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建: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探索
□赵小段
摘 要 :基于“问题导向,科研先行”的理念,依据社区教育发展规律与办学体系要求,创建了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模式,构建了“完善体制-构建网络-建设队伍-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培育品牌-提升内涵”等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脉络,探索了“基于问题-探索研究-形成方案-解决问题-深化研究-完善提升”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广州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
关键词 :以研促建;社区教育;办学体制;队伍建设;课程开发
在2005年组建之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并重”的办学定位,基于“问题导向,研究先行”的理念,依据社区教育发展规律与办学体系要求,先后承担了《广州社区学院发展研究》《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等课题研究,组建社区教育科研团队、出版研究成果《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研究》、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以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广州社区教育项目立项等科研活动,创建了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模式,构建了“完善体制-构建网络-建设队伍-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培育品牌-提升内涵”等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脉络,探索了“基于问题-探索研究-形成方案-解决问题-深化研究-完善提升” 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路径,广州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创建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模式
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库恩提出了范式理论,认为范式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而且范式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方法论的功能[1],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2]。在库恩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完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等理念,以促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为使命,用“课题+项目”的做法,探讨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市-区-街(镇)-村(居)社区教育机构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模式:一方面作为主体,探索研究广州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难题,解决广州社区教育体制和办学网络不健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社区教育与各类教育资源整合联动不畅、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教育缺乏有效抓手、社区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依据国家省社区教育发展政策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结合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以社区教育项目申报指南为指引,面向全市开展社区教育项目申报,引领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瓶颈展开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解决难题的路径和方法,促进了广州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也提高了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脉络
基于社区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体系,构建了旨在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 “完善体制-构建网络-建设队伍-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培育品牌-提升内涵”等为主题的社区教育研究脉络。
土坝利用分散性土作为防渗体时,经过必要的防治处理措施后,坝体才可以正常运行。针对分散性土坝的破坏原因及破坏型式,为保证大坝安全,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开展完善体制和构建网络等主题研究,促进了广州社区学院等社区教育主体机构成立,构建了广州社区教育实体办学网络
开展《广州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对广州社区学院的功能、管理与运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广州社区学院发展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沪穗两市社区学院发展的对比分析》等,以研究成果为基础,2009年向广州市政府提交《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关于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的请示》,获广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在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广州社区教育办学体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章合而时为著”,经过多年以研促建的实践探索,广州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基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出版学术编著《创新社区教育发展 推进学习型社会发展》,起草《关于推进我市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的意见》,由广州市教育局发文,推动了广州各区社区分院的挂牌;随后,各区基于此意见,陆续在街(镇)、村(居)挂牌社区教育机构,广州社区教育办学网络逐步搭建,为广州市各区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奠定了基础;同时,获广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在学院加挂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服务指导广州社区教育发展,成为学院责无旁贷的使命。
入库河道涉及生态、环境、水动力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入库河道生态建设应综合考虑河道的防洪、供水、灌溉、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要求,按照河流动力学、生态学、环境学、景观学以及社会经济学原理、从上下游、左右岸全面规划,多层次、多尺度实施综合性建设。
(二)开展建设队伍和整合资源等主题研究,提升了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各类资源的融通联动,广州社区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
通过常态化社区教育项目推动,打造了“街坊学堂”“融合学堂”“星海文化” 等品牌项目84 个,“廉洁教育”“广府本草”“制作山水豆腐花”等体验基地33 个,“广府之声”“私伙局”“麒麟队”等学习团队38 个,每年服务辐射社区居民超过1000 万人次,使社区居民学习成长、协商共治、建设美好社区、传承优秀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社区教育的实效性,有特色、接地气、吸引力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率、认可度和满意度都达到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以上的标准。
开展 《广州市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现状研究》《白云区来穗人员融合课堂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研究,发表《农民工市民化社会适应与教育诉求》《社区教育:来穗人员融入社区的途径》等论文,撰写《广州老年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广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研究报告》等,关注老年人、新市民、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服务人群学习需求和发展现状等。
在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网络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开展探索研究,通过《责任与分工: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各类教育机构的功能分析》《广州市社区教育三级实体网络体系建设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以及公开发表论文《推进广州市、区社区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等,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社区教育机构的职责与分工,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社区教育机构的职责与定位等,广州社区教育实体办学网络不断完善。
项目划分是施工质量评定的框架。目前,工程施工质量项目划分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有效地实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例如:工程项目未按程序进行划分和申报,甚至个别工程项目由施工单位提出划分意见后,未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机构确认,造成了划分不当、无法进行质量评定等状况;项目划分中单元、分部、单位工程名称与施工合同、设计文件中的名称不一致,造成检测、评定资料和总结报告中出现一个项目多个名称现象;工程未按项目划分进行质量检测、评定和资料存放,项目划分与资料整编不统一,甚至出现一个分部工程中含有另一个分部工程的单元工程,使质量评定无法进行。
基于论文《广州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开展广州市居民社区教育学习需求分析,开发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社区教育课程《广绣神韵》等516 门;分别与番禺区教育局、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合作开发本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绣丽人生(广绣)》等43 门,编写特色教材《闲话南粤先贤》等29 套(本),每年服务辐射社区居民超过60 万人次。
广州社区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11 个区均成功创建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2 个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 个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三)开展课程开发和品牌培育等主题研究,重点服务新市民、老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人群,提升了广州社区居民的参与率与满意度
