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职称“评价”一名优秀教师_朱永新论文

如何用职称“评价”一名优秀教师_朱永新论文

职称怎么“评”出好老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称论文,好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

       王保纯,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嘉宾:

       朱永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殷长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陈萍,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主任。

       杜全平,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教育局局长。

       汤善香,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校长。

       一、评聘权下放学校,让最了解老师的人来评

       杜全平:潍坊市从2009年开始作为全国三个试点之一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最重要的经验有两条。

       一是职称评聘主体的转移。以前行政部门在教师职称评聘过程是主角,造成对教师职称评聘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现在,我们转向了“底线管理、自主实施、分层审核”,行政部门按照中小学教师岗位比例,核算各学校、各级别的岗位数量,然后把教师的职称竞聘推荐自主权等额下放到各中小学。这样可以让最了解教师的学校来评价教师,让同行、同事对教师的师德业绩、能力进行直接、有效评价,保证了教师职称级别与个人现实表现的吻合度。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从微观转向宏观,把精力放在守住底线、督查监管上。学校制定的竞聘方案要经过全体教职工85%以上同意。对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的评聘由学校推荐人选,由潍坊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第三方专家团队进行评审,保证了高级职称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评聘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把应该由学校做的全部交给学校,坚持“一校一方案”,比如教师业绩考核,完全由学校自行建立评价标准。教师业绩评价实现了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积累、由关注升学率向关注立德树人的转变。我们加强了师德考核,目前,潍坊已建立起了全市8.9万名教师的师德考核信息库,实行职称评聘师德考核前置审查,师德考核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为发挥评聘政策的导向功能,我们适度向农村教师、一线教师及参加区域交流的教师倾斜,用政策引导教师到偏远、薄弱学校的任教、支教。从2014年开始,如果没有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教师将不能参评高级教师职称。

       汤善香:潍坊市在试点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评审权力予以下放。但是我觉得评审主体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因为最终的决策权在人社部门,学校推荐上去的人选90%能评审通过,只有10%的比例会被淘汰下来,但是总的来说最终决策权依然还是在人社部门,而非教育部门。

       学校在职称评审上所制定的方案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北海学校考虑到班主任压力特别大,老师们争当班主任的积极性比较低,在方案中实行班主任优先;考虑到跨校流动有一定困难,方案中会设计一定的加分项目;考虑到师德的关键性,会把师德考核作为前置条件等。学校通过评价方案引导教师敢于奉献、勇于创新等,让能干、肯干、付出多的老师,真正能够有收获,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评出的优秀老师大家心服口服。让榜样就在身边,榜样真正能够出头,才是真正发挥了职称评审的最终目的。为什么要由行政部门来最终评审呢?行政部门并不了解一线老师,而且跨地区、跨学校评审缺少可比性,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差距,行政部门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所能依据的仅仅是文字材料,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就会打折扣、有偏差。

       朱永新:教师职称改革,为整个职称改革开了个好头。说老实话,医生评职称同样问题很多,医生也要写论文,顾不上好好动手术,跟教师情况一样,实际上每个行业职称评审都有类似问题。

       首先人社部门要从职称评审中退出,把权力交给行业。这是行业的事情,人社部门把这个关没有必要。教育部门的职称教育行业说了算,卫生部门的职称卫生行业说了算,把行业权力交给行业,让行业发挥主导作用。

       所以我很赞赏潍坊的做法,把评职称的基本权力交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设个审核制度,要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同时从职称、队伍的结构为学校制定一个总体规划。总之,把初中级职称的评审权交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协调、平衡、监督、管理作用。

       二、评聘从合一到分开再到合一

       朱永新:这一次改革倡导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方向是对的。有助于学校的均衡发展。当下的职称结构是在区域内部平衡,好学校高级职称集聚。现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合一,意味着学校就有相应的岗位,你才能够评审相应数量的职称,不能无限制地聘。

