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国产综艺《奇遇人生》的成功之道
朱璇杰 湖南师范大学
当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益智类、竞技类、相亲类、选秀类等节目在各大电视频道中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直至2017年,慢综艺才真正走入观众视野,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青睐。这一年,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明星观察类节目《向往的生活》,聚焦明星在农村的生活体验,这种充满乡野趣味的慢生活方式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在综艺圈引起了巨大反响。于是乎,《中餐厅》、《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纷纷出现于各大视频网站,但尴尬的是,观众的热情却在悄然减退。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创新欲望不强,模仿抄袭国外综艺所导致。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欣慰的看到了《奇遇人生》的出现,这是我国本土原创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播出之后全网口碑爆棚,豆瓣的评分更是高达9.3分,可以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这档综艺能赢得观众的普遍称赞?它的成功之道对今后的慢综艺发展有何借鉴之处?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其成功的前因后果。
由于科学课的生活化、实践化等特点,小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要远远高于数学、英语等学科,因此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相对也更容易把控。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上文中所涉及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有效的提问,组织有效的合作,开展有效的练习”,那么科学课的教学效率自然会最大化。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切勿为了追求提高教学效率而忽略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传播学解读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站在受众立场分析受众行为的理论,与以往从传播者角度对传播效果的考察不同,该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出于一定的动机,“通过分析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1]“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具有能动选择性,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媒介内容进行接触活动,就好比是在自助餐厅用餐,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是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进行。面对如今各类新兴媒体不断兴起,信息过载的网络时代,受众也面临着多重选择。因此,综艺节目必须提供优质的、独特的内容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
其次,关于逾期交房违约金及损害赔偿金问题。至于在破产程序开始前债务人因逾期交房而产生的违约金只能作为普通破产债权申报,且根据《破产法》第46条第2款“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停止计息”规定只能计算到破产案件受理之日,之后的违约责任不能再申报债权。
二、《奇遇人生》的独特魅力
《奇遇人生》由顶尖的国内纪录片导演赵琦及其团队花费一年打磨而成。节目由阿雅作为发起人,邀请她的十位好友每期完成一场旅行,用“真人秀+纪录片”的形式对他们的旅行过程进行观察。节目制作上的高水准、高规格,叙事上的创新以及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一)高水准的画面品质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很多观众都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是他们目前为止看过的最高级的综艺,主要原因是因为该综艺拥有的电影级别的质感,这得益于国内独立纪录片拍摄技艺顶尖的导演赵琦。大多数综艺节目喜欢使用效果剪辑、制造人物冲突、特效贴图和“花字寄语”等方式来增强节目效果,这档节目却摒弃了这些“花招”,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大量的空景镜头、远景镜头展现自然之美。从第一集中阿雅和小S前往赞比亚看大象的体验中就可窥视其构图之精美,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大地上通过大量的远景镜头拍摄长河落日、草长莺飞的绚丽景象。在第二集中,春夏几乎全素颜出境,在北美草原上肆意奔跑着,发丝被风吹得凌乱的样子给人一种纯粹的美感。导演用镜头巧妙地捕捉到纯粹、静谧的自然之美,展现真实景观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镜头背后的场景被赋予了情感能量,能让受众在享受中有所触动。与此同时,其色彩和构图呈现出电影大片的高级质感,很多受众更是表示随手截图都能成为一张手机壁纸。这样美轮美奂的画面是吸引受众的重要考量因素,从综艺中获得极致的视听享受,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二)柔和的叙事模式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
