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职业转型中的质变学习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论成人职业转型中的质变学习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论成人职业转换中的质变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4)05-0073-05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14.5.013

       职业转换意指个体的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工作改变情况[1]。随着世界变革速度的加快,社会流动的频率也在进一步加大,个体一生供职于一个单位的传统就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就业环境,成人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成人在一生中将会尝试更多不同的工作岗位甚至不同的职业,形成了“无边界的职业”[2]态式。

       成人在职业转换的过程中,将面临着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情感的多重改变,需要转换者转变原有观念,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转变,则可适应新的职业,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成人,在面临职业转换时却出现了种种适应不良。因此,如何帮助成人顺利实现职业转换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初步研究发现,成人在面临职业转换时,不可避免的将要面临认知、情感、知识经验的改变,甚至包含改变原有认知模式,形成新的态度、选择新的行动方式等质变学习的因素。由此,本文将尝试揭示成人职业转换过程中的质变学习行为,促成成人优质高效职业转换,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一、职业转换概述

       (一)职业转换内涵解读

       路易斯把个体工作角色或者改变原来工作角色导向的过程称为职业转换。职业转换包括角色内转换和角色间转换两种。角色内转换指角色内调整、角色间调整、职业阶段转换以及生命周期转换等,通常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比如,个体态度的改变。角色间转换指进入转换、公司内岗位转换、公司间岗位转换、职业间的转换以及退出转换等,通常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来说,个体在一次职业转换中会出现多种职业转换类型。

       (二)职业转换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职业转换的理论并不多见,与其紧密相关的有以下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不停地扮演各种角色,其中角色意指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人们总是对一定的角色存在着期待,通过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对角色的实践三个步骤来扮演一定的角色。如果对角色的期望与实际相差甚远,或是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过大,则很可能导致个体角色失调。而这些差异都是不可避免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完美地对接角色,因此,需要不断改变以适应角色。成人转换职业的过程也就是社会角色相应发生改变的过程。

       2.工作适应理论

       工作适应理论着重研究就业后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应问题。个体在工作上能否持续稳定,对其生活、信心、未来发展都是重要的课题。该理论认为,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影响工作适应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称职和满意。称职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与新职务所要求的能力相符合。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与新进入组织的强化体系相符合被称为满意。戴维斯(Dawis)等人[3]认为,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求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符合性,符合程度高的工作环境既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又能顺利完成工作上的要求。如果个人能努力维持与工作环境基本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提高,在这个工作领域就能持久。

       3.职业锚理论

       个体选择职业时总是会围绕一定的中心,这个中心是个体所固守的一些价值观或者是对个体而言极其重要的东西,被称为职业锚。职业锚发生于工作早期阶段,以工作经验为基础而逐渐发展形成。在实际工作中,个体需要适应工作中不断自省自身的能力、动机以及价值观,转变行为以适应职业,职业锚即在个体不断整合中逐渐形成。职业锚具有动态性与可调整性,它产生于个体职业经验,但并非不可更改,而是伴随个体经验的变化而调整。职业锚是个体前一阶段职业反思整合的结果,同时还可对下一阶段的事业发展起指导作用。

       综合以上理论可以看出,成人进行职业转换时能否顺利完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新旧职业角色之间的差异大小;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新职业的预期以及个体原有的职业经验,另外表现是个体为适应新职业所付出的努力。

       二、质变学习:成人职业转换的助推器

       质变学习又称转化学习,由杰克·麦基罗(Jack Mezirow)[4](P299)于1978年提出,与成人教育学及自我导向学习不同,其主要关注个体认知方式的变化,侧重于研究学习的认知过程。质变学习理论已然成为研究成人学习的第三大思潮。

       麦基罗从建构主义观点出发,把质变学习定义为一个进行批判性反思自己原有的意义结构,构建新的意义结构并对如何评估其适当性做出解释的学习过程[5]。转化的过程可能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也可能是某种突发性的、强烈的经验引起的。质变学习理论认为,质变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个体首先由于面临一种失去方向的两难困境触发质变学习,继而学习者会开始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然后进入质变学习的最后阶段,即行动阶段。

       新的职业必然会带来新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不同的薪资福利,对转换者原有的认知产生冲击,使转换者陷入焦虑与迷茫。除面临失业退休等不可选择的职业转换外,转换者将进行艰难的抉择,是跳槽另换工作还是努力适应当前工作。不管是由于不可抗力而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适应新工作的转换者,都将进行反思,学习新的技能以完成职业转换。由此看来,成人职业转换的过程即为转化学习的过程。

