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掌握着各种资源和行政权力,如何把他们选出来、用起来非常关键。党的十九大以来,尽管选人用人的清朗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但就干部提拔考察方面来说,也还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标准不够科学、方法有待改进、机制不够健全和监督不够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改进。
一、主要问题
(一)缺少专业化的考察队伍
缺专责机构。当前,重庆市干部考察组都是按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临时“拉郎配”;或者谁用人谁考察,没有专门的干部考察机构。
缺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考察人员的较高素质把握较好,但对考察人员的相应资格缺乏认证或者衡量标准,没有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资质证明,削弱了考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缺专业技能。由于缺少专题业务技能学习培训,考察人员对干部考察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及手段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对察人识人技巧和人才测评技术掌握不够,影响了干部考察的精准性。
(二)缺少全息化的考察方法
信息掌握不全。平时对干部的动态表现、接访情况、群众评价等情况没有及时记录在案,对拟提拔考察对象的重要涉干信息数据搜集不全,很难全面客观真实地把考察对象的像画准。
信息研判不深不透。考察中,考察组通常是依据考察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和主要领导的评价下结论,没有真正做到从干部本人档案中去挖掘特质和发现不足。
主客体双方信息不对称。绝大多数考察都只在本单位进行,对考察对象在家庭和社区等的表现不闻不问或者难闻难问。
(三)缺少科学化的考察标准
标准不完善不健全。有关制度对干部的能、勤、绩、廉四个方面的考核还未进行细化,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标准过于笼统。不论经济部门,还是别的什么部门,也不分地区或者板块,多数侧重于共性或者普遍性方面的考察,干部考察民主测评表不分级别层次、不分类别领域,使用同一张民主测评表。
标准透明度不高。从干部的角度看,大家对选拔到什么岗位的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标准不清楚,对干部的经历和主要业绩等不清楚。
(四)缺少常态化的考察机制
要经常走近干部才能全面准确识别干部。但在工作中,不用不考察、平时少考或用时急考等急拿现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存在抢时间“赶考”的情况。
(五)缺少制度化的考察监督
监督主体职责不清。由于暂无干部考察工作条例或者细则,加上考察组内部职责分工不清、人员流动、纪实缺失或者证据链断裂等原因,存在责任认定难等问题。
监督手段不太管用。考察组必须履行干部选拔任用风气监督职责,对干部选拔任用中违规违纪行为,有的睁只眼、闭只眼,不如实记录或者不按规定进行纪实,对记录材料不注意保存,时间长了或者找不到或者看不清。
问责追责避重就轻。一旦应追责问责情形发生时,很难把握统一尺度,要么对应问责对象没有干部管理权限,无法追责;要么一人受过或者集体揽过,成了事实上的法不责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策建议
(一) 加快建成专业化的干部考察队伍
成立干部考察工作机构。干部考察人员应从兼职逐步转向专职,不能长期东拼西凑。应组建专门的干部考察机构,或依托第三方机构,将干部的考察与任免职能分属不同部门,相互制衡,提升组织公信力。
建立干部考察工作人才库。精选干部考察工作人才,分级别、分系统建立干部考察专业人才库。
提高干部考察人员业务技能。尽快建立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定期验资质,用法治思维提高从业执业的权威性、严肃性,增强职业荣誉感。
科学配备考察组成员。选派熟悉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人才测评、心理访谈等业务的人员,分别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分门别类的对症考察,而后汇总综合分析,真正做到谁考察谁负责、哪方面出问题就追责具体考察人员责任。
(二)尽力采用全息化的干部考察方法
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起干部行为信息数据库,将干部能力素质特点等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维护。
推行干部阳光考察,适时公开被考察对象的相关信息。向人民群众公开每一名拟提拔干部的选拔信息,如个人信息、工作履历、具体政绩,以及家庭成员信息和个人有关事项等。
运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干部行为信息。提高干部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进行网上、异地预先考察,提高考察工作效率、降低干部考察工作成本。
(三)构建精准科学的考察指标体系
制定不同层级干部考察评价指标体系。对基层领导干部重在业务知识和团队精神,对中层领导重在协调沟通能力,对高层领导重在开拓进取和担当精神。
制定不同考察类别干部的考察评价指标。可以把德、勤、廉作为共性考察指标,将能、绩作为个性考察指标进行评判分析。根据不同类别干部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考察指标体系。
(四)注重进行非正式的经常性考察
建立干部考察固定日制度。尽快出台干部平时考核办法,推动干部考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考察结果运用法治化。
加强动态考察。坚持结合工作调研对干部进行考察,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表现随时准确记录入干部管理全息数据库。
重视年度综合考察。对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考察,要与其职位说明书的职能职责、年度目标任务书等结合起来,特别是领导干部试用期的实绩考察更不可忽视。
(五)着力强化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
探索建立网监系统,进行实时监督。重庆市的干部监督全息系统已试点运行,建议加大推广运用力度,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监督,使开展倒查、追究问责有迹可寻、有据可依,引入司法证据制度,为选人用人出现问题时实施责任追究提供“证据保全”。
落实好干部选任纪实制度。《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建立考察文书档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进行重点核查。
完善现有干部选任监督制度。规范干部动议程序,出台干部考察管理办法,制作印发干部考察工作手册,除了重点检查、巡视检查、普遍检查外,可将民意调查、专项调查与增加第三方机构对干部考察工作情况的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加大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力度。
作者简介:吕周林,男,1980年6月出生,四川邻水人。研究生学历。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论文作者:吕周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干部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重庆市论文; 江津论文; 标准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