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理论对中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秀丽

希望理论对中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秀丽

(北戴河疗养院血透室 河北秦皇岛 066100)

【摘要】目的:使患者积极乐观的接受透析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希望理论融入到中年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给患者提供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掌握中年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开导、疏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希望理论;中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356-01

中年人既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又希望保持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养育子女。中年人患病会对整个家庭系统和正常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中年患者病后常常容易出现“角色行为缺如”或“角色行为减退”的现象。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年维持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2015年9月—2017年6月,我院对98例中年维持性透析患着进行健康教育,将希望理论融入到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对患者消极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耐心开导、疏通。使患者积极乐观的接受透析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中年患者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文化程度:本科24例,大专30例,高中34例,小学8例,文盲2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透析时间4小时。

2.希望理论的内涵

Miller和Powers[1]从希望本质和辞源学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希望,将希望定义为:“一系列对美好状态和事物的预期和描绘,一种可以自我提升或者从困境中释放的感觉。这种美好的预期不一定要建立在某个具体的事物和现实目标之上。因此,希望是一种对未来以相互关系(主要是与他人相关)为基础的美好预期,是一种自己可以胜任和应对某事的能力感,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意度,一种对生活的目的感、意义感的体验,以及对生活中充满无限的‘可能性’的感觉”,应用最为广泛的属Snyder希望理论模型。

3.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

自我概念紊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家人的愧疚,表现为抑郁、焦虑、自卑、悲观、绝望等。

4.提升患者心理希望水平的护理措施

4.1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疾病信息知晓的程度呈正相关[2]。有效的信息支持包括相关的疾病知识、血液透析的原理、规律透析的重要性、科学饮食及饮水限制的重要性、透析并发症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为其提供个体化信息支持,促成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帮助患者调整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从而恢复自信和自尊,让他们在疾病治疗中有一种主人的感觉,让他们意识到健康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患者的心理希望水平。

4.2 协助患者制定可行的生活目标

根据Snyder等人的希望模型,目标是希望的核心,护士要帮助患者设置目标,并循序渐进地迈向目标,让他们感受到实现目标的希望,当个体的目标实现时,希望这种愉快体验就会油然而生。比如,透析治疗前与患者共同设置舒适而安全的透析目标,首先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理接受治疗,在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治疗结束,护士与患者共同回顾整个治疗过程,启发患者不仅要体验心理和疾病症状的改善,还要总结获得的积极心理应对和自我管理技能,激发内心的积极力量。

4.3 调动患者的动力思维,驱动患者的心理能量

希望理论认为动力思维的来源十分重要,持续感受到来自于家庭、朋友、医护人员的鼓励、肯定和支持是动力思维的来源之一,我们可藉于回想过去的成功经验来提升动力思维。医护人员通过引导患者回忆过去幸福的生活经历、事业成功的经验,使其产生愉悦、坚定、顽强的正向心理能量,激发患者对于未来的构建,驱除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

4.4 良好的社会支持作用

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希望水平越高。护士要善于发现并激活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告知患者的亲人、朋友、同事,不断给予情感支持、安慰、鼓励和肯定,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和疾病。

4.5 提高患者的社会回归率

由于规律的透析治疗,患者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及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自我价值的希望也会消退。希望是一种伴随着参与期望的内心感受[3]。近年来,国外以5个E为原则的康复治疗,使许多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5个E就是指鼓励(Eneouragement)、教育(Education)、锻炼(Exercise)、工作(Employment)、评估(Evaluation)[4]。它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地给患者以鼓励,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自我照护、工作、劳动及娱乐,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维系自我价值的希望,降低悲观、沮丧、绝望的心理。

5.结论

传统医学模式的心理治疗重视减少和消除无望感,而不是主动构建希望式思维。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是渐进和上升的,不断吸取新的理论与知识是护理得以长足发展的前提[5]。Snyder相信希望会带动人的情绪和感觉,强调充满希望的信念,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力量,引入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提高治疗效果[6]。因此,将希望理论与心理护理策略整合,不仅能给患者提供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并有助于意愿信念的增加和维持,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青方,郑日昌.希望理论: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430-433.

[2]张云萍,薛小玲.希望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5):1319-1321.

[3]杨丽.希望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内科,2009,4(3):444-445.

[4]王涛,要加强对腹膜透析治疗的应用和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5,4(3):119.

[5]魏曾曾,王维利.希望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46-47.

[6]王志林,张伟杰,郑爱明.希望理论与认知心理的治疗整合[J].医学与医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0):40-41.

论文作者:李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希望理论对中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