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空间发展秩序协调与空间结构调整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十一五”期间空间发展秩序协调与空间结构调整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十一五”期间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十一五论文,秩序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5)01—0026—09

“十一五”时期(2006年到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将进入地区差距开始缩小的“转折点”范围,我国地区协调发展进程将从此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既能有效促进我国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又能有效控制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实现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来,就成为思考“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思路的重要任务和出发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在区域经济普遍发展和空间市场一体化逐步形成中,如何协调好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好空间结构,以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公平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根据各地区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区位比较优势,选择各种不同的适合各自区情的发展道路,并按照各地区的功能、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指各种环境要素的经济和人口容量)确定合理的空间开发秩序,建立和谐的空间结构,以最终实现地区间共同富裕的局面。

协调我国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地区协调发展最终是以人均经济指标来判断的,因此,地区和空间协调发展第一个具体的原则就应该是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落实到空间开发上,就是要坚持优先开发人口和城镇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抓住空间经济的主要环节和主要矛盾。要以人口和城镇分布为经济布局的根本依据,实事求是地确定空间开发的顺序,合理调整空间结构。经济布局决定于人口和城镇的分布,而人口和城镇的分布主要决定于腹地条件(即腹地条件——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经济布局)。影响人口和城镇分布的腹地条件包括三个要素:水热气候条件是否有利于人类居住和活动、地形是否平坦便于人们通行以及是否接近交通便利的海岸线等,由此形成了人口和城镇主要集中分布于地球表面的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和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的基本格局。从而决定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也主要布局于这些地区,特别是以上三个要素都具备的地区。因此,所谓沿海经济、平原经济和水热条件经济就成为经济布局的基本要素。按照腹地条件——人口和城镇分布——空间开发秩序,来调整空间结构(这里将空间结构理解为地区GDP或人口等指标的比重结构),促进人口和GDP的地区结构趋向一致,这时地区间人均GDP差距将趋于收敛,从而实现空间结构合理调整和地区间共同富裕的目的。

另外,从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机理上看,应当是“分子”(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母”(人口数量)共同调整,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事实上,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空间结构特点就是,经济和人口密集地区尚具有巨大的经济和人口聚集能力。

2.继续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适当加大兼顾公平的力度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在继续保持全面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省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按各省区人均GDP平均值、上线平均值(指大于各省区平均值的省区再平均)和下线平均值(指小于各省区平均值的省区再平均),可将全国31个省区分为四组:大于上线平均值的高水平省区、小于上线平均值而大于总体平均值的中上水平省区、小于总体平均值而大于下线平均值的中下水平省区、小于下线平均值的低水平省区等。按此法计算,2002年我国省区经济格局依然呈所谓落后的“金字塔”型结构(见表1):位于塔尖的高水平省区少,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等4个省区,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进入和接近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而位于塔底的低水平省区多达12个,包括重庆、山西、西藏、江西、安徽、宁夏、四川、陕西、云南、广西、甘肃和贵州等,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尚没有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标准。

表1 2003年各省区经济发展速度

小于上线平均值小于总体平均值

大于上线平均值 (15153) (9434) 小于下线平均值

(15153)

大于总体平均值大于下线平均值(6368)

指标(9434) (6368)

人均 人均 人均 人均

排名 地区GDP

排名 地区排名 地区排名 地区 GDP

GDP

GDP

上海 40627 1 广东 14908 5 河北 904711 重庆 6353 20

北京 27746 2 江苏 14397 6 新疆 836512 山西 6098 21

天津 22068 3 福建 13510 7 吉林 832213 西藏 5983 22

浙江 16570 4 辽宁 13000 8 湖北 831914 江西 5827 23

山东 11643 9 海南 805415 安徽 5817 24

指黑龙江10235 10内蒙古723316 宁夏 5800 25

标 湖南 656517 四川 5766 26

河南 643118 陕西 5523 27

青海 642419 云南 5178 28

广西 5062 29

甘肃 4493 30

贵州 3140 31

资料来源: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真正落实在生产领域讲求效益,在分配领域注重公平的做法。要在不影响效率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财政二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建立经济内部调节地区差距的“稳压”自动调节机制,并加大规范的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执行力度。如果原来效益和公平的实施力度是“七三”开的话,那么现在就应该提高到“六四”开的程度。二是使地区投资结构与人口的地区结构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既可以使人口比重较高的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的相应投资,又能保证中西部获得兼顾公平所要求的更高一些的投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投资会超过东部,因为,中西部人口比重小于东部,而且,中西部人口还在不断向东部净转移(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抓两头、带中间原则

