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优势明显,完全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更深入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是最重要的惠民工程,施工人员要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是否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能盲目应用,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本文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喷射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应用。由于此技术有着一定的技术优势,因此在堤坝施工中能产生重要的作用。但在进行施工中也应当注意一定要全面的把握施工流程,促使施工能达到规定标准,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1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特点
当前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此项技术当中主要以灌浆为基础,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来保证工程的地基稳定,从而提升水利堤坝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我国在当前的应用中主要都是中小型工程,有着分散性的特点。在早期阶段中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灌溉需求。因此在当时的阶段对工程的质量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在堤坝的建设中如果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那么可能会导致出现渗漏的问题,从而影响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因此,当前阶段我们一定要积极的研究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堤坝中的应用,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高压喷射灌浆有着多种不同的工艺,主要包含了摆喷、旋喷和混合喷等几种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微型摆喷技术施工,这种方式中有着L 型式的特点,在板墙体连接上更加可靠。因为在喷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串孔的问题,导致邻孔的墙板体形成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高压喷射的过程中应当采取隔孔喷射的方式,也就是在第一天的时候喷射单号孔,在第二天喷射双号孔,以此进行交叉喷射,从而提升整体的质量。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可以应用到基础加固当中去,在使用中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这种方法能更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量比较低的地基处理中应用效果更是突出。但在使用高压喷射灌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它对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扰动作用,并且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促使其真正的能产生加固作用,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2 水利水电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
2.1 原材料
在具体开展高压喷射灌浆前,应对浆体保水性、可泵性予以有效控制,即对浆体实施参数处理,并将浆体转化为立方体模型, 结合科学养护手段的选择, 再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全方位、精准度测量,若其强度达到规定标准,则证明浆体保水性与可泵性效果良好;若未达到规定标准,则应避免该浆体流入施工现场。除此, 浆体干缩也是影响高压喷射质量的关键因素,为避免浆体干缩问题的发生,可适当在浆体制备期间掺加膨胀剂。
2.2 定位技术
在进行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时候,需要对喷灌的位置进行确定,这一过程需要采用定位技术,并且还需要严格遵循施工图纸上的要求,对于工程中涉及的数据进行考虑和参考,在找准防渗墙的过程中利用定位技术,因为很多施工过程中墙体中会有钢筋,因此在定位的时候需要避开钢筋,并且在有钢筋的位置做好标记,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所有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全部符合,尽可以进行钻孔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钻孔技术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内部泥浆能否循环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对施工现状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可能威胁施工质量因素的处理效果,所以在施工中可以适当的将跟管、钻进与钻孔技术结合应用,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孔机角度是否垂直,在钻孔机达到预设位置时是否先进行垫平并对立轴等关键物理参数进行测定均关系到钻孔的最终质量。一般情况下,钻孔的孔位设计与实际需要的位置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50mm,钻孔灌浆率也要达到0.5%左右,深度在设计底高程之上,在钻进过程中,深度每增加3m 需要进行一次水平尺测量,以此保证钻孔的角度与设计完全一致。钻孔间的间距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的经济性,而且对凝结体的强度、整体性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水利水电防渗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具体的钻空间距进行合理的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结构,而其要综合分析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现阶段大部分水利水电施工中会采用1.8m 直径、15°摆角、2m 孔间距的形式进行钻孔间位置的布设,具体工程可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在钻孔检验后,通常需要通过风和水轮在孔口敞开、管道至于钻孔底部的情况下进行反复冲洗。
2.4 下入喷射杆
喷射杆下入至底施工与泥浆固壁钻孔施工同时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应用套管跟管钻进,可通过终孔后取出钻杆后,进行喷射杆的下入,然后再将使用的套管拔出,也可以在终孔后直接将钻杆取出,然后将护臂泥浆或PVC 护管臂从钻孔灌注。在泥浆护臂钻孔完成终孔后,喷杆下入施工可以直接进行;钻杆在旋转振动钻进、射水法钻进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喷杆的作用,喷灌下入之前应对所应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进行试喷,以此保证下入后肯社的实际效果;另外在下入前应有意识的通过胶带包扎等手段使喷嘴在下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
2.5 高压喷射
高压水、水泥浆、压缩空气三种成分在喷射管下入至预定深度后,需要按顺序进行输送,然后进行持续1~3min 的静喷,浆液冒出时按照设计的各项参数进行喷射,在喷射的过程中,要保证提升速度、压力值、流量值等参数与设计的完全一致,并将检测的实际数据准确、全面的记录。可见,高压喷射灌注技术的施工效果,与喷射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前期钻孔、下入喷射管等施工过程,是保证各项参数与设计参与一致的基本前提,所以施工中任何环节存在问题均会影响水利水电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质量。
2.6 检查
完成灌浆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查,要严格全面的检查施工质量,并且检查周期维持在一个月。比如,对灌浆区的钻孔进行检验,压水试验就是必须要进行的,通过观察岩心胶,来判断它的施工质量是否出现了问题。同时,还需要分析各种参数。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质量并不是只能够通过压水试验来确定,在评定工程灌浆质量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在蓄水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工程的原始记录,并且仔细分梳灌浆资料记载。对检查孔进行构建,并且做好检查工作,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为了对胶结现状进行检查,都需要去除岩心,要将压水试验应用到设立的检查孔中。如果将帷幕灌浆的方法给应用过来,还需要对钻孔的数量进行检查,根据十分之一的灌浆孔来设置数量,按照20 比 1 的标准来设置固结灌浆的比例。对于检查孔的直径,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方式的检查孔分别控制在 110 毫米以内和 140 毫米以内。
总之,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一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具有强化基础强度和防止基础渗透的良好作用,所以想要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合理使用,就需要对这一技术进一步进行质量控制,用科学的手段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以便于确保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佳乐.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
[2]冼少强.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
[3]金彪,张文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5).
[4]蒋国勇.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科技展望.2015(35).
论文作者:封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高压论文; 钻孔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