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李辉[1]2004年在《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视频会议领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了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视频会议系统在用户组成模式上分为点对点(2人)和群组视频会议系统(多人)两种,按技术实现方式上分为模拟(如利用闭路有线电视系统实现单向视频会议)和数字(通过软硬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实现)两种。视频会议系统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与普通数据不同,由于声音和动态图像的源信号的数据量较大,无法直接在一般条件的数字线路上传输。同时,基于对实际使用效果的要求,用户还要求传送的声音、图像信号连续平滑,其它辅助功能使用简捷。因此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系统在声音、图像压缩、通讯线路条件、数据、应用程序共享等方面都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应该满足参加会议的人数可以不断增长,这就对视频会议系统软件在满足并发性和程序时间复杂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以适应视频会议发展的需求就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课题《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这个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的项目是国家十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技术主题的重大课题“支持多媒体视频会议和移动义务的软交换系统(2002AA2101x)”中的多媒体资源服务器,在该项目中多媒体资源服务器应具备以下的功能:(1)对承载服务的资源进行操作控制,为承载服务提供承载资源,承载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源服务、集中语音、数据服务能力。(2)提供标准协议,包括:H.248和H.323;软交换通过H.248协议向承载服务发出服务请求。(3)提供媒体网关接口。(4)提供到应用服务器的接口。(5)会议花名册(Conference Roster):管理加入会场的终端信息。终端只有向会场注册自己的信息后才真正加入会场。(6)会议主席(Conference Conductor):提供控制会议的方式。以上功能依靠状态处理模块、呼叫处理模块、消息分解模块、媒体资源处理模块来实现。状态处理模块进行状态的转换的工作;呼叫处理模块处理与应用服务器相关的呼叫;消息分解模块进行对H.323协议族消息的分解;媒体资源处理模块执行视频和音频的压缩以及混合的任务。四个模块同时运行,每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是通过状态接口模块传递必要的参数信息来实现的。我参与了状态处理模块和多媒体资源处理模块的设计以及编程开发工作。编程思想是流程将从一个预定的呼叫开始,然后通过声音视频切换,来显示一个通讯模式从建立到销毁的过程。通过上层的呼叫获得相应的媒体参数,相应的编码要求,以及相应的会议服务管理参数(参加会议的成员,拨叫号码),产生会议的上下文并且选择音频和视频混合的模式,然后由MP(媒体处理模块)进行处理,MP产生出上下文并且分配所需的物理资源后返回报告给MC(呼叫模块)并且注册在数据库中。MC添加上下文到第一个用户的RTP中,并负责应答相应端口的RTP。通过拨叫第一个用户,与端点交换容量建立通讯模式,MC将获得容量信息并做出模式的选择,并用正确的编码信息更新RTP。MC打开通讯通道,继续添加新的用户,在呼叫过程中MC也可以接收应用服务器以及终端可能影响会议上下文的响应,例如得到从远端一个视频快速刷新的触发命令,被选择的媒体流由MC送到指定端点。声音将激活视频切换,向MC发出信号改变视频混和模式。这种切换是由资源控制模块来控制的,并且由其负责通知。MC管理会议的进程,终止一个呼叫,消除上下文。MP负责通知MC关于资源中的变化情况。本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1)本文首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结构,以及系统流程图进行了详尽的介绍。(2)本文同时介绍了H.261这种视频压缩算法以及编程实现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实时性媒体传输协议的选择,以及如何保证服务质量。(3)状态处理模块和多媒体资源处理模块在整个系统中分别处于资源服务器的控制层和应用层。由于整个系统的瓶颈主要是有限的网络资源,也就是当产生大量呼叫的时候,有限的带宽资源将严重限制系统的功能以及服务质量,所以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更有效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来满足大量的用户同时申请资源的需求,并且保证服务质量。在本方案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实现有限状态机FSM。呼叫的状态有相应的状态类对应,当状态改变时,可以找到已更改的状态类;某状态下发生事件的处理就用相应的状态对象成员函数完成。(4)根据图像传输的特点,针对H.263协议的编码控制过程设置描述运动剧烈程度的参数,通过这个参数能够及时发现图像剧烈运动时的分界点,然后改变相应的编码控制参数来平衡信道和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由于编码的比特率输出这种非线性关系不容易用一个精确的模型来控制,所以建立一个模糊控制的模型,通过模糊推理规则进行智能化地编码控制,利用有限的带?

