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21世纪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卢光盛,马天放[1](2020)在《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澜湄合作:兼论云南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澜湄区域)的两个主要区域合作机制,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存并行的关系,且在澜湄区域内将长期共存。两个机制的并行发展,既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忽略议题的弥补,也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应历史需要的必然发展要求。云南与湄公河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商缘相通,是中国实现和南亚、东南亚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前沿省份。云南作为澜湄区域合作的参与者,其身份的变迁映射了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到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云南的参与更有利于推动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描述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展示云南在澜湄地区合作机制变换中身份和地位的变迁,进而提出云南如何参与两个合作机制的政策思考。
杨嘉宜[2](2021)在《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及区域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现象出发,试图回答认知共同体在区域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论文对现有的公共卫生学与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指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视角、卫生外交视角、安全化理论视角和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各自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忽略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而提出认知共同体推动区域各国实现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假定认知共同体是一些特定的专家基于公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汇聚到一起,通过对相关议题的参与和互动,塑造了该群体特有的身份和利益,遵循着共同的规范,并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认知共同体能够通过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或政策参考的因果框架、作为政策选择的“过滤”机制、为决策提供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提出替代性方案和路径等四种机制影响决策。此外,认知共同体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还可能是知识的实践者,他们分别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来落实相关政策,从而能够快速感知相关政策是否有效,进而提出新的知识或政策建议。这就使得知识的生产与政策的制定始终处于动态的互动之中,实现了协作治理机制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为案例验证以上假设,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的推动下,该联防联控机制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从中缅两国的跨境疟疾防控项目发展为覆盖多病种、由多国参与的协作治理机制,并且为本地区其他国际合作框架所接受。本研究反驳了西方学术成果中有关认知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作用甚微的观点,指出东亚背景下的认知共同体具备知识生产者和实践者的双重属性,对于我们理解东亚地区其他领域合作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的大量访谈与实地考察,也为国际关系与公共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累的宝贵素材。
闫晓燕[3](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TRI(?)U KH(?)NH HUY(?)N(赵庆璇)[4](2021)在《澜湄机制下跨国执法合作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机制因独特的新意与特点成为次区域合作的新倡议,引起了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澜湄合作机制启动至今,参与各方积极合作,机制取得较大成效,有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不过,澜湄合作机制处于运行初期,目前和未来正要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要面对的困难,导致一段时间整条湄公河连续发生许许多多场悲案。而问题根源主要来自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以及各国执法程度的差异引发出来,给执法安全合作造成了巨大挑战。本文就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境执法合作所取得的进展和要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思考,然后提出几项建议,希望在面向“平安河流”的过程中做出渺小的贡献。
李秀芳[5](2020)在《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逻辑解析——以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今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中,次国家行为体作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主动推进与塑造区域合作进程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区域合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地方政府首先通过自身的叙述获得中央政府授予参与区域合作的权限,然后与区域内的行为体不断互动,以此促进与塑造区域合作的进程,最后获得身份承认。为此,本文提出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分析框架,运用"叙述"、"参与实践"以及"身份承认"之间的因果机制,分析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过程,并以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例进行验证。
黄冰[6](2020)在《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际关系研究一般认为,大国竞争会导致合作困难、体系动荡,甚至国际冲突。但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验观察发现:虽然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但是该区域却出现了整体上合作与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良好局面。为什么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能够促进地区合作呢?大国竞争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促进体系层面的合作?又是如何促进合作的?现实主义从根本上认为国家间利益是冲突的,大国竞争会带来负面效应。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大国竞争带来的各种制度现象持一种辩证分析的态度,但未能具体解释大国竞争何时促进合作、何时阻碍合作以及二者之间如何转化。自由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等认为大国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合作,却没有具体回答合作是如何得以推进的。总之,既有文献各有灼见,但关于大国竞争与国际合作的学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继承与发展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大国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大国无战争以及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的国际政治现实与时代背景。该模型涉及的核心概念是“制度竞争”。