       比如扬州中学十几个教师争一个名额,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符合高级条件的人太多了,如果全区只有你这个学校竞争如此激烈,那就是逼着你的优秀教师走,流动起来。

       有些国家的大学,院系的教授名额始终是固定的。如有的系里面就是一个教授,而且永远是一个。已经有人了,如果你想评,你就要换地方。我们能不能建立一套类似制度?比如扬州中学的那些老师,对不起,你要在这里只能做中级,你要想评高级,到其他中学去,到农村学校去。

       所以,评聘严格合一,再结合确定一个地区和学校的合理职称比例问题,每个学校按照教师人数设置岗位,评聘结合,有利于推进学校和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相对薄弱的学校也可以评中级,可以吸引人才,优秀年轻教师就有动力到乡村薄弱学校。我觉得职称比例要相对合理,相对稳定。

       另外,我主张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挂钩比重和跟工龄挂钩比重相差不能太大。在教师岗位做一辈子,即使是一个中级,依然要能够有体面的生活,而不是一定要靠拿到高级职称才能提高待遇。职称应该和收入挂钩,但是不能比重太大,比如占80%,最多五五开,甚至四六开,工龄占六,这个设计要相对合理,才能鼓励长期从教。

       汤善香: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属于一次性终身评聘,对教师后期发展欠缺一定的约束。教师35岁以后逐步进入符合资格条件序列,但是一旦评上之后,就没有了任何约束,导致一些教师后续的干劲不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更多关注。潍坊市的做法是分两部分,一是评聘相应的职称,即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二是三个等级在工资发放时再细化为13个档。高级职称对应1到7档,中级对应8到10档,初级对应11到13档。通过科学设置职称序列,实现小步提升,让教师始终有目标,有动力,这个方法比较不错。

       朱永新:为了防止评上职称以后没有约束,必须防止过去经常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评上职称以后就离开一线教学岗位,二是评上职称就开始“人心思走”,“孔雀东南飞”。现在全国大城市“挖、抢”优秀教师的情况比较严重,北、上、广就从其他省、市、自治区引进了大量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而且设置了很高的职称门槛。这些地区的人才聚集效应非常严重。今后职称评审可以规定,职称评定只在本省有效,到其他地方无效,要重新按照他的游戏规则来评,这个效应就不存在了。

       职称评审要鼓励年轻人脱颖而出,但总体上要向长期从教的教师倾斜。让大部分教师有正常晋升的机会,这样有助于调整教师心态。年轻教师优秀教师觉得高级职称比例比较少,其实相对来说少一点正常,像日本,你要做到校长位置没有50岁几乎不可能,要按部就班有一个正规的流程。现在我们很多年轻教师30来岁可以做校长,特别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当然是好事,但是不能成为常态。

       殷长春:评聘分合的问题,是老问题,现在大家谈评聘合一,其实教育部从来都是主张评聘合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一股,“名片教授”风,我可以给你资格,你可以在名片上印教授,但是有些待遇不落实。同样中小学教师搞评聘分开,产生很多遗留问题,很多老师直到退休都没有兑现相关待遇,这种情况较普遍,老师反应强烈,甚至形成社会问题。

       汤善香:职称改革从评聘分开到评聘合一,有些老师跟不上节奏,应该关注过渡期老师出现的过渡现象。有的老师跨过了第一道门槛——评,他还需要等第二道门槛——聘,等聘的过程中,评聘合一,要和其他老师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开始,这部分教师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

       殷长春:这一轮改革要求各地将化解遗留问题与职称改革结合进行,比如汤校长说的这个问题,各地方案最好把评聘分开问题先有一个解决办法,否则改革很难推下去。

       朱永新:评聘合一实际上是把好教师留在课堂上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以往评聘分开,好教师评完后往大城市走,没办法。现在你去另外地方就重新来过,从制度上能够保证。

