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福建农业发展研究_农民论文

新时期福建农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新时期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2001年局部地区虽然遭受了比较严重的冰雹、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但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目标,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农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1年,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条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开始进入恢复期的增长,农村社会安定稳定。

(一)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2001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探索结构调整的路子,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继续增长,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35.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

1、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总量下降,但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优质率提高。2001年春夏粮食播种面积917.1万亩,比上半年减少91.8万亩, 减幅9.1%,总产量257.3万吨,减幅8.5%。 调整出来的耕地主要用于发展蔬菜、花生、瓜果、食用菌等。春粮中,效益较低的大小麦比重下降了5.7%个百分点,效益较好的薯类上升了6.6个百分点。全省优质和品质较好的水稻种植比重提高,其中早稻的优质率达到59%,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经济作物总量继续扩张,质量有所提高。 全省各地将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出来的耕地,大量扩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油料、烤烟、蔬菜、青饲料等经济作物,大田经济作物上半年种植553万亩,比增20万亩, 增幅3.6%。其中蔬菜面积238.18万亩,比增8.9万亩,增幅3.7%。1 —8月份,全省水果产量为156.7万吨,比增46.4万吨,增幅42.07%,全省春茶产量达5.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4.9万吨增0.2万吨,增产4.1%,产值7.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42万吨,产值3.9亿元,基本上与去年持平。 受出口限制和国内市场供给充裕的影响,上半年食用菌生产呈低迷态势,7月份后大宗产品香菇、 蘑菇的收购价格略有回升。

3、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生猪、 蛋禽生产困难。畜牧业生产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户已达2.65万户。全省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上半年达9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0 %。至8月底,生猪存栏和出栏量继续增加,生猪存栏达到1084.5万头, 同比增长3.2%,出栏1020.4万头,同比增长8.6%;草食动物稳定增长,效益平稳,牛羊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6.1%和4.2%。畜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除生猪价格下降外,禽蛋、鸡肉和牛羊价格同比微涨。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以液态奶、肉鸡加工、蛋制品为代表,地方传统优质品牌产品为特色的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形成了以规模场为基地,大型加工企业为龙头,超级市场为销售网络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涌现出一批如“佩玉”牌系蜂产品,“河田牌”河田鸡系列产品,连城白鸭等名牌产品。但由于受到饲料粮价格大幅度上涨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总体效益水平下降。养猪业与去年对比,效益严重下滑。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逐月下降,平均猪粮比价为5.12∶1,远低于去年同期6.47∶1的水平,9月份猪粮比价为4.77∶1,仍低于5.5∶1的盈亏平衡点。

4、林业和渔业两大产业规模扩大。 林业与渔业产值已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0%。上半年共完成造林更新总面积120.9万亩, 占年度计划的120.9%,林产业实现总产值284亿元,比增8%。 林产工业平稳发展,总产值12.2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商品材实现产销平衡。 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46.68万吨,比增3.77%,其中海水养殖比上年同期增长7.2%,淡水产品增长4.3%,海洋捕捞下降2.1%。 上半年渔业产值149.9亿元,比增10%,水产加工产值为58亿元,加工产量为65万吨, 分别比增9.4%和14%。

(二)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据调查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53.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3元,增长5.1%,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农民收入结构出现变化,一是工资性收入继续构成增收的主体。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即打工收入)为530.4元,比上年增加53元,增长10%, 占同期农民现金收入增加额的66%,工资性收入额在现金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是农民现金增加的主要来源。二是家庭经营收入略有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880.2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465.7元,增长0.8%,扭转了近四年来该行业下降的势头,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农民家庭第二、三产业收入分别为134.0 元和280.6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和2.6%。 三是沿海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快于山区。除福州市增长3.1%外, 其他沿海市增长幅度均比全省高,其中厦门增长9.4%,莆田增长8.2%,漳州增长7.5%。