从政府政策的着眼点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有两种基本思路:其一,是“两头抓战略”,即把经济相对发达和相对落后的地区作为政策考虑的重点,对前者实施鼓励和提升政策,促使其不断创新和升级,积极参入国际市场竞争并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的“火车头”或“龙头”的作用,对后者实施扶持政策,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其二,是“取中战略”,即把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作为政策考虑的重点,通过政策倾斜,促使中等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努力扩大中等发达地区的覆盖范围和面积,使其成为在整个全国区域经济中占据最大范围和面积的经济类型地区,这将有效地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和均衡的发展。事实上,上述两个基本战略是异曲同工的,具体的选择和实施,主要看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初期,多选择前一个思路,而后期则多选择后一个思路,或者,是这两种政策的某种结合,也就是抓两头、带中间原则。

4.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多目标的新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多目标的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一个地区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地区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三方面的发展要合理地配置稀缺的资源,以使三者的综合效益在新的价值观条件下,获得最大化的结果。例如,在经济发展潜力微乎其微的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的目标就应当是以生态效益为主,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由于生态环境效益不是一种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生态环境效益的长期持续,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利益的调节和补偿机制。此外,即使是地区经济势头较好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要为生态环境保护分配越来越多的资源,以确保人群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良好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主要任务

1.建立起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全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倾斜式赶超战略(与传统的既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又要全面赶英超美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实施所谓“弓箭”形或“T”形总体空间布局战略,即以沿海地区和长江干流地区为重点的地区倾斜发展战略;稍后发展为所谓的“π”形总体空间布局战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将陇海线沿线地区作为另一条重点开发轴线,形成“π”形空间开发结构。根据三大地带的“梯度”开发理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考虑到我国人口和城镇布局的基本特点,今后,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布局的主干框架可以设想,在“T”形或“π”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南北走向的重点轴线,即京广线(包括京九线)——京哈线沿线地区,由此构成新的“干”字形,或“开”字形空间布局结构。这就是下一步(或下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的新的基本主干框架。

(1)仍然以沿海为我国区域经济中的重心和主轴地区。沿海地带要继续在我国区域经济中起“龙头”的作用,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该地区要继续贯彻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以技术为导向,以结构的协调化、高度化为目标,跟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走势以及国内地域分工位于最高技术梯度的要求,更大幅度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在继续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更好地参与到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去,为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些重大关键性资源(如石油等)日益短缺所带来的问题早作准备。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些经济核心地区,如环渤海湾地区(包括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城镇密集地区以及山东胶东城镇密集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区、闽东南三角区和海南岛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些重中之重的核心地区的建设,并要加强这些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加紧筹划和建设沿海大铁路,使沿海地区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成为更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我国区域经济的前沿阵地。

(2)继续促进长江干流地区经济的腾飞。长江干流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国内市场。要以2010年世界博览会、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以上海为龙头,推动长江干流产业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联结周围60多个地、市的四大经济协作区的形成,一批冶金、石化、建材、汽车、机电、轻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沿江23座城市100多个开发区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已使长江沿岸上下连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一条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长江干流经济走廊。今后,长江干流产业带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努力成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最大通道。沿江地区,东部将以高新技术产业群及具有高、精、尖、新特色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其西部则以大运量、大耗水、高载能工业和集约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农业产业为主。东西部要以黄金水道、超高压输电线路、南水北调线路和未来的沿江大铁路为纽带,东西联动,南北扩展,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外向辐射与内向辐射相互推动、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与沿海地带并驾齐驱的产业密集带。

