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门诊高龄人群拔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秀云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 中 图 分 类 号 】 R715.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0例需口腔拔牙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8例)和研究组(39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心率(75.13±3.02)次/min、收缩压(136.08±10.23)mmHg以及舒张压(72.31±5.46)mm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80%显著低于的对照组34.2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并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理护理;口腔拔牙;老年;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日常饮食的不规范,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口腔拔牙术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且易引发多种感染,因此,对患者予以有效护理具重要意义[1-2]。针对此,为探究较好护理方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60例需口腔拔牙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满意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0例需口腔拔牙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8例)和研究组(39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0:198,年龄62-77岁,平均(68.97±6.23)岁,其中冠心病史40例、高血压史91例、糖尿病史87例、无慢性病史88例、合并多种慢性病65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82:210,年龄62-78岁,平均(70.04±6.41)岁,其中冠心病史36例、高血压史101例、糖尿病史93例、无慢性病史99例、合并多种慢性病63例;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检查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等。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1)通过详细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讲解牙科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定治疗方案;(2)以亲切姿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向患者讲解手术具体操作流程以及需注意的事项,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3)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将麻醉效果告知患者,减少患者对术中疼痛的恐惧心理;(4)营造轻松环境,维持手术室干净整洁,可摆放一些花草或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紧张情绪;(5)密切观察患者面色以及身体指标,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体温升高、皮肤红肿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

研究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拔牙手术为临床常见小型手术,风险较低,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3]。临床资料表明,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感染等[4]。针对此,本文对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具体探究,结论总结如下。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心率(75.13±3.02)次/min、收缩压(136.08±10.23)mmHg以及舒张压(72.31±5.46)mm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老年拔牙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患者心率以及血压水平,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80%显著低于的对照组34.24%,说明对老年拔牙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体温身高、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降低感染几率。

分析原因可能为:研究组通过详细询问患者具体情况,掌握患者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显著提高治疗效果[5]。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情况,缓解其负性情绪,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质量,同时,通过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流程以及需注意的事项,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手术,减少拔牙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5]。通过对患者行麻醉,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等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7]。并通过维持手术室环境干净整洁,并摆放花草或播放轻音乐,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密切观察患者指标,对其出现的意外进行及时处理,有效减少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8]。因此,通过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情绪,维持心率以及血压,并减少不良反应。受样本例数等因素限制,本文未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需扩大实验探究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指导应用于老年口腔拔牙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微,张莉,方威苏,等.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24):3820-3821.

[2]田思维,陈琼,范满红.全程护理在老年拔牙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3):115-116.

[3]吉晋霞.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拔牙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2336-2337.

[4]何丽萍.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4):5049-5050.

[5]刘方宇,陈涓.老年患者拔牙时的护理体会[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67-68.

[6]张凌怡,滕梅荣,邹德荣,等.个体化护理对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10:113-114.

[7]唐亮.综合心理护理对提高社区口腔疾病老人治疗效果探析[J].中外医疗,2013,12(3):153-154.

[8]刘建宁,柯贤俊.优质护理在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4):396-397.

论文作者:王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在门诊高龄人群拔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