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新篇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篇章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发展
根据费孝通先生和省委领导同志的意见,从1993年5月到11月,我们在江阴、吴江、溧水、海安、宿迁、盐城、沛县等七个县(市)进行了小城镇的跟踪调查。七年一次,300多项指标,1300多位工作人员,历时半年,遍及200多个乡镇,拿到73000多个数据,这可谓是一项大工程。
对七县(市)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江苏省在农村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市化步伐也大大地加快了。这是一个合理的结果,也是一个可喜的结果。
一、小城镇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阶段
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写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章《小城镇、大问题》,不仅对小城镇建设的实际工作起了指导作用,而且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掀起了“小城镇研究热”。十年过去,影响不衰,更为可喜的是小城镇已经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新发展,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大、一高”。
中心镇的数量增多。1989年,苏锡常地区共有建制镇(即中心镇)148个;到1992年底,中心镇增加到237个,三年净增89个。其中苏州市增加54个,达到118个;无锡市增加18个,达到63个;常州市增加17个,达到56个。中心镇的增加,并非行政力量所能全部操作,而是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一种表现。
在中心镇显著增加的同时,其他集镇的规模和内在质量也有了很大变化。这同样证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才是集镇建设的主要推动力。
小城镇聚居人口大量增多。到1992年底,苏南集镇人口达到406.6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比1989年的326.82万人增加79.86万人。从1989年到1992年,苏南增加了89个建制镇,聚居人口增加了79.86万人,平均每个建制镇(中心镇)增加9000人。当然,集镇增加的流动人口远远不止这些。
在集镇人口较快增长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人口超过2万、甚至5万人口以上的大镇,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或二倍以上。这些人口大镇,也是经济大镇,如宜兴市的丁蜀镇、江阴市的澄江镇、昆山市的玉山镇、吴江市的盛泽镇、常熟市的虞山镇、张家港市的杨舍镇、无锡县的前洲镇、仪征市的真州镇、胥浦镇、江都的江都镇,其实就是一座小城市。
小城镇的功能增多。过去,农村集镇的功能至多有三:一是一个乡或几个乡的政治中心,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三是工业品下乡的中转站。如今大不相同了,小城镇首先是农村工业发展的中心。1992年,苏锡常三市有乡(镇)办工业企业11717家,产值为974.82亿元,都办在中心镇或其他集镇上,平均每个集镇有工业企业27家,工业产值2.27亿元。其次,农村集镇如今还是农村里的人才中心和流通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三者都从这里通过,小城镇的纽带作用日益显得突出。第三,在农村迅速兴起的第三产业,主要以小城镇为载体,小城镇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村一定社区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传递、文化娱乐、科技咨询、法律服务、治病防疫等多功能的服务中心。而且,小城镇作为劳动力转移和集聚的“蓄水池”功能仍是不可替代的。1992年,苏锡常地区的小城镇容纳了乡(镇)办企业工人180多万、外来打工者近200万人。
小城镇的镇区规模有所扩大。各种类型的小城镇,近几年镇区面积都有扩大,有的扩大一倍,有的已扩大三四倍。扩大的途径,有的是通过镇乡合并、改造旧镇区而延伸获得的,有的是通过新建工业开发小区而获得的。无锡县前洲镇,随着经济的大幅度发展,镇区面积已从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大到3平方公里。所以,镇区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镇区规模的扩大,又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的继续发展。
小城镇内在质量和外观面貌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有明显改观,一是交通,二是通讯,这两方面都加大了投资力度,使小城镇的开放型面貌更为鲜明。与此同时,小城镇在规划、设计方面有很大进步,注意工业、商业、文教卫生和生活区域的分工,注意镇区布局的合理和环境的保护。对于居民的生活设施,也已摆到重要的位置,注意现代化的实用性和风格,注意保护和美化环境。
以张家港市塘桥镇为例。建国之初,镇上仅有一条东西街,100多个店铺门面,镇区面积仅0.1平方公里。现在的塘桥镇,镇区建成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建有日供水4000吨的自来水厂,11万伏的变电所,并自备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4000门程控自动交换机1990年已并网开通。新建的人民路全长2公里,横贯镇区东西。4公里长的环镇公路,绿树成荫,四通八达。镇东、镇南和镇西各有一个工业小区,集中了近50个镇办工业。在镇的商业区和文化区,百货商店、商场、宾馆、旅馆、医院、邮电大楼、文化中心、新华书店、影剧院、农贸市场、小商品商场等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镇上拥有10多家厂办研究所、5家市级产品测试中心,科技人员总数近1000人。这里还是围棋之乡,定级棋手1000多人,三级以上乃至进段的有50余人。这里,确是“村庄里的都市”了。
集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在生活方式方面,“镇上人”下班以后不再象他们的父辈那样去摆弄“自留地”或是晒太阳聊天,有的是看书看杂志,有的是辅导孩子,有的是进舞厅消遣,享受城市式的文化生活。在思想观念方面,“镇上人”的思想脉搏随时代一起跳动,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都已同“城里人”没有多少不同。
二、小城镇经济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这主要在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作用,而且带有历史性的意义。
第一,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布局。江苏各地中心镇的大量兴起,使城乡布局趋向合理化。1992年,苏南地区的小城镇数达到587个(包括中心镇237个),平均3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小城镇。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小城镇就是农村中的城市、“村庄中的都市”。小城镇越多,“村庄都市”的区域范围就越大。从总体上看,大大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协作、文化交流和区域布局的改善。
镇上人口的不断增多,镇区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小集镇发展成为中心镇,不要多久,就是一座小城市,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城镇化的阶梯结构。这样一种结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二,增强了小城镇的辐射力。这意味着增强了城市化进程的拉动力。小城镇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商业、服务业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在实力增强的同时,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力也相应地增强了。这除了表现在商品的流通以外,还表现在产品扩散、人才下乡、信息下乡、技术下乡、文化下乡、镇村联合办企业、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许多方面。小城镇辐射能力的增强,对改变周围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对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提高了广大集镇居民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意味着农村可以留得住大量人口,减少了城市膨胀的压力。小城镇的发展,使上学、交通、通讯、购物、娱乐、医疗等条件大为改善。苏南地区小城镇的生活质量不比城市差多少,有些方面还比城市强。正因为这一条,小城镇成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许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都乐于到苏南的小城镇落户。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空气比城市清新,住房比城市宽裕,生活比城市方便,工作比城市实在,有了这几条,离大城市远了一些,可是走向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更近了。”
三、发展建设小城镇,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从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优势出发,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首要环节。
(1)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所谓本地实际,就是本地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物产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规划不能离开这些优势和特色,而是要发扬这些优势和特色。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和许多苏北名镇,现在所以能够做到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就是注意了规划的指导思想。
(2)规划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考虑到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需要,在交通设施、分区布局、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留有充分余地,给子孙后代留下用武之地。
(3)规划要和宏观的发展要求相衔接。具体地说,就是小城镇的规划,要与省、市、县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要与一个县、一个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就事论事,避免大拆大建。
(4)规划要有大的功能分区。既不能照搬照套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注意规划和建设必须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工业区、金融区、旅游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功能区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5)规划要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许多小城镇也是一件前人留给今人、今人留给后人的艺术品,要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当总体规划完成后,还要有精心的设计,特别要把主要街道的大厦的设计和镇区绿化布局的设计认真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