(3)加紧建设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沿线地区,努力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该线覆盖了我国整个中部地区,同时也连接了环渤海湾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重要枢纽地区。区内老工业基地遍布,重化工业比重高,设备制造业体系庞大,急待全面振兴;农业生产基地良好,尤其是粮食生产基地举足轻重;沿线地区地势相对平坦,自然资源丰富,腹地条件优越,人口和城镇稠密,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增长潜力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今后,要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契机,加大转变思想观念的力度,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市场化促进所有制及一系列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优先发展重化工产业,努力加快农业规模化、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重点地区和任务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恢复东北地区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制造业基地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加快郑州商贸城的建设,促进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主要城市的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工作,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资源向该地区集中,提高湖南优势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4)继续加大黄河上中游优势能矿资源的开发力度。以环渤海湾京津唐地区为依托,以黄河及陇海——兰新铁路为纽带,进一步大规模地开发黄河中、上游优势能矿资源。重点建设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以煤炭、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陕西榆林地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继续完成黄河中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在加大水火电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电东送”北通道的建设,为缓解我国缺电状态做出贡献。

(5)加快西南重化工业带的建设。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契机,以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和澳门)、闽东南三角洲、海南大特区及北部湾为窗口,以西江航道和南防、南昆等铁路线为纽带,打通出海口,深化川云贵桂优势资源的开发,建成我国另一个大型综合性的能源重化工带。

(6)进一步完善沿边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南北边疆地带的发展。加快沿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改善交通条件,继续简化通关手续,方便广大边民进出口岸,使沿边地区成为我国又一个对外开放的捷径,成为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2.初步建立各具特色和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

以人口和城市密集与稀疏为划分两大地区的基础,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意在保持现行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界线)、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以及未来开发的模式和方向,借鉴美国将全国划分三大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和落基山脉以西的西部地区)、12个一级综合经济区的经验(不打破上级区划的界线,即一级经济区是在大区内部进一步的划分),提出如下我国4带11区的两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体系划分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宏观空间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资源与产业结构和功能等三大区域特征因素,并与其他方案可以形成相互衔接的良好关系。

(1)东部地带。是我国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所有省区都是属于我国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网络开发阶段。京津唐城镇群、辽中南城镇群、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已基本形成,而且胶东城镇群和闽东南城镇群也已见雏形。“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推进东部城镇化进程,使一些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并在中心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小城镇,促使东部这些城镇群逐步连接起来,初步形成我国东部地带由北向南沿交通线分布的大城市群带,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区域一体化和网络开发的目的。东部地带可分为3个亚区:环渤海湾亚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等省区;长江下游亚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区;东南沿海亚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等3省区(未来还将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各亚区的发展方向如下:

——环渤海湾亚区。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长江下游亚区。发挥金融中心的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轻重工业基础优势,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加大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建设全国又一个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东南沿海亚区。保持我国最大的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地区的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成为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建成我国最大最重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全国意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2)中部地带。除黑龙江外,这也都是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整个地区发展已进入点轴开发阶段。主要的开发轴线有京广线和京哈线沿线地区、东北的绥满线和哈大线沿线地区,以及长江沿线地区和黄河沿线地区等。“十一五”时期,中部地带将继续空间开发轴线的完善和建设,开始向网络开发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京九线、同蒲线、太焦线—焦枝线—枝柳线、陇海线、湘赣线等的开发;建设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城镇群、以九江和芜湖为中心的城镇群、长株潭城镇群、哈尔滨长春城镇群、以郑州为中心的城镇群等,形成网络开发的基本框架。在产业上,中部地带要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大力发挥重工业比重高、装备工业基础条件好、地理位置居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按照经济内部大循环的要求,建设成为主要满足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各种装备和设备等投资品以及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逐步接受从东部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非耐用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基地;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成为就近吸引西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带也可分为3个亚区:东北内陆亚区,包括吉林和黑龙江2省区;黄河中游亚区,包括山西与河南2省区;长江中游亚区,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等4省区。各亚区的发展方向如下:

——东北内陆亚区。以机械、汽车和电力设备为主,振兴装备工业。强化长春汽车工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建设,强化哈尔滨全国电力设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农业以玉米、大豆和甜菜为主,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搞好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石油以大庆油田为主,包括吉林的扶余油田等,煤炭以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等为主,注意发展后续产业。加快以吉林石化为主,包括大庆石化在内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在未来俄罗斯输油管道建成后,建设成为全国又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黄河中游亚区。继续发挥能源原材料的优势,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以及煤炭后续加工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太钢和舞钢等)和有色工业基地(山西铝厂、中州铝业等)。加大洛阳和太原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用先进装备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工业,建成我国重要的以拖拉机为主的农用机械、以矿山冶金设备为主的重型机械以及以轴承为主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生产的优势,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长江中游亚区。这是我国中部地带人口和城镇最稠密的地区。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立在农副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包括武钢、马钢和萍乡钢铁厂等;有色冶金业,主要包括湖北和江西的铜业、湖南的铅锌业及合金业和江西的钨业等)。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建设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他交通设备工业基地。

(3)西部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包括重庆、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和广西等6省区。除云南外,其他各省区人口和城镇密度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点轴开发已见端倪,正在形成的开发轴线有长江上游沿线、渭河沿线、南昆线沿线等,潜在的开发轴线有西神线—西康线—襄渝线、川黔线—黔桂线、成昆线、滇黔线等。“十一五”时期,西部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大点轴开发力度,使这些点轴及其腹地成为吸引西部人口和城镇的重要地区。陕西渭河流域、汉水流域、成都平原以及贵阳平坝、昆明盆地、南宁盆地和郁江—浔河平原等腹地将成为人口和城镇进一步聚集的中心地区。在产业上,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陕西和四川),进一步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发丰富的生物资源,建设西部中草药和生物医药制品研发和制造中心;依托“三线”建设的工业基础,发展西部特殊用途的电子机械装备,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依托人才密集条件,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西部人口和城镇密集地区可分为2个亚区:渝川陕亚区,为西部人口和城镇最密集地区,也是西部开发龙头地区(陕西为西北地区的龙头;重庆和四川为西南地区的龙头);珠江中上游亚区(或称滇黔桂亚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各亚区的发展方向如下:

——渝川陕亚区。为西部开发最为重要的地区。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以天然气和水能为主的能源基地;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建成西部信息、技术和引进外资的服务扩散中心。

——珠江中上游亚区。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建设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进一步开发巨大的旅游资源,建设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依托北部湾港口群,建设我国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

(4)西部人口和城镇稀疏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和西藏等6省区。人口和城镇密度远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大草原和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地区开发处于驻点开发初期,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还不多,今后地区开发的结果也只能达到稀疏的局部性点轴开发阶段,不可能达到也没有必要进行网络式的开发。“十一五”时期,西部人口和城镇稀疏地区将继续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改变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进行优势资源的上规模和采取先进技术的开发,特别是进一步加大能矿资源的开发,并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能矿后续加工工业;资源开采要尽量依托现有城镇,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目的,应当注意采取“候鸟”式的开发模式,以避免“矿枯城衰”现象的发生。西部人口和城镇稀疏地区可分为3个亚区:黄河上游亚区,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3省区;青藏高原亚区;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区;新疆亚区,包括新疆1省区。各亚区的发展方向如下:

——黄河上游亚区。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力度,尽快成为我国新的能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载能原材料工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资源,减少牧民数量,实行集约化的家庭庄园式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建设若干沙产业基地。

——青藏高原亚区。我国人口和城镇最为稀疏的地区。主要任务应该是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地区开发上,一要强调人口重点开发地区的集中,如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青海的湟水河流域地区以及格尔木盆地地区;二要选择优势资源(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开发,并采取保护式的开发方式,避免小规模、分散式的资源开发模式;三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围栏畜牧业;四要发展民族特色风情旅游业。

——新疆亚区。发挥棉花种植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以绿洲为基地,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昼夜温差大),建设具有优势的瓜果、棉花和西红柿种植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如葡萄酒酿造业、果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我国石油生产最大的接续地;加快发展有一定优势的农业机械工业,促进工业化;促进旅游业及民族旅游产品的发展;开发沙产业,建立沙产业基地。

3.进一步完善全国性和跨地区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空间市场一体化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

“十一五”时期,空间市场一体化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不仅仅是因为加入WTO后,我国必须遵守WTO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国各地区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外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必然结果。