岳云福[2]2009年在《基于SIP的IPTV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集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传输于一体的视频通信业务成为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研究表明,50%以上的有效信息来自于视觉交流。提供视频内容的通信业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潜在动力。3G开创了电信与因特网融合的新时代。IPTV这种在互联网时代更为灵活的传媒方式对于未来电信运营商、内容运营商、IT服务提供商的增值都有着巨大的影响。IPTV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可以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它能根据用户的选择配置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包括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互联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本课题来源于某公司开发的基于SIP协议的应用服务器项目。该项目实现一基于SIP协议的应用服务器,来控制与其相连的软交换与IMS间的通信;实现语音与视频的并行交流;通过软交换及其客户端来控制语音流程,IMS及机顶盒来实现视频通信;作者在该项目中负责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及数据库的设计,以实现与软交换和IMS的即时通信。论文对基于SIP协议的IPTV应用服务器进行了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的提出方式;后两章介绍SIP的概念,功能实体和协议格式,并阐述了SIP的工作原理;以及软交换与IMS系统,包括软交换网络结构及涉及的接口协议、IMS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实体和功能的描述;四五两章介绍业务方案及概要设计,包括系统结构、网络拓扑,流程设计、模块设计等;详细描述了应用服务器的设计。对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接口设计及实现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部署及测试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七章总结了研究和实践工作,探讨了业务平台实现中待改进的地方,以及论文未来的工作。

顾晓辉[3]2009年在《基于SIP的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及安全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IP(会话初始协议)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SIP简单、易于扩展和实现的优点使其逐渐成为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协议之一。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呼叫与承载相分离,业务与呼叫相分离,以软件功能实现硬件交换。以软交换技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结合利用下一代网络,并且软交换技术统一的信令接口使得视频监控系统在管理、扩展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相比传统电信网专有协议和集中控制的方式,软交换网络基于IP的开放式特性使其面临很多安全性问题,而这些安全性问题与其信令控制协议是密切相关的。传统SIP终端设备的认证方式一般都采用缺省的HTTP摘要认证,它的缺陷是无法提供双向认证,并且不包含密钥协商功能,这样就不能保障后续呼叫的安全性。而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特殊的地位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监控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深入研究软交换及SIP技术相关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具备一定安全性的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所作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基于SIP设计了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软交换控制器模块、监控前端模块、客户端模块组成,客户端模块与监控前端模块在软交换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通信。分析本系统采用的SIP认证机制的HTTP摘要认证信令流程,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该机制能够实现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的功能,且算法的实现比较简单。接着基于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设计了具备较好安全性的视频监控系统通信流程。对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模块进行部分实现。客户端模块的实现包括了界面设计、信令控制以及数据接收。前端模块的实现则包括了视频数据的采集、压缩和传送,以及命令控制部分。对于客户端与前端之间的信令交互部分,本文给出了缺省认证的实现以及改进方案的仿真实现,并在实验室中对系统的互通性和改进方案的仿真实现进行测试。最后基于TEKELEC T6000软交换控制器设计了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在校园网的一个应用实例。本文创新点是提出一种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并将该方案应用至基于SIP的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中。

