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听读物的心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物论文,心理分析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外,老师给幼儿读图画书是常见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国内,老师给幼儿读图画书的情景却很少见,一般是在图书角里摆上图画书,在规定的时间里让部分幼儿自己去看。
笔者以为,在幼儿园给幼儿读图画书的情景之所以少见,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读图画书这一教育形式缺乏研究,忽视了它的作用。这实在是件憾事。这种教育形式不仅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有助于提高幼儿文学欣赏能力,而且还能使老师了解幼儿,以便促其健康发展。
虚构与现实
幼儿喜欢听成年人给他们读图画书。不管是坐在父母的腿上,还是和其他幼儿围在老师的身旁,动听的故事都能把他们带到很久很久的以前,带到异国他乡或动物世界。在虚构的世界里,他们被那动人的故事所吸引。“再讲一个”,“再讲一段”,他们总是无休止地要求成年人再给他们讲;即便是以前读过的书,故事情节都很熟悉了,也还让成人给他们讲。
1.相同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将自己与故事中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人们发现,在听故事的时候,幼儿常将自己和其中的一个角色合二为一,即以角色自居。一些研究人员也指出,幼儿同情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如,幼小者,一个什么也不会的人,受批评的人,盼望强大起来的人等等,容易与他们合二为一。有人在研究中观察到,一名3 岁儿童在听格林童话《狼和七只小羊》这个故事时,突然插话说:“没有我么?”这个3岁儿童的“没有我么”, 是指与自己合二为一的小羊出现在图画里了吗,或者可以理解为因在图画里没有见到自己而不满。
幼儿为什么会与角色合二为一呢?有人认为,是故事情节唤起了幼儿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幼儿与角色的感情共鸣使虚构和现实融合在一起,出现了幼儿将自己与角色合二为一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四五岁幼儿中也存在,据有关研究介绍,一次老师读完书后,一名女孩忍不住对老师说,我和桃姑娘(指书中主人公)一样,也从家跑出去过,不是我干的事情,非说是我,妈妈还生气。
2.幼儿的心理活动与故事情节的发展
幼儿与角色的重合现象(即合二为一)是变化的,它往往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而重合,时而分开,在二者之间徘徊。
细心的教师一定会发现,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一动不动,安静得连咽唾液的声音都能听到;有时又会像决了堤一样说起话来,与故事情节有关系的无关系的,想起什么说什么,然后又安静下来继续听。
这种一言不发地进入虚构世界,回到现实想说话,再进入虚构世界——在虚构和现实间徘徊的现象,是由故事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
为了展开故事情节,作者常在登场人物不知情的情况下,让读者预先知道一些情节。例如,在《狼和七只小羊》中,狼不知道羊妈妈对小羊说过,要注意来者的声音和脚;同样,小羊也不知道狼为了欺骗他们去过药店、粉店,可是读者全知道。因此,当小羊高兴地迎接妈妈归来时,幼儿却叫:“是狼,不能开门。”幼儿和书中的小羊并没有站在完全相同的立场——成为小羊。
读者知道而书中角色不知道的情况,在反复读同一本书的时候不同。第一次作者没有告诉读者的事情,读者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才能弄明白。幼儿被动人的情节所吸引,很难回到现实中,发表自己的感想。第二次以后,幼儿知道了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命运,开始变得从容不迫,安心地将自己和角色重合起来——明白是虚构还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如,以自己的方式与小羊重合。幼儿反复读一本书的乐趣在于每回都有新发现。
3.从混沌到有区别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对虚构和现实的认识也不同。
给二岁左右的孩子读《呜、呜》,谈到“呜、呜,我哭”,下面的孩子就将正哭的孩子与此对号说:“就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以为书中的人物和自己一样,不能区别虚构和现实。
到了3岁左右,对于上面的同一场面,说××是那个哭的孩子, 会立刻遭到抗议——“不是,她是××小朋友!”
4岁左右的幼儿,听读《三头小猪》时,如果成人提议给3头小猪安上下面小朋友的名字,有的幼儿就会生气地抗议:“盖砖房的小猪还可以,别的不行!”也有幼儿会表示接受:“反正是假的,行。”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和登场人物不一致时,就会采取批判的态度;只有突破了这禁区,幼儿才能做到区别虚构与现实——“反正是假的,行。”
到了5岁,如果书中的人物和幼儿同名, 本人和班里的小朋友都会兴奋;如果书中的人物尽做坏事,本人就有点儿坐不住了:“真的写着吗?”想确认文字上的真假。如果是真的,就有些不好意思,可能会说:“我可不干那事!”但情绪很愉快,不像以前那样生气。他们意识到了,登场人物是假的、编造的。
幼儿阶段,虚构和现实从混沌发展到有区别,这趋势也存在于反复读同一本书的过程中。
插话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第一次听读一本没有接触过的书时,出于对与自己重合人物命运的关心,没有余力顾及其它,只是静静地听。但在几遍后,知道了故事的情节,就把注意转到图画的细微部分、不熟悉的词语,只要有一人开始插话,就会引起不断的议论。
插话,会给老师带来困难,但它突出了登场人物的立场、感情,能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如,在《狼和七只小羊》中,狼从面包店到粉店路上这幅图形,还有麻雀和猫;山羊妈妈看到惨状非常吃惊的画面里,背篓里的草要掉下来了……这时的幼儿,这个那个议论不停。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没有进入虚构的场面,才对细节感兴趣。但在集体听读的场合,以此为契机,使幼儿更直观地看待虚构中的真实,对加深理解是有益的。
日本一位姓中村的研究者对此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令人深思:
“一个2岁的孩子发现,狼欺骗了小羊, 进到屋子里去的那张画中,柜子上有一个很小的镜框,于是问:‘这是谁?’如果成人回答是小山羊的爸爸,‘小山羊的爸爸怎么样?’这个孩子一定会问。‘可能是爸爸离开了他们?’‘不对!要是这样的话,不该摆照片呀!嗯,一定是死了。’听了这些推测,这个孩子肯定又会追问小羊的爸爸是不是被狼吃了。也许的确如推测那样,山羊们就是在如此残酷的动物社会中生活。”
如果是吃了爸爸的狼,羊妈妈和小羊一定会非常憎恨,小心不受骗;最后杀狼时,心情会更加迫切;狼死后会更加高兴。对书的理解到了这一步,谁能说没有插话的功劳呢?因此听读书的时候,不应要求幼儿把手放到腿上,闭上嘴,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对于插话不予制止的话,幼儿会将记住的登场人物的对话或者文章,和着老师的声音一起说,或者用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不是谁在扮演什么角色,也不是老师叫他们说的,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要说的。
和大家一起说,或者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说,与登场人物成为一体的感觉很有意思,这种幼儿能自由地用声音来表现的读书活动,本身就是幼儿的游戏,甚至可以称为书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