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_教育论文

当代教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_教育论文

我国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新发展论文,当代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最近十余年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育领域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现象也是层不出穷。瞻望未来的发展走向,于我国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颇有裨益。

一、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

如果我们把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看作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概念、命题和原理组成的封闭系统的话,那么,要是没有外部动力的输入,这个系统是很难发生彻底的重构的。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更是如此。正如T·S·库恩所说的那样,“如果人们所不断寻找和分析的历史资料,只是为了回答科学课本中那些永恒不变的陈词滥调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即使根据历史,也无法形成新的科学观。”①这种外部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而与该学科联系紧密的社会观念的发展变化,则是最为直接的外部动力之一。正是这些与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社会观念的不断运动变化,为科学的革命蓄积着能量。所以,从当代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入手来考察教育学的发展及其趋势,是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视角。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第一,人们赖以认识教育现象的哲学基础发生了根本变革。

首先是从独断的决定论转向辩证的决定论。改革开放十余年,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大收获就是终于抛弃了独断的决定论。在此之前,甚至在八十年代的初期,我们对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还仍然受着独断的决定论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地理解教育的外部关系,强调教育的政治作用时,则把教育划入上层建筑的范畴,唯阶级性为转移强调教育的经济作用时,又把教育划归经济基础,甚至将教育与生产力直接等同起来。二是机械地理解教育的内部规律,时而大讲教育过程的有序性,把教育规律简单化为类似计算机程序的东西;时而又突出教育活动的无序性,认为教育是一种难于用科学语言描述的艺术。这些观点虽然针锋相对,但在看待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方面是相同的,要么此决定彼,要么此决定于彼,要么彼此无关,一切要看政治权威的要求。在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极“左”思潮的独断论的巨大阴影的时候,无论怎样伟大的辩证法思想,都只能变成禁锢思想的僵化的思维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学会了用动态的、联系的和有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人们已经把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看作一种生态关系,彼此依赖,互为因果。同样,人们也开始认识到教育规律中表现出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看到了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偶然因素,也看到了这些偶然的、无序的现象背后存着统计规律。

其次是摆脱二元对立逻辑的束缚,开始用多值的增补逻辑来思考教育问题。独断的意识形态环境往往造成人们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二元对立逻辑的指导下,人们一强调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的作用,就过度地提高智育的地位;而当人们喊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口号时,实际上又在片面强调教育的非智育的一面。理性和非理性在教育对象身上是统一的,而二元对立逻辑支配下的教育观念,却将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并且长期在教育活动中排斥非理性的因素。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一种相互依存的多值的增补逻辑正在逐步取代人们观念中的二元对立逻辑。与这种多值的增补逻辑相对应,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教育观念也初步形成。人们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丰富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承认教育过程中多种因素并存互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社会教育观念中的“教育”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也有了很大的拓展。

就“教育”的内涵而言,人们已不再把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读、写、算的教学或只是“学好数理化”之类了。不仅教育的知识内涵有了很大丰富,而且其发展内涵更是获得了极大的深化。教育,已开始被看成作为类的人的一种自我陶冶、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当人类陷入世纪末的忧思时,教育在启迪人性、改善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其外延来看,教育在空间上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时间上已经从青少年期扩展至人的生命全程。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教育”已不再仅仅意味着校园、教室、黑板、老师和孩子,而是还包括诸如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老年大学、各类职业培训班、资格证书考试辅导班,乃至婚前教育学习班、家长学校、家庭、教师等等。即便学校教育本身,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拓展,如所谓“贵族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社区教育、素质教育等,都是近年来的新现象。这些新的教育现象,使得社会教育观念为之焕然一新。

第三,在人们的观念中,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从前那种或多或少的精神贵族气息和文饰气息已基本褪尽,产业的气息日益浓烈。