制度竞争是当前大国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上述前提下,大国通过发起、主导和维持国际制度,来追求获得更大相对收益、提升制度权力和增加自身影响力的一项国家战略。本文认为,国际制度具有多重性,其既是一种大国为实现自身私利而推行的战略工具,又是一种服务于区域公共利益、满足小国公共需求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重新塑造和界定所有参与国的身份、偏好和利益。正是因为国际制度的这种多重性,大国之间才可以国际制度为载体展开对区域合作主导权与区域影响力的争夺,制度竞争也有了持续发挥促进区域合作效用的可能。该模型的具体作用机制包含两个过程。过程一:小国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自身发展与现实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大国竞争的存在,相关大国得以敏锐感知到这种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相较于其他大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迎合需求,从而推动了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过程二:制度竞争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发小国能动性推动大国社会化与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区域合作;小国能动性是指小国平衡大国和借重大国的能力;大国被社会化意味着大国逐渐内化了地区合作规范,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尤其是将自身私利转变为区域公共利益,实现了私利与公利的认同;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化、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务实合作。在制度竞争过程中,制度建设与大国社会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区域合作与发展得以不断前进。本文以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竞争为案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冷战结束以来,湄公河地区的跨境水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以及经贸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公共需求随着时间更迭、区域发展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感知与迎合这种公共需求变化,中国参与并主导了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及澜湄合作等国际机制,美国发起并主导了湄公河下游倡议与湄公河下游之友等国际机制,日本参与并主导了GMS合作机制与日湄峰会。中美日与湄公河国家的双向互动共同推动了湄公河地区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2010年湄公河流域爆发重大旱灾,将该地区跨境水资源管理需求推向前台。在这次突发自然灾害中,美国和日本以此为机,渲染“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则反应迅速,采取多项措施尽力缓解负面影响。而湄公河国家既借美日之手向中国施加压力,又没有因此疏远中国,同时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明确传达了自己希望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推动跨境水资源管理进展的需求。该事件使中国、美国和日本充分认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和利益认知。中国、美国和日本相继发起并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湄公河水数据倡议以及绿色湄公河论坛等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合作机制,并积极与湄公河国家开展多项务实合作。最终,大国制度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的发展,使该领域区域合作得到加强。未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大国竞争仍将持续存在,仍然不乏产生分歧和冲突的可能,但是被社会化后的中美日已不再仅是各自为政,而是已经开始开展大国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制度竞争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仍然有持续发挥作用的可能。
刘畅[7](2020)在《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认识到,过往研究使用“拟合法”和“层次法”解释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对环境的感知。环境主义主张环境是生产和再生产国际关系的场所,认为环境主义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并重视环境(及其差异性)为分析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论思路,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应使用环境的角度和方法入手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引入环境主义视角可知,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环境对象物,区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按照权力需要进行人为区隔的环境对象物,其中既包含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也包括行为体间对环境对象物的共识。次区域是区域概念基础上引入“异质性因素”的不断流动的环境对象物。微区域是区域和次区域概念的延展概念。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都主张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环境的核心地位,构筑和完善环境,但次区域主义主张适度性、非系统性和弱主导性。二战后次区域合作经历了三次起伏期,分别为冷战早期、冷战后初期和新世纪以来。三次起伏期的历史演变表明,次区域合作的普适性越来越强,次区域主义方向性越来越突出,次区域合作的环境属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下,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包括环境属性、环境特点和异质性因素三部分。其中环境属性包括价值设定和上层权力,环境特点包括相互承认和社会关系。价值设定包括设定方、设定内容、设定强度和设定方与主导权关系。上层权力包括伙伴延迟以及格局延迟。相互承认包括扩员能力、专注能力和推进能力。社会关系包括合作系统性、机制建设、成果可持续性。典型的异质性因素包括单标区隔、外力耦合、弹性贫乏。当绝大部分指标趋于积极时,即可认为次区域合作总体状况良好。澜湄合作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特性,充分发挥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不仅很快融入次区域环境之中,也为未来塑造次区域环境提供了较好基础。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虽然还面临严峻挑战,但提质升级后基本适应了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已经部分具备了塑造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的能力。案例启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构建和发展应主动让次区域合作融入到已有次区域合作环境之中。中国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提升与东盟开展次区域合作的能力。