(三)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在农民负担方面,制度落实比较到位,负担总体水平有所下降。除3个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外,全省实行预决算制度的乡镇达93%, 农民负担监督卡入户率为81%,有65%的乡镇实行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全省已有漳浦、诏安、晋江、永安等38个县、市、区的5890个村实施了取消村组招待费,可节省村组接待费用支出约1.1亿元。1—7月份, 全省共查处涉农负担案件78起,通报批评有关责任人34人,党政纪处分有关责任人26人,查处违纪违规金额289万元。 根据各地农民负担预算情况分析,2001年人均承担的提留统筹费约为69.5元,比上年减少1.6元, 占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控制在国家规定的5%限额及1997年预算额范围内,农民负担总体上比去年有所减轻。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九五”期间,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遍及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各个产业和沿海、山区各个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加工率,延伸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活跃了产品流通,开拓了市场,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省重点培育了水产、林业两大产业和水果、食用菌、茶叶、烟叶、花卉、蔬菜、甘蔗、畜禽、稀珍养殖等九个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涌现了永春芦柑、漳州香蕉和花卉、平和蜜柚、同安蔬菜、安溪乌龙茶、古田食用菌、莆田常太批杷、浦城果、长汀河田鸡、光泽鸡业、南平奶牛、连城地瓜干、闽东大黄鱼、福清鳗业、东山鲍鱼和芦笋、永安林业等一大批龙头型产业。2001年全省各地相继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具体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经营的步伐,全省农村涌现出一批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农业产业化新型组织形式,全省各级已有产业化经营组织1984个,其中组织化比较高、带动面比较广、规模比较大、联结比较紧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有1078个。

(五)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闽台农业合作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开辟了外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台商农业投资区、农业引进实验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加大农业利用外资的工作力度,外商投资农业项目向全方位、规模化发展。特别是闽台农业合作,层次日益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交流日趋频繁,逐步实现了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农业交流合作呈现新局面。上半年福州市举办了两场农业专场招商会,共签约农业项目137项,总投资3.74亿美元,其中台资项目18项, 总投资1.66亿美元。漳州市上半年新批办农业“三资”企业59家, 总投资8800万美元。第三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期间,各种花卉、农产品成交额1.495亿元,签约外资投资项目71个、外资额1.92亿美元。 漳州实验区在第五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期间,共签约农业“三资企业”项目82个,总投资2.21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其中,台资农业项目61个,总投资1.35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1.32亿美元;台商签约农产品加工项目28个,总投资7473万美元,利用台资7157万美元。

(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

2001年全省继续实施国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17.3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5万多处,加固加高新建提防202.78 公里。到8月份,全省千公里江堤建设施工设计完成181.21公里, 占全年任务的88%。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挥下,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效地抵御了6.13暴雨、2号、4号强台风,5号热带风暴和8号强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农业经济虽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积极性受挫。

应该说,我省农业发展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由总供给增长决定转变为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步决定,由供给数量增长决定转变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决定。由于当前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质量优化的农业增长愈来愈受到需求的制约,加上农业生产成本加大,边际效益降低,种粮效益低的状况严重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经济作物经过1999年的严重“冻害”后,香蕉、荔枝、龙眼等主要产品大幅度增长,收购价大幅度下跌,一些地方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畜牧业由于饲料价格上升,效益明显下降。有些养殖场、养殖户已出现亏损。2001年北方大旱,粮食减产,加之欧盟对玉米需求大幅度增长,将推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我省饲料玉米价格还将上涨,农民增收的前景并不乐观。农业增产不增收,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农民收入减少,影响了生产积极性,必然减少生产投入,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农民收入减少,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使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成为“水中望月”;农民收入减少,不能富裕起来,必将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结构调整的绩效。

应该说,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制约结构调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结构调整缺乏总体规划,盲目性、趋同性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把结构调整局限在农业内部,只停留在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的增减上,缺乏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规划。二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不高,农民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缺乏流通的组织与社会化服务,开拓市场难,国内市场趋近或已经饱和,对国际市场又不熟悉,农产品出口受阻,结果是产量增加,效益下降,从而挫伤农民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使农产品的流通存在很大障碍,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拉动农民调整。

(三)农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

农民是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主体。虽然从总体上看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收入水平不平衡,不少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困难,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况且,农行等金融部门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撤消了部分经济欠发达乡镇的营业所,另一方面将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多数地方的担保公司形同虚设,财产抵押的条件十分苛刻,致使许多乡镇中小企业借贷无门。现行的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农村点多面广的资金需求,许多地方反映现在农民根本贷不到款。更重要的是,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的“农转非”现象,加剧了农业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给农用物资的购买和增加投入造成了困难。

(四)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各地通过探索,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集中了部分零星分散的承包地,促进了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处于自发、无序和不稳定状态,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也带有相当大的应急性、随机性和暂时性等问题。农民自发流转基本背离经济效益的诉求,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运行,使得土地使用权流转处于短期、不稳定状态,难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也加大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不少乡村干部反映,农户自愿原则与总体规划布局时有矛盾。在乡村组织土地使用权流转时,总有个别农户不情愿转出自己的承包地,或者要价太高,影响了当地土地流转计划的实行。目前很多乡村更看重土地成片集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重要性。有的乡村集体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热情虽高,但具体办法还不多,而且行政推行的内在驱动力比较强。

