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分析论文_周永希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各种装配式住宅建筑数量逐渐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针对装配式住宅小区内给排水管线设计来说,其是否具备规范性会对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将BIM技术应用于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设计中是完善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主要方式。对此,本文以BIM技术为例,对该技术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BIM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给排水系统,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以及降噪设施,才能更好的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尤其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相关设计者在对给排水管线设计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对污水、废水做好分流处理工作;二是对污水、废水做好合流处理工作。

1给排水管线结构的设计

就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管线分离来说,其可以理解为是在室内空间以及建筑主体的架空层中敷设的与在非承重墙的墙体以及相关管线被叫做管线分离。显而易见的是,就给排水管线而言,其与建筑主体结构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而针对在建筑主体内部以及墙体内部非明装管线则认为其与建筑主体是处于相连的状态。所以在具体操作期间,可对吊顶中的管线进行明装,而在其他地区的管线进行暗装。尤其是在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中能够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管线分离安装比例的提升,所以在实际评价期间具有更大优势。不仅如此,在具体设计期间还应当要最大限度地提升管线分离的比例,比如采取有效措施使电气专业管线以及建筑主体处于分离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事先埋装在结构内部的管线做好相应的敷设工作,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各种机电管线安装趋于繁琐化。所以,怎样对排布机电管线进行科学布置,避免在具体安装期间发生管线碰撞已然成为现阶段值得深思的课题。

1.1准确定位,预留空间

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在对装配置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期间,一些管线不得不穿过楼板亦或是预制结构件,像某些排水立管连接地漏等。所以,相关设计者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这些卫生器与排水附件做好相应的定位工作,在具体设计期间还要对空间以及需要的距离进行详细计算,将适当的空间留出来,继而保障管线安装的顺利运作。不仅如此,在进行定位的前期阶段还应当要提前选择合适的管线材料,促使设计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1.2选择合适的管线部件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相关设计者在设计装配式住宅的时候,因为在具体设计期间相关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建筑单位的工作人员均有着各自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所以这样就不能制定一个统一标准。所以,相关人员在选择管道材料、管件材料的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选择集成化程度较高的部件。不仅如此,在具体装配期间应当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安装标准,减少因施工作业中的误差而衍生出各种状况,同时还能够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对管道进行更换期间也要存在一定的互换性。

2采用BIM设计装配式住宅建筑

针对装配式住宅小区内给排水管线设计来说,其是否具备规范性会对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将BIM技术应用于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设计中是完善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主要方式。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2.1采用BIM技术进行模型构建

相关设计者在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在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模型,能够实现对相关施工方案的横向比较。显然采取这种手段能够在无形中实现对项目主题的外观、要求等方面的详细对比,继而从中选择出最为适宜的方案开展施工。除此之外,当明确完方案模型以后,相关设计者还要在充分结合项目具体状况的基础上对以下几点进行科学设计:一是管线布置;二是三维模型。特别是就管道设计环节来说,相关人员应当对各种管道与设备机房的分布情况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图库。不仅如此,还要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工作,深度剖析建筑的结构与机电设备模型,同时通过BIM中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式来实现不同节点模型以及图纸的设计工作。

2.2采用BIM模型实现对管线碰撞的检测

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由于施工图纸无法充分体现出几点各专业间管线、交叉后实际的施工需要,通常只能在具体施工期间进行逐一检验,甚至极端状态下不能施工。显然这样不单单会对施工水平、施工进程等方面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增加返工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结构构件上所有管线预留洞早已在构建生产期间就已经完成了,这样在安装管线期间就不能结合具体状况来对结构留洞位置进行调节了,如果管线交叉之后不能继续应用原来的留洞,那么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基于此,构建BIM模型可以非常清晰地作出管线碰撞检测的作用,显然这就装配式建筑项目而言就显得格外主要。对图1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发现,无论是针对住宅厨房内冷来说,还是就暖通专业管线等部位而言,相关人员应当对其修改位置进行科学调整,尽可能减少碰撞情况出现的概率。尽管厨房内吊顶面积规模大、吊顶造型古朴典雅,会对管线安装以及设备安装环节提供便利,但是在具体施工期间也应当结合具体状况做好相应的避让工作。如果出现管线碰撞的位置是客厅等比较繁琐的地方,那么到管线安装环节就不能进行调节了。

图 1 管线与管线、设备碰撞示意图

2.3采用BIM模型对施工流程进行演示

相关单位在对住宅建筑项目开展施工的时候,通常都会借助于很多机械设备,如垂直吊装机械设备就是其中使用次数比较频繁的一种设备,并且就某些材料的堆放以及各种装配式构建的堆放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把所有建筑在具体施工期间所使用到的所有机械以及施工材料的堆放状况均做好相应的模拟工作,并灵活运用相关软件对施工状况进行实时模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施工期间衍生出来的某些现象进行提前处理。打个比方来说,相关人员把某些折叠板亦或是预制楼梯等体积不小的预制构建进行吊装,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BIM技术就能够实现对整个吊装与安装环节的模拟演示。显然采取这种手段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并且还能在无形当中促使作业更加专业。不只是这样,还应当对施工期间存在的难点以及要点做到了如指掌,继而事先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措施,减少工期延误。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要求指定区域新建项目使用统一标准的装配式建筑,并且给排水管线在装配式建筑当中包含结构留洞状况比较多、尺寸与定位都要求做到准确无误。不只是这样,给排水专业在具体设计期间一定要对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免遗漏留洞致使后期不能施工。怎样才能做到既符合管线安装需求又和各专业相配合,在此问题上BIM技术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荣升.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83.

[2]韩玚.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82-83.

[3]朱妍妍.谈建筑室外给排水管线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24):91-92.

[4]袁荣爵.建筑给排水管线安装施工中综合布局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0):6-7.

论文作者:周永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分析论文_周永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