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企业在进行配电管理过程中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这对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基于此,深入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并进一步研究了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
1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简述
在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配电系统已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这种自动化管理依靠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很难用常人能够听懂的语句去描述,因为作为互联网联络功能和电脑功能的两者结合,它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条件下把电力源源不断提供给用户,这样的工作流程比起旧时的电厂输配电方式显得更牢靠和稳妥。
2输配电自动化和输配电管理系统
在实际生活中,限电行为会给企业和人民带来困扰,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限电将会导致社会很多用户的直接利益受到影响。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限电行为是不可取的,为了真正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负载,有必要提高功耗效率,改变传统的管理系统。在配电管理中实现分层管理,实际上等同于使用一组负载控制系统。如何进一步将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扩展到配电系统,扩展负荷控制系统的管理功能。为了实现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员工一直努力将配电自动化与负载管理和控制系统集合在一起,选择正确的通信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是实现正确方法的关键因素。由于在实际配电官网中,配电网终端节电较为复杂,而且涉及到的数量较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信方式选择的难度。此外,配电自动化系统有许多通信方法,包括有线、无线和光纤。在有线通信模式中,通信方法包括电话线和专线模式,电话线成本低、可靠性差、实时性能不好。然而,安装电话线相对简单,并且该方法可以用于一些不需要高通信的配电终端。专用线路分配终端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可用于一些流量要求高的配电终端。缺点是需要安装专用的通信箱。无线模式下有普通的广播电台和高速智能数字广播电台。普通无线电广泛用于负载控制系统;高速智能数字无线电具有高通信频率以实现可重复性,广泛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缺点是前期投资费用较高。光纤通信方法包括光收发器和光接口板。光纤通信模式在抗干扰、通信容量和损耗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价格较贵。光端机通常在一些容量较大的站点中使用,早期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光纤端口板是将光能转换为配电终端的通信方法。一对光纤可以通过多个分配终端设备一起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光纤通信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3输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管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一定程度上看,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的用电水平和用电质量。虽然一些地区具有显著的发展成效。但是,很多地方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输配电自动化建设后期的电力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可以为输配电自动化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整体电力建设发展速度更快。
3.2总体建设难度较大
需要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和后期管理过程中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技术支持。实际上,有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技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配电自动化和管理不够完善,整体建设存在较大的难度。
3.3输配电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协调性较差
在功能协调和功能连接方面存在一些误解。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低功耗和电力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电力的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电源配置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协调上述功能并有效链接管理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率。
4我国输配电自动化系管理发展现状的思考
4.1做好整体规划
输配电自动化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方向。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研究工作,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经济投入,制定优惠政策作为政策支撑。需要安排定期技术培训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结构安装培训,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有必要做好整体规划,分析资金支持,及时反映投入产出对政策的影响资金的使用,以便能够建立一个高覆盖、大规模的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系统。
4.2积极研发新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输配电自动化建设可以提高输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对于电力行业,有必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自然环境进行建设。要想开发新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进行优化改进,需要在技术和资金充足的基础上开展,当整座城市都覆盖电网后,需要有一项技术作为支持,确保电力管理系统中的电能能够有效运行[2]。例如,对于风大、地形崎岖的地区,有必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项目质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有关部门需要组织专业高素质人才,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新兴技术。构建高质量的电源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整我国整体电源管理水平。
4.3及时更新输配电自动化设备
由于一些企业设备年限较久,存在电路老化等问题。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电能效率,确保设备完善,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原配件更新,确保企业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培训从业人员,组织员工详细调查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及时更换一些落后的设备,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3]。同时,在设备的购买和使用中,有必要和多个厂商合作,实现跨区域平台的采购,保证设备的广泛性。设备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购设备及其配件的过程中,要确保产品质量,做到货比三家,选择实惠价格的厂家合作。
4.4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在输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加强沟通,按职能分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由于电力行业的建设和运行是一个整体系统,因此有必要严格执行各个工作部门的协调,避免员工纠纷。要做到功能重叠、工作职责明确、范围明确以及良好沟通,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人员的主观性对电力管理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电力管理建设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4]。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传统变电站的功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运行风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过程中,输配电自动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资金的统筹规划和人员、技术的分配,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强化后期电力管理工作,为地方经济和民生建设提供基础。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需要大规模运用配电自动化设备。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天翔.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36):128+130.
[2]黄定仕.浅谈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技术与市场,2015,22(04):47+49.
[3]徐爱成.浅析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129.
[4]钟芝华,郭宏伟.解析输配电和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展望,2014(21):159.
论文作者:刘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输配电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有必要论文; 功能论文; 通信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