(五)农民负担转嫁为农业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后,地区间出现农业税负新的不均。虽然农民负担较大幅度减轻,但由于农业税及其附加与土地挂钩,“摊额入亩”,每亩土地承担的费用增加,这样农民负担转嫁为农业负担。人均耕地面积多的地方,农民负担降幅相对较小,耕地面积多的农户就要比耕地面积少的农户负担相对较多的农业税及附加。同时,计税土地面积核实难。由于在第二轮承包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部分乡镇、村工作不够扎实,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应付了事,农户对计税面积不予承认;农村习惯亩与标准亩之间差距较大;农村非农用地现象普遍,普遍存在有税无地现象等问题,而中央规定计税土地不能重新丈量,因而对计税这一基础数据在许多地方无法确定,将影响税费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2002年农业发展中两件大事的分析

2002年,在改变单纯追求以农产品产量增长的观念,建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在把客观指导、市场导向、信息引导、政策调整、经济杠杆等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点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将保持平稳的继续发展态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我省即将进行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将对我省的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加入WTO后对农业的影响。

加入WTO对我省农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将为我省农业国际化创造非常有利的环境,有利于我省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农业资源与市场,有利于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对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降低产品贸易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我省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从近期看,我省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

1.对粮油作物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省粮食市场的开放程度必将大大向前推进, 粮食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成为我省提高合理配置资源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我省粮食安全程度较底。未来我省粮食生产量增长将趋缓,甚至可能出现一定时期内的总量减产。而同期受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需求总量将呈刚性增长且消费结构上向优质方向发展,这就加速我省粮食自给率的下降,从供给方面显示粮食的不安全状况。而且,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粮食储备安全程度不高,这说明我省粮食市场竞争力差,这对于商品粮生产者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对水稻的影响。水稻是我省粮食的主栽品种。 粮食是耕地密集型的产业,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仅0.55亩,位居全国之末,而且基础设施老化,防抗自然灾害能力弱,资源约束决定了我省粮食产业的“先天不足”。同时,我省粮食生产物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加入WTO后我省水稻将不具比较优势。

(2)对大小麦的影响。 我省大小麦的生产近年来呈逐年萎缩的态势。 目前我国小麦的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而且生产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一状况表明我国小麦缺乏国际竞争力。我省小麦生产物化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高于小麦主产区,将更不具备竞争优势,小麦生产将进一步萎缩。

(3)对油料的影响。我国油料作物生产成本虽低于国际市场, 但加工设备成旧,工艺落后,导致出油率低,成品油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优势。我省油料虽然以花生为主,但是受整个油料国际市场的影响,仍将受到一定的冲击。

(4)对薯类和杂粮的影响。由于我省气候优势, 加上旱地面积较大,发展薯类具有一定的优势,加入WTO后拓宽了出口渠道, 将有利于薯类加工品的出口。杂粮生产方面,由于多年来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价格波动,导致小杂粮对外贸易不稳定, 直接影响小杂粮的生产。 加入WTO后对小杂粮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2、对经济作物的影响。

(1)对水果的影响。 我省是水果生产大省,目前形成了以柑桔(柚)、香蕉、龙眼、荔枝等常绿果树为主(占面积70%),李、桃、、柿等落叶果树为辅的品种结构,并大致呈现“五带一区”的果类品种布局。入世后,对水果产业应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柑桔和龙眼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我省柑桔占果类总面积的1/4,总产量的2/5,但是由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品种结构不合理(如中晚熟温蜜占宽皮桔总量的1/3),品质差,成本高等原因,难以与美国、巴西优质甜橙竞争。在柑桔类中,芦柑和蜜柚尚有一些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在龙眼方面,由于澳大利亚、泰国北部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春季少雨夏季雨水充足),现在正大力发展,这将对我省果类总面积约1/5的龙眼产生潜在威胁。二是我省优势水果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据综合分析,荔枝、枇杷、橄榄、晚熟龙眼、香蕉、早熟桃、早熟梨等果类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对茶叶的影响。福建是茶叶生产的适宜区。 茶叶是我省传统出口农产品,全省约有1/10人口从事茶业相关行业。 我省茶叶具有良种良法和多茶类的综合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乌龙茶和白茶更是我省特有的优势茶类。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出口将继续增加。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药残留量超标,导致出口限制增大问题。2000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茶叶的各项卫生标准提高2—100倍,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农药残留量降解问题,将使我省茶叶出口陷入被动之中,出口优势将荡然无存。

