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
朱红民
(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河南洛阳 471500)
摘 要: 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在生态视野下寻求发展。目前,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重视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也体现出地域特色,但仍存在办学经验缺乏、专业设置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职业教育资源缺乏、课程模式生态效度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要明确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基于地域特色、市场特点开设职业教育专业;构建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态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智力障碍学生构建生态化职业教育支持系统。
关键词: 职业教育;智力障碍学生;生态;特殊教育学校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研究者开始从生态学视域关注教育问题。生态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基本观点是:世界是一张相互关联的网,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运转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必须依靠生态系统的延续而生存。研究者主张在“生态和谐”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和思考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有机互动以及可持续的成长;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自然、开放、创新的模式,既要培育生态和谐的教育环境,也要凸显教育主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还要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和谐统一[1]。有研究者根据生态系统观,将职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构建为由内系统和外系统独立运行并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系统[2]。在内系统中,职教教育师资队伍、生源、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等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水平;在外系统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因素等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还有研究者提出需从生态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课程问题,寻求构建符合个体和谐发展的生态化职业课程,培养具有“生态化整体人”的终极目标[3]。对智障学生而言,基于所处的生态环境,探索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构建生态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完善职业教育所需的广泛支持体系是其必然的追求,这有利于改善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融入社会,并为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增强独立性,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二、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生态现状
(一)在政策支持下大力开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但经验缺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残疾人职业教育从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也指出要“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中期、短期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在政策支持下,许多特教学校都着手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并经过职业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特殊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洗礼,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许多学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要么照搬普通职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要么课程理念陈旧、课程目标不明确[4],教学随意,缺乏规范性,这些因素都导致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缺乏生态效度,效果不佳。
(二)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地域特色,但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较集中在烹饪、家居、家政、美工、缝纫、编织、种植等专业[5]。还有些学校开设金木工、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办公自动化、产品外加工、养殖、美容美发、园林花卉等专业。地域就业市场特色会促使一些特色专业产生,比如结合地方“水暖产业”开设“水暖加工”课程,结合地方茶业特色,开设茶罐加工与包装课程[6]。总体而言,有些特教学校过于关注市场需求,或者学校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智障学生自身情况,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学生不喜欢上,或者学不会,导致学生参与性差,职业技能未掌握牢固,职业教育效果差。也有一些特教学校只考虑了学生能上什么内容,且低估学生的潜能,开设的专业及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所学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智障学生职业教育资源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特教学校开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资源缺乏,包括缺师资、缺设备、缺场地、缺实训基地、缺经费等。在师资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师资专业背景与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完全不同,意味着开展职业教育的特教学校需要重新配备师资队伍,这导致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从数量、专业化水平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教学所需,绝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都是兼职。现有职业教育教师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在设备、场地等方面,许多学校具备烹饪、美工、缝纫等专业所需的一般设备及场地,但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会较缺乏资源。有些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开设多专业共用的多功能室,能初步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而种植、养殖、园艺等专业对场地要求较高,只有一些有条件的郊区或农村地区特教学校才具有较好的资源保障。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具备有较丰富资源,这也是导致智障学生职业教育质量不佳的重要因素。在经费方面,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教育、残联以及自筹等途径,但总体而言,经费不足现象普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经费缺口较大。
(四)职业教育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但课程模式生态效度仍欠缺。许多特教学校从七年级就开始增加职业教育课程,或者以专门的职教班形式开展职业教育。最终依据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意愿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职业教育课程。不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注重循序渐进,课时也逐步增加。到九年义务教育后,以专业教育为主,强调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为他们进入职场提前做好准备;但也会和之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衔接,甚至会继续设置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重视智障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后,再接受更多的专业课程学习。总体而言,智障学生的现有职业教育课程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缺乏实践基地或支持体系,导致职业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后不适应,这很大程度可归因为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课程教学不到位,以及后续的追踪支持体系不到位。
(一)明确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在生态视野下,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而其实质在于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到智障学生特点和需求,是否以学生为本思考他们在职业教育和就业过程中需具备的基础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英国采用个性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基于残疾人能做什么而非身体功能缺陷是什么来开展残疾人的职业教育[7],这有利于发现每个残疾人的职业发展潜力,开展个别化职业教育,也有利于保障他今后的职业技能是其所擅长的。对特教学校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其属于中等职业教育,一般以“重基础、强积累和适应”为主,这和高等职业教育“重技能、强应用和创新”的发展取向有本质不同[8]。这意味着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基于其基础能力和知识,以融入社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促进自身独立为主。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也要强调适应性。比如,对轻度智障儿童,强调“宽基础”,可以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促进他们掌握通用型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拓展知识和技能,以及灵活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性。对中重度智障儿童,可尝试定向培养,在初步培养通用型技能、职业规范、社会交往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短期培训、强化培训等增强职业技能。
三、智力障碍学生生态化职业教育实施建议
另外,职业教育效果不佳还由于智障学生自身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比如很多学生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也很少主动地去寻求答案,基本都以家长和教师为主推进。他们在职业教育课程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需要教师非常细致、具体地教授。这些特点也导致职业教育开展具有较大困难。
2.会计结算风险。银行在大部分企业的金融会计结算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的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这方面就需要很高的要求,首先整个进程都需要保证完整和科学,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银行业务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要问题发生,那么就会给不法分子营造机会,使得一部分资金的损失,甚至被转移,而且这种违法行为很多时候都具备隐蔽性,难以被人发现,所以一旦被违法分子得逞的话,造成的损失就会是巨大的,风险系数也很高。
定义传输速率超过阈值的用户数量与总用户数量的比值为归一化网络满意度,记为Unet=|{n:n∈N,vn>vth}|/N.