王艳梅[8](2019)在《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条件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孤军奋战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和区域间出现了各种分工和合作,各类旅游联盟正广泛出现在旅游业中。了解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影响因素,建设一个较为合理的旅游城市联盟,维持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参考。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内利益主体寻求自身突破的有效途径。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发布的《三亚宣言》中首次提出以增进旅游交流与合作、改善旅游环境、提升区域旅游便利化水平为目的,建立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目前,推进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受到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以及私营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撰写期间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因此并没有确定最终的联盟成员名单,本文所研究范围的是根据2016年在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工作推进会中提出的“联盟会员发起城市包括国内以云南旅游热点城市为主,国外主要考虑5国首都及旅游热点城市”,通过进一步对整个澜湄区域的深度分析,提出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本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为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的视角对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结合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理论对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较为典型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从原则、思路、策略、实现的途径提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和发展的设想。以期为澜湄区域内旅游深化合作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参考。1.依托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所在澜湄区域,分析了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建设的地缘、资源、产业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条件,基于条件,对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应采取增长型战略。2.在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出影响旅游联盟建设和发展的六大因素,分别为必要性、对称性、互惠性、效率、稳定性和合法性,并设计相关研究进行验证。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上述六大因素中,互惠性是联盟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称性、互惠性、稳定性和合法性是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必要性在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此外,经研究得出,联盟自身的动态发展能力是联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3.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下,深化和扩大澜湄区域旅游合作的表现,是新澜湄合作机制中重要的合作领域,也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新发展机遇。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作为澜湄区域合作旅游领域的重点项目,其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是“增进区域内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改善区域内的旅游环境,提升区域旅游便利化水平”。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前期要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将合作城市按照城市发展程度的差异进行分类;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本质是由政府引导、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广泛覆盖行业各领域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合作组织。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在建设联盟时需遵循“共同协商”“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统一管理”“契约精神”的原则,需要从平台搭建、组织结构的规范以及机制的完善三个方面建立起一个整体框架。5.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机制建设中最核心的机制为动力机制。动力机制以联盟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以资本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为联盟的前置驱动力;以联盟利益相关者利益协同为核心动力,以良好的制度为联盟正常运营的动力,以适当的监督与控制为维持联盟稳定的动力,以动态学习能力为联盟旺盛生命力的动力,以市场需求为联盟动力机制的终点。在此动力机制框架下,联盟需建设和完善利益机制、公平机制、安全及危机处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6.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联盟建设的前期需要以项目为导向,吸引一批核心城市先参与联盟的组建,推动一批重要项目优先落地;在取得一定成果情况下,吸引更多合作城市加入,从设施、市场、贸易、民间交流四方面推进联盟的建设进程,并从政策、资金、服务三方面保障联盟的建设工作。
张月[9](2019)在《《同饮一江水》的周边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周边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向外界显示,中国长期坚持的偏重“大国”外交战略,将转向“周边”与“大国”并重的外交战略。周边外交的重点之一是周边传播,在周边传播中纪录片因其自身纪实性的特点,是开展周边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2008年,由中央电视台牵头,联合大湄公河次区域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五国电视台合作摄制的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是最具代表性的周边传播作品。直至今日,《同饮一江水》仍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作为主导,联合五个国家针对同一主题成功拍摄并制作播出的纪录片。《同饮一江水》采用的这种多国间平等的合作模式和周边传播方式,对我国未来面向周边国家的纪录片拍摄合作以及电视国际合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战略在周边国家的进一步落实,本文基于周边传播的理论视角,把握面向周边国家纪录片传播的战略意义,在分析现阶段纪录片在东盟地区中传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周边传播策略,从而以点带面,对面向东盟以及周边各国的纪录片周边传播路径做出思考。
段涛[10](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二、面向21世纪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澜湄合作:兼论云南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GMS到LMC: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 |
(一)何为GMS和LMC |
1. GMS的发展历程 |
2. LMC的发展历程 |
(二)从GMS到LMC的发展 |
(三)一种新型合作关系 |
二从GMS到LMC:云南的“变”与“不变” |
(一)云南的角色 |
(二)云南的“变” |
(三)云南的“不变” |
三云南参与GMS和LMC合作的政策思考 |
(一)推动GMS和LMC的协调发展 |
(二)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在澜湄地区的先行先试 |
(三)推动全方位合作模式的运行 |
(四)进一步加强“澜湄合作经济带”建设 |
结论 |
(2)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解释 |
第一节 公共卫生、国际卫生与全球健康 |
第二节 关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理论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共同体析论 |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理论 |
第二节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二轨道外交 |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知共同体如何影响决策 |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认知共同体影响决策的方式 |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一节 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
第二节 中国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