(3)对食用菌的影响。我省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大省,产量、 产值和出口创汇额多年居全国首位。我省的食用菌生产在资源、技术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随着出口配额的取消以及生产原料的降低,这一优势将更加明显,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4)对蔬菜的影响。近几年,我省蔬菜出口量大幅度增长, 发展势头强劲,出口规模继广东、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蔬菜出口基地主要集中在龙海、同安、漳浦、东山等闽南金三角县市,出口品种主要有芦笋、荷兰豆、竹笋、毛豆、甜碗、花椰菜、洋葱、菠菜、萝卜、槟榔芋、莲子等脱水或速动蔬菜,年出口量约20万吨。蔬菜生产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省蔬菜除了具备价格优势外,还具有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

(5)对花卉的影响。我省是全国七大花卉主产区之一, 其中观赏花卉和工业、食用、药用花卉各占半壁江山。我省的水仙花、榕树盆景、室内观叶植物、多肉多浆植物、国兰及洋兰等在国际市场上均具有较强竞争力;鲜切花生产也具有冬季优势,可以补充季节性市场。但总体而言,我省花卉尚属“幼稚产业”,外向度还不高。加入WTO后, 随着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输入,国内花卉种子和种苗市场将首当其冲,一些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的花卉企业和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民可能在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

(6)对甘蔗的影响。我省是甘蔗生产的“高产高糖”区。 多年来,甘蔗生产在含糖量、单产和良种繁殖方面始终名列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了不同成熟期、不同生态型搭配的以早中熟、旱地为主的高产、高糖、适应性广的良种体系。由于受全国糖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压缩落后的制糖生产能力的影响,近年来我省甘蔗生产不断萎缩。从目前我省糖价与国际市场价对比来看,加入WTO后我省糖业不会受太大的冲击。 而且目前我国正在采取限制使用糖精和甜味剂,关闭内销糖精厂和加大打击走私糖力度,国内食糖市场会有所扩大。在此情况下,如果借鉴产糖国政府的做法,对制糖业采取保护措施,降低制糖业生产成本,提高综合利用率,我省糖业仍有发展空间。

3、对畜牧业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加入WTO后,对我省畜牧业发展利大于弊。 一是由于我省是缺粮省,80%的主饲料粮要从外面调进,而饲料成本占畜禽饲养成本的70%。加入WTO后,我省可以从国外调进低价的玉米、 小麦麸等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贸易壁垒的取消,将加快我省畜禽产品的出口。三是国外先进生产经验和管理技术的进入,将有利于提升我省畜牧业生产水平。同时,我省畜牧业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省小规模生产企业和散养农户由于饲养成本高,将受到较大冲击;种畜禽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大多以引种后再繁育推广为主,几乎没有育种经验,缺乏与国际大型育种厂家竞争的实力。加入WTO后, 对我省正在兴起的奶牛业发展很不利。

4、对水产业的影响。

水产品是福建大宗出口农产品,近年来占农产品出口1/3以上。加入WTO后,我国承诺到2005年水产品的平均关税下调到10.6%, 并对国际国内水产品经营采取一致的税收和关税。这将促使部分国外水产品进入福建市场,但由于价格原因,我省水产品扩大出口仍有一定的潜力。

5、对林业的影响。

福建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加入WTO后,随着关税下调, 外来林产品大量进口,将严重冲击各种类型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生产和造纸业。取消配额后,我省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的森工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福建林业优势将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冲击。林化产品方面,松香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产品,加入WTO后,由于关税壁垒的减少, 对松香出口是有利的。(注:潘弘图:《福建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应对入世的对策》,《福建论坛》,2001(10)。)

(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调节,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001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粮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粮食主销区要不失时机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作为缺粮大省的福建,必须认真面对这次改革。