       (一)职业变更:引发质变学习的契机

       当成人在面临职业转换时,新旧职业角色客观特征的差异、预期以及实际体验的差异等都会对个体职业转换产生影响,由于原有职业角色与新的职业角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成人有可能难以用原有角色的经验理解新角色。例如,成人的能力、知识、态度以及职业环境等都将面临职业变更,需要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职业。而成人对这种差异,特别是角色预期和经验间的差异进行评估和调整是重要而又困难的。当预期与实际状况产生差距,则可能导致紧张感,引起心理状态的失衡,而如果预期难以得到证实,则可能威胁成人尽力维持的认知的连续性[3]。这种预期与实际的不相符,原有认知经验无法适应新的职业,将会导致成人角色失调,陷入两难困境,这恰是进一步思考寻求解决方案的契机,也即是质变学习的初始阶段。

       此时如果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恢复心理状态的平衡,维持认知连续性,对已有的经验进行调整和评估,质变学习过程也就随之被引发并进入下一个阶段。而如果此时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对转换无法接受,则可能出现被问题“击倒”的情形,因而选择消极应对,这时加以点播引导,让成人学会抓住转化的契机,引导其走向质变学习。

       (二)职业思考:推进质变学习的关键

       职业转换者经历了在新旧角色的冲击之后,将冷静下来进行分析,思考如何应对新职业的适应不良,是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职业还是要继续转换职业。如若选择坚持适应新的职业,转换者将需要反思原有的角色期望、价值观等,找寻与新职业的“符合性”,提升自身能力与新职业要求相匹配,提高对新职业的满意度。在此过程中,转换者首先是要感知到矛盾的存在,澄清自身看待问题的观点、立场和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需要通过积极思考易产生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此时转换者通常会寻求亲朋的帮助,通过与亲朋的理性对话,以判断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付诸实施,再通过实践不断修正方案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最后,经过不懈努力,形成新的“职业锚”。

       这种转换过程正处于质变学习中的批判性反思阶段。在此阶段,转换者对原有的职业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起到了推进质变学习的作用。因此,在转换者对原有职业期望进行思考时,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对原有职业观点的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判断,做出恰当而合理的决断,对职业形成新的认识至关重要。

       (三)职业适应:完成质变学习的标志

       转换者在经历了种种探索之后,将会重新整合新的职业观念,形成新的职业角色体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个体的认知会导致个体产生一定的情绪以及情感,进而使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转换者是否以新的行为适应了新的职业,是判断其是否顺利完成了职业转换过程的标志。转换者的行为改变主要体现在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投入的转化。在职业转换初期,转换者或是忙于应付新工作所带来的种种不适,无暇顾及新工作本身,或是由于对新工作不满,被动完成工作任务,总体上是对新职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思考探索整合后,转换者会在行动上对新职业表示出新的态度,对新职业投入热情,学习与新的职业角色要求相关的技能、知识,努力使自己“称职”并寻求更高的职业满意度。此时,个体已经完成了对新职业的适应,进入新的职业角色,完成了由原有职业到新职业的转换。产生新的认知并付诸行动,这也是质变学习的最终阶段。如果转换者对于新职业产生了新的认知,但迟迟未能转化工作中的行为,很可能表明转换者在思考整合阶段出现了问题,难以完成最终的质变。

       综上所述,转换者在进行职业转换的同时会出现质变学习,个体实现职业转换的过程就是达成质变学习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职业环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转换者须不断整合新的环境资料以适应职业,质变学习也随之被不断引发,呈螺旋上升态势。同时,质变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过程,期间往往伴随着痛苦的体验,但又需要转换者保持清醒以进行冷静反思。因此,转换者往往难以自行走过质变之路,来自外界环境的支持必不可少。

       三、创设支持环境,促成职业转换

       (一)加强职业转换指导

       1.构建全程式职业指导机制

       自从第一天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一直到终老,将不断面临各种不同的职业转换,由此,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适应新的职业角色。因此,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需要进行质变学习。然而现阶段的职业指导体系过于偏重于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即使是有的机构会列出就业需求,提供就业渠道,但是也只是帮助求职者就业,而忽视了就业之后全程的职业发展。因此,为了帮助成人获得更完善的发展,职业指导不应仅限于帮助其找到工作,更要关注到工作以后的状态,比如,岗位的变更、工作环境的变化等职业转换问题,开展就业的全程式职业指导。

       2.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指导内容

       现有的职业指导更多的是一种就业式的指导,所提供的指导内容多为提高就业能力与提供就业信息。实际上,成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指导问题远不止于此。在职业转换中,普遍面临着职业技能、心理适应、认知模式转变等多种问题,而职业转换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进行每种职业转换时所面临的身份、责权、任务结构以及环境等的变化都会有所区别。例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可能更多的是面临经济适应、社会适应与心理适应等“城市性”提升的难题[6]。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职业的进入转换时,面临的适应身份以及人际交往规则转变的问题更多。因此,职业指导应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内容,给予成人在入职、就职乃至退出工作的过程中提供多样化的指导。

       3.创设个性化的职业指导途径

       每个成人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境地是千差万别的。要帮助成人顺利实现职业转换,达到质变学习以提升个人素质,就需要职业指导体系能够兼顾到个体需求,为成人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具体而言,可以开展咨询活动。在成人质变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触发事件可能转为消极应对而不能触发转化学习,也可能在对自己原有的认知做出修正后,难以找到合适的人进行理性交谈,这就需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对于不同成人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与他们进行理性交谈,帮助其发挥应对触发事件的能力,促使成人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完成质变学习。

