的锐利牙齿咬住,再以身体回转的方式撕扯下其肉,被它攻击过的猎物身上会留下多处如同坑洞般的伤痕,达摩鲨通常会攻击鲸、海豚等大型的鱼类和海洋生物,有时甚至破坏潜水艇或海底电缆。
吸血鬼鱼——与吸血鬼的牙齿相似
在南美洲有一种鱼名叫水虎鱼,它有着锋利的牙齿并且无所不吃,但有一种鱼吃水虎鱼,它就是吸血鬼鱼,它长有锋利的牙齿、酷似欧洲传说中的吸血鬼,嘴部的尖牙最长能够达到约15厘米,几乎也是无所不吃。
盲鳗——与梳子相似
盲鳗的牙齿像一排一排的梳子,能将肉从猎物身上刮下来。有时候它们会钻进大鱼的尸体内,将尸体内的肉全部吃掉,只剩下外面的皮和鱼骨。盲鳗还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黏液,可将四周海水粘成一团,在敌人遇到这种黏液时,盲鳗早已逃离。盲鳗不仅会吃掉鲨鱼,还向所有大鱼发起袭击。同时,有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盲鳗进食其实并不用到嘴,它可以通过皮肤去“吃”东西。
动物不刷牙为啥牙也白
人类牙齿变黄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药物和化学添加剂会使色素沉积、牙齿变黄,吸烟、饮浓茶、喝咖啡也会使牙齿变黄,但这些问题不会发生在自然界的动物身上。
野生动物通常吃的是生的食物,一般不会有残渣,牙菌斑等破坏牙齿的微生物也不容易存活。而且,大多数动物的牙龈都很强壮,牙齿坚固,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撕咬食物,这也保证了牙齿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强化,保持洁白、锋利强健。不过有些动物也有清理牙齿的习惯,一种小鸟会钻进鳄鱼的嘴巴帮它们剔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清洁鱼能游进鲨鱼和石斑鱼的嘴里,将它们的口腔清理得一干二净。一般说来,素食动物的牙比肉食动物的牙健康,吃熟食的动物的牙齿不如吃生食的动物,所以许多家养的小动物由于长期和主人一起吃熟食,也有可能会患上各种牙病。
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虽然蜗牛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颗左右的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当蜗牛找到食物时,它会分泌一种相当于4%的硫酸溶液的酸性唾液将食物的外部软化,然后用带牙齿的舌头将食物一点点撕碎吃掉。因此蜗牛在拥有硬壳作保护的同时,它们的唾液和牙齿是最有力的进攻武器。
同时,蜗牛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不相同。在中国,蜗牛象征缓慢、落后;在西欧则象征顽强和坚持不懈。有的民族以蜗牛的行动预测天气,苏格兰人认为如果蜗牛的触角伸得很长,就意味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