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企业论文,核心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50(2001)01-0016-03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大多数商业企业是在改革的大潮中最先进入市场经济,基本上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通过多种形式的企业改革使相当一部分商业企业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新的发展。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以国外商业企业的成功发展来衡量,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随着中国将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的零售企业又要重新面临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全面迎接中国加入WTO后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国内每一个零售企业和企业经营者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也是本研究专题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笔者注意到,在包刚升编译的《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一书中,都柏林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博里恩·列维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需要以利用核心人物或团队的创新性为基础建立新的竞争力来创造价值”的观点。
摘自世界经理人文摘网上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变革》一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否能转变成竞争优势,取决于相应的转换机制和环境条件是否促进这种转换。因此,在确定变革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制度、管理风格、企业文化、资源状况等进行评估,按照是否有利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而向持续竞争优势转化的标准,决定在哪些方面进行多大程度的改革”。
上述观点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如何实现企业的成功发展等问题,作出了比较全面的理论阐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并实现企业的成功发展,必须要培育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要形成与别人不同的核心竞争能力。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系统,其中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技术层面的,有服务层面的,还有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包括围绕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展开的商品品类管理、主要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成型的管理模式和有特色的规范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整体运用。
一、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的构成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应当区别于其它企业,特别是要不同于生产加工企业,不能完全套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必须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重新进行研究设计。也就是零售企业除了要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内容,还特别要有其它与经营管理相关联的内容,业务流程、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主营技术力
应当说,零售企业的主营技术力,是一系列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主营技术力里包含两个最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零售企业能够按照自身特有的市场经营目标定位,建立起一个符合服务一般顾客消费对象以及特定顾客消费群需要的商品品类管理系统,并通过科学的商品品类筹划和不断导入新的商品品种,能够不断完善商品品类管理系统。另一方面是,零售企业能够全面采用现代市场营销技术,在企业拓展主业经营活动中,通过成功的营销策划和灵活的促销技术,不断实现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张和增加企业新的经济效益的能力。
(二)流程控制力
零售企业能够根据经营管理的特点,建立起一个适应经营管理需要的,系统结构良好的,整体运转顺畅的业务流程并能够配之以有效的运营控制。当然这还不是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还需要零售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业务流程系统控制程序,在整个经营活动中,通过全面实施以系统的方法来监控业务流程各环节组合的行为,特别是有规律地监控竞争情况,利用各种市场信息和消费变化的综合反馈,及时调整企业的商品经营结构,特别是要自始至终地与供货商和生产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努力按照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特别是企业内部中心流程的不断优化,形成零售企业与供应商和生产商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商品供应链管理,最终实现商品流的优化和商品品种的优化。
(三)经营管理力
零售企业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建立和健全一整套适应科学管理要求的成型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应当是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依托于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涉及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成型的管理模式相配套的系统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通过这些管理制度来对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全方位和有效的科学管理,进而实现企业进一步合理配置和优化集合各项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营销服务力
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强调经营管理的特殊重要性,而在经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市场营销的服务。零售企业的服务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软件”。从“硬件”上讲,零售企业必须能够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结合经营的特点为服务的顾客,提供全面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其它相关配套的方便服务设施。从“软件”上讲,零售企业能够一切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及时提供恰如其分的优质服务,并且能够使这一优质的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
(五)企业文化力
零售企业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和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反复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形成以企业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管理风格的成熟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文化发展的不断完善和升华,把企业全体员工进一步凝聚在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之下,激励企业员工不断释放潜能,努力为全面实践企业的使命创造性地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在广大消费者面前努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实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二、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的基本特征
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说,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系统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从这一能力的发挥和运用来看,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经过长期的实践,这个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就成为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中,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和多种功能及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
2.成熟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既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它的形成就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日积月累缓慢提炼而成并逐步成熟起来。这种系统成熟的核心经营能力,一旦培育和形成之后便可以为企业带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
3.独特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都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培育形成的,因此都应当带有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色彩。从市场竞争角度上看,正是这种不同的特点和色彩,才显示出每一个零售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能力。
4.延续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一旦培育形成,就应当是系统和成熟的,并且一以贯之地运用于市场经营活动之中,即使在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也能够充分运用这一能力,将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5.扩展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运用,还必须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在原有核心经营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使这些新的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充分得以发挥,以保持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6.变异性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虽然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但也不能够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伴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迅猛发展,国内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同层次和档次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偏好的改变,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也要不断地适应新的要求而进行新的变革和调整完善。
三、对建立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
鉴于上述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过去和目前北京零售企业在解决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问题上的欠缺,有必要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评价体系。初步设想是,从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构成的五个方面,分类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由于目前完全进行定量化的指标设定还有一定的困难,故采用以定性为主的指标分类设计。(见表)
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评价体系
[收稿日期]20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