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我国地质勘查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把握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使之相互协调发展,以便有效促进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发现,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研究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与国家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安全等各个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过度的追求了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概念,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污染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日趋深入,需要结合发展需求,加大研究力度,借助于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促使人类面临的科学难题得到有效探索行业解决,不断提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科技化程度。
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概述
1.1水文地质
在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是水文地质,主要是对自然界中地下水运动和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现阶段治水、找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找水角度来讲,目前主要将岩溶裂缝水、第四系含水层给利用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通过深入研究碎屑沉积岩、深浅变质岩和新老火山岩等内容,对于导水、容水构造的寻找具有较大帮助。比如,在具体实践中,将激发极化衰变场法运用过来,可以对玄武岩裂缝含水区井位合理确定;通过电场选频法的运用,可以满足找水需求,对井位合理确定,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全国水资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帮助。
1.2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是将地质的原理应用于解决工程建设问题的一门科学。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勘察,研究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工程特性等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工程地质,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应用,其中,地震、岩体稳定性、地质灾害等是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地基土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安全,因此,就需要充分开展工程地质研究工作。现阶段,在工程地质研究方面,出现了较多类型的勘察探测方法,其中地质雷达测量、微震测量、声波法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工程地质学在工程施工中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检测路基稳定性、隧道衬砌稳定性等,可以促使工程整体安全得到保证。
1.3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即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环境地质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地质问题日趋尖锐,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浸、滑坡、沙漠化以及多发性地方病等,说明地质环境对人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人类对地质环境的认识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环境地质研究中,主要是调查大面积灾害地质,科学评价分析国民经济开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将一系列环境地质探测方法运用过来,可以促使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到显著降低和减少。经过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环境地质研究在土壤污染、地下污染等方面效果比较研究,对于以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意义。
2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2.1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紧密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科学发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其次,要将为政府职能服务和政府法律履行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中,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督利用等都是政府职能服务的主要内容。而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矿产资源法等则是主要的政府法律内容。最后,要向多学科延伸。从本质上来讲,研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其实就是将地质学基础知识合理运用到环境科学和土木工程学上。因为工程建设牵扯到较多的专业和领域,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就需要向多学科延伸。
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技化发展方向
2.2.1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地下铁道、采矿工程、军事工程、水利工程等广泛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将成为主导趋势。以铁路工程为例,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岩溶地层止水问题经常出现于隧道建设中,以大瑶山隧道建设为例,岩溶区的深度和长度分别在500米和1000米左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重大的涌水涌砂事件出现,影响到铁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国家开始深入研究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本研究课题充分体现了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积极贯彻这一原则,加深隧道工程研究。
2.2.2边坡工程
近年来,基本建设飞速发展,人工开挖等直接、间接形成的边坡工程越来越多、边坡高度也越来越高、边坡坡角越来越陡。地下水的软化作用等对边坡抗剪强度的降低,严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工程开挖,使得坡面附近应力得到释放,发生重组,原本平衡的应力状态失去平衡,将引发的是塌滑、崩塌等一些不良地质现象。通过重力式挡墙、锚杆锚索锚固、格构梁、锚喷等一系列的工程治理手段,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难于恢复。
2.2.3填海造地
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填海造地、围湖造田项目、河床变窄已在不同程度上大量实施,这样我国管辖范围内水域实际面积遭到缩小,很容易出现水灾、洪涝等问题。因此,就需要重视这个方向的科技化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一项包括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在内的综合性工作,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内容,不仅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而且还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和环境。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不断的拓展服务领域,不断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立足实际和长远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学超.试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世界家苑,2011(08).
[2]郭本力.浅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J].工程技术,2016,5(143):44-46.
[3]张淑春.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4(143):45-47.
论文作者:付小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地质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岩溶论文; 隧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