田凤云[4]2008年在《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架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的引入可实现业务控制和业务交换的分离,但连接控制与呼叫控制(包括接入控制)功能仍未分离,不便于网络融合时的综合接入,新业务的提供对客户来说仍较复杂,妨碍了业务客户化的实现。多种网络长期并存的实现促使它们逐步走向融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网络资源。同时人们也期望未来能有一个按功能进行水平分层的多用途、多业务的网络,并最终演进为一个能支持多媒体业务的NGN。为适应这种转变,传统固定电话网必须引入新的技术进行改造、演进来适应发展的需求,以软交换为核心的固网智能化改造和IMS为核心的叁网融合演进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根据PSTN网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架构设计及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思路;考虑下一步的网络融合的趋势,又提出了IMS架构的叁网融合演进的网络改造和建设思路。本文对固网智能化改造现状、各项智能业务的实现原理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网络演进过程中引入的软交换、NGN、IMS等相关技术及其原理进行了探讨和论述,通过列举实例论述了软交换技术在网络演进过程中的应用,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王冠华[5]2005年在《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个人电话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企业内部的Intranet上实现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是当前网络技术应用的热点。IP电话技术作为一种以IP网络为传输载体的语音、传真、数据综合通信技术,可以满足企业对语音和数据通信的需求,但传统的IP电话技术在网关容量、灵活性、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IP电话技术在企业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软交换技术是在IP电话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同时提供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s)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通过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s方便扩充多种应用业务。 将软交换技术和企业IP电话网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现有的各种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可以和企业目前现有的IP电话技术互连互通,尤其突出的是通过软交换的APIs接口可以方便企业拓展自身的各项业务应用而不用考虑网络基础设施本身的限制。本文在分析企业IP电话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企业内部Intranet网络的建设和企业IP电话的应用实施情况,结合软交换技术的一些优点,提出了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企业IP电话网络的设计思想,给出了一个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企业IP电话系统架构,并实现了该系统模型的基本功能。

常冬青[6]2008年在《基于SIP协议的视频点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软交换应用层的控制信令协议,能够对包括音频,视频,数据在内的多媒体通信会话管理提供良好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VOD(Video on Demand)是多媒体领域的热点问题,VOD系统因其点播的自主性、多媒体表现形式的直观性,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系统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种信令协议。本文围绕基于SIP的VOD系统的实现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有关于SIP的VOD系统的各方面技术,尤其是流媒体相关技术,对流媒体的重要协议RTSP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与研究;研究了SIP协议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与应用原理,简要分析了其消息机制。其次,对基于SIP协议VOD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根据SIP协议与RTSP协议的关联性与异同点,给出了两种设计方案,即SIP结合RTSP方案和S-VOD(扩展的SIP)方案,对两种方案着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根据S-VOD方案具有的优势和前景,选择了该方案予以研究和设计。针对S-VOD方案的难点,即缺少VCR功能,进行了重点设计。设计思路是,根据SIP协议具有良好可扩展性这一特点,为其定义了数个新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实现VCR功能,即播放、暂停、快进与快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S-VOD系统的网络架构,并描述了其点播流程。然后,对设计予以功能实现。包括使用开源服务器openSER构建SIP网络服务器,使用oSIP协议栈开发客户端和实现SIP模块,并重点实现了VCR的各项功能。最后,对S-VOD系统进行了测试,将测试数据与原有VOD系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S-VOD系统性能优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许宏[7]2007年在《呼叫服务器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数字通信网和Internet技术正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现有网络资源为基础,通过引入独立的网络设备及开放的技术标准来承载多种业务,实现传统网络与NGN业务的无缝互通,最终平滑地过渡到以软交换为核心,以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为特征,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综合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是NGN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交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接续和通信,便于在下一代网络中,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及更方便地提供业务。本文对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得出软交换模式与传统电路交换模式相比的优势;通过对软交换中的多媒体协议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研究对比,得出SIP协议比H.323协议具有更高的功能性和增长潜力的结论。此外,本文对移动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统MSC将分割为MSC呼叫服务器(MSC-Call Server)和MSC网关(MSCGW),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及多样化的第叁方业务。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呼叫控制模型,阐述了其结构和特点,并和现有的呼叫控制模型做了比较。此呼叫控制模型和具体的协议无关,支持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可以满足软交换系统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扩充能力。

