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光与十年来第一集团之都_刘晓光论文

刘小光与十年来第一集团之都_刘晓光论文

刘晓光与首创集团的资本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集团论文,刘晓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化的追求

首创集团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独资公司之一,总资产400多亿元,净资产110亿元。“大国企”、“北京地主”是人们对首创的一贯印象,但随着首创集团的几大企业的上市和与国外大公司合资以及私募改制,这一印象很快会被打破。

最新的消息是,首创集团要拿出核心资产与数家海外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一个大规模的新公司,从而实现集团改制的目的。为了这次私募,首创集团聘请了德意志银行担任财务顾问。目前有10多家海外投资者在进行最后阶段的热烈角逐。

改制完成之后,首创集团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新的国际化的投融资平台,“资金的国际化、伙伴的国际化、机制的国际化”,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对“国际化”如是阐释。

刘晓光说,首创集团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到今天,走得这么远,90%以上是首创集团自己主动做的,原因有4点:不国际化,企业就长不大;国际化是一种约束,要求企业治理透明;本土企业的风险控制手段不如那些国际投资者,在首创的产业链条上引入国际伙伴,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大项目需要大的资金流,不国际化难以解决。

“对于金融业务,也要走国际化的路子,但是要单独做。”刘晓光透露,目前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资产正在谈合作,很快也会有结果,而首创安泰人寿一开始走的就是合资路子。

国际化是首创集团的主旋律,国际化私募改制的最终方案很快就会揭晓,届时,首创集团的主要资产都可望找到一个国际化的风险分担的体制,而首创集团则变身为一个类似新加坡淡马锡控股这样的投资公司,事实上,淡马锡控股也有星展银行为旗下产业提供投行服务,整个业务模式类似首创集团将来的设计。

钟情产业基金

首创的国际化与海外基金密不可分。第一个走近首创的是荷兰国际集团(ING)。严格地说,那时候还没有今天的首创集团。与ING合作发起ING北京基金的是后来成为首创集团子公司的北京京放经济发展公司,该公司出资10%,ING出资15%,新世界、长江实业等香港大公司也都有份。

刘晓光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1994年的那天晚上。从香港酒店23楼向外望去,窗外著名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窗内刘晓光却心急如焚,“跳楼的心都有了”。

当时,刘晓光受北京市政府委派,主持第一只在香港挂牌上市的“ING北京投资基金”。融资计划到最后一天尚有1000万港元未募集到。

“后来还是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解决了问题。”刘晓光回忆着那惊心动魄的晚上,最终,ING北京基金成功上市,融资5.4亿港元。

这只基金上市时是投资于内地的消费品领域,先后投了电表厂、顺义肉联厂、城市管道等等,其中投资的顺鑫农业、创维集团现在已经是国内和香港知名的上市公司。

2002年,这只基金转型为投资地产,化身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在北京投资了丽都水岸,被圈内评为经典的CBD外资楼盘。

“通过做这个项目,我懂得了什么是基金,基金是注重回报的,还有基金在融资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基金是什么。”刘晓光说。从不懂到懂,刘晓光花了半年的时间。

2002年12月,ING与首创集团再度合作,成立了首创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股东双方各持股50%,由荷兰保险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借助外方的力量来控制风险,这是刘晓光一贯的做法。通过这两次合作,ING评价首创集团:“资源一流,机制灵活”。

“运作ING北京基金香港上市,我深刻体会到了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刘晓光说,“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怎样做一只中国自己的产业基金。”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产业基金法》,刘晓光的想法还难以达成。但他透露,正在和证监会积极探讨用变通的方法来解决,有望第一个试点产业基金。

刘晓光认为,基金有两难,即发起难和回报难。但他设计通过“找专业投资者”来化解这个难题,把发起、回报、项目三个锁定在一起,由50家或者100家地产商发起,可以把规模做到上百亿,专业的地产商带来好的项目,好的项目带来好的回报。这样问题就全解决了。

而按照他们的设计,这个基金可以投资于三个领域:一级土地开发,把生地做成熟地;开发项目;有稳定回报的物业。

实际上,国内现在已经有人通过注册境外壳公司的方式来设立基金,再辗转投资于国内。但刘晓光并不想用这种方式,因为这本质上不是中国的基金。“我们希望在法律保护下去做这件事情,而且我想做大,如果我愿意在规模上打折扣,我早就可以做了。”刘晓光说。

学习麦格理

在中国内地乃至香港,我们都难以找到一家与首创集团相类似的企业——庞大的产业投资和完备的金融产品线。那么,在刘晓光的心目中,到底有没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我们和麦格理很像。”刘晓光脱口而出。

麦格理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银行,大量投资于地产和基建领域,在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的经营都非常成功。麦格理基础设施和麦格理银行一样闻名于世。

他打了一个比方:首创集团就像一个金字塔,最上面是投资银行,下面一层是投资,再下面一层是产业。首创集团的战略是产业和投资银行两个轮子一起转,产业为投资银行形成利润支撑,投资银行为产业输送资本支持。

首创集团的这一战略始于1997年。

1995年接手首创集团时,这是一个只有15亿净资产,且多数为不良资产的烂摊子,虽然有地产、餐饮、科技,但是都很小,“一堆小土豆,不成气候”。未来首创集团要干什么?做汽车比不过一汽,做电器打不过海尔,怎么办?

