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绵阳 622750
【摘要】 目的 探讨换药护理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0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综合换药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换药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属于手术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之后会影响切口的愈合,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增加,并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1]。手术部位的感染可以分为表浅手术切口的感染、深部手术切口的感染、腔隙或器官感染,其中以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的占比最大[2]。有研究资料表明,手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手术的时间、患者的基础病和合并症、是否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等[3]。本次研究为了探讨综合换药护理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0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综合换药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0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20-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5.8)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6.0)岁。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综合换药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换药前:参与换药的医生及护理人员均需要佩戴好帽子及口罩才能进入换药室,对于皮肤有上或者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员禁止进入。换药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换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及特殊感染患者的换药制度。同时,在换药前要将所需要用到的器械、用品都准备齐全。特别是感染手术后的换药患者,如艾滋病、淋病、梅毒等都必须使用一次性换药物品。此外,每天要对换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换药室必须保持清洁,采用湿式打扫;对进出换药室的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减少人员的流动。其次,在操作时,尽量使动作幅度减小,从而降低人为造成的浮游菌数增加的机会。在换药之前,先使用氯消毒液将物品表面擦拭清洁干净。②换药中: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原则,避免外源性的危险因素,减少各种人为的污染机会。医务人员的手也是传播细菌的重要媒介,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意手卫生。积极改进院内相关的洗手设施,将洗手液换成含氯、含乙醇的抑菌洗手液;采用挂壁式的干手装置,并采用每人每次一块擦手巾的方法。从而尽可能降低感染的发生。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给特殊疾病患者换药时,必须带双层手套,并避免直接用手去按压废弃物或解除锐器,以免误伤造成感染。③换药后:在离开换药室时,医护人员必须将已经污染的帽子、口罩、手套等拖放在医疗垃圾处,然后用消毒液洗手、擦干之后才能离开换药室。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要放在利器盒中,并用明显的标志进行标记,然后封闭运送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对换药室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换药床椅、墙壁、地面、台面等,采用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定期对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细菌进行培养并记录,只有检测结果合格,才能使用。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P<0.05)。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属于临床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数据表明,在院内感染中,手术切口感染约占比20%,这不仅会对手术的疗效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或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4]。此外,手术切口感染也会导致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的身心负担加重等。手术后的换药工作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换药护理措施会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造成最直接的影响[5]。本次研究,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换药护理措施,从换药室的管理、换药室的空气及换药用品的消毒及无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充分做好换药前的准备,在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换药室保持良好的环境,协助患者做好换药前的皮肤消毒等,认真对换药部位进行清洁[6]。同时,严格控制换药室室的人员流动,尽可能降低手术室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量,从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7]。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换药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艳秀,文艺燕,郑晓薇等.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应用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3):117-118.
[2]李春燕.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J].吉林医学,2014,35(35):7938-7939.
[3]陈杏梅,金晓英,方丽萍等.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703-705.
[4]刘梅丽.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2016,0(11):99-101.
[5]王改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2,31(18):154-154.
[6]徐永勤,徐颖,黄丽华.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医学,2014,26(10):1405-1407.
[7]马丽霞,张运金,蓝寿园.无缝隙护理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103-104.
论文作者:苏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感染率论文; 两组论文; 消毒液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