空间市场一体化需要便捷的区际综合交通通信通道、完善的网络体系以及强大的专业化物流。目前,我国离区域经济网络开发和空间市场一体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有许多需要建设和完善的地方。从铁路网络建设看,运力紧张和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与网络体系还不完善、网络密度不够等有密切的关系。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的力度,将沿海大铁路、沿江大铁路以及京广快速铁路、京哈快速铁路建设一并加以考虑,尽快完善和充实铁路网建设,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行速度,加速双线改造建设和电气化改造步伐,“十一五”时期做好一些重大的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从公路建设来看,我国公路总长、公路密度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公路等级和质量也有待大幅度提高。建议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国道网、国道主干线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增加国道网及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密度,提高公路的等级,提高高速公路在国道网及国道主干线中的比重。为保证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在此特别建议国家实行国道全由中央政府出资修建的政策。从机场和航空线路看,建议国家在进一步合理调整机场布局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用机场建设的力度,使航空成为我国居民出行超过1000千米以上的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从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看,我国发展速度虽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距离实际需求也相差比较远。“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步伐。

初步解决和控制各种问题地区的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中一些问题地区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困难与返贫问题、老工业基地发展不断下滑问题、资源性开发城市的衰退问题和粮食主产区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地区的发展问题,是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贫困地区

2002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标志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初,国家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确定592个县,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592个县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努鲁而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和赣南地区,西部的定西干旱山区、西海固地区、甘肃中部地区、桂西北地区、九万大山和横断山地区等。2002年,我国贫困线标准为627元/人,贫困人口2820万人,比上年减少3.79%,贫困发生率为3.0%。“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完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目标的要求,基本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扶贫工作,提高贫困线标准,做好下一步更高要求的扶贫规划。

2.老工业基地

我国老工业基地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期所形成的对工业化起步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地区和城市,包括东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大连、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等9个城市,华北(包括河南)的天津、太原、大同、洛阳和包头等5个城市,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武汉和株洲等3个城市,以及西部的兰州、西安、成都和重庆等4个城市,共计21个城市。2002年,除天津、上海、重庆和武汉等少数几个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以外,其他老工业基地城市增长都相对较慢,经济实力和地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增长速度最慢的几个老工业基地是鞍山、沈阳、洛阳等。“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任务,使东北三省的经济地位恢复到改革开放初的水平,国内各行业所需要的主流设备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满足,并在与国外合资与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向国外先进设备制造业看齐。

3.矿业城市

在我国目前390座矿城中,中老年期的矿城占总量80%,衰老型矿城有47座,占总数的12.5%,其中一些也是老工业基地城市,如鞍山、抚顺和本溪等。“十一五”时期,应该对47座衰老矿城进行逐个分析,实行不同的政策,使其中能够振兴的城市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获得振兴,不具备振兴条件的矿城,可通过移民方式加以解决。

4.粮食主产区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带,包括东北内陆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和安徽以及长江中游平原的湖北和湖南。东部地带的粮食主产区是黄淮海地区的山东、江苏和河北;西部是四川。在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布局调整的前提下,东部地带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中部粮食主产区集中。“十一五”时期,要按照地区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国粮食生产向粮食主产区集中的进程,大力推进粮食主产区集约化经营规模,初步实现粮食生产的庄园化。在集约化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同时,进一步按加入WTO的要求,落实对农业的补贴政策。

协调我国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体制和政策创新

1.搞好综合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规划体系。今后各规划要进一步明确分工,突出重点,相互呼应。(1)综合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做到中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想结合、宏观调控和微观政策相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要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和内外经济,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方向指示性和国情咨文性。(2)专业性的规划主要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新一轮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突出规划的多目标性和功能性。国土规划要以人口分布、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分析各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结合城镇化、退耕还林和扶贫等工作,提出合理的人口分布调整方案;要制定集约式的大规模资源开发计划,一方面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证,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要重点分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耕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约束影响及相关对策;要从土地承载人口、矿产潜在价值、人类居住适宜程度三项指标,分析腹地开发条件和开发潜力,提出国土开发的不同功能区及相应的政策。土地利用规划,一要保护好宝贵的耕地资源;二要严格土地利用管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要进一步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实现土地所有权的多元化;为正确处理土地市场上的出让、转让或“买卖”关系提供必要的产权制度基础。城镇规划要正确引导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协调好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农用土地向城镇土地转变等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难题和问题,确保城镇化的有序进行。