第一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 |
第二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发展(2006-2010 年) |
第三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升级(2011-2014 年) |
第四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成熟(2015-2019 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理论及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
第三节 疫情后时代跨境传染病防控的挑战与建议 |
致谢 |
附录一:专家访谈列表 |
附录二:参会调研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4)澜湄机制下跨国执法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澜湄合作机制与原有机制的关系 |
二、澜湄合作机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澜湄合作机制跨国执法问题 |
第一节 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国执法问题 |
一、跨国执法安全合作综述 |
(一)澜湄合作机制 |
(二)跨国执法 |
(三)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国执法 |
二、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国执法合作宗旨 |
第二节:澜湄合作机制下跨境执法问题 |
一、跨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
二、跨境安全问题的根源 |
三、跨境安全问题的影响 |
第二章 湄合作机制跨境安全执法进展与挑战 |
第一节 澜湄区域跨境安全执法主要举措 |
一、澜湄执法中心成立 |
二、澜湄执法中心主要举措 |
第二节:澜湄合作机制联合执法面临的挑战 |
一、各方合作意愿 |
二、各国国内情况动荡 |
三、与国内法律冲突 |
四、区域以外的国家干涉 |
第三章 澜湄跨境执法合作成效:以中、老、缅、泰联合巡逻为例 |
第一节 中老缅泰四国联合执法的过程 |
一、联合侦破过程 |
二、发布四国联合声明 |
三、成立联合执法队伍 |
四、开展联合巡逻执法 |
第二节 四国联合执法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四国的配合能力 |
二、《四国联合声明》机制尚未健全 |
三、健全情报和信息交流网络 |
第四章 对于提升澜湄区域跨境安全执法合作的建议 |
第一节 从参与国的角度 |
一、加强互信度 |
二、发挥国家政府的能动作用 |
第二节 从机制的角度出发 |
一、健全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的法律基础 |
(一)协商处理案件权限 |
(二)执法人员的权限 |
(三)联合执法行动的活动范围 |
二、构建跨境安全治理的合作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逻辑解析——以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现有理论梳理及其相关不足 |
二、叙述、参与实践与身份认同 |
三、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实践进程 |
(一)1950-1990年:前期积累准备阶段(云南是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友好合作的先行者) |
(二)1991-2002年:构建合作框架和项目优选阶段(云南是GMS合作的主要参与者) |
(三)2003-2013年:积极参与实践和全面推进合作阶段(云南是GMS合作的主要执行者) |
(四)2013年至今:创新参与实践阶段(云南是澜湄合作的参与者) |
结语 |
(6)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东亚区域主义与区域合作 |
二、研究问题:大国竞争可否促进区域合作 |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大国竞争的体系后果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突分歧与合作困难 |
第二节 制度主义:关于阻碍或促进合作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规范、过程与网络:合作进化与小国能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模型: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
第一节 大国无战争、全球化与复合相互依赖 |
第二节 制度竞争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三节 制度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缘、进程与需求概况:GMS公共需求分析 |
第一节 GMS的地缘意义与概况 |
第二节 GMS开发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公共需求发展变化 |
第三节 GMS公共需求概览及域内合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日博弈:GMS制度竞争情境的出现 |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澜湄合作 |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与美湄合作 |
第三节 美日同盟、政治大国梦想与日湄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水资源管理:GMS制度竞争与区域合作 |
第一节 GMS跨境水资源管理议题分析 |
第二节 2010 年重大旱灾、中美日竞争与GMS国家能动性 |
第三节 中美日制度竞争与GMS水资源管理发展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发展与大国协调 |
一、中美日竞争背景下的GMS区域发展 |
二、大国协调与未来议程 |
三、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 |
(二)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研究 |
(三)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篇章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主义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环境 |
一、证明 |
二、分类 |
第二节 、环境主义 |
一、环境主义的特点 |
二、环境主义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区域和次区域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
第一节 界定区域和次区域 |
一、区域 |
二、次区域 |
第二节 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
一、区域主义 |
二、次区域主义 |
第三章 一个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战后次区域合作的三次起伏 |
一、冷战早期的次区域合作 |
二、冷战后初期的次区域合作 |
三、新世纪以来的次区域合作 |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 |
一、纵向比较得出的特点和初步结论 |
二、既有模型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以环境主义的次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
一、环境属性 |
二、环境特点及异质性因素 |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
第一节 概况 |
一、背景和目的 |
二、特点 |
三、后续发展 |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
一、价值设定 |
二、上层权力 |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
一、相互承认 |
二、社会关系 |
三、异质性因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
第一节 概况 |
一、东增区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
二、中国-东增区合作的历程 |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
一、价值设定 |
二、上层权力 |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
一、相互承认 |
二、社会关系 |
三、异质性因素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条件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澜湄合作机制是区域内众多国家倡议的重点合作 |
二、澜湄区域旅游合作是推进澜湄合作机制的重要形式 |
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是区域内旅游业深化合作的重要载体 |
四、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是云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