通过常态化社区教育项目推动,调动学院师生和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依据国家省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广州社区教育发展实际,通过社区教育项目申报引领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依据所在区或街镇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有针对性开展研究,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自2012年以来,每年开展社区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共立项社区教育项目577 项[3]。社区教育项目成为学院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成为学院与区、街(镇)社区教育机构有效沟通与联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开展《广州学习型社会的整合联动机制建设研究》《职业院校服务社区的运行机制研究》等研究,发表《社区教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探索实践》《社区教育“反哺”职业教育的路径分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大城市中心城区党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前景与初步实践》等论文,探索整合联动各类资源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了各类资源的融通联动。
开展《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广州社区工作者培训模式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研究,发表《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等论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2013年落户学院,陆续开展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46 场次,4200 多人次,开展学生志愿培训近2 万人次。
三、形成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路径
依据国家和省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针对广州社区教育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或难题,组建科研团队,动员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以“课题+项目”的形式,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调研分析,培育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以及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开发符合广州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课程,打造具有广州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体验基地、学习团队等,挖掘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关注重点服务人群,如新市民、老年人等,固化广州社区教育发展成果,以论文、报告、课程、案例等形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解决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题。
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或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从而达到不断完善提升的目的,形成了 “基于问题-探索研究-形成方案-解决问题-深化研究-完善提升” 的螺旋上升不断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路径。
四、彰显以研促建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办学成效
共享,不一定是共享经济。我们要知道,共享经济其实是一个资源整合再利用的经济概念,这样的经济思维应该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会导致社会风气的紊乱。要正确的理解“共享”和“共享经济”这两者的概念 ,而不是混为一谈。
(一)办学成效
通过以研促建,解决了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体制建设以及办学网络的构建等重大问题,得到广州市政府的认可,广州社区学院、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和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等主体社区教育机构落户学院,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格局,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能力,广州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搭建并不断得到完善,为广州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学院逐渐成为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科研项目孵化基地和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提升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育人成效
第一,提升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自2005年至今,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公开发表社区教育研究论文120 多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教育项目立项577 项(2012-2019年)等。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广州社区教育的发展,全市11 个区都被评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越秀区和番禺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海珠区和黄埔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6 个街(镇)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第二,提升了高职院校师生服务社区的意识与能力。学院师生通过参加社区教育科研团队、参与社区教育项目申报、社区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等,教职工带领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区居民5 万多人次,提升了学院教职工的科研实力和服务社区的意识与能力;第三,提升了社区居民参与率、认可度和满意度。培育和挖掘了“街坊学堂”“融合学堂”“星海文化”等品牌项目,“廉洁教育”“广府本草”“制作山水豆腐花”等体验基地,“广府之声”“私伙局”等学习团队,每年服务辐射社区居民超过1000 万人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率、认可度和满意率。
(三)政府认可
学院社区教育研究水平得到教育部、广州市政府、广东省社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的认可,成为教育部、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教育局重要决策咨询单位和智囊团。2012年教育部职成司委托学院起草《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广州市政府2011-2013年委托学院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议(社区教育)”,2016年委托完成广州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申报,2016年撰写市政府领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第一届成员大会上的发言稿;广东省社工委2014年委托开展《推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广东省教育厅2014-2018年委托学院协助完成广州市花都区、增城区、白云区、从化区、天河区、南沙区以及韶关市、东莞市等区(县、镇)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调研检查工作等;广州市教育局2012年委托起草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的意见》,2015-2016年委托完成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课题《促进工作场所学习: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研究》,2018年委托撰写《广州市老年教育发展报告》等。
对于我国来说,制定促进农户适应新型农业食品体系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政策旨在解决农户参与超市供应链时可能遇到的营销壁垒,以及促进集体行动,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农户参与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四)同行辐射
社区教育研究成果在全国排名居前,吴盛雄、陈乃林等人在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40年(1978—2017年)状况与反思》指出学院社区教育文献产出量全国排名第3 名,赵小段社区教育研究文献产出量全国排名第6 名[4];四川师范大学卢德生副教授等人在《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十年(2006-2015年)现状与反思》指出学院社区教育研究被同行关注排名全国第2 名;赵小段社区教育研究成果受关注程度全国排名并列第6 名[5]。吸引了北京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开放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参与广州社区教育研究,提升了广州社区教育研究的层次,也扩大了影响力与知名度。基于学院研究水平与影响力,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学院合作共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制订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术交流,指导毕业生开题、答辩12 人次,接收实习生10 人次,接收毕业生就业等。北京市教科院、广东省开放大学等省内外20 多家单位前来交流发展经验。先后应邀在全国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推进会、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年会、省市相关会议、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会议等作经验介绍16 次。学院当选为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监事、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混合高斯模型在对前景进行检测前,通常需要训练背景,即使用GMM训练每帧图像中的背景。根据提取出的背景对前景进行检测和匹配,根据匹配与否得出是背景还是前景。得到前景图像并对图像以目标为中心划定区域[6],这个区域就是接下来HOG进行特征提取的区域。所得GMM原图及其对应前景图像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
[1]赵小段.以库恩“范式”理论解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1):5-8.
[2]郭凌雁,曾青云.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4):4-9.
[3]赵小段.回顾与展望:广州社区教育立项项目综述——基于2012-2017年广州市社区教育立项项目的分析[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4):54-59.
[4]吴盛雄,陈乃林,江丽娜.我国社区教育研究40年(1978-2017)状况与反思——基于CiteSpace 文献知识图谱分析[J].终身教育研究,2018(4):28-36.
[5]卢德生,陈雅婷.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十年(2006-2015)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J].职教论坛,2016(12):64-71.
作者简介 :赵小段(1978-),女,山东济宁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重大项目“广州市社区教育三级实体网络体系建设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编号:“2018SQJY002”),主持人:赵小段。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518(2019)10-0101-04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