我国是一个文化之邦,国民的思想观念里长期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无论是在强调“又红又专”的年代,还是崇尚“学好数理化”的时期,在吾民意识底层,对文化的尊崇从未泯灭。戴眼镜、插钢笔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时髦的装饰。这种现象的深层社会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成员向上层流动的通道狭窄,只有通过取得学历和政治资历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样,在人们的心目中,教育已成为个人晋升的垫脚石,除此别无其他社会作用。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成功机会,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途径也日趋多元化。“学而优”者的独尊的精神地位被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打破了,“购买”教育的人更加看重的是其社会实用价值。人们在惊呼所谓“人文精神失落”的同时接受了这种“失落”,顺应了这种“失落”。教育,被当作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当作社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动力来源。实际上,在这种“失落”中,教育的社会地位并非纯然是降低了,而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移。教育已成为一种基础性、先导性的社会产业,它可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不再仅仅是先前的那座象牙塔。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观念中,教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里简单的教与学的活动了,它已被视为一种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相对独立性的文化现象。

二、教育学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在与社会教育观念的互动过程中,我国教育学理论十年来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深化。

首先,教育学的研究视野有了很大的拓展。研究者们已不再局限于学校校园这样的有限的背景,而是把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放回社会现实中去,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去进行考察。一方面,他们把“社会——教育——人”这三对范畴联系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1987年,程志宏先生曾撰文提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遗传方式,是人的再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实践过程。②1990年,冯增俊先生又提出: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类整体对自身的定义,它通过特定的方式实现人类认识的积淀并转化为个体的自我认识,实现个体的自我定义。③同时,又有学者将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进步联系起来考察,提出了“传统教育——现代教育”这一对范畴。④围绕这对范畴所展开的一系列争鸣,在理论上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在实践中促进了人们的教育观念的变化和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也给教育学带来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教育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之多的学科共同关注。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等,每一门新学科的加入,都给教育学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从不同角度揭示教育现象的丰富内涵开拓了新途径。

其次,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方法论的改善、眼界的开阔,必然带来学科研究内容的丰富。曾几何时,“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的讨论,就几乎构成了我们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如今,由于我们已经把教育与人、与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并且引入了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批教育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初步形成了教育学科群体系的雏形,因而,教育学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天地。其一,从研究前景来看,教育问题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紧密。我们把教育放回了社会历史大背景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历史哲学的观点来认识教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一转变非常重要,它使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认识教育现象,探讨其本质和社会功能,而不再是生搬硬套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样的对社会的哲学层次的高度抽象的分析来讨论具体的教育问题。其二,从研究范围来看,教育学如今不仅要研究学校教育,而且要研究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终身教育、社会力量办学、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所有这些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与人的价值观念转型的关系等等。在这样大的范围内研究教育现象,十分有益于我们形成关于教育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其三,在教育学研究中人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回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主体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政治→经济→人”的过程。在以政治为主体的年代里,我们强调的是政治的权力意志,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只要思想“红”,交白卷也是英雄;在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紧迫性的初期,“学好数理化”、“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了我们的口号。经济发展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曾一度掌握着教育研究中的主体的地位;直到最近的几年里,特别是经过了“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大讨论之后,我们才开始认识到教育学研究的主体应当是人,教育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人的发展是支配教育过程的最高权力意志。人是万事万物中最为丰富复杂的,因而教育学研究的内容也应大大丰富起来。

再次,对很多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认识有了进一化的深化。方法化的完善、视野的开阔,不仅使我们在宏观上对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而且在很多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中,由于背景资料的丰富和抽象层面上理论问题的明朗,也得出了很多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通过“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讨论,我们不仅认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人的发展功能,而且认识了教育的文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提高生活品位的功能,以及教育对科技进步、对调节人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进而我们还看到教育的功能也有正负之分,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形成阻碍。再如关于德育的研究,鲁洁教授在近期的研究中对德育的功能逐层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开掘。以往的教育学对德育的研究,多注重其促进个体道德观念的发展与完善的作用,因而德育亦多囿于灌输和说教,枯燥乏味,效果几无。鲁洁教授提出:德育不仅具有个体品德发展功能和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自然性功能和个体享用性功能。⑤这并非只是简单地多提出了几个德育的功能,而是把德育研究推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深入的境界。她把德育由一种简单的说教转化成十分丰富的活动,由被动的、机械的外铄于我转化成主动的、有机的发乎中而形于外的过程。同样,“大教育”概念的提出,也反映了教育学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它把“教育”本身更加完整地、更加全面地、更加真实地展示于教育学研究者们面前。