二、旅游联盟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
三、技术路线 |
第六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础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区域旅游竞合理论 |
三、系统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基础分析 |
一、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
二、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旅游合作演变 |
第三章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
第一节 澜湄旅游城市联盟区域基本概况与开发潜力 |
第二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条件 |
一、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地缘条件 |
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资源条件 |
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产业条件 |
四、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行业条件 |
五、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市场条件 |
第三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SWOT分析 |
一、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优势 |
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劣势 |
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机遇 |
四、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挑战 |
第四章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分析过程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国内外典型区域旅游合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案例 |
一、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
二、主要启示 |
第二节 国外案例 |
一、欧洲旅游一体化发展 |
二、世界科技城市联盟 |
第六章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合作城市及其分类 |
第二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原则 |
一、“共同协商” |
二、“共同建设” |
三、“共同分享” |
四、“统一管理” |
五、“契约精神” |
第三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
一、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
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
第四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的策略 |
一、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合作平台搭建 |
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的组织建设 |
三、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的机制建设 |
第五节 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与发展的途径 |
一、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发展构想 |
二、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9)《同饮一江水》的周边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纪录片《同饮一江水》的研究 |
1.2.2 关于周边传播的研究 |
1.2.3 关于纪录片对外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与周边传播 |
2.1 周边传播概念辨析 |
2.1.1 周边传播 |
2.1.2 周边传播的内涵 |
2.1.3 周边传播的特征 |
2.2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实现的周边传播 |
2.2.1 《同饮一江水》的内周边与外周边传播 |
2.2.2 《同饮一江水》的大周边与小周边传播 |
2.2.3 《同饮一江水》的自周边与它周边传播 |
2.2.4 《同饮一江水》的文化周边传播 |
2.3 《同饮一江水》在提升中国纪录片对东盟地区周边传播能力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中国纪录片在东盟国家的周边传播现状 |
3.1 中国纪录片在东盟国家的周边传播现状 |
3.1.1 纪录片范围的框定 |
3.1.2 中国国家主流媒体纪录片在东盟国家的周边传播现状 |
3.1.3 中国地方主流媒体纪录片在东盟国家的周边传播现状 |
3.2 中国纪录片在东盟国家的周边传播中面临的问题 |
3.2.1 纪录片题材选择较为单一 |
3.2.2 纪录片创作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 |
3.2.3 纪录片创作缺乏受众意识 |
3.2.4 纪录片周边传播系统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同饮一江水》的周边传播策略 |
4.1 以族群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周边传播策略 |
4.1.1 周边地缘文化相似 |
4.1.2 周边人口往来频繁 |
4.1.3 周边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
4.1.4 周边政治与安全合作密切 |
4.2 注重本土化合作的周边传播策略 |
4.2.1 主题内容的本土合作 |
4.2.2 拍摄制作的本土合作 |
4.2.3 影片传播的本土合作 |
4.3 注重国际化叙事表达的周边传播策略 |
4.3.1 国际化的“故事”叙事 |
4.3.2 国际化的主题内涵叙事 |
4.3.3 拉近距离的朴素情感叙事 |
4.3.4 国际化的叙事风格和画面语言 |
第五章 《同饮一江水》的周边传播启示 |
5.1 服从国家政策进一步探索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相似性与多样性 |
5.1.1 注重国家外交政策的地域性解读 |
5.1.2 进一步探索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相似性与多样性 |
5.2 注重周边传播活动的人才培养与资金投入 |
5.2.1 注重周边传播活动的人才培养 |
5.2.2 加大面向周边传播活动的资金投入 |
5.2.3 提高周边传播活动资金的利用率 |
5.3 建立健全的周边国家受众喜好分析和反馈机制 |
5.3.1 细分目标受众实现精准传播 |
5.3.2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拓展受众反馈渠道 |
5.4 完善纪录片周边传播的系统建设 |
5.4.1 注重媒体内外联动的周边传播模式建设 |
5.4.2 加强媒体间的合作与发展 |
5.4.3 加强纪录片周边传播的标准化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面向21世纪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澜湄合作:兼论云南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J]. 卢光盛,马天放. 中国-东盟研究, 2020(01)
- [2]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D]. 杨嘉宜. 外交学院, 2021(11)
- [3]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澜湄机制下跨国执法合作研究[D]. TRI(?)U KH(?)NH HUY(?)N(赵庆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2)
- [5]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逻辑解析——以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例[J]. 李秀芳.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3)
- [6]大国竞争与区域合作 ——以中美日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制度竞争为例[D]. 黄冰. 外交学院, 2020(08)
- [7]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D].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建设条件和策略研究[D]. 王艳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9]《同饮一江水》的周边传播研究[D]. 张月.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