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李自辉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李自辉

李自辉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杉木树中学 6445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132-01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着力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达到教学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一、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创新教育,要灵活多变的进行创新教学,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别具一格的教学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来强化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充分感受创新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主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但面对这群物质生活较优裕的孩子,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不大会懂得孝敬父母。于是先让同学们仔细聆听满文军充满深情的歌曲《懂你》,领悟了歌词的含义后,请学生回忆一下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叙述一件最令你感动的事。这样,以此切入课文,加强了兴趣,也形成了很融洽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敢于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有意识的进行创新学习。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决策者,而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师。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建立朗读小组、作文小组、书法小组等,开展阅读知识比赛、作文比赛活动,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去,在活动中,既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实践能力。

2.课堂话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孔乙己》《范进中举》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排演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人人参与,或扮演角色,或承担服装、场地、背景的设计,或改编剧本,或导演。在编演过程中,学生要分析人物关系,揣摩人物心理,还要查阅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吸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创新意识更容易得到培养。如:去郊游,踏春、野炊,在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做义务服务,敬老、为父母分忧,在爱的大环境中学会感恩,懂得回馈,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有情可抒。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写作思想和思维的创新。

论文作者:李自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李自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