“当时不知道干什么。”刘晓光回忆说。1997年,首创集团上上下下进行了一年的大讨论,来决定首创集团“干什么”。最后发现金融融资业务还有很大空间,于是最终确立了“以投资银行为先导、以实业为基础,两个轮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

“只有产业一流,金融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只有通过金融把产业做成一流,金融才有用。”这是刘晓光对投资银行战略的深刻解读。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首创集团旗下的产业都是奔着“第一”去做的,现在水务已经覆盖了北京、深圳、安徽等多个战略要地,在全国水务并购市场中已经处于龙头地位,地产现在全国排名前10位,在启动了全国扩张战略后增长迅猛;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投资正通过引资谋求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位置。

不久后,首创集团拥有了更多的金融产品,从证券、基金到资产管理公司,从保险、期货到担保和商业银行。

“我们的投资银行侧重于为首创集团的产业服务,提供投融资方案、资产管理、包装上市,等等。”刘晓光说,“首创所有的实业都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持,首创的金融资产满足了集团内70%的金融需求。”

“五三二”战略成型

2004年初,首创集团提出了“五三二”战略,即五成资金投向基础设施产业,三成投向地产,二成投向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基础设施产业中,包括水务、燃气、高速公路、地铁等。这一切都围绕城市的核心资源,因此,首创集团将自己定位于“城市综合运营商”。

“五三二”战略很快被多家媒体报道,并渲染得分外神秘。斯时,刘晓光宣布淡出地产圈,专注于水务投资,业界也都意识到首创战略在转型,并且感觉到首创集团的发展再次提速了。

的确,刘晓光的手里好像有一个资本的魔方,只要转动一下,就能变出新奇的玩意儿来。“五三二”战略是如何出炉的呢?

刘晓光说,这一战略一直在谋划,只是到了去年才变得最清晰,因此才向外界公布。在1997年大讨论之后,首创集团一直在探索做什么样的产业。

“术业有专攻”,首创集团做什么样的实业呢?这时候,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北京计委任职共13年之久的刘晓光,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地产、水务和基建。

“我在计委就是负责投融资的。知道了宏观经济的概念、对投融资方式有了一些体会,也参与了很多大项目。知道了行业的概念、稀缺品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刘晓光说。

他解释说,作为投资型公司,投一个行业会很麻烦,经受不起宏观经济的波动,首创集团选择的是相关多元化。建水厂需要土地,建地铁也会延伸出土地来,建了房子还需要水、燃气、热力等配套的东西。土地、水、交通,这些都是城市稀缺的资源。因此,首创集团又有了“城市综合运营商”的定位,围绕城市服务做文章。

回想起1995年首创集团重组时,是由几百家小公司组建成的,投资的领域是五花八门,资质都很差,最惨的时候连工资也发不起。到今天,首创集团总资产从66亿元增长到近400多亿元,增长5倍,净资产从15亿元增长到111亿元,增长5倍。首创集团已经被刘晓光和他的团队打造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投资银行为先导、产业为基础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

后来,北京市农村信用社正式改制成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首创集团出资5亿元,占股10%。至此,首创集团拥有了全线的金融产品——首创证券、第一创业证券、ING北京基金、银华基金、首创资产管理公司、首创安泰人寿、首创担保、首创期货等。

随着金融布局的基本到位,“‘五三二’战略已基本成型。”刘晓光说。

从“慢四”到“国标”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因为宏观调控正遭遇空前的资金压力,从海外基金那里融资成了几乎所有地产商的梦想。首创集团堪称与海外基金合作的先驱。10年间,他们对国际游戏规则从陌生到熟悉,对海外基金从畏惧到从容。

第一个国际伙伴荷兰国际集团让刘晓光懂得了基金。而首创置业香港上市给刘晓光的印象更为深刻,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提起首创置业海外路演的经历,刘晓光不由得感慨:“大鼻子不认中国地产。”

2003年6月,刘晓光率领他的团队赴英国路演,见了99个基金经理,开了40多个会。

两个礼拜的路演,刘晓光总是在重复着同样的内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远性,每年20%-30%的投资增长率,首创置业具有资源、资金、团队优势等等。

但是国外的基金经理们感到困惑,他们难以相信,也难以理解中国市场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不能想象中国有那么大的需求市场。因为在当地市场他们经常谈论的是“泡沫”、“空置率”这样的字眼。

刘晓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路演时的一幕:有一个印度的基金经理端坐一旁,斜眼瞟着他,十分不屑。但是刘晓光真诚的沟通最终打动了他,这位基金经理当即拍板投资2000万美元。

但在另一家英国本土基金那里,刘晓光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填写了一份冗长的问卷后,结论是:你不行。“问题的设计本身就是圈套,最终的结果是让你自己否定自己,让你自己说自己不行。”刘晓光感慨万分。

首创集团一贯的风格是与巨人同行。“水务,我们选择了全球最大的威立雅水务集团,地产,我们选择了亚洲最大的地产开发商GIC,保险,我们选择了全球最古老最知名的荷兰国际保险,地铁,我们选择了香港地铁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把自己的产业做到最好最大。”刘晓光说。

刘晓光认为,引进国际合作伙伴只是国际化的皮毛的话,首创集团及其旗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人才机制上苦练内功,与国际接轨才是根本的国际化修炼。不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不认可国际化的机制,国际投资者是不会进来的。

随着与海外基金及其他国际投资者合作的增多,刘晓光已经熟知了国际惯例并且运用自如,他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基金都对公司治理结构要求极其严格;要求合作的企业在理念上、机制上国际化;要求稳定的回报,没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是互相挑选。”刘晓光透露,现在私募引资已经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彼此都在商谈交易中的条件。看得出,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深不可测的谈判高手。

10年后再看首创,人们又会发现什么?

标签:;  ;  ;  ;  ;  ;  ;  

刘小光与十年来第一集团之都_刘晓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