另外,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需进一步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比如,需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主题式培训,善于发现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循循善诱,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适合智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课程内容教学时,需要充分运用任务分析法、结构化教学等方法。比如,运用任务分析法将各种职业技能进行小单元教学,降低学习复杂技能的难度,同时也可以采用流水式作业的方式,只需要每名学生掌握某一单元技能,分工合作完成目标任务。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尤其要强调难度低、易掌握,比如将烹饪技术的教学适当程式化,每个菜都从按量配材料、按结构化程序操作、计时烹饪等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或者结合职业特点尽量开展流水化作业,以此降低变化性,提高可达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就业市场的规模、变化性、对智障学生的包容性等特点来合理开设职业教育专业。例如,考虑到未来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清洁、整理、烹饪等服务需求,智障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大有裨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将家庭清洁、家务整理、烹饪等内容作为每个智障学生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性。对有些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只要其基本运动功能不存在明显障碍,也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半成品材料、使用自动化家用电器、配合采用提示技巧、改变环境或调整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达成独立操作的目标。
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重点关注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智障学生富有差异、充满个性的成长,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有研究者认为,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工学结合的方式,在考虑企业的需求基础上来开设课程[9]。目前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智障学生不具有就业竞争力,找不到工作,或者即使顺利就业也无法适应,其原因仍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没有真正贯彻“生态化”理念,而工学结合的方式就是有效解决途径。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企业需求来安排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重视智障学生的职业技能对环境的适应性。除了需要熟练掌握某一操作技能,还要具有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智障学生的核心要求。但如果不具有生态化理念,不关心他们在现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不适应就业情境而被迫离职。有些智力障碍学生虽然具有较娴熟的职业技能,但在遵守职场规则、社交规则、自我照顾、守纪律、守时、责任心等方面表现出较多问题,这也会影响其职业适应。所以,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除了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他们开设一些通俗易懂、重视实践应用的职业道德、人际交往等课程。
(三)构建智障学生的生态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智障学生生态化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需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为导向。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及生态实际确定智障学生培养规格,设置契合他们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方案、课程架构、教材体系、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评价途径等。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地域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完善课程设置,既要从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方面考虑是否融入了生态系统观,是否体现出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新课程思想,还要考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是否兼顾了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是否为他们融合社会、获得独立提供了便利。一般而言,职业教育课程需要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考虑基础课程知识和职业知识的衔接,比如由生活技能课程导入与职业技能课程。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注重学以致用,这样会有利于其与职业教育阶段的衔接。还要注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能亲身实践,根据课程属性充分开展实践教学。
另外,重视智障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其实无需过于强调技能和创新,也就是说并不需要智障学生学习一些新的、变化过快的、容易被淘汰的职业。一方面,他们学习职业技能原本就比普通人群困难,且不容易适应快速变化。另一方面,从实用性看,往往最传统、不易过时、人们基本生活必须的一些职业更适合智障学生,比如学习烹饪、家庭清洁等对智障学生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些职业需求量大,准入门槛低,且可以作为其自身的家庭生活技能进行培养。而且,由于与生活密切相关,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练习,也更符合生态化职业教育实践的需求。当然,从学校教育层面而言,可以在开展职业教育前,尝试运用多种测试工具,对智障学生职业性向进行评估,分析、选择适合他们的职业,明确职业教育定位对他们的适切性。
