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普外科;236000)
【摘要】目的:探讨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活动的护理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屈伸、后伸、外展、外旋等上肢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能够加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功能;满意度;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79-01
乳腺癌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当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为乳腺癌根治术,疗效确切,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筋膜、肌肉、胸部皮肤等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出现术后上肢活动障碍,严重时会导致冰冻肩,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了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例患者中,年龄在23~6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2±3.0)岁,患者病理分期:Ⅰ期13例、Ⅱ期27例、Ⅲ期5例,其中有12例行改良手术、33例行根治手术;观察组45例患者中,年龄在21~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8±2.9)岁,患者病理分期:Ⅰ期14例、Ⅱ期29例、Ⅲ期4例,其中有14例行改良手术、31例行根治手术。两组进行年龄、病理分期、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内容为:①术后3d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这一阶段对患者的手指、手腕和肘等部位进行功能锻炼。提醒患者抬高患侧,对于患肢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按摩护理[2]。②下床期。术后3-4d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屈肘锻炼,这一时期主要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训练。术后5d接触上肢绑带后,指导患者做上肢锻炼,用手接触同侧的耳朵或者肩膀。术后9-10d,抬高患肢肘关节屈曲,进行上肢抬高训练,还可以配合扶墙锻炼,逐渐提高患侧上肢的抬升功能[3]。③出院后,加强早期上肢功能活动锻炼,指导患者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以及身体耐受力适当的增加上述训练的次数,加大扶墙抬高上肢动作幅度,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也要慢慢的扩大[4]。待患者的上肢功能有了一定的改善后,逐渐强化上肢旋转运动和后伸运动。患者应每天训练1-3次,每次训练时间在30min以上,遵循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量,要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力,避免造成过度疲劳或者受伤。
1.3评价指标
①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上肢活动度评分。②使用本院自拟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4]。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上肢活动程度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患者上肢活动程度
观察组患者在屈伸、后伸、外展、外旋等上肢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 两组的患者上肢活动程度比较
3讨论
当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为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切除乳房以及肿瘤周围的脂肪组织、淋巴管、血管等,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乳腺癌术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上肢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若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冰冻肩,患者存在强烈的负面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了早期上肢功能训练指导,结果显示,接受针对性早期上肢功能训练的患者在屈伸、后伸、外展、外旋等上肢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上肢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上肢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构建,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对照组为80.00%(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97.78%的护理满意度,有着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构建,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身体耐受力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逐渐增加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情况,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上肢功能活动指导,能够加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丽娟. 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素养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位芳.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活动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5,39(02):216-217.
[3]魏彩兰.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01):114-115.
[4]王永凤.运用护理程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01):104-106.
[5]蓝秋丽.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13):2011.
论文作者:王雷娜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7
标签:患者论文; 上肢论文; 乳腺癌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