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教学模式浅论论文_吴雪峰

高中信息教学模式浅论论文_吴雪峰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一中学 吴雪峰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103-01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在当今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目前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信息技术》这本教材,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外,还大量引入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方面和Pascal编程语言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本教材,很好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网络基本知识,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播放信息,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这门课程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技能,从而能自主运用。

从教材的内容可知,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引入了编程和操作系统等内容,操作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多利用计算机编写程序及调试编译程序等。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伙伴,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的、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应用到的一些教学模式。

一、对教材的处理

按照《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小学、初中均应开设计算机课。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小学、初中都未开设计算机课程。因此,在高一开设计算机课,学生既有新鲜感的一面,更有缺乏基础知识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高一年级,利用上课的时间,讲授键盘指法、汉字输入等基础知识,并向全校学生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及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二、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增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意识,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分配给学生难易适当,符合其心理特点而又富有创意的任务,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类方法主要包括:

1.成果驱动。这是教师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展示优秀或完整的作品,使学生对有关软件、技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加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能出色地吸引并指导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

2.情感驱动。此类任务驱动的出发点主要以某种情境感染学生,让其在心理上对某些事情、问题产生共识,自愿用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手中的信息资源,用以表达心理及思想。如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就某种社会现象:做文明小公民、申奥等开展小报、网页、电脑绘画展示等。这些都是从他们的情感角度出发,来驱使其自主探索、学习。

3.生活驱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此类任务驱动的出发点也正是集中在这里,它围绕生活所需技能进行目标驱使,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有兴趣的任务,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信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好途径。

4.讲授法教学。讲授法教学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很广泛,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得很详细,毕竟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而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新课标要求,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二)演示法教学。

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讲授法教学,容易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势必会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果教师可以用生动的漫画,一个已经做好的程序做演示,学生可以从紧张的讲授法教学中转移注意力,进行适当的放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角色互换式教学。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讲一节课,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性,也能激发学生去充分地准备一节课。这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四)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示和诱导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我们的教学方法与美国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强调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所以我们的学生普遍不敢否定书本上讲的内容,同时知识面很窄。而新知识和有创新意义的新思想,恰恰是在对自己不熟悉和看似无关的学科与其它事物的大胆涉猎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只是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介绍更深层次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介绍一些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逐步发展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使得有些知识很快就会过时,但那些深层次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不会很快过时的。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新型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真正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让信息技术为学生服务。

论文作者:吴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2月总第2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1

标签:;  ;  ;  ;  ;  ;  ;  ;  

高中信息教学模式浅论论文_吴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