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计成功运行的关键问题_审计软件论文

网络审计成功运行的关键问题_审计软件论文

网络审计成功运作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适应网络审计的制度环境

网络审计作为一个经济服务工具,在利用和维护已有法律体系的同时,更要体现自身的特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性的法律---网络审计准则。这样的准则必须对网络审计范围、方法、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职责作出明确限定;对业务约定书及审计报告等电子文件的框架和提供信息项目制定一个基本结构,使之模块化,方便客户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比较。

由于网络审计在审计独立性、客观公正性以及审计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仍然类似于传统审计,并且有时还离不开实地审计的参与,所以在规范类似审计方面可以适当沿袭

仍适用的传统审计准则。上述网络审计法律环境的建立,将使网络审计的运作更加规范、更有保障。

提高审计专用软件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

网络时代的风险观念不同于传统的风险观念。因为网上交易公开化程度较高;数据被未授权人员修改的可能性很大,使系统面临的信息风险骤增。而许多企业在网上发布的财务信息经常变换,偏离会计准则要求的信息还没有被监管部门发现就已经被替换掉。故建立一个在监管部门严格监控下的网上财务信息强制存档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牵制网上的财务信息披露。这些信息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最新动态和一些以前审计的档案信息,可供以后开展审计时查阅和运用,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审计风险。

从网络审计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过程出发,审计软件应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Web服务器的安全性、应用服务器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业务管理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提供完备的安全保证,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为此,除了要对软件的操作者规定不同的权限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模块作为审计软件系统的"前置"来专门处理电子信息。具体地说,(1)由前置模块来完成对输入电子

信息的接收、真伪鉴别、解密、格式转换,然后传给财务软件处理;(2)针对发出的信息由它加密(将标准数据格式生成电子报文并加密)和发送。

提高企业财务软件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财务软件的开发未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特殊要求,会计信息化与审计处于一种脱节状态。在会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财务软件一般都具有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而我国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在设计与开发中,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于审计线索提供应从双向性和多维性入手。所谓双向性是指财务软件允许审计人员按照会计凭证←→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会计报表等顺序进行双向查询,同时还应允许分别对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进行双向查询。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财务软件的查询设计都是单向的,反向查询较困难。所谓多维性是指财务软件所提供的审计线索查找路径应是可以交错的。即对任何账户的辅助核算(部门、供应商、客户、个人、项目等)均能实现一对多的或双向的查询,而且在查询账簿的同时,可随时查找某一账户对应的某笔交易额及相应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多维性的实现受双向性及软件专用性的影响与限制。

另外,若财务软件开发时能全面考虑审计程序的嵌入,则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完成部分审计任务。

标签:;  ;  ;  ;  ;  

网络审计成功运行的关键问题_审计软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