       三、职称评定应该和论文、外语、计算机等彻底告别

       朱永新:从内心来说我希望取消职称评定,不是简单改革。我在一线老师中间做过调查,赞成取消职称评审的超过90%。

       我曾经在198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职称变奏曲》的文章,分析了当时职称评审中一些乱象。这20多年来,职称评审的问题成为教师的一块心病。

       比如说重视论文重视科研但是轻视教学活动本身,轻视真实的教学生活。直接后果就是论文造假,现在有一大批“期刊”,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而设,教师花钱发表论文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一些很好的学术期刊也为利益引诱做买版面发文章的生意。老师收入本身就不高,为了评职称,要花好多钱发文章,倒养活了一大批所谓的“学术期刊”。

       汤善香:可能不止一个学校存在类似情况,虚假研究生、虚假论文等现象非常普遍。

       陈萍:弱化论文与科研,我个人认为不能一刀切,要回归理性,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层次的教师可以分层引导。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朱永新教授也曾经讲过一个教师怎么样成长,必须加强反思。比如一个要评中学高级甚至正高职称的语文教师如果连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育故事、教学主张都讲不出来,不能形成理性思考,我个人认为这个人在专业能力方面是有缺失的。对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可以降低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学需要运用理论,也有必要将自己创生的经验及时总结、提升与分享。而参与课题研究,教师聚焦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把问题当课题,有助于作系统化、系列化的思索与探究。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育主张提出来,对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

       朱永新:职称评审要鼓励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不是简单的通过论文来实现的,今后要鼓励评审反映真实教育生活的东西,不要要求正式发表。如我们新教育要求老师写班级叙事,要求每个老师每星期要给学生家长写信沟通,这些叙事和书信,就是教育成果,就可以成为评职称的依据。

       一线教师的科研不需要一定通过期刊来体现,要求在国家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这种评审办法应该借这次职称评审改革的东风彻底抛弃。中小学职称评审不要再仅仅评论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也要注意导向,要重视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就是看学生的进步率,而不是和其他学校、其他老师比分数,比升学率。应该看这个学生、这个班级在这个教师手里有多大进步。

       殷长春:不是简单一刀切不要论文科研,而是应区别对待,乡村教师不做外语、论文硬性要求。

       朱永新:我觉得外语可以免掉,改革大胆一点,取消外语,外语耽误了多少老师。实际上没有其他国家这样做的。

       汤善香:现在潍坊是不要求考外语,只要求计算机考试过关。

       朱永新:外语、计算机甚至职称都可以取消,就是看老师在课堂上下多少工夫,在孩子身上下多少工夫,这个是看得见的。

       改革没有休止符,要不断摸索方式。评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参考民间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像新教育实验推进的年度教育叙事,教师每年递交当年的教育叙事,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和细节。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教育叙事这东西真正管用,能真正看出老师课堂是不是下工夫。我们每年评新教育的“完美教室”,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评价老师看论文不如看故事,我觉得需要在一线教育生活中研究总结,不断丰富职称评价标准。

       要坚决防止“评后高飞”现象。很多老师评完以后看不见人,不上课,调走了。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名校名校长里面相当多人是从江苏、山东这些地方来的。名校名师聚集效应非常严重,有一些名校聚集几十个特级教师,上百个更多的高级教师,这并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这种情况都是由于职称评审制度本身不合理造成的。

       另外,要防止教师之间无序的竞争。同事之间为了一个名额搞得你死我活,矛盾重重,这个情况比较普遍,引发教师矛盾人际关系紧张。教师不能搞成一个竞争性太强的行业,现在竞争性太强,不利于整个教学。教学需要平和的氛围。

       另外职称和荣誉混乱。比如特级教师是一种荣誉,但是很多地方把它作为评职称的一个条件,你必须特级才能评上正高级。实际上这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我主张取消特级教师的称呼,让教师职称更加规范。

       殷长春:必须得说,中小学职称制度从1986开始,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还有职称系列本身都有很多不尽完善之处。事实上,过去评职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国家政策规定所致,比如说评聘小中高职称问题,或者有地方叫小高高,这不是国家统一政策,而是各地甚至个别学校的做法。这次国家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从制度设计上解决各地执行政策不一的问题。

