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的阅读指导论文_匡春琴

浅析中学语文的阅读指导论文_匡春琴

匡春琴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德阳 618000)

当前,复兴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中,语文学习在这种教育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精神,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人文素质的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在于具备积极健康的情感。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和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它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情感素养方面的重要性。首先,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课文都是作者情感体验的产物,是作家通过想象活动创作出来的精神产品,是形象思维(当然有的也有抽象思维)的结晶,因而主要属于心理学范畴而非认识论范畴。既然如此,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应是去体会、感知文章(即作者)的情感。阅读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语言文字去感知作者塑造的意象,并进而体验到意象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并非所有文章都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从而形成健全人格。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是学生进入一种状态,然后通过知觉和想象产生。在欣赏状态中,情绪情感就催化剂一样,情感投入不足或没有情感投入,欣赏就难以进行或不能进行。这充分说明了情绪情感是阅读过程中重要且必要的因素。是否可以这样说:一堂语文阅读课是否成功在于调动学生情感参与阅读的多少。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学习方法,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尤其要做到这点,也最能做到这点。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分析课文的段落、主题、写作特点等,而学生却并不领情,不是走神就是昏昏欲睡,很少有学生能做到专心致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即使现在倡导的启发式教学,如果课堂上设置问题不当或问题太多,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语文的畏惧情绪。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首先既不是(也无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权威”观点,也不是把一篇完整的美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更不是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搞得学生头昏脑涨,而应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主进入文章设置的“意象世界”即引导学生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这是一个“入”的过程。“入”的最高境界是进入“忘我”状态,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即:悲其所悲,乐其所乐,感其所感,悟其所悟。在这过程中,感情应是最活跃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要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欣赏的情感预备状态。如何引导学生“入”呢?根据课文文体和课文内容的不同,一般可以有以下主要方法可供选择:

一是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如:学习《归园田居》,就务必介绍陶渊明写诗的时代背景及生平。否则,怎会理解诗人辞官归隐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超然与自适呢?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进入“文本”,即让学生具有与作者有相似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如:学习《背影》,就要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分别”的情绪、情感状态之中。否则,学生可能把朱自清的父子情深说成是作者“故做多情”或“多情善感”。广东某地学生要求课文取消《背景》一文即是例子。三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进入“文本”。课文一般皆为精选之经典作品,凝聚了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情感或精神品质,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当然也属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个学生应该都可以在这些作品里找到自我,即“把自己摆进去”。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语言、音乐、影视、幻灯片等手段设置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设置的情境应与“文本”情境相似或相同。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在先播放春花盛开的春景画面或图片,然后通过带乐朗读,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春天。四是选准动情点,即切入文章要选取可能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热情的地方。例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可以通过回忆并讲诉自己童年最快乐的事情的教学。五选准兴奋点或兴起在点,即切入文章选取学生最可能感兴趣和引起阅读或探索欲望的地方。例如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可以在教师讲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设置悬念,让学生来猜想下一个情节,从而理解本文故事情节安排的巧妙,即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有的、与“文本”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情感,发挥想象与联想,进入“文本”情感与“文本”情景。例如教学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可以让学生蒙上眼睛去干一件指定的小事(如:从讲台走到座位,找到一本练习册等),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如果我们眼睛永远这样看不见,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们最需要什么?从而引入对流淌爱意的文本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即叙述故事者写了何事?描写感觉者有何感?抒发感情者抒了何感?阐述道理者说了何道理?介绍知识者讲了何知?可见,“入”的过程自始至终都不应离开情感的参与。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情感与作者情感共鸣的过程。

王国维说:“入乎其内,顾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入乎其内”即“移情”体验,与“文本”合一,达到“忘我”状态,与作者情感共鸣。“出乎其外”就是体验时的超越,学生处于这种状态才能从平凡的事件中见出诗意的美,体验到“文本”意象背后所蕴涵着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这里面也有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如果前面的“入”是需“失”我,那么“出”则需“得”我。即形成自己的观点,如何引导学生“出”呢?1.引导学生向作者提问。因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一般都并不与作者相同,现实情景与“文本”情景并不一定相似或相同,学生的理解能力、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与作者一致,因而导致学生的感受、体会、见解并不得与作者一致,甚至与作者完全不同,就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平等、友好地与学生共向讨论,大胆质疑,甚至敢于善于给名家名篇“挑刺”。如在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我们可以提问:皇帝赤身裸体游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吗?这种写法就是童话常常采用的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现实生活中有皇帝与大臣这样无中生有说假话的人吗?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童话反映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与作者分离,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或赞同,或批评,或补充,或延伸,以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3.引导学生交流、互评,形式有健康、积极情感的观点,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总之,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入”与“出”都离不开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情感的参与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和“导”,对情感的成功“引导”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而这个过程义一定须在师生的娓娓对话、平等交流过程中才可能顺利进行的。如果这样,语文课学生不肯能不爱,语文教学效果不可能不明显,因为情感的产生与舒泄,最终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感受。

论文作者:匡春琴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学语文的阅读指导论文_匡春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