       (二)激发质变学习,促进职业转换

       在质变学习中,成人并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积极能动的认知主体。因此,发挥成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转化学习能力,使成人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化学习,在职业转换中尤为重要。

       1.沉着冷静:超越困境

       具有两难性质的职业变更事件往往令转换者陷入困惑与迷茫,特别是应对触发事件。触发事件有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两种,在职业转换中,触发事件的积极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换者的心理感受。一般而言,获得职业或职位晋升等被归纳为正面事件,失业则被看做是负面事件。然而对于一些公司内的职位转换或者退休来说则是因具体事件而异。转换者在面临正面事件时,心理上对新的环境表示了认可,愿意接受改变,遇到的不适主要来源于进入角色后的调整;而面临负面事件的转换者则会对现实表示难以接受,并排斥新的境况,表现出强烈的不适感。因此,区分职业转换的性质对于成人能否顺利完成质变学习至关重要。对于职业发展期的转换者,应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适当“泼冷水”,使其在感受到职业发展喜悦的同时,留意可能出现的危机,顺利渡过角色调整期的各种不适。对于面临职业危机的转换者,应更多关注其在接受现实时出现的不适,鼓励其面对现实,分析利弊,充分挖掘当前形势的有利之处,找到平衡点,促其向有利方面转换。就退休而言,一部分转换者表示可以坦然接受,甚至在退休前就开始规划退休生活,但退休之后可能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设想有一定差距,因而陷入苦恼之中。对于此类人群,重点是帮助其积极应对退休后生活。对于另一部分转换者而言,可能无法面临退休将造成的社会责任变化,社会权利弱化以及交际范围的缩小等一系列改变而迟迟无法接受退休这种职业退出转换,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影响生理健康,此时应先帮助转换者接受退休这一事实,然后再关注其退休后面临的不适。

       总之,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帮助转换者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职业转换中的得失,深入发掘危机中的有利方面,化危机为契机,促其走出困境,超越困境。

       2.反思质疑:勇于挑战

       对原有观念进行质疑是质变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质疑的过程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体现。批判性思维作为质变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深入挖掘学习内容中蕴含的深层要义,激发新的观点至关重要。

       就职业转换过程而言,转换者往往面临原有职业经验的固化作用,以至于在职业发生变更,面临新的环境时无法适应。此时转换者亟须转变原有观念以适应新的环境。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引导转换者进行三种反思。首先是内容反思,即审查当前工作的整体状况,回答新工作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难以接受的事件,这些方面为什么使自己感到不适,这些方面又有哪些利弊。第二是过程反思,即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职业转化中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是结构不良,没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解决方法,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好坏对错。因此,需要转换者适时检讨解决问题表征的正确与否,解决过程是否合理,评价方式是否恰当。以此反思在面临职业转换困境时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是前提反思,即思考原职业中的价值观、经验是否正确,对于新职业的假设期望是否合适。在转换者经过一系列反思之后,应引导其重新整合原有观点,激发出新的职业观点。

       在引导转换者反思的同时,应鼓励转换者增强与人交流、与人探讨的态度,以避免不合理假设产生片面的理解,借助在与他人理性交谈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碰撞,获得启发与提升。

       3.积极行动:达成转换

       用新的观念适应新的职业,是转换者顺利完成职业转换这一质变学习的标志。在转换者整合了新的观点之后,应鼓励其付诸实践,以检验新观点的正确性或完善新的观点。然而,部分转换者会出现有了新观点却迟迟不能付诸行动的“休眠”状况。此时,转换者可能往返于前两个阶段,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是转换者内部原因。不同的人格、性格特征等都会导致其不愿尝试或害怕失败。此时应以理性交谈的方式,找出转换者心理特征中回避探索的方面,鼓励转换者不惧失败,大胆尝试,勇敢地以新的姿态面对新的职业。其次是质变学习的过程出现了问题。由于职业转换过程中的某一个或若干环节没有较好解决,导致转换者踌躇不前,此时应帮助转换者理性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环节,重新加以反思整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新观念并投入新的工作。

       成人职业转换具有连续性,工作中总是会出现新的状况需要适应。带着新的观念投入工作中后,可能会被检验出仍然具有不合理之处,此时需要转换者重新思考整合,进入新一轮的质变学习。在质变学习中,转换者逐渐提升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总之,职业转换是成人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会对下一步的工作生活等产生重大影响。成人自身、成人教育者、社会机构等,都应对其职业转换过程加以关注,因势利导,帮助成人渡过职业转换危机。藉此,不仅能帮助成人顺利实现职业转换,更能使其增强学习能力,获得更完善地发展。

       收稿日期:2014-04-21

标签:;  ;  ;  ;  ;  

论成人职业转型中的质变学习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