       四、希望增加高级职称指标,向班主任倾斜

       陈萍:能不能为班主任开通职评通道?现在很多老师不想当班主任,因为觉得当班主任没有谁来认可他这份工作,而他为班主任工作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不亚于为学科付出的努力。我在全国做培训时,每次现场调研问老师们,主动愿意当班主任的比例非常非常低。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全国中小学有450万左右的班主任。目前职评只是关注学科,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既然学科教学可以评审,那么可不可以为班主任开一个通道?扬州市曾经评审过二级、一级、高级班主任,绩效工资后停止了。中国教育学会将班主任专业委员会设在扬州,扬州将开评特级班主任。当然,如果给班主任开通通道,谁来评价?不仅仅是管理者,学生、家长也可以有一定的发言权。

       朱永新:学校职称评审的时候,向学生和父母做民意调查是可以的,但是从制度设计来讲,不能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因为这也会影响教师心态。有的教师可能会因为出于获得好评的目的,会刻意迎合学生和父母。

       殷长春:实际上学校和家长是全程日常参与学校老师的评价的,但评职称时候作为一个评委不会做统一要求。

       杜全平:“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与教师职称评聘标准有交集,但不能完全重合。家长、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可能更多是关注教师某一方面,如情感付出、专业能力,而职称评聘的标准是综合性的,家长、学生认可的“好老师”,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性。学生和家长可能了解几个老师情况,很难站在对整个区域层面对老师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殷长春:从国家制度来说,单独设立班主任职称系列不现实,因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教育部要求学校将担任班主任的工作量算到教学上去,另外同等条件下担任班主任在职称评聘时可予以政策倾斜。

       班主任的绩效工资问题,政策规定保留班主任津贴设置,但是钱从哪出各个校长比较为难。现在班主任津贴的钱放在绩效工资总额里面,难免造成这样一种情况,班主任拿的津贴好像是占了其他老师的份额。所以学校如果不另外“找钱”,可能鼓励力度达不到。现在大家也都在呼吁是不是财政另外出钱设立班主任津贴。

       陈萍:高级教师晋升通道非常窄,比如扬州中学,面临16个都符合标准的老师等一个职称指标的情况。小学、幼教教师职评指标更少,有的地区只能等老教师退休腾出指标;有的学校连续多年没有一个人能够晋升职称;更有甚者有的人即使到退休也评不上,教师职业倦怠非常普遍。

       汤善香: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还是少,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对比尤为明显。小学部50岁左右的老师,即使工作很优秀,评上的机会也很少,而中学部40岁左右的教师却已经评上高级,老师们感觉明显不公平。

       朱永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乡村老师做一辈子,最后连中级职称都很难评上,这是不公平的。

       杜全平:现在新招聘的老师学历都高,新招的小学老师研究生比例达到40%—50%,学前教育老师也有了研究生。在对待教师教学经历上,我们在学历、教龄、任职年限等方面设定一个合理的指导标准,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教师,避免出现“新人笑、旧人哭”,或“旧人喜、新人恼”,保持评聘政策的公平、公正和相对稳定,让老师们有个努力的方向、有个希望。

       殷长春:小学现在有了正高,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现阶段我们要求正高是中小学教师的领军人物,具有教育家水平,名额确实很少。其实更大的进步在职称系列的统一,这轮改革将高级职称设置延伸到学前教育。学前和小学增加高级职称,是可以期待的。

       现在有一句话说现在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职业成长空间和教授、研究员是一样的,这不准确,因为教授和研究员的正高比例要高得多,空间不一样,可以说高度一样。你可以到正教授档次,但是横向空间还是比较小,远达不到和教师研究员一样的职称比例,全世界各国比例都不是这样。

标签:;  ;  ;  ;  ;  

如何用职称“评价”一名优秀教师_朱永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