导演的野心远不止打造一款爆款真人综艺,而是极力突出真人在某个特定场景中的真实体验,弱化“秀”的部分。导演团队对节目的设计通常是围绕着节目主题展开,尽量在节目的设置中根据明星自身特点选择场景,而不直接给出“剧本”,使拍摄出来的内容充满无限可能。节目旨在记录明星遭遇意外情况时的最真实的反映,展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在节目中的小S不再只是无厘头搞笑,她将自己的敏感脆弱的一面在镜头下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也可以看到第三期窦骁和阿雅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推迟登山计划时的焦虑。除去不给明星做人设,没有剧本之外,节目的叙事创新之处在于不故意制造人物冲突。从同类型的旅行慢综艺如《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来看,基本都沿袭了一种固定的节目套路:通过集体性旅行、如何节省旅行开支、成员间的观点分歧,制造节目矛盾来吸引观众。尽管明星间的冲突能满足受众的娱乐消遣需求,但这样同质化的内容也让受众的热情渐渐消退。而《奇遇人生》一反这样“穷游+冲突”的节目套路,线索的推进通过场景的变化和两人之间的对话来进行,注重明星在当地的深度体验,而不仅仅是“观赏”或完成节目组安排的任务,没有刻意突显的人物冲突,不疾不徐、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能够让受众获得轻松舒适的观感,同时不影响故事的推进,留出了给受众思考的空间。在叙事模式上的创新使得受众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感,满足了受众的娱乐消遣需求。
当今社会,信息已然成为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信息和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现今综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面对浮躁的综艺市场,综艺节目应当为服务受众而存在,更应当学习《奇遇人生》的工匠精神,沉下心来认真的打磨一档精品综艺。提升画面品质,场景、色彩、构图都要贴近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
(三)对现实和自我的深度挖掘满足了受众的认知需求
《奇遇人生》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真人秀与纪录片相结合,形式和内容上的提升拉开了与其它节目的差距,让观众在繁忙的生活之余通过镜头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明星卸下光环之后真实的表现、思考平时未曾关注的社会现实。《奇遇人生》的成功是必然的,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对节目的精心打造,离不开对受众需求的满足,慢综艺的长远发展策略,或许能从中窥得一二。
三、从《奇遇人生》看慢综艺的发展
我们感知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剖析自己的过程,节目向传达给观众的意图,是希望人们能在探索世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第二期中肆意狂奔追逐着龙卷风的春夏,会为追不到而沮丧,又会因为一句话而感动落泪。受众透过屏幕能看到北美平原上敏感又执着的少女,看到一个真实的“人”。节目的价值不在于为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展示明星真实的一面,而是在于引导受众去关注那些平时可能不大可能关注到的社会问题。“纵使媒介无意教导受众,纵使受众不自觉,但媒介永远会传授某些知识。”[2]节目每期设置特定的主题,通过明星体验的方式让观众去思考平时被忽略的社会问题,尽管有些观众质疑这样的体验花费的成本巨大,普通人难以去尝试。但正如导演赵琦所说的:“体验不是目的,思考才是”。节目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停留在真人秀的娱乐狂欢层面,而是升华到了一个哲学层面,引导人们去挖掘自己,思考现实中的问题,这是其它综艺所不能比的。
(一)“慢综艺”应当具有精品意识
张华军:对,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学情。但备课时所考虑的是已经发生和完成的,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的已经完成的形式”。但我们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只是已经完成的,都是在不断生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新的情境中改变和发生。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做准备,但永远不可能代替课堂当下发生的事情,当下发生的事绝不会与已经发生的事一样。
(二)“慢综艺”应当创新节目形式
我国综艺节目最大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够。从当前已播出的综艺来看,收视率较高的综艺一般都是从国外购买了版权或者直接抄袭的国外综艺。《奇遇人生》能获得成功,离不开节目形式的创新,但是我们不希望各制作团队争相模仿这种节目形式,而是学习其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身创造能力,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综艺作品。
(三)“慢综艺”应当注重社会效益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大众传媒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起社会责任。综艺节目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理应注重社会效益,传递人文价值。正如《奇遇人生》所做的那样,在提供娱乐消遣的同时,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传达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四、结语
本文以国产慢综艺《奇遇人生》为例,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其在满足观众不同需求上的特点,体悟到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应该具备的因素以及对未来慢综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期望能给各大真人秀节目制作团队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打造更多有特色的优质综艺作品,带给观众更好的观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 (06):74.
[2][美]阿瑟·阿萨·伯杰.媒介分析技巧(第二版)[M].李德刚,何玉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叶家铮,刘燕南,张雅欣,沈浩,陈强,杨丽.当今中国城市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及传媒对策[J].现代传播,2001(03):5.
作者简介: 朱璇杰(1996.5-),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学。
标签:“使用与满足”理论论文; 成功之道论文; 人生论文; 明星真人秀节目论文; 电视综艺节目论文; 国产论文; 生活体验论文; 电视频道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