2.加快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改革财政税收体系,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

一是加速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地方政府尽快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中退出。一般可以考虑,地方政府没有必要拥有任何公司性企业,完全成为地方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国有企业要加快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并解决好“一股独大”的问题,为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一般民间企业更应当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一方面还民间企业尽量多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建立扩大就业机会的自发市场机制。二是逐步取消地方政府承担的宏观经济调控的辅助职能。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必须完全由中央政府掌握,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地方分支或派出机构必须实行垂直领导;地方政府只是有义务遵照中央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意图实施地方财政政策。三是改革税收体制,建立主要税种的累进税制。包括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建立主要税种的累进税制。分税制要向省区以下的地方政府延伸,尽快实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目标,同时还要扩大地方政府在税收立法上的权限。需要实施累进税制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目前我国只有占税收收入比重较小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了这种税收制度),这些税种的累进税制将为我国经济均衡和协调发展,建立起一个内在的“稳压器”。从区域发展看,主要税种的累进税制可以通过税收的差异求得地区间发展条件上的大体一致,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是与累进税制结合,进一步加大财政性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建立明确的地区财政支出平衡机制。“十一五”时期,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性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上,可以做到两点:(1)逐步实现各省区公务员名义工资上的大体一致;(2)在社会保障体系省级统筹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加快全国统筹目标的实现。五是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对经济社会事项的审批制度。事实上,地方绝大多数审批制都可以改为备案制,特别是应当根本取消地方政府对项目的综合审批制,适当保留土地、环保、水资源以及其他地方配套条件等方面的单项许可制度。

3.建立全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的统一的法规与政策

全国市场一体化应当是中央政府的责任。许多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地方市场相互封锁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如法国),还是地方分权制国家(如德国和美国),都制定了严格的可以检查的禁止地区市场封锁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应的司法体系。当然,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力,它们主要的职责是地方性公共事物与公共设施的管理,而且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标准化和透明化的特点,便于监督;也没有所谓与中央政府共同承担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因而,它们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动机也不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不承担责任。事实上,他们与地方所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理的社会分工:地方政府主要是提供不断改进的投资和经营环境,而当地驻地企业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

4.以问题地区为重点目标,构建新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构建针对问题地区的专项区域政策体系。目前,我国主要的问题区包括贫困地区(过疏地区)、老工业基地(过密地区)、矿业城市地区、粮食主产区等。国家确定的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今后,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同时还要加大西部人口向东中部地区移民的力度,以加速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我国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及中部地区,今后,可充分发挥其工业基础雄厚、区位条件好以及综合资源优势明显的特点,通过加大改革和改造的力度,围绕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优势产业的强化发展,尽快实现振兴的目的。矿业城市地区、粮食主产区和初步显现膨胀病的大城市地区都应当制定专门的政策,以解决这些地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协调好客观的经济区与人为的行政区之间的关系

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向是减少中间行政层次,适当缩小中间行政层次的辖区面积(或是缩小省级行政区的辖区范围,取消地级行政层次;或是扩大县区辖区范围),以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并为协调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协调“两区”的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与社会的分工。按“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政府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不再直接与地方经济利益挂钩,以消除地方政府将客观形成的经济区限定在自己辖区的观念。

二是建立现代地方自治体制。这是保证地方政府不再具有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举措。通过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合理分配事权和相应的财权,可以从根本上,将地方政府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地方公共事物上,有利于跨区域界限的经济区更好地发挥组织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国家司法体系垂直化改革。行政界限成为经济区难以形成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地方可以动用与当地经济利益有着直接联系的地方司法体系,“合法”地保护地方利益,干预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只有实施国家司法体系垂直化改革,消除司法体系与当地经济的直接联系,才能建立一个不论区域的公平执法的体系。

标签:;  ;  ;  ;  ;  ;  ;  ;  ;  ;  ;  ;  

“十一五”期间空间发展秩序协调与空间结构调整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