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讨论文_孙寿明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讨论文_孙寿明

(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飞速发展,但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革新工程管理模式,从现场管理和工程管理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

作为施工企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意义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未能充分发挥出项目管理的优势,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并结合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与工程实际,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以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进行创新,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而且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也能满足新时代下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另外,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能满足现代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市场的完善必然会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使其能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要求常常出现偏差,例如管理体制有待于完善、施工组织方案有待于规划。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如下所示:(1)工程工期控制不当,工期控制是建筑工程重要内容,但是部分企业在制定工期方面不按照工程实际状况,导致不合理缩短工期现象的发生。(2)原材料采购模式管理,当前企业的采购采用批量化采购方式,但是在实际的采购管理中,由于管理机制防控不严,从而造成采购安排不当,增加了采购资金的投入。(3)现场施工管理和人才资源配置不当,对现场管理、工程技术参数量化控制等没有足够重视,从而造成工程建设质量失察。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匮乏也是影响管理模式革新的重要因素,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配置不佳,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统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3.1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施工组织顺利开展,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缺乏全面性,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囊括了更多的管理内容,管理者要处理好工程利益分配,同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工程“事故”。因此企业要创新管理理念,首要做好建筑成本、建筑质量、工期安排、现场安全四个主要方面的工作,优化工程管理工作。

3.2管理机制的更新

建筑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应当开展企业的员工教育,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质量等观念,提高员工的职业综合素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经营的管理机制,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以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合同管理的控制措施,克服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节的状态。给施工管理部赋予其一定的组织协调职能,在合同的约束下完成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的控制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这样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机制,解决以往的只重视进度、投入,轻视管理与合算的问题,改变施工与核算相脱节的局面,有效的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立专门的技术部门,根据工程中新技术、设备、材料等的需要,加强施工技术与科研的创新,为高质量的工程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有效实现职能的划分和目标的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人员管理的创新

(1)要提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项目经理和安全员不但要持岗位证,而且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证(ABC证),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应该做到持证上岗、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教育。

3.4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技术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当前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检测技术逐渐推广应用,这给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新型的发展道路。企业应当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建立工程管理数据库,把分项项目、施工流程、施工操作等关键技术数据进行入库,提高技术管理的科学性。此外企业要升级信息化工程管理体系的人才配置,提高管理人员的建筑工程素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技术优势。

3.5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及监督机制

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及监督的机制,以打造一支专业、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从而建设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并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根据公平、公正及公开的原则,以在竞争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的血液,以为企业增加新的活力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与标准,以促进管理、施工人员严格安装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进行作业,有利于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及工程质量然后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在党政工作、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及后勤保障等工作中,都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使各项管理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团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根据工程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两个基本点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监督体制,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目的。

3.6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在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发展的源泉,为管理工作提供动力,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当重视企业价值观创新,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控制能力。再者要创新文化目标机制,提高企业品牌宣传,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要扩展企业文化创新渠道,为企业员工创造更多的提升空间。

3.7造价控制的创新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中,必须要重视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首先,应构建健全的企业内部造价管理系统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项目负责人、法人、基层员工三个层面的造价控制系统,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对三种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法人在决策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而项目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成本核算及工程款回收等工作的;而基础员工则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三位一体造价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造价控制,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其次,加强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企业成本目标的确定与产品价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目标成本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测算同时还要根据施工层面所产生的直接、间接及管理等不同层次的费用进行测评,并根据各项目造价明确施工企业的目标成本,以计算出市场能够接受的相关成本指示,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业的深化改革,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更加深入、细化。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其管理涉及范围较广,如何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筑企业及管理者应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项目管理模式,不断的深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等各方面,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并将责任制贯穿于项目的管理之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泽峰.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J].山西建筑,2013(14)

[2]徐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

[3]古道葵.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论文作者:孙寿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讨论文_孙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