(二)基于地域特色、市场特点开设职业教育专业,提高就业可能性。从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空间来看,地域特殊性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比如,城市地区特教学校的智障学生学习中餐烹饪、中式面点、家庭清洁、酒店服务、保洁等职业技能;农村地区特教学校的智障学生学习农作物及果蔬种植、畜禽渔业养殖、花木栽培、园艺、农家乐或农家菜烹饪等职业技能。只有考虑到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智障学生就业空间,才可能确保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为智障学生构建生态化职业教育支持系统。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依赖于生态化的职业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其中,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支持、实践资源支持等方面尤为重要[10]。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支持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的政策,但在实践层面,还缺乏规范、有序、实用、生态的具体落实方案,比如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缺乏可操作的保障性措施。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通力合作,打破各组织机构的藩篱,构建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支持体系,基于职业教育阶段、就业服务阶段以及两者之间的衔接阶段给予政策支持、专业支持、资源支持。特别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保障机制的兜底来共同为智障学生创造职业教育及就业的联动机制,促进智障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竞争就业和庇护就业。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采取社区化支持式就业模式,以个别化教育和环境生态为取向,开发就业机会、发展职业重建计划、拟订就业服务计划、训练工作适应能力、追踪辅导并及时汇报训练成果。对特教学校而言,需要学校校长充分发挥“领导力”,善于协同创新,借助政策的支持加强与地方企业间的深度合作,规模较大的特教学校可以在校内办厂,或者与企业合作,由企业在学校设立工作室等,为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与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获得不错的赞助才能拥有经济自由,赞助带来的高额度的奖金及分类奖金计划刺激着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跃跃欲试。其次,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因其赛道本身就充满人文景观,近年来各大赛事更是与国际旅游机构合作,甚至直接成为合作伙伴,主打马拉松旅游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拉松的国际化。再次,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都会运用分级报名的形式,推动全民参与。明星牌也是推广马拉松的有效方式。波士顿马拉松还会通过赛前晚宴进行赛前造势。纽约马拉松则通过《纽约时报》公布完赛者名单,吸引大众参与。伦敦马拉松更是通过“说出你的马拉松故事”主打情感牌,以跑者励志故事引起共鸣,吸引大众参与[10]。
骆塞夫先生《向阳与背阴》由树讲到人,背阴者生活艰辛,然,不甘平庸者以百倍于他人的努力,最终成材、成才;向阳者生活条件好,若借此机会养尊处优不肯努力,最终也难成栋梁之才。揭示的就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辩证关系。
在师资方面,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急需一批经验丰富的、具有职业教育的先进意识、具备实施职业课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目前师资紧缺、师资专业素质不达标等问题,建议多途径进行培养。一方面,可以为现有职业教育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机会,通过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了解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学习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模式。还需要深入学习智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采用任务分析、结构化教学、行为支持技术等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所学职业技能。另一方面,需鼓励教师进修,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到企业、工厂等实地进修职业技能,特别要鼓励教师进入到地方企业学习,引导教师“双职双岗”,提高教师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进教师对企业工作的了解,提高教学能力,优化协调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所学职业技能更趋近真实化,改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生态效度。也可以聘用企业工作人员担任实训教师,促进教师与企业员工取长补短,为今后继续向学生提供就业支持服务打下基础。另外,智障学生获得职业上的独立需要一个多学科合作的专业团队来给予支持,不仅需要学校教育阶段的课程实施团队,还需要就业后给予持续跟踪支持服务的专业支持团队。所以,需要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支持部,从职业评估、职业课程开发、职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就业及追踪服务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红玲.“生态和谐”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目的观[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47.
[2]陶军明.职业教育政策生态性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45-49.
[3]何曙芝,王庭之.生态化课程: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37-41.
[4]王欢.工学结合视角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5]赵小红,潘镭,姚洁.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康复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6(2):41-46.
[6]李秀,张碧燕.福建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2):49-55.
[7]谢明.让残疾人有尊严的生活:赴英国考察残疾人职业教育随想[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12):36-38.
[8]陈瑞英.德国特殊人群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5(30):93-96.
[9]张莉.我国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2):23-25.
[10]王姣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08.
中图分类号: G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438(2019)04-0073-04
收稿日期: 2018-11-02
作者简介: 朱红民(1961-),男,河南栾川人,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智障儿童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课题研究”“县域特殊学校智力/发展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JCJYC16160373)。
[责任编辑 郑丽娟]
标签:职业教育论文; 智力障碍学生论文; 生态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论文; 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