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因素。一是全国统一规范的粮食大市场尚未形成,而我省是缺粮省份,粮食供求对全国市场的依存度较低,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省将面临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总需求刚性增长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旦粮食供求形势趋紧,我省粮食市场供应将受到较大影响。二是当前我国的粮食供求形势仍然是阶段性、结构性、低水平的供过于求,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刚性增长,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总量和品质将不断提高。三是我省当前的粮食市场价格虽有所回升,但当前未恢复到合理水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周转库存购销价格倒挂,存在较大的潜亏。四是我省粮食产业化水平、口粮自给能力、粮食市场发育程度、国有粮食企业的整体实力、粮农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心理和市场承受能力,以及政府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与其它省市场如浙江省等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省已初步具备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条件。一是我省粮食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市场对粮食商品的调剂能力比较强,粮食产需缺口120亿斤主要通过市场解决。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且具有较大的潜力。农民对结构调整有较高的积极性。三是我省粮食安全意识较为浓厚,具有较为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目前全省的中央和省地县储备总量已达23.9亿斤,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粮食安全储备标准,但也为粮食市场开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粮食企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减员增效取得初步效果。到2000年底,全省粮食企业在岗总数为1.88万人,比1997年下降了63.9%,粮食企业负担有所减轻,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此,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我们应坚持两手抓,制定好两个方案。既要制定好调整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的方案,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又要制定好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方案,抓好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工作。要加大优质品种、专用品种的选育引进、实验和示范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推进优质化进程。同时,大力推进节本增效、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粮食增产实用技术,提高种粮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在1998年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判断,1999年又明确提出了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2000年又提出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任务,而是个长期的任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展开。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突破口,一个抓手,或者说是具体的途径。

(一)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农业结构是农业各生产部门以及部门内各生产项目间的构成比例和组合,是农业资源的转换器。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结构。随着收入增长,需求的中心也会从低层次逐渐转向更高层次。同时,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需求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多样化和高级化。

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面向市场,着眼于提高质量、效益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调整,是着眼于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调整,是包含农产品品质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这种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迎接加入WTO挑战、 增强农业竞争力、赢得更多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农业结构进行了四次适应性调整: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4年,主要是在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调整偏重粮食单一结构,生产虽有发展,但变化不大。第二次是1985年至1992年,主要措施是大念“山海经”,不放松粮食,搞多种经营,单一种粮结构向农、林、渔、乡镇企业并举转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手段的驱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性很大,区域性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第三次是1993年至1997年,它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增加非粮食物总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产产业化经营,这次调整实现了供求格局的历史性跃进,产品供给比较充裕。但由于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各地农业发展仍以追求增长农产品数量为主,多的不优,优的不多。第四次是1998年至2000年,它属于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向农业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通过“升级型”调整,使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通过体制问题的深化改革,形成一套结构调整的新机制。(注:沈亚军:《升级、动力、“充电”:“十五”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福建论坛》2001(9)。)

当前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取向是调“优、高、外”。调“优”,即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比重协调的生产格局;优化种植业的内部品种结构,扩大生产市场容量大的品种,淘汰不适销的品种;优化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产品优质率。调“高”,即通过调整结构,改变经营粗放、效益低下的局面,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调“外”,即通过调整结构,发展创汇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的外向度,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的农业组织经营形式。它是新阶段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抓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并依靠其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实力、经验和销售网络,致力于开拓国内外农产品生产市场,不仅能够带领千千万万的分散农户进入大市场,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市场信息,引导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克服个体农户分散决策经营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农户通过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市场有效联结后,生产的产品不愁销路,资金有了保障,他们就会充分利用家庭的劳动力,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流通,使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逐步形成家庭经营的主导产业,并使其生产经营规模逐渐超出家庭的范围,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农户,从而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发展水平看,目前已出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以公司加农户的简单组合。公司直接与农户签定农产品生产合同,也就是定单农业的形式。第二层次主要是龙头企业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组合。以龙头企业为纽带,按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第三层次主要是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科技、信息、市场一体化,有条件的还与出口贸易连接起来的组合。以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着眼点,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从组织形式上看,目前主要有链条组合型、块状组合型、农科教组合型、土地承包型、信息市场型、专业合作型等组织形式。各种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已有效地推动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益,带动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但也应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面临着一些尚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如龙头企业建设水平较低,带动能力不强;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龙头企业建设缺乏规划,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尚未真正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导作用。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1、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效益。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无论是哪种所有制企业,也不论其经营方式如何,只要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都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2、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要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以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江泽民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又反复指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检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使广大农民由温饱进入小康,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

农民是农村经营的主体,也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靠农民来进行,结构调整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农民的直接参与,取决于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构成因素是农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收入不断增长的渴望。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成功调整的主要标志,最终就体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上,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上。这也是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动力所在。如果忽略这一点,在结构目标选择上、调整的基本思路上、各种具体政策的设计上轻视了农民利益,不注重农民收入的增加,这样的调整就缺乏群众基础,必然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不能变为其自觉行动,结果注定是不成功的。

标签:;  ;  ;  ;  ;  ;  ;  

新时期福建农业发展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