杨多学[8]2006年在《软交换中SIP协议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以主要承载语音业务为设计目的的传统电信网络面临着大规模的改造,以适应以业务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众所周知,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同时,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扮演着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协议角色。所以,研究SIP协议在软交换中的应用,对于建设下一代网络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分析了软交换目前存在问题,并针对SIP协议的特点,在深入研究SIP协议的原理和结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SIP协议栈(SIP_STACK)的设计思路;同时针对事务层实现的特殊需求,综合采用UNIX共享内存技术、多线程技术和基于HASH表的动态查找等技术,给出了事务层相关类的设计;最后,本文研究了SIP系统和软交换的互通情况,给出了两者的互通模型及其相应的控制流程。从初步的测试效果来看,本文提出的设计思路和部分实现初步解决了SIP协议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问题,如协议栈的设计及互通问题等等。下一步将完善S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加强该协议栈在开发实际系统中的应用,为大规模的商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唐哲[9]2004年在《软交换中H.323协议的应用研究与设计方案》文中认为随着VoI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电信网由电路交换网向IP网发展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作为在包交换网络上实现话音业务的最早尝试之一,基于H.323的IP电话网络已经较为普及,运营商也在设备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在从传统电路交换网到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现有的巨额投资,因此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软交换必须和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和基于H.323的IP电话网兼容。同时,由于Internet的迅猛发展,SIP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多。SIP网络和H.323网络体系的互通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PSTN、H.323IP电话网、SIP网络等网络的并存是目前的现状,多种网络的融合则是大势所趋。本文从VoIP技术的发展现状开始,分析了VoIP的发展方向,引入了软交换和下一代网络的架构,讨论了软交换和下一代网络的功能、主要协议、组网用途、和演进策略,介绍了软交换架构在下一代移动通讯网UMTS中的应用。然后本文讨论了H.323协议的体系结构和它在软交换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介绍了SIP网络与H.323网络地址解析体系的不同与互通问题,研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互通寻址定位方案。接着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即中小容量电信级软交换系统,分析了软交换中H.323协议的应用,给出了呼叫服务器H.323模块的设计思想,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划分、接口设计、状态机的实现、数据结构设计、多协议互通时的流程等。通过呼叫服务器H.323模块,软交换用户、PSTN/ISDN、H.248用户、SIP用户实现了与H.323 IP电话网络的互通。作为下一个研究重点,本文最后分析了软交换呼叫服务器高可用性方案的设计和地址解析服务器的设计。

王丽丽[10]2014年在《唐山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已成为驱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关键要素。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络是为电力系统生产和经营管理业务建立的网络,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大潮下,视频监控、会议电视、可视化调度、可视化检修、可视化应急通信等业务的需求不断提出,新业务给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语音业务。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各业务独立组网、分离运行,综合业务提供能力差,网络扩展和运维成本高,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多元化、可视化和宽带化的发展需求。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传统网络向NGN演进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软交换技术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为承载网,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融合。电力系统引人软交换技术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软交换技术和电力系统通信两个方面出发,对唐山电力通信网、行政程控交换网和数据承载网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进而提出唐山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针对唐山电力的特点探索统一通信业务平台的组建原则和建设方案,软交换系统接入现网方案和用户割接方案。唐山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方案的实施为唐山电力通信系统向下一代网络平滑过渡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多媒体彩铃、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更是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应用体验。

参考文献:

[1]. 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D]. 李辉. 吉林大学. 2004

[2]. 基于SIP的IPTV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岳云福.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 基于SIP的软交换视频监控系统及安全性设计研究[D]. 顾晓辉. 东华大学. 2009

[4].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架构设计与应用[D]. 田凤云. 吉林大学. 2008

[5]. 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个人电话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D]. 王冠华. 广西大学. 2005

[6]. 基于SIP协议的视频点播系统研究[D]. 常冬青.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7]. 呼叫服务器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实现[D]. 许宏.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8]. 软交换中SIP协议的应用与研究[D]. 杨多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9]. 软交换中H.323协议的应用研究与设计方案[D]. 唐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0]. 唐山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方案研究[D]. 王丽丽.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多媒体视频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