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调控小学课堂纪律是一门学问。在新课标下,课堂活了,学生的个性化更强了,自主探索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堂学习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尽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好课堂的每一秒钟,不浪费学生的每一分钟。这时,教师必须要抓住调控的“缰绳”,调动所有的智慧,制定可行的策略来调控好课堂纪律。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纪律;调控
1 多样性的教学方式
1.1老师的多样式教学思维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前做到深备课。备课前多搜集有用的资料,搜集时注意尽量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以便学生快乐学习;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本,组织好一节课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条不紊。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时都忘记了上课的内容,聪明的学生自然会看出老师的懈怠。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上课时的态度。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现在由于办学条件提高了,绝大部分学校都会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所以要多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控能力非常薄弱,注意力也不够稳定,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并加以利用。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数学教学中最好采用投影仪、简笔画、实物等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数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也不会超过20分钟,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从而在课堂上会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听,听而不闻,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因此在学生注意力阶段性疲劳的时候,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注意力得到放松,但却又不离开主题。
1.2教师的自身情绪把控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面对课堂上喜欢“捣鬼”的小顽童,或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于课堂时,教师难免会情绪急躁,对调皮的学生批评尖刻,大发脾气。但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课堂时切忌经常性情绪失控。教师若每次都板起脸来训斥学生,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无心上课。
1.3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严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都是很有威严的,而威严并不是因为年龄的差别。教师加强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严。这时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2 多采用群体性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2.1 转化调皮的学生
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一类调皮的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控制能力,自尊心强,对于老师的要求往往看作是对自己的管束,并有极强的挣脱管束的欲望。他们喜欢在课堂上给老师制造一些小麻烦。能否转化这一两个典型人物,是调控好课堂纪律的关键。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能以硬碰硬,要善于关注细节了解学生,进而寻找机会、巧用方法加以教育。如“激将法”:班上有两个调皮的学生,他们两个平时也喜欢一起玩耍。接触的多,互相比较的机会自然也会增多。这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上课喜欢说话,经常开小差。不同的是其中一个学生小明的作业书写整洁,另一个学生小刚则书写潦草。观察到这一点,我就从两人的作业入手。当他们的作业有错误时,我把他们两个人同时请到我的旁边,让他们俩同时订正作业。与此同时我大力称赞书写整洁的小明。经过多次这样称赞,书写潦草的小刚的作业书写开始慢慢有了改变。这时我知道,小刚已经开始以小明为学习对比的对象了。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关注小明,只要稍有可以表扬他的机会就大力加以表扬。老师的表扬小刚听在心里,于是我又在下课的时候把小刚独自叫到自己身边,把他们两个上课的表现又做了一次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多次的比较,调皮的小刚终于发话了“我上课的表现以后肯定能超过小明的。”这时我知道,距离成功转换这两个学生又近了一步。
2.2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当老师新接手一个班级时,学生与老师都有一个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期间,老师和学生都在互相试探。在这个重要的时期,老师对学生的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绝不可以对这些行为视而不见,或者留着以后来解决。老师上课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使任何学生在课堂上的违纪行为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然而评价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要注意方式,以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人们常说“三尺讲台”,而一名好老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只是这三尺。在发现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老师们最好先用眼睛注视学生,以引起其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或者老师可以走到学生的身边加以提醒。
2.3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个特点同样表现在课堂上。其表现为当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时,很多学生会同时七嘴八舌的回答老师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老师就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有纪律地说”这样的习惯。首先,提醒学生要养成“先举手再发言”的习惯。其次找典型,大力表扬有这种好习惯的同学。
3 让学生主动学习
3.1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布置作业
课前给学生布置与下节课有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回家通过向家长请教、读书看报、网上查询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再回到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到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学生会在新鲜感中认真地上完一节课。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学习中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和具体形象思维强于逻辑形象思维的特点,培养学生勤用“口,眼,手”学习习惯。如果小学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讲授,课堂上随之会出现的便是学生各自的开小差。老师在授课要培养学生“能动口,会用眼,勤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让学生多动“口,眼,手”的环节。如课堂小游戏、课堂练习。
3.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当学生违反纪律或者不遵守某些规则时,老师的首要责任并不是要马上责怪学生的不好习惯,而是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利用简单的事情告诉他道理,小学生的对大道理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此时通过通俗易懂的事情或者故事教导学生,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感和归属感。硬生生的对学生责骂或者塞大道理给学生听,往往会受到反面的效果,激起学生的反抗心理。经过认真的教育,这种道理会很快的让小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潜移默化的记忆,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4 结语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中,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上,还存在很多是非。我们不必给一个学生画好一个框框,让其一成不变地按照老师的想法走。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与发展,必须要看他从小养成的正确的纪律观,所以作为老师,必倾其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纪律观念。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新课标需要的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使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从规训到生成:我国小学课堂管理变革研究[D].张燕玲.湖南大学 2015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白静波.新课程(小学).2010(07)
[3]课堂管理技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美]F·戴维著(DavidFontana),2002.
论文作者:梁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纪律论文; 注意力论文; 作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