教育学理论的这些丰富和深化,与社会教育观念的发展相互作用,正在为一场深刻的教育学科学革命蓄积着能量。

三、教育学科学革命的先声

我国教育学在近一个时期的发展是很不寻常的,其中有很多新的理论已不是在原有范式中提出的,它们不同于那些在旧范式中对某些原理或概念的解释、补充和修正。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们已经跨越了旧的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教育这种社会现象了。对他们来说,现有的教育现象已被赋予同先前完全两样的意义。看世界的方式变了,世界也就变了。用库恩的话来说就是:“资料本身已经改变了……科学家是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工作。”⑥

我把近一时期教育学的这些新发展看作科学革命的先声,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1)旧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已经陷入十分明显的危机之中。在当代社会中,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育表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向。在空间上,教育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时间上,教育也已经覆盖人的一生。正如吕型伟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发展已进入了“社会——学校——社会”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第三个阶段,⑦教育正在逐步融入社会生活。教育在这样一个泛化过程中,衍生出除学校教育以外的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教育形态。然而,以往的教育学虽然也承认所谓“广义的教育”的存在,但其研究范式却是限制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的。现实社会中产生的许多教育问题,旧范式下的教育学已经无法回答。旧范式的不完整性必然要受到质疑,进而要被改造,被置于研究者们建立的另一个新范式的支配之下。

(2)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学理论本身的丰富与深化,为教育学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所谓范式,实际上就是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用来看待他们的研究工作约定的世界的共同方式。科学革命就是这种世界观的改变。⑧那些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又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里的,他们的观念与社会观念总要发生交互影响,新的科学范式的产生往往得益于这种观念的交互影响。我国当代社会教育观念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革正影响着教育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观念,而这些教育研究工作者们的思想变化,反过来也促进了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这样,当能量的蓄积达到一定的度时,科学革命就不可避免了。

当常规科学遇到它无法解答的问题而陷入困境时,科学工作者们会对这种常规的范式产生怀疑,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视角。教育学近一时期的很多新发展都是这样产生的,这正是科学革命的前奏。这期间的很多争论,实际上是讨论双方运用新旧不同的范式考察教育现象的结果。

(3)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这种新的范式实际上已经萌芽。

库恩曾指出过范式的两个特点:一是能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二是能毫无限制地为科学工作者们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⑨很显然,我国教育学的新发展在很多方面已初步具备这两个特点。绝大多数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对这种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教育现象的方式抱有浓厚兴趣,并正在积极运用这种新方式去研究教育领域里的新问题,开辟了一个十分宽广的尚未探明的理论天地。那么,这种新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作为一场科学革命,它肯定不是简单地在旧范式的基础上进行范围的扩大,也就是说不会简单地把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列为一项研究内容了事。因为,要对这些教育形态进行深入研究,不在一个更高水平上进行综合和抽象是不可能的。它要从发生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间、各个空间和各种形式的教育现象中抽象出一个最具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教育”概念,从而才能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加以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其次,科学革命是范式的转换,也是方法论的革变,而这场教育科学革命的方法论的变革绝不是单纯以此种方法取代彼种方法的一对一的替换,而是一种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彻底变革。新范式所带来的眼界之扩展,内容之纷繁,决定了新方法论的多元化。同时,这种新方法论的多元化,也是人类从不同角度更加深入地认识教育现象的必然要求。

当我们在这样开阔的视野中,运用多元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时,我们所看到的教育与先前已大不相同了。在这里,“教育”的概念已经扩展为一种不拘形式、随时随地发生着的、具有多维授受向度的文化信息的人际交流。

这就是未来的教育学。

注释:

①⑥⑧⑨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译本第1、111、91、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②程志宏:《教育: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遗传方式》,《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③冯增俊:《论教育与人的自我定义》,《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第6期。

④成有信:《现代教育的特点及其本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⑤请参阅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第七章。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以及鲁洁教授近几年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章。

⑦吕型伟:《教育社会化 社会教育化》,《文汇报》1989年12月22日第4版。

标签:;  ;  ;  